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很久的電影了,因為前期宣傳太好了,導致看過很失望,在我的心目中木蘭是應該是一個大家閨秀,而不是從小就習武喜歡出頭的女生,而且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文言文中體現的是木蘭迫不得已才替父出徵,而不是像電影中那麼爽快,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處在尷尬中,果然外國人是拍不出那種感覺的。
迪士尼世界裡只有這麼一個中國公主,期待太高,片子不太行讓我覺得很遺憾。也許只有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觀眾可能會看得開心吧。
劉亦菲的表演在我看過的她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可以算是最優秀的一次。不論文戲武戲,還是全英文對白,都可以感受到她百分之百的勤奮,而且並沒有過度用力。在與鞏俐、甄子丹等前輩對陣的時候毫不怯讓,活脫脫一位初出茅廬卻天賦過人的戰士,演情感對手戲時又回到小女兒神態,像是從南北朝民歌裡走出來的一樣,古樸純真。我相信她唯有把自己身心完完全全交給了這個角色,才能有如此表現。Niki Caro把劉亦菲拍得很美,是一種女導演才會捕捉的天然美,與她之前影視作品高濃度「男性凝視」下的美非常不同。
這兩年的迪士尼吃了不少其他國家文化的紅利,什麼尋夢環遊記、黑豹一類的,所以花木蘭真人版迪士尼也想拍點中國傳統文化進去,但是西方人似乎向來理解不了東方文化中的東西。首先從建築上來說,花木蘭居住的客家土樓,在地理上屬於福建,而花木蘭所屬北魏時期,北魏主要是甘肅、內蒙、陝西、山西、山東這一帶,地理位置相差甚遠,而且客家土樓產生於宋元,前後相差六個世紀,從時間空間上來說都是完全不合理的。
其次再說花木蘭的「氣」,西方人似乎認為東方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叫做「氣」,東方英雄都是因為有了「氣」才變得強大,但事實上中國英雄之所以被叫做英雄是因為他們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決心,以及日積月累的學習和訓練,沒有哪個中國的英雄是生來天賦異稟,一身「氣」,就連孫悟空,也是拜菩提為師才學來本領。這一點和美國超級英雄不一樣,不是睡一覺或者被輻射就能得到,西方人很難理解這一點,他們認為超級英雄就是天選之人是命中注定的,但是中國文化講究群眾力量,講究厚積薄發,只要有足夠的積累,人人都可能是英雄。
假如迪士尼真的想塑造一個女性英雄角色,那她的意志覺醒和強大之處肯定是來源於她自己,花木蘭應該是一個絕對不信「女子不如男」、在訓練中摸爬滾打一步步變得強大起來的獨立女性形象,而不是因為她天賦異稟所以她才是獨立女性,這一點從根源上就錯了。而且迪士尼為了迎合女性市場,把動畫中的木須龍改成了鳳凰,鳳凰又不是實際存在,而是一種精神圖騰,僅僅作為精神代表的話,龍更能代表中國的文化精神,而不是因為鳳凰是雌性就能代表女性英雄了。
鞏俐飾演的敵軍女巫。去掉了動畫片裡的小龍木須,魔法的部分由女巫承擔。其實這條線的想法非常好,同樣是天賦異稟的女人,都受到現實社會的壓抑,分屬不同的陣營。我理解導演和編劇是想要的在戰爭中出現一個女性與女性之間的交流,大女人對年輕女孩的引導和關照,只是魔法的部分有點過多,以至於最後的轉折略顯突兀,可惜了鞏皇的氣度萬千。
因為加入了這些不倫不類的元素,導致對於花木蘭本身的刻畫空間被壓縮,《花木蘭》所要表達的「忠勇真孝」也完全變成了一種口號,花木蘭的精神完全沒表現出來,劇情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孩誤打誤撞救了皇帝最後獲得了榮耀。
整部電影形散神散,連合格都算不上,可惜了國內觀眾對花木蘭的萬分期待,迪士尼拍一部真人撲一部的節奏還是好好拍動畫片吧,別再糟蹋這些經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