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練歌記住這6條口腔共鳴訓練,讓聲音明亮靠前又不發白

2020-12-24 騰訊網

正確的歌唱發聲

是建立在人體部分共鳴腔體的共振之上的

通過對共鳴腔體產生的共振

使聲帶發出微弱的基音而變得優美洪亮

這是歌唱教學方法的基本內容

也是優秀歌者必須掌握的演唱技能

如何靈活運用口腔共鳴

根據共鳴腔體的聲音特點和聲區的關係分為:胸腔共鳴、口腔共鳴、頭腔共鳴三種。

口腔共鳴:由口腔的前上部產生共振,聲音就會在口腔硬顎前部進行集中反射,這時就會有口鼻腔暢通的感覺。

這種共鳴使聲音明亮靠前,但過多的口腔共鳴,容易使聲音出現「白聲」。那麼怎樣才能獲得良好的口腔共鳴呢?

要求是像打哈欠那樣把口腔上下自然張開,放鬆下巴、放平舌頭、放下喉頭,微微提起笑肌,口腔內上部軟顎拱起。在歌唱時想要獲得良好的口腔共鳴,需要充分地打開喉嚨。

正確打開口咽腔方法是——

01

打哈欠的方法

想像一下人在打哈欠吸氣時的狀態

口腔、鼻腔都是完全打開的

而且喉頭的位置也是最低

這時喉嚨就處在完全打開的狀態

也就是我們在歌唱時可以借鑑的狀態

02

在胸部建立支點的方法

這裡的「支點」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提法,指的是歌唱中一種聲音平衡感覺的焦點。這種胸部支點的位置只是一個假設的聲帶位置,實際上是在距離聲帶下方四、五寸的胸口位置。

歌唱者的注意力一旦放到這個胸部支點上,喉頭的位置就會自然降低,喉嚨也就隨之打開了。

03

元音u、i結合練習的方法

在義大利語中有五個元音,分別是a、e、i、o、u。其中發準確的u元音時,喉頭的位置是最低的,喉嚨是打開的,聲音也是最通暢的。i元音則主要是用來加強聲帶的力量的。

而i元音對聲帶張力的要求是最強的。把這兩個元音結合起來練習,既拉緊了聲帶,又穩住了喉頭,避免了打開喉嚨中的一些副作用。

04

訓練中其餘注意事項

1.注意口腔形態變化,要根據字音發聲規律力求口腔形態的準確性。

2.訓練口腔形態變化的靈活性,藉助於口腔靈活的變化去適應字音與旋律的表現要求。

3.適當地將嘴打開,將聲波通暢地到達口腔,聲音要求集中、明亮。

4.中聲區的訓練以口腔共鳴為主。

5.練習雙唇:張開—閉合—前伸—後縮—上下、左右轉動交替反覆練習。

6.練習舌部:前伸、後縮、捲舌—沿上齒背,向硬顎前後捲動—舌在唇齒間,左右捲動交替練習。

它的主要練聲曲有:

1=F 2/4

5 0 5 0 ︱ 5 0 5 0 ︱5 4 ︱ 3 2 ︱ 1 — ‖

Hi hi hi hi hi

此練習先用頓音的方法,將聲音唱得富有彈性,然後再用呵氣和呵欠狀將連音唱好。

1=F 2/4

565 454 ︱ 343 232 ︱1 —‖

Ma ma ma ma ma

此練習對鍛鍊氣息下沉,咽壁立起,喉嚨打開,形成正確的共鳴管道有良好的作用,練唱時注意牙關打開,保持口腔內共鳴空間,還要注意氣息的支持要穩健有力,發出的聲音要圓潤、清晰,連貫均勻,流暢統一。

1=D 3/4

3 2 1 ︱ 4 3 2 ︱ 5 4 3 ︱ 1 — — ‖

Mi ma mi ma

練習要領

a、吸氣時,下降橫膈膜,體會橫膈膜的呼吸支持感,加強橫膈膜的鍛鍊。

b、腹肌、兩肋、腰部都要積極配合起來行動,要有興奮的橫向擴張感。

c、放下下頜,放鬆下巴,放平舌頭,喉嚨充分打開,保證喉結在低位置上的穩定,注意體會咽壁上具有振動感的音響和集中明亮的共鳴音色。

d、發聲時聲帶的閉合要適度,嗓子不要有多餘的力量。歌唱時如果聲帶閉合得過緊,會使氣息不通暢,使聲音色彩失去美感;反之,如果聲帶閉合不嚴,聲門就會出現漏氣的現象,聲音也會變得空洞無力了。

在歌唱共鳴的訓練中

需要經過反覆的練習和思考總結

當然也不能缺少專業教師的指導

對於無論哪種歌唱方法的掌握

任何急於求成的做法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相關焦點

  • 口腔共鳴的重要性!
    內容較長建議收藏後觀看歌唱的共鳴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而根據聲音特色和聲區劃分,分別有頭腔共鳴,口腔共鳴和胸腔共鳴,歌唱發聲時,我們的聲音通過我們體內的各個共鳴腔體,引起共振,這就是共鳴。想要取得較好的歌唱共鳴,首先要注意發音器官各部分的協調配合,遵循漸進的原則,從中間往兩頭發展,即從口腔到頭腔和胸腔,不能急於求成。下面是歌唱各種共鳴的方法。
  • 胸腔共鳴、口腔共鳴、鼻腔共鳴怎麼練?最全視頻教程來了!!!
    這樣,聲帶發出的聲波就隨著氣息的推送離開咽喉流暢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顎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動,這個硬顎前部我們也叫硬口蓋,這種口腔共鳴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於和頭腔取得聯繫,且可減少咽喉的負擔,起保護聲帶的作用。
  • 共鳴(二)「上膛音」——口腔共鳴
    平常說話聲音基本是在口腔的前面部分,聲音是向前、向外,所以聲音是淺、白。歌唱時要有所擴大,即從口腔前面部位到咽腔,再從咽腔通向頭腔、胸腔。口腔共鳴是京劇演唱中最方便得到,也是最容易體會到的一種共鳴。口腔在所有共鳴腔體中最大,因而共鳴效果最佳,聲音最響亮、最圓潤。京劇演唱中的所謂「亮音」、「水音」(指清澈、圓潤)、「脆音」,即是指口腔共鳴。
  • 播音主持基本功 :氣息與共鳴控制訓練
    一、口腔共鳴訓練 口腔共鳴發聲最主要的一點,是發聲的時候鼻咽要關閉,不產生鼻洩露。4、捏擠音色:單薄、發扁,聲音象從口腔中擠出。原因:由於舌根下壓或舌根僵硬造成喉嚨捏緊造成。此時軟顎放得太低,口腔不開。也有人為了追求聲音明亮、靠前的效果,喉嚨自然吊高升起,產生擠捏。這樣的聲音加大聲帶負擔,影響聲帶活動範圍,很容易損壞嗓子。
  • 歌唱共鳴訓練方法,太全了~
    ,分別有頭腔共鳴,口腔共鳴和胸腔共鳴,歌唱發聲時,我們的聲音通過我們體內的各個共鳴腔體,引起共振,這就是共鳴。這樣,聲帶發出的聲波就隨著氣息的推送離開咽喉流暢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顎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動,這個硬顎前部我們也叫硬口蓋,這種口腔共鳴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於和頭腔取得聯繫,且可減少咽喉的負擔,起保護聲帶的作用。
  • 【經驗總結】歌唱共鳴訓練方法——作者:未知
    歌唱的共鳴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而根據聲音特色和聲區劃分,分別有頭腔共鳴,口腔共鳴和胸腔共鳴,歌唱發聲時,我們的聲音通過我們體內的各個共鳴腔體,引起共振,這就是共鳴。想要取得較好的歌唱共鳴,首先要注意發音器官各部分的協調配合,遵循漸進的原則,從中間往兩頭發展,即從口腔到頭腔和胸腔,不能急於求成。下面是歌唱各種共鳴的方法。
  • 怎樣練好聲音,讓所有人都喜歡聽你的聲音,迎娶白富美,獲得成功
    如果自己總覺得自己聲音小、乾癟、沙啞,發生器官就會下意識去擠卡以試圖改善聲音,這樣一來嗓子疲勞的很快,用不了幾分鐘就啞了。怎麼做到這一點呢?靠共鳴。因為不是唱歌或者播音,什麼共鳴位置、聲區統一、混合發聲都不重要。最簡單易行的就是口前共鳴,可以使聲音讓別人和自己聽起來都清晰洪亮。
  • 口腔共鳴練習的具體方法,愛唱歌的朋友們不可錯過!
    點我看京劇小舞臺大部分沒經過練習的人,腔體共鳴是處於未充分開發的狀態,我們今天來講講口腔共鳴。因為我們說話主要是以口腔共鳴為主,所以先講口腔共鳴的練習。2.然後發一個腔音「啊」。這時候你能感受到,你的嘴巴是特別大的,啊的聲音也和平時不一樣了。因為口腔的容積大量增加了,聲音能夠在口腔內部折射的空間變大了,所以音色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 朗誦學習:共鳴控制訓練和聲音彈性
    朗讀的發聲中,多採用中聲區,而中聲區主要形成於口腔上下,這就決定了用聲的共鳴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鳴為主。在這裡我稍微提一下共鳴腔。一般提到的共鳴腔有頭腔、鼻腔、口腔、胸腔,這四個共鳴腔最基本。聲樂學習中還有提到腹腔共鳴,不過有些人不贊同這個提法。  除了口腔共鳴為主之外,胸腔共鳴是基礎,可以加多一點,如果有高音的時候,增加呼吸量,發揮一點鼻腔、頭腔的作用更好。
  • 主持人聲音訓練方法?聲音主播課程
    不被幹掉,已經是萬幸。但聲音就不一樣,這還是一片藍海。她一臉興奮地給我分析了,現在國內音頻消費現狀:去年情感公眾號「夜聽」,每晚發一段音頻,半年在公眾號上聚集了2000+萬粉絲。如今靠廣告就能變現上百萬。如今,微信越來越多大號嘗試音頻等新形態。
  • 播音配音:讓聲音變得好聽的超實用小技巧
    從無聲到有聲、從文字變為口頭,這需要有良好的發送狀態、標準的語言、完美的吐音歸字;而且日積月累的發聲練習,不僅可以矯正吐字不真、發音不準,甚至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你不良的說話習慣,讓那些影響你口頭表達的「唔、啊、這、那、然後」等等詞語通通不見
  • 【秦腔知識】從沒嗓子到具備好嗓音的訓練方法
    , 要把嘴裡形成的字音很快用小腹託送氣息的力度打到口蓋上去,就好象拍球一樣,不接觸地面,球是彈不起來的。聲音位置的排列點:    依一一(衣七轍)氣息打在上牙門;    哎——(懷來轍)氣息打在上顎硬口蓋;    安一一(言前轍)氣息打在軟硬顎中部;    啊一一(發花轍)氣息打在軟硬顎交界稍前處;    噢——(波梭轍)氣息打在軟硬顎交界後處;
  • 唱歌共鳴的訓練技巧,歌唱家的練聲秘訣!
    歌唱者在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歌唱呼吸和發聲方法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正確的歌唱共鳴方法,演唱的聲音才可獲得較強的穿透力、較寬的音域和表達歌曲情感所需的各種聲音色彩。在歌唱中,良好的歌唱共鳴是表現情緒和歌曲內容的一種有效手段,並且是一個很重要的聲樂藝術中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歌曲共鳴可以使歌唱的聲音富有穿透力、圓潤明亮和具有豐富的色彩感。
  • 腹部家庭訓練,三個動作,在家就能全方位練腹肌
    不想要小肚子,又不想去健身,那麼接下來的這套腹部家庭訓練,就是你的最佳之選了,一共只需三個練習動作,就能讓你在家裡面,全方位的練到你的腹肌!不論你的腹部情況如何,我們都需要堅持做腹部的訓練,這能夠讓我們的腰腹部位,保持在一個健康的水平,減少腹部區域問題的發生,甚至讓你擁有看得到的腹肌。有些人說我的腹肌已經能看見了,那我還有必要做腹肌訓練嗎?當然是有必要的,可能你天生脂肪量很少,所以導致你的腹肌能看到,但這並不代表你的腹肌足夠的強大。還有些朋友擁有小肚腩,那麼就更有訓練腹部的必要了。
  • 《聲樂訓練》之《一半靠天生,一半靠訓練》
    ,一半靠後天的訓練,求得進一步發展,煥發嗓子的光華。      一種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音樂課,和全班同學齊唱時發現自己嗓子不同凡響,聲音堅實又脆亮,不自不覺地和歌聲相伴,連上學與回家的路上都會情不自禁地一路歡歌。另一種情況是,他的嗓子很有潛力,系標準的歌喉,無師自通,能唱幾首歌,但沒有上電視臺表演的機會,難以得到伯樂的發現。往往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閃光了,這是人生的一次轉折,一發而不可收拾,從此發奮圖強,最終登上歌壇。
  • 終極秘訣就是這1點!
    1問:金老師,你上課時說共鳴講究「三腔共鳴」,即胸腔共鳴(控制低音區),口腔共鳴(控制中音區)和鼻腔共鳴(控制高音區)。那如何做到三腔同時共鳴呢?」答:這是個很鑽牛角尖的問題。比如說,聲音很分散,不是集中的,那就要增加口腔共鳴,來調節的更清楚明亮;如果情緒需要柔下來,娓娓訴說,就需要使用胸腔共鳴,讓聲音顯得更磁性,真摯。藝術這件事,絕對不可以照本宣科。
  • 練好說話這門技術,靠聲音賺錢1000萬
    隨著《聲臨其境》、《見字如面》、《聲入人心》等聲音類等綜藝節目的熱播,如何擁有好聲音再度納入大家關注的視野。許多已經漸漸淡出螢屏的演員不靠流量不靠明星臉,單憑聲音就能讓眾多觀眾全情投入、淚灑現場,更是重新圈了不少粉。
  • aeiou母音這樣練,歌聲瞬間好聽10倍!
    它能幫助其他母音找到協調、統一的整體歌唱狀態,並使其他母音也具有o(喔)、u(烏)母音的聲音特點和色彩,使母音之間的發聲狀態和聲音色彩得以統一。a(啊)母音和e(欸)母音,由於發音時的口腔開度較大,舌位較低,聲音比較靠前。
  • 歌唱如何找對母音,母音的訓練技巧
    適於練聲的單韻母中的六個母音,其發音口形與音色各有不相同:a、o、e為開口母音,一般地說,音色比較明亮;i、u、v均屈於閉口母音,一般地說音色比較圓潤;由於母音本各具不同的音色,因此,在發聲訓練中既要遵循母音本身的發音準確位置與音色特點,又要注重母音在演唱中的變化與統一。
  • 【知識貼】4招教你學會「口腔共鳴」
    腫瘤君》,相信很多老師還沒看過,卓子是無論如何不會劇透這是一個「29歲的樂天派漫畫家熊頓因患癌症身處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但同樣對著命運微笑」的故事的!電影裡要滾蛋的是腫瘤,而這講臺上要滾蛋的,當屬聲音嘶啞! 首先,「為什麼有的人聲音更有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