看完《花木蘭》,我想向《長城》道歉

2020-09-16 澤西南菜園


《花木蘭》最近被罵慘了,迪士尼想重新拍這個經典故事沒問題,問題是跟時代脫節了。


不只是經典故事可能會更新,人長大了對經典的理解也會變。


我最近看小時候看過的故事,理解完全變了。應該不是它變了,是我變了。


誰都沒有料到,迪士尼今年最受期待的《花木蘭》,上線之後被罵得這麼慘。

一邊說它不尊重中國歷史;另一邊,又在指責迪士尼在電影裡太討好中國了。

好像每個人都能從它身上找到槽點。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是怎麼回事?


花木蘭,一部想討好所有人的電影


幾個月前,《花木蘭》的預告片,就因為出現了福建土樓和媒婆門口的詩,上了熱搜。

歷史上,花木蘭老家的說法很多,有河南虞城、河南商丘、安徽毫州、湖北黃陂[1];不過,不管哪種,都跟東南沿海的福建,沒有半毛錢關係。

至於媒婆對聯上的:」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則出自元代雜劇《西廂記》。

《木蘭辭》出現在公元4-6世紀,福建土樓則是從宋元才開始出現,直到明清才成熟,不管怎麼看都跟花木蘭沒有關係。

不過,這一點也許還說得過去。

「福建土樓」早在2008年7月,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把它放到這部電影裡,考慮的可能是影響力。



《花木蘭》之前的《功夫熊貓》,用福建土樓也有爭議,只不過《功夫熊貓》是原創故事,爭議沒這麼大


不過,看了電影之後我才發現,電影裡有比預告片更大的槽點。

一個是電影裡軍隊的造型,快要認不出來的李連杰,造型非常像傅滿洲。



在宮裡打著傘走來走去的宮妃:



一場戰爭看著就幾十個士兵:



這些場景讓人誤以為,故事應該發生在歐洲中世紀某個小國。

國產劇編劇經常被嘲,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寫有錢人全靠編;看完《花木蘭》,我懷疑歷史也限制了編劇的想像力。

我們看著不滿意,老外就滿意了嗎?

也沒有。

上面這些爭議,國外的觀眾估計不清楚也不關心怎麼回事;他們之前看的是動畫版《花木蘭》,對於他們來說,那可能才是《花木蘭》的「原著」。

於是,預告片出來之後,就有人問:「木須龍怎麼不見了?」



木須龍是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裡新加的角色,憑藉搞怪耍寶的形象獲得了很高的人氣,早就是迪士尼動畫裡的經典角色了。

但是,真人版《花木蘭》裡,木須龍這個角色被拿掉了,換成了鳳凰。

拿掉木須龍的原因,說起來有點搞笑了:一個是因為「龍」,在中國傳統裡很特別,而木須龍太小,他們擔心「冒犯」中國人;另一個,是《花木蘭》這一次的定位是戰爭史詩片,耍寶搞怪的木須龍在裡面看著不合適。

不管是哪一條,拿掉木須龍和蟋蟀換成鳳凰,結果是故事變得更無聊了;所謂的史詩感,也沒看出來。

而且,據報導,在某次試映會之後,電影裡的一場吻戲也被拿掉了。於是,花木蘭可能成了迪士尼公主裡,第一位沒有感情線的公主。

迪士尼本來想拍一部讓所有人滿意的電影,結果卻是,誰都不滿意。


迪士尼的套路,這一次失靈了


迪士尼的套路這一次可能真的失靈了。

這幾年,迪士尼在大量翻拍動畫真人電影,《花木蘭》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目前投資最大的一部。

在《花木蘭》之前,已經上映的動畫真人電影中,《灰姑娘:仙履奇緣》、《睡美人:沉睡魔咒》、《美女與野獸》和《花木蘭》同屬「迪士尼公主」系列。



迪士尼有一系列公主電影,但」迪士尼公主「專指2000年之後,迪士尼將之前的動畫電影中,最有名的八位公主,集結到一起,申請了「迪士尼公主」商標。後來陸續有新成員加入這個商標。

「迪士尼公主」的初始成員包括《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的仙蒂、《睡美人》的愛洛、《小美人魚》的愛麗兒、《美女與野獸》的貝兒、花木蘭、《阿拉丁》的茉莉、《風中奇緣》的寶嘉康蒂。

這些電影曾經都非常成功。


比如1989年的《小美人魚》之後,迪士尼就製作了一系列經典的動畫電影:1998年的經典動畫《花木蘭》更是有超過3億美元的票房。

已經快80歲的迪士尼,這麼多年能夠一直屹立不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一定是——他們總是能敏銳捕捉到,不同的時代,大家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哪裡是雷區,什麼又是所有人永遠喜歡的。尤其是經典童話故事。

這幾年迪士尼新出的公主電影,對角色做了非常大的改動,女主角變得更勇敢,反派角色也變得更複雜。

比如2015年的《仙履奇緣》,給灰姑娘的後媽加了戲份。「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對觀眾講了一個,嫁給了心上人但是沒有happy ending的故事。

這個角色由此更加飽滿,也更能獲得共情。



這幾年原始的《睡美人》故事在國外爭議非常大。甚至有人向學校提出這個故事不應該放到兒童讀物裡。

爭議本身也許沒有對錯,但是從善如流的迪士尼在2014年的《睡美人:沉睡魔咒》中,改變了故事視角,故事的重心從公主愛洛,變成了女巫瑪琳菲森。

而且在故事最後重新定義了「深愛之吻」。



順著這兩部電影,也許能解釋為什麼這一部《花木蘭》會出現「仙娘」這個角色。

「有故事的女反派+單純的女主角」這樣的人物關係,在《仙履奇緣》和《沉睡魔咒》裡的改編很成功。

凱特·布蘭切特和安吉麗娜·朱莉,在電影裡風頭甚至蓋過了女主角。於是這一次,就想把這樣的人物關係,複製到《花木蘭》裡。而且同樣請了一線大牌女明星。

問題在於,《灰姑娘》和《睡美人》裡本來就有這個角色,只需要往下繼續挖掘,就能寫出人物弧度。


但是《花木蘭》裡沒有,如果要新加一個角色,還是一個這麼重要的角色,需要更多人物信息來填充,看起來才合理。

但是成片的電影裡,只是在用一些非常模糊的概念,說她和木蘭一樣,因為有「氣」(姑且把它理解原力,而且在當時女人不能有),被家鄉驅逐,四處遊蕩。而且因為自我認知不清晰,被反派利用,最後還為了救女主角死了(按照電影裡的設定,那一箭她就不可能死)。



對不起,到這裡我真的吐槽不下去了。這明顯是一個中世紀witch-hunt(獵殺女巫)的故事。

鞏皇在這裡面演的是個工具人,其它角色也基本都是工具人,完全不成型。

電影好不好看,首要的是內容。世界觀、故事結構確實重要,它是電影的骨架,但是有了骨架還需要血肉填充。

《花木蘭》只有一個空架子。


《花木蘭》真的太擰巴了


我看《花木蘭》的時候,腦子裡閃過很多電影:有《英雄》(因為有甄子丹和李連杰);有《臥虎藏龍》(因為有鄭佩佩)。神奇的是, 真的有人和我一樣,覺得這電影有點像《英雄》[4]。

但是我最後發現,它可能更接近幾年前一部被罵得非常厲害的電影——《長城》。

《長城》幾年前被罵得有多慘呢?當時差點把豆瓣評論區都拖下水了。

這兩部電影故事肯定不一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電影的「概念」和「元素」都非常清晰,但是故事非常模糊。人物都是工具人基本找不到記憶點,「左宗棠雞」味,非常濃。

《長城》這個電影有萬裡長城、有「饕餮」、有孔明燈、有秦腔;除了馬特·達蒙和另外幾個配角,其他都是中國演員。


不知道怎麼回事,這些組裝到一起,電影就是不好看。

《花木蘭》也是這樣。我不太清楚主創到底是怎麼考慮的,讓他們一定要把女性獨立、女性覺醒這些非常現代的概念,和中國古代傳統裡的「忠孝仁義」湊到一起去。



當然,中國古代也有女性覺醒,但是那一定非常微妙。


不可能像這部電影裡,花木蘭對仙娘說的那樣「我要為君王而戰,所以我和你不一樣」。到這裡,這一版的木蘭,和《權力的遊戲》裡的美人布蕾妮一樣,就差宣誓效忠了。


這兩種概念就是油和水,完全融不到一塊,甚至在打架。

其實我對《長城》是有點PTSD的,我的畢業論文選題和它直接相關。所以我不得不,把這部評分4.9的電影,一遍一遍地拉片看完。


但是《花木蘭》之後,我的PTSD好了,張藝謀導演起碼戰爭場面拍得有氣勢,孔明燈也真的好看。



在我看過的電影主創的各種訪談中,一直在強調女性力量之類的話題。我能理解一部投資兩億美金的電影很想把一碗水端平,減少商業風險。

之前迪士尼都處理得很好。

2013年聖誕上映的《冰雪奇緣》,王子是一個壞人,最後是公主救了公主,重新定義「真愛之吻」。


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給迪士尼公主電影帶來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冰雪奇緣」後來成為「全球最賺錢的五十大IP「中,最年輕的IP。



《冰雪奇緣》的收益絕不僅僅是票房,它幾乎是重新奠定了迪士尼公主電影的基調/《冰雪奇緣》


後來拍《灰姑娘》,迪士尼邀請艾瑪·沃森主演,被婉拒了。後來她拍了《美女與野獸》反饋也不錯。

但是這一部,《花木蘭》真的過了。電影上映之前,出現各種么蛾子。1998年版本和花木蘭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李翔,因為不符合最近好萊塢「me too&39;S MULAN REMAKE GOT RID OF MUSHU.

[3] The New Times.(2007).The Line Between Homage and Parody

[4] Vulture.(2020).Mulan Is a Dour Drag of a Movie (But a Fascinating Cultural Object)

相關焦點

  • 看完迪士尼的《花木蘭》,我想給張藝謀的《長城》道歉
    看完迪士尼的《花木蘭》,我想給張藝謀的《長城》道歉!前者豆瓣評分4.7,後者4.9,都是實至名歸。》有多好,而是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花木蘭》確實從各方面比《長城》還爛!貧瘠的實景,廉價的CG,花拳繡腿的動作戲,沒有情感的花木蘭,缺乏邏輯的故事線,過度美式的三觀,最後也不知道這片的巨額投資都花到了哪裡。
  • 《花木蘭》票房破億,豆瓣評分被打臉,觀眾欠張藝謀一個道歉
    最近,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正式上映,目前4天已經收穫1.7億票房,成績還算不錯,但口碑卻低至極點,刷新了迪士尼電影的最低分,豆瓣評分僅有4.9分,觀眾看完直言想給張藝謀道歉,給景甜道歉。,徒手接弓箭是真把《花木蘭》當成科幻片了嗎?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撲街,網友想向張藝謀和趙薇道歉
    還有人說,必須要給拍了《長城》的張藝謀和景甜道歉,相比之下居然覺得《長城》拍得還不錯,起碼製作精良有誠意。誰能想到,迪士尼號稱2億美元的投資,在已有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這麼好的基礎之上,在集合了鞏俐、李連杰、甄子丹、劉亦菲等大牌演員後,居然整出了這樣一部大爛片……本來藝綻君還想先誇一點這部電影的亮點
  • 誰在「黑」劉亦菲版《花木蘭》?網友:比張藝謀的《長城》還不如
    缺點則是我沒有看到木蘭的成長,她對自我身份的認同過程太潦草了,我完全無法和她共情,最後被剪掉的動畫版橋段的確對劇情有影響。」說是大製作,除了後期視覺效果好,戰鬥場景不如國產網絡劇,劇情更是幼稚,我是忍著看完的,現在想想張藝謀的《長城》比這個強太多太多。劇本應該不是國內人寫的。」
  • 《花木蘭》口碑崩塌首日僅5600萬,網友:看完想給張藝謀道歉
    》千呼萬喚始出來1998年6月上映的迪士尼動畫版電影《花木蘭》不僅在全球拿到3.04億美元票房,而且豆瓣評分7.8分,在中國觀眾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因此,自從2017年迪士尼籌備拍攝真人版《花木蘭》的消息傳出之後,受到很多中國影迷的廣泛關注。2017年11月30日,迪士尼經過全球五大洲海選,試鏡了近千位演員之後,正式宣布劉亦菲出演女主角花木蘭一角。
  • 三年前鄧超曾想給劉亦菲一個過肩摔,如今認慫向花木蘭道歉
    鄧超&孫儷如今劉亦菲帶迪士尼巨作《花木蘭》回國,鄧超主動喊話劉亦菲:向劉亦菲小姐道歉!有網友指出9月11號《花木蘭》上映。這部電影本來年前就完成了,因為疫情推遲到了現在,相信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打磨,《花木蘭》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 逢場論戲丨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比《長城》壞,也比《長城》好
    因此我雖然很不喜歡片中的諸多表現手法,如反覆出現的鳳凰意象,直白而無趣(更不用說鳳凰與「菲尼克斯」不死鳥的混淆了,當然這個鍋得郭沫若來背)。但我完全理解電影的背景構建,這跟設定在宋朝打怪獸的《長城》很像。我也不認為《長城》是好電影,但我理解張藝謀那樣呈現的用意。不過《花木蘭》的稀爛,背景設定依然要負主要責任,其關隘在「氣」這個要點上。
  • 王者榮耀:鎧和花木蘭的小日常,最後鎧讓花木蘭變得很害羞!
    真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萌萌噠的小遊戲。對於脆皮英雄來說,花木蘭就是他們最大的剋星,因為她有著極強的靈活性,2段位移完整打出後,她可以切入到任何英雄身旁,而且她自身有著很強的持續爆發力,再輔以連續的強控和霸體,擊殺任何脆皮都不在話下! 覺得英雄技能看膩的可以來看看英雄的小漫畫哦,每一條漫畫都非常有趣,能夠讓大家的日常生活變得有趣,小遊戲真的非常開心。
  • 震驚《史上最糟糕的花木蘭》:中國為何討厭迪士尼的新電影?
    儘管迪士尼竭盡全力打造了一部能夠吸引中國觀眾的真人版《花木蘭》,但心懷不滿的中國觀眾仍稱其為「歷史上最糟糕的《花木蘭》」,稱其感覺「呆板」,而且讓人不快的不真實。數據追蹤機構貓眼影業目前預計《花木蘭》總票房僅為3850萬美元(約合2.65億元人民幣),不到中國戰爭片《百人幫》累計4.37億美元(約合29.9億元人民幣)票房的十分之一。《花木蘭》目前在貓眼票務平臺和淘票票務平臺的評分分別為7.5分和7.6分,雖然不高,但也不算過分。
  • 《花木蘭》和張藝謀的《長城》到底做了什麼?
    《花木蘭》的吐槽聲浪越來越大,加之這個故事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所以說起吐槽來,那真是人人都有份。這裡想說,其實劉亦菲和國師張藝謀這兩位首當其衝的演員和導演都有些&34;。這種感覺就像是,因為角色被罵的林有有。
  • 「臉譜化」的《花木蘭》折戟沉沙,是缺少對中國文化的敬畏
    花木蘭在中國可謂是老幼皆知,也正因為如此,中國觀眾對《花木蘭》的期待也是非常高的。對看慣了古裝戲的中國觀眾來說,這版《花木蘭》電影所反映的中國文化是一種「偽中國文化」,是外國人眼裡的中國文化,真正的中國文化元素缺乏而不真實。有觀眾甚至大呼,他們看了一個「假花木蘭」。
  • 搞笑版《花木蘭》影評:皇帝穿得像樂高戳中笑點
    真人版《花木蘭》雖然在國內還沒正式上映,但是不少觀眾已經先睹為快了,很多網友在看完真人版《花木蘭》後,都在網上發表了不少自己的看法,差評很顯然有很多,但是這些差評中,有不少還是比較搞笑的。網上有個很火的長文評價,可以說將真人版《花木蘭》仔細地形容了一遍,皇帝穿得像樂高一樣,花木蘭住著功夫熊貓一樣的房子
  • 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4.7分水土不服的《花木蘭》
    《花木蘭》斥資2億美元拍攝,北美網絡上線定價29.99美元,佔據38.9%的超高排片,卻仍難實現單日票房破億目標!首先,我要向國師以及《長城》道歉,看完《花木蘭》,再次讓我認識到爛片沒有底線,更沒有止境。
  • 《花木蘭》確定不是山寨《長城》?導演確定不是張藝謀的小迷妹?
    本著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原則,昨天本人特地花了大幾十塊錢去看了《花木蘭》,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如網友們評價的那麼差勁。看的時候一邊對比網友們提到的槽點,一邊儘量讓自己客觀評價這部電影,畢竟本人很喜歡劉仙女的顏值。
  • 你們都在吐槽《花木蘭》很爛,我已經開始擔心《三體》的改編了
    幾經磨難的《花木蘭》終於是在流媒體迪士尼+上線了。儘管在國內還需要等待幾天,才會在院線上映,但是有一些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劉亦菲英姿颯爽姿態的觀眾,早就通過各種渠道,看完了整部電影。而看完了整部電影的觀眾,對整部電影,也沒太大觀感。
  • 首位迪士尼亞裔公主劉亦菲的好萊塢之路,從4.7分《花木蘭》始
    《花木蘭》斥資2億美元拍攝,北美網絡上線定價29.99美元,佔據38.9%的超高排片,卻仍難實現單日票房破億目標!首先,我要向國師以及《長城》道歉,看完《花木蘭》,再次讓我認識到爛片沒有底線,更沒有止境。
  • 《花木蘭》可能成為又一部「長城」
    我甚至都不想提及這部電影的中國背景,儘管看片之前我再三提醒自己,這貨不是中國的「花木蘭」,可看的時候還是不由自主的渾身不爽。然後我就想,阿拉伯人看《阿拉丁》的時候,會不會也暗罵,「這是什麼鬼東西?」其實好萊塢一直沒有變,《花木蘭》也不是什麼「發揮失常」。他們只是曲解別國文化,借用你的殼子,本質上還是迪士尼的公主故事,是我們自作多情了而已。
  • 花木蘭竟是鄂爾多斯人?賈玲惡搞"花木蘭"後我才想起來!
    的長微博致歉,表示「花木蘭是受人尊敬的巾幗英雄,顯然拿她來演繹成一個喜劇作品是不合時宜的,也是有違公眾審美習慣的。藝術無涯,傳統有界!」然後,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孟崇然道長嚮導演陳凱歌提出譴責聲明,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道士下山》肆意醜化道教、道士形象,違反多項政策法規,要求立即停播《道士下山》,並要求陳凱歌、電影製片方對道教界向社會做出公開道歉、消除影響。
  • 《木蘭詩》:劉亦菲版《花木蘭》根本不是中國人的花木蘭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了。看完你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中國人心中的那個花木蘭。看完你也會發現,老外的思維方式跟我們差異有多大。看完你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東西方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和態度,差異會那麼大。太平洋那一汪水,隔開的不僅是兩塊大陸那麼簡單,那簡直就是一條難以交織在一起的思維鴻溝。
  • 王者榮耀花木蘭怎麼玩 王者榮耀花木蘭最強出裝
    王者榮耀花木蘭怎麼玩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花木蘭最強出裝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