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5月19日電 5月18日,遂寧市安居區白馬鎮臥龍橋村衛生室村醫陳得榮,拎著沉甸甸的帆布袋,趕到白馬鎮中心衛生院,上交20多名貧困戶近兩年的住院和體檢報告單等資料。很快,這些資料就會裝進貧困戶的健康扶貧檔案袋。
別看這小小的檔案袋,群眾還給了一個特別的稱呼——「健康福袋」。在「福袋」裡面裝有貧困群眾的體檢資料、家庭醫生籤約協議、住院或門診費用報銷明細、衛生扶貧救助基金申領表格等資料。「每個人的每份體檢報告都裝在裡面,這是鄉村醫生今後做針對性健康服務的依據。」白馬鎮中心衛生院負責扶貧工作的醫生唐紅梅說。
「健康福袋」送入戶工作始於今年4月。安居區衛健局扶貧辦主任吳偉說,安居衛健系統全面排查貧困戶的健康脫貧措施落實情況,創新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起送「健康福袋」服務。如此,既讓幫扶對象明明白白知曉已享受到的政策,還能敦促基層醫護人員逐村逐人精準落實各項健康脫貧措施,確保健康扶貧路上不落下一人,不錯過每一項幫扶政策。
過去,由於貧困群眾的健康信息和資料沒有集中保管,導致基層醫護人員對貧困群眾的健康狀況掌握不夠。現在有了「健康福袋」,貧困群眾的健康狀況一目了然,也為精準施策提供了參照。
白馬鎮東溝橋村貧困群眾劉祥雲因患重症食道癌,兩年內兩次手術和化療,花光家中積蓄,還找親朋借了7萬多塊治療費。唐紅梅通過覆審「健康福袋」得知其窘境,為其申請了衛生扶貧救助基金等政策救助後,還為他辦理了慢性病門診報銷認定手續。最終,經各項政策報銷後,劉祥雲自己僅掏了15000多元錢。
據介紹,若貧困群眾患有大病或重症,以及被認定的慢性疾病,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將根據「福袋」內的病情和政策等資料,在符合規定範圍內給予每戶貧困患者有針對性的術後恢復和長期治療方案。
按照程序,村醫負責初審貧困戶村民的醫療結算清單、發票等手續,鎮衛生院進行整理後歸檔。每個「健康福袋」為一式兩份,由貧困群眾和衛生院分別保存。如此既方便群眾隨時翻閱,也利於基層衛生人員開展醫療和公衛服務。
目前,安居區已有11722份「健康福袋」被送到群眾手中。「衛健系統將全面查漏補缺,補齊每名貧困戶的健康扶貧短板。」安居區衛健局局長謝敏說。(趙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