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映先撲?《花木蘭》可能成為又一部「長城」

2020-09-10 莫選好片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莫選好片」,我是蘇莫。

2020年因為前所未有的疫情,全球電影業遭受了巨大的衝擊。隨著中國在內的疫區的快速恢復,越來越多的延期電影陸續上映。

但說句實話,今年出的新電影沒什麼太亮眼的成績,除了《信條》的諾蘭穩定發揮,仍舊讓蘇莫心甘情願獻上膝蓋,其他許多電影都是令人失望的。

熱門殭屍片續集《釜山行:半島》如此,20世紀福斯被收購前的庫存《新變種人》如此,最新的這部迪士尼真人公主大片《花木蘭》也是如此。

我甚至都不想提及這部電影的中國背景,儘管看片之前我再三提醒自己,這貨不是中國的「花木蘭」,可看的時候還是不由自主的渾身不爽。

看到村民們高飽和度的服飾時,蘇莫恍惚覺得我看的是《阿拉丁》。然後我就想,阿拉伯人看《阿拉丁》的時候,會不會也暗罵,「這是什麼鬼東西?」

其實好萊塢一直沒有變,《花木蘭》也不是什麼「發揮失常」。他們只是曲解別國文化,借用你的殼子,本質上還是迪士尼的公主故事,是我們自作多情了而已。

《花木蘭》講了一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異族柔然,藉助女巫仙娘的魔力,不斷侵犯和騷擾中國的領土。

皇帝對黑魔法十分不齒,下令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每戶家庭都要貢獻一名男丁參軍,抵抗柔然的進攻。

偏遠小村的華洲是光榮的退伍老兵,無奈膝下無子,只能再戰沙場。華洲大女兒花木蘭不愛紅妝愛武裝,從小獨立堅強,與淑女完全不搭邊。

她見父親年老體弱,又在戰爭中落下了殘疾,於是化名華君替父從軍。在軍營裡,唐將軍教會了花木蘭「四盎司撥千磅」的戰鬥技巧,釋放出體內的「氣」成為武術高手。

她又與陳宏輝等戰友並肩訓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然而戰爭如期而至,花木蘭雖建立了戰功,但因為女扮男裝被軍隊開除。

此時柔然的首領伯裡汗聲東擊西,帶領一隊死士偷襲首都,要殺死皇帝。發現陰謀的木蘭,說服了舊時的戰友,終於憑藉自己的勇氣拯救了王朝。

真人版《花木蘭》改編自1998年的迪士尼同名動畫片,那版動畫雖然在故事上也做了較大改編,但口碑不錯,好片值達到78分。

22年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好萊塢女權運動風起雲湧,迪士尼自家經典動畫的真人改編項目,也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成功。

《花木蘭》的推出並不叫人意外,但過了這麼多年,好萊塢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竟然還處於幼兒園階段,這點才是叫蘇莫最驚訝的。

先說說影片的優點吧,一是劉亦菲的選角很成功,如果要我說一個飾演花木蘭的最佳人選,八成我也會傾向於劉亦菲,而且是大比分領先的那種。

這個選角當然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蘇莫覺得這已經是影片為數不多的優點了,她女裝的那幾場戲裡還是很美的,不至於看不下去電影。

優點之二是畫面精美,既然布景經不起推敲,我們就不要推敲了,至少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雪山、沙漠、皇城……幾大場景十分漂亮。

劉亦菲的動作戲也很精彩,多年古裝武俠劇的磨鍊沒有白費,不管故事多沒邏輯,只要一動起手來,還是能成功吸引我的注意力。

而最精美的,還要數片尾字幕那段的剪影處理,配合著渾厚的「忠勇真孝」漢字,至少老外看了應該會非常喜歡,2億美金花得物有所值。

優點之三是砍掉了木須等幾個非現實角色,去掉了歌舞的部分,讓電影至少第一眼看起來,沒那麼違和。

優點之四是電影與時俱進的女權觀,木蘭在影片中說,她眼中理想的女性是勇敢、風趣、聰明的,長相反而無關緊要。

木蘭的女權觀完全是現代的,我們甚至可以把她想像成一位穿越回古代的現代女性,劇情都不用做任何修改。

正因為上邊這些原因,說《花木蘭》是今年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也不為過。說完了優點,我們再看看影片的缺點。

一是劇情的全面崩塌。說起來這點也不能太苛責《花木蘭》,因為我們對這個故事太熟悉,所以才期待看到一個完全中國的故事。

可迪士尼的《花木蘭》是改編自1998年版的動畫電影,除了一個東方背景外,與我們的《木蘭辭》已經沒什麼直接關係了,所以故事上的不足可能是我預期的偏差。

二是喜劇元素的縮水。前邊蘇莫把砍掉木須龍作為優點,但這個角色同時承擔了動畫版《花木蘭》的大部分笑料。

總的來說,拿掉這條龍是利大於弊的,可怎麼樣補齊片中的喜劇效果,則是電影主創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

遺憾的是,新版《花木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但木須的喜劇元素無人繼承,連幾個搞笑的士兵也不那麼搞笑了。

蘇莫當然知道,動畫片中放些誇張的內容沒人在意,真人版這麼處理則非常出戲。可好萊塢商業片加點喜劇段子,算不得什麼高難度操作。

《花木蘭》無疑是放棄了這種嘗試,回顧整部影片,蘇莫想不到任何好玩兒的橋段。要知道幽默感可是98版原作的精髓之一,竟被這麼隨意的拋棄掉了。

三是女巫角色的加入。誠然加入鞏俐飾演的女巫,給電影視覺效果增加了不少可能性,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損害影片真實性為代價的。

既然不搞笑了,既然不搞木須龍了,也不載歌載舞了,何不摒棄所有「不真實」的元素,用這個框架,拍一部嚴肅的戰爭史詩片?

女巫角色的引入,體現了迪士尼對這版翻拍的策略,從一開始就是飄忽不定的,最後即沒尊重原版,也沒弄出什麼創新。

當然我理解編劇對女巫這個角色寄予的厚望,她就像是舊時代的獨立女性,儘管努力抗爭,卻不被同時代的人理解。

可正因為她們的抗爭,花木蘭這屆新女性,才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電影裡幾次說他們很像,又很不像,探討的無非就是獨立女性與時代的關係。

但仙娘法力無邊,加入這個角色,是對電影平衡的毀滅性打擊,後期無論怎麼處理女巫,都會帶來結構性硬傷。

四是人物成長處理得浮皮潦草。動畫版《花木蘭》裡,除了木蘭,還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可他們到了真人版裡,就都降級成工具人了。

即使鏡頭始終對準的木蘭,成長曆程也很模式化。很多觀眾應該都跟我一樣,看過動畫版電影,當故事本身不再是秘密的時候,那講述方法就變得至關重要。

可電影處理得不太成功,即使以動畫電影的標準,人物行為邏輯和成長軌跡也太草率了。對於一部耗資2億美元的電影,如此渙散的劇本讓人震驚。

總結一下,真人版《花木蘭》的畫面精美,劉亦菲的選角不錯,用一種比較契合現代價值觀的方式,講了一個有普適性的西方故事,好片值57分。

但看電影的時候,我多次想到了張藝謀的《長城》,每次好萊塢試著用自己的邏輯理解中國文化,結果都不太圓滿。

只要好萊塢一天不放下固有思維,更多「長城」式的作品就會層出不窮,《花木蘭》只是最新的代言人罷了。寫到這裡,我突然擔心起Netflix的《三體》來。

相關焦點

  • 《花木蘭》未映先撲?資源洩露有多厲害,這個數字或已給了答案
    沒想到劉亦菲版《花木蘭》會這麼慘,別的影片都是未映先火,而它卻破天荒的來了個未映先撲。上周五,籌備已久的迪士尼大電影《花木蘭》,在經歷多次改檔後,終於在自家的流媒體上線了。《花木蘭》目前只是在海外流媒體上映,距離9月11日國內院線正式上映還有4天時間,但電影在國內的評分網站上的評分,卻被提前解禁。在超5萬多人的評分中,《花木蘭》只拿下4.8分,遠低預期。
  • 《花木蘭》未映先火,李連杰造型卻引熱議
    一部《八佰》再次引得觀眾們的愛國情懷,正如曾經徐崢的《我不是藥神》一樣這部《八佰》也是引得觀眾們的淚崩,而在上映了15天之後票房已經是破了21億,不僅如此如今的《八佰》依然是熱度未減,在票房上的優勢依然遙遙領先同期上映的電影,不過在《
  • 《信條》《花木蘭》未映先被看低,為什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歷經多次改檔,9月2日,迪士尼電影發布消息官宣,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在內地的上映時間正式定檔為9月11日。另外,經過復映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的漫長「熱身」,諾蘭新片《信條》也將於9月4日本周五上映。
  • 「花木蘭」未映先涼,年度爛片預定?國內票房還能創造奇蹟麼?
    就在《花木蘭》在Disney+線上上映後一天,國內豆瓣口碑也隨之解禁!開分5.9,而不到兩天時間就有近6萬人評價,評分更是跌至4.7。未映先涼,國內口碑為何如此低迷?本著探索原則,本人也是花了近30美刀先去迪士尼+一睹為快。但看完後,我不禁陷入沉思,如果能重來,我寧願用這錢買盤烤肉!雖然在了解情況後,對《花木蘭》本就沒有那麼高的期待值,但在看完後還是出乎意料的失望。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可謂槽點滿滿啊。
  • 評分4.8,《花木蘭》未映已差評如潮,要涼了?
    一部《八佰》借著「天時」成功的賺取了票房,如今已經是破了24億遙遙領先同期上映的電影,在這樣的大好前提之下許多新電影也是紛紛定檔上映要與其爭一爭票房,這其中就有著眾星雲集的好萊塢大製作《花木蘭》,而對於這部電影也是未映就已經是令粉絲們期待已久。
  • 投資20億的《花木蘭》未映先涼,預感國內口碑票房要撲街
    首先從建築上來說,花木蘭居住的客家土樓,在地理上屬於福建,而花木蘭所屬北魏時期,北魏主要是甘肅、內蒙、陝西、山西、山東這一帶,地理位置相差甚遠,而且客家土樓產生於宋元,前後相差六個世紀,從時間空間上來說都是完全不合理的。
  • 看完《花木蘭》,我想向《長城》道歉
    於是,花木蘭可能成了迪士尼公主裡,第一位沒有感情線的公主。 迪士尼本來想拍一部讓所有人滿意的電影,結果卻是,誰都不滿意。迪士尼的套路,這一次失靈了迪士尼的套路這一次可能真的失靈了。 這幾年,迪士尼在大量翻拍動畫真人電影,《花木蘭》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目前投資最大的一部。 在《花木蘭》之前,已經上映的動畫真人電影中,《灰姑娘:仙履奇緣》、《睡美人:沉睡魔咒》、《美女與野獸》和《花木蘭》同屬「迪士尼公主」系列。
  • 看完迪士尼的《花木蘭》,我想給張藝謀的《長城》道歉
    看完迪士尼的《花木蘭》,我想給張藝謀的《長城》道歉!前者豆瓣評分4.7,後者4.9,都是實至名歸。》有多好,而是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花木蘭》確實從各方面比《長城》還爛!貧瘠的實景,廉價的CG,花拳繡腿的動作戲,沒有情感的花木蘭,缺乏邏輯的故事線,過度美式的三觀,最後也不知道這片的巨額投資都花到了哪裡。
  • 萬眾期待的《花木蘭》撲了,迪士尼還是辜負了劉亦菲
    期待已久的《花木蘭》真人版終於在今天正式上映了。而作為《花木蘭》的女主角,劉亦菲無疑受波動影響最大的。導演最終選擇了劉亦菲來扮演木蘭一角,原因是她英語好、會武術、知名度高。劉亦菲為了這個角色付出很多,不亞於為了出演《長城》苦練體能的景甜。她需要每天訓練五六個小時,只為了詮釋這個迪士尼史上唯一的華人公主木蘭,一個替父從軍的女戰士。所以《花木蘭》在國內上映前夕,劉亦菲拱手言道:「我是花木蘭,我會給家裡帶來榮耀的。」
  • 《花木蘭》和張藝謀的《長城》到底做了什麼?
    《花木蘭》上熱搜的次數太多了,又伴隨著疫情的影響,這部電影上映和推遲的新聞一直更迭不休,觀眾已經有些疲勞。當它正式準備在中國上映的時候,網上已經出現了&34;的類似不太耐煩的言論了。《花木蘭》的吐槽聲浪越來越大,加之這個故事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所以說起吐槽來,那真是人人都有份。
  • 逢場論戲丨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比《長城》壞,也比《長城》好
    但我完全理解電影的背景構建,這跟設定在宋朝打怪獸的《長城》很像。我也不認為《長城》是好電影,但我理解張藝謀那樣呈現的用意。不過《花木蘭》的稀爛,背景設定依然要負主要責任,其關隘在「氣」這個要點上。按影片說法,天地之間有其氣,唯有勇者或具備美德之人才能調動「氣」。女人能調動「氣」是不被接受的,這造成了花木蘭從小被人排斥,以及女巫(鞏俐飾)對世界的怨恨與反叛。
  • 花了兩億多美金的迪士尼《花木蘭》為何成了一部爛片?
    作為一部電影,首先最重要的肯定就是劇情。其實花木蘭本身的故事相信多數華人都有所耳聞。先有木蘭辭後有迪士尼出版的動畫電影。外國編劇十分想把中國傳統故事融合進好萊塢英雄主義風格,但結果卻異常生硬、不倫不類;劇情一路平鋪到底,讓人感覺沒有高潮就結束了,幾位演員看得出很努力,但糟糕的劇本讓他們並沒有什麼可發揮的餘地。
  • 《花木蘭》確定不是山寨《長城》?導演確定不是張藝謀的小迷妹?
    本著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原則,昨天本人特地花了大幾十塊錢去看了《花木蘭》,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如網友們評價的那麼差勁。看的時候一邊對比網友們提到的槽點,一邊儘量讓自己客觀評價這部電影,畢竟本人很喜歡劉仙女的顏值。
  • 豆瓣4.8,劉亦菲《花木蘭》未播先衰,到底值不值得看了?
    雖然在2020年9月4日,《花木蘭》出了一部美國網絡版本。 但是,我確實沒有找到哪裡能看。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某瓣已經快要有六萬人表示看過了,並且給出了4.8的評分,毫無疑問,這個評分歸屬「爛片」。
  • 誰在「黑」劉亦菲版《花木蘭》?網友:比張藝謀的《長城》還不如
    「這是一部優缺點都很明顯的一版花木蘭說是大製作,除了後期視覺效果好,戰鬥場景不如國產網絡劇,劇情更是幼稚,我是忍著看完的,現在想想張藝謀的《長城》比這個強太多太多。劇本應該不是國內人寫的。」,而已經上映18天,累計票房超過24億的電影《八佰》其豆瓣的評分也只有7.7分,參與評價的人數368996人,是《花木蘭》的七倍還多。
  • 未進影院先餬口碑,4.9分的《花木蘭》還有機會嗎?
    《長城》的口碑有一拼了。《舊金山紀事報》的評價為:「《花木蘭》是一部振奮精神的電影,雖然並未按原計劃上映,但現在已經是最好的時候。」《芝加哥太陽時報》認為:「即使用小屏幕觀看也能感受到它的美。非常遺憾美國觀眾不能在影院中觀看。
  • 《花木蘭》口碑解禁,未映先涼,遭網友一星差評:史上最差
    經歷一波三折後,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李截、安柚鑫主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花木蘭》正式定檔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無論從哪個方面上,幾乎都呈現出一種毫不掩飾的業餘感和湊合感,仿佛它是一部來自池水溝子電影學院的學生畢業作品,令人感到嚴重的生理不適。甚至可以這麼認為,《花木蘭》這種爛並非來自於和花木蘭1998的對比,而是一種客觀性的,獨立性的爛,是一種摸不到商業電影基本合格線的爛。
  • 《花木蘭》口碑解禁,未映先涼,遭網友一星差評:史上最差!
    無論從哪個方面上,幾乎都呈現出一種毫不掩飾的業餘感和湊合感,仿佛它是一部來自池水溝子電影學院的學生畢業作品,令人感到嚴重的生理不適。甚至可以這麼認為,《花木蘭》這種爛並非來自於和花木蘭1998的對比,而是一種客觀性的,獨立性的爛,是一種摸不到商業電影基本合格線的爛。
  • 《花木蘭》即將上映,可能將打響口碑戰!
    《花木蘭》北美影評口碑解禁。目前爛番茄新鮮度81%(118鮮28爛),MTC是69分(27好14中1差)。一些影評:《舊金山紀事報》:一部振奮精神的電影,雖然沒有按計劃上映,但它來的時機堪稱最佳。在妮基·卡羅的《花木蘭》裡,這個故事優美、有力地向前走,傳遞了符合當下的經典信息。
  • 降至4.7分,《花木蘭》口碑未映先衰?海外專業評價超《信條》
    《花木蘭》卻宣布從海外院線撤檔,此舉之前讓不少海外影院商家感到憤怒,開始聯合聲討。首先是《花木蘭》的中國內地定檔海報一發布,就被評價太土,不少人認為無法匹配其國際大片的質感。主視覺海報中,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手執長劍氣勢如虹,但四周圍繞的其他角色再加中文行楷的字體一出,立刻降低了不少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