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講晏殊《浣溪沙》:理性的節制

2021-02-08 給孩子


晏殊(991 — 1055),字同叔,世稱晏元獻,宋代詞人。一個人的情思、修養,以及對於人生的體悟的不同,都反映在他的作品裡。李後主是一個純情的詩人,沒有反省,沒有節制,感情完全是如此真摯奔放的流露。他雖然也是一個國君,但實在不是當國君的材料。而晏殊十三歲時就以神童應試,在北宋仁宗時做到宰相,他也有很真摯的情感,但他對於政事的處理也同時有非常理性的節制和判斷


「一曲新詞酒一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唱一曲歌詞,飲一杯酒。


「去年天氣舊亭臺」,依舊是去年的春天,依舊是舊日的亭臺。同樣是永恆和無常對應。


「夕陽西下幾時回?」眼前的一曲新詞,一杯酒,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可是已經不是去年的時光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李後主寫到無常,是「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將永恆和無常的對比,最終都歸結到無常,而晏殊卻是在無常之中回到永恆。即使「無可奈何花落去」,但似曾相識的燕子飛回來了,年年有燕子回來不說,燕子還孵育了小燕子。


這是人生,有一個循環,有一個歸來。這就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感情,而是對整個宇宙世界生命循環的一種體認。


「小園香徑獨徘徊」,詩人於是進入到沉思之中,對人生有了一種體會與反省,與李後主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便不同了。

相關焦點

  • 【名家解讀】晏殊《浣溪沙》
    其實不只是咱們喜歡這首詞,連晏殊自己都對這兩句詞自鳴得意。他不止一次的用過這兩句。除了這首浣溪沙。他還在另外一首七律當中,也將這兩句寫入了頸聯。《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晏殊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灩灩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遊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 宋詞鑑賞:晏殊 · 浣溪沙 · 一曲新詞酒一杯
    胡婷婷唱古文: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尤靜波:浣溪沙 · 一曲新詞酒一杯浣溪沙·一曲新詞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小帆課堂:浣溪沙·一曲新詞·晏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子午書簡:宋詞十家~晏殊✦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豔歌一麯酒一杯」。
  •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王灼對晏殊的評價還是相當中肯的。晏殊的代表作品的《浣溪沙》,是最能夠反映出晏殊詞作的風格特徵的,原詞如下: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宋詞三百首賞析】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作品簡介】《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由晏殊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春恨詞。「去年天氣舊亭臺」說明時間在重複,空間也在重複。就在這單調乏味、作詩飲酒的重複生活中,夕陽西下了,何時能回來呢?表現出詞人對人生價值的哲學思考。「無可奈何花落去」,為「夕陽西下」之「無可奈何」。「花落」而「燕來」正可安慰無聊的人生。也是孤獨者兼哲學對人生各種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飲酒聽曲有情調,有懷舊和傷感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晏殊他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本來是那首《釵頭風》,什麼「錯錯錯」,什麼「莫莫莫」,但是過了很多年後,出於一個偶然的原因,突然被《ト算子》所取代,聽說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那枝梅花有消極浪漫主義的傾向。
  • 讀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北宋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上闋「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懷著歡喜雀躍,以瀟灑安閒的心情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以美妙的曲兒下酒,實在是愜意非常。
  • 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絕不是傷春這麼簡單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北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翻譯成今天的文字就是:我填了一首新詞,倒了一杯美酒。此時的天氣,與去年相同。而我在舊亭臺上,看夕陽西下,心底想的卻是,何時才能歸來?
  • 葉嘉瑩:故園春夢總依依
    因為思念故土,葉嘉瑩曾夢到自己站在北平一所學校的黑板前給學生們講課。臺南鳳凰花開時,她還寫過一首《浣溪沙》的小詞:一樹猩紅豔豔姿,鳳凰花發最高枝。驚心歲月逝如斯。中歲心情憂患後,南颱風物夏初時,昨宵明月動鄉思。三年後,葉嘉瑩的丈夫獲釋。不久後她也經友人介紹,轉到臺北二女中教書,後又經人介紹進入臺灣大學教書。那時她長女不過五歲,幼女剛出生。
  • 《清平樂》晏殊:秀才與宰相中間,只差一個詩人
    但在眾多人物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要數喻恩泰飾演的晏殊。其實,說到晏殊,我們最先想到的、關於他的標籤是「詩人」。他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說到詩才與名氣,晏殊一點不輸同時代的範仲淹、王安石、歐陽修等人。
  • 考驗喻恩泰演技的時候到了:《清平樂》中飾演的晏殊,人生太精彩
    那麼,歷史上的晏殊是怎麼樣的呢?智商在線早早入仕要說宋朝活的長久的人,晏殊或許排不上號。要論宋朝當官時間長久的人,晏殊絕對進入前三名!他從14歲入仕,當官幾近50年。宋史有記載,宋真宗對晏殊十分看好,遇到棘手的問題就會寫小紙條派人送給晏殊進行諮詢,晏殊每次都當著來人的面寫好回答,然後將答奏和真宗的小紙條交給來人一併帶回。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皇帝第二天所說的高論都是皇帝自己想的,絕對不是別人寫的!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宋詞,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一作「紗」。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麼時候回來。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 十首《浣溪沙》,遇見不一樣的美
    周刊君 說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
  • 表面上閒情雅興,內心中愁苦不堪,晏殊詞作《浣溪沙》
    晏殊是北宋著名詞人,他被贊為神童,14歲就參加科舉考試。他喜歡寫詞,特別愛寫反應文人情懷的作品。他寫過的名句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品一品,是不是有點那個味了。他還寫過一首《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這首詞中處處都寫閒情雅興,暗中流露悲觀感受,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
  • 葉嘉瑩:諸生與我共生痴
    (cv:十八街犬丸)看罷《掬水月在手》,這部關於葉嘉瑩先生的傳記紀錄片,以影片作詩,平靜而生動的美感體驗中,我被一句葉嘉瑩先生的「諸生與我共生痴」擊中,熱淚盈眶起來。葉嘉瑩先生說「我留下的一點海上的遺音,也許將來會有一個人聽到,會感動……」 從「伶倫吹竹自成痴」到「諸生與我共生痴」,葉嘉瑩先生傳遞詩詞之美,當我讀到她對詩歌的理解,當我悟到她的詩句,當我熱淚盈眶,我便為諸生之一;當我發現他人的筆記,發現曾經的筆記,諸生便如我一樣,與君共生痴。葉嘉瑩先生的老師顧隨先生曾論「一切世法皆詩法」,葉嘉瑩先生的人生與詩詞,正應一句「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
  • 《葉嘉瑩的詩詞人生》
    逢年過節,一定會為葉嘉瑩準備新衣裳。現在,九十三歲的葉嘉瑩佇立在講臺上,依然驚為天人,不曾見有落魄的痕跡,3.最重要的啟蒙老師——伯父葉廷乂寓教於閒聊。他熟知很多詩人詞人的典故,有時間就和葉嘉瑩像講故事一樣講給她聽。每次葉嘉瑩用文言文給父親寫了信,都先給伯父檢查一遍,在這一看一改之中,文言文水平日漸增益。
  • 【夜聽】宋詞,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沙,一作「紗」。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幾時回:什麼時候回來。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 宋詞詞牌釋義:《浣溪沙》,最為常見的詞牌名,經典詞作甚多!
    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很多詞人喜歡用這個,經典之作也非常多,比如晏殊、李清照、蘇軾、秦觀等等均有以《浣溪沙》為題的經典詞作,而且很多傳誦久遠。而且更重要的《浣溪沙》更傾向唐詩的組成結構,都是七字為一句。表達上更連貫更一氣呵成。而且易記。
  • 晏殊的兩首經典詞,每篇都包含千古名句,至今為人歌頌,值得品讀
    從古至今,有太多的才子佳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大放異彩,在這些人之中,晏殊算是比較有名的一位。他憑藉著過人的才識,不僅在當時獲得極大的轟動,乃至今日他的詩句仍為人傳頌。而由詩句引發的慨嘆至今仍為世人稱道。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七歲便因能文,被讚譽為神童。14歲那年進京應試,雖然年少,但神氣有加,與千人並試仍面不改色,揮筆疾書,書寫少年青春。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留下千年爭議
    不過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當時的宰相寇準對江南人沒有好印象,因此想要打壓晏殊,但據《湘山野錄》記載,寇準在應天府時,對晏殊是極為讚賞的,然而不管怎樣,17歲的晏殊並已任光祿寺丞。1022年,宋真宗駕崩,12歲的宋仁宗即位,由於宋仁宗年幼,則是由嫡母劉太后聽政,而朝堂之上,人心叵測,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想獨攬大權,晏殊則進言「垂簾聽政」,此建議得到了大臣們的支持。
  • 許詩茵奪冠宋詞原創音樂大賽 單曲《春(浣溪沙)》道盡細膩柔情
    中國山東網訊近日,由QQ音樂&開封市文廣旅局聯合發起的「宋詞中國世界開封」原創音樂大賽結果新鮮出爐,SING女團成員許詩茵憑藉原創詞曲的作品《春(浣溪沙《春(浣溪沙)》是許詩茵最新發表的《敘·時·因》主題系列音樂的首支單曲,歌詞靈感來源於晏殊的名作《浣溪沙》,以歌聲演繹傷春懷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