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第17集 撩開氣的蓋頭(上)

2021-03-04 德潤齋主人

大約盤古開天闢地耗盡了生命,他倒下去了。他最後的呼吸化作了風雲,聲音成為雷霆,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他的肢體化作五嶽,血液成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髮鬢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露。身上的小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民百姓。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和黃帝的論述,向我們展示了衣服地球誕生之時的情景。請觀眾注意,他們清晰地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即陽氣上升形成天空,陰氣下降形成大地,從而結束了混沌的局面。

我們再看另外一幅圖景,這是由現代科學家所描述的,現代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過程中,由於內部劇烈變化,火山活動頻繁。地球內部物質分解所產生的大量氣體,隨火山噴發而衝出地殼,形成原始大氣。而這個看來是一對死物的大氣,恰恰是地球上生命得以產生的最原始的物質材料。

原始大氣在宇宙射線、太陽紫外線、雷電閃光等自然界能量的作用下,逐漸從無機物的小分子合成為胺基酸等有機物小分子。這是一個值得嚴重注意的科學事實。

因為正是這些由氣轉化成的有機物質,才使得生命的誕生成為可能。如果沒有這些有機物,沒有氣,恐怕今天還是一片熱浪和火焰交織的荒蕪世界。萬物由氣構成的觀點,在《黃帝內經》裡比比皆是。

張其成教授說:「作為哲學概念和醫學概念的氣,在《黃帝內經》當中,它具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一種超形態性。那麼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氣,不再是指一個具體的形體了,具體一個東西了,已經超越了這個形態,這是它的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氣,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無時不在,無處不有,不管是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它都完全佔滿了。

第三個特點,就是這個氣,它具有一種動態性。氣,我們在《黃帝內經》當中的氣,他不是西方的那種原子的概念,所謂原子,它是靜態的,它是具有一定形狀的,原子和原子之間是有一定的間隔距離。而氣呢,它是充滿與宇宙,它是一種動態的,一種連續性的。

(那麼)第四個特點,氣都是有著模糊性。它不是那麼非常清晰的,像原子那樣,那麼清晰地展現在《黃帝內經》裡面,或者說,中國哲學裡面。而它是一種很難以量化的,這麼一種模糊的一種概念。這是氣的四個特徵。」

最為驚人的是《黃帝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記述:「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這一段話值得我們嚴重關注。2500年前的中國醫學大師們,便「悟出」地球是懸於太虛,即宇宙太空之中,並且為「大氣舉之」。這是何等天才的猜想!

魯兆麟教授說:「中醫的哲學裡頭的氣的這個概念,是在和形神論一體觀的這個概念,是同時存在。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理解氣,才能好理解。

因為中醫咱們現在日常說的一些簡單話,叫下筆若有神。這筆下沒神,這筆下寫的字有什麼功能?沒有功能。

但是中醫說,只要你有其形,就應該存在著神。也就是說,中國的哲學認為,形神是不可分的。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再理解氣,也就是氣,它有什麼,又有它物質的一面,又包含著一定什麼功能活動。這和精一樣,中醫說的精,也有它物質的一面,也有它功能的一面。

為什麼這樣說呢?中醫說叫什麼,『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就是人死了。人死了形存在,不能說私人一陣風就吹沒了,形存在,但是他說精絕了。

為什麼精絕了?因為死人的屍體雖然存在著形,但是由於他這個形裡頭沒有他的功能了,他就認為不是精了。他認為任何一個物質,它都有它的功能。而二者是不相分的。而這些觀念和現在咱們提到的,《物理學之道》有這樣一本書,它提到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最後的結論:質量和能量是一樣的。

咱們現在,過去的概念是質量,就是這個質,能量是它的作用。實際上,最後近代物理學的結論,質量和能量是一致的,是一個東西。

回過頭再來看,就是中國哲學的一些超前思維,他認為形體和精神是一致的。因為只有站在這樣的一個觀點上,再來看氣,它這個概念,我為什麼說叫構架成宇宙,自然界,萬物的一個最根本的單位,我不說它是最根本的物質。原來說是最基本的物質,實際上它既包含著它的形的一面,又包含著它的神的一面。既包含它的體的一面,又包含著它的用的一面。實際上是一個體、用、形、神,這樣的一種結合體的概念來理解氣。」

這是我們面對《黃帝內經》的第一個震動。氣作為一種哲學思考,我們絕對無法冠以「樸素」二字。因為它深邃的內涵,只有在我們得到現代科學的信息後,才會感到驚訝,才會明白它的分量。盤古開天闢地和黃帝所描繪的情景,與現代科學家們的結論如此相似,這是一種巧合,還是另有深意。當然,我們完全有理由忽視它,就好像我們不經意當中錯過了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

好了,暫且不論。我們把它擱置一旁,繼續我們前面的話題。

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一位偉大的女神出現了。這就是女媧,中華民族的母親。這裡是河北涉縣,縣城西北約15公裡的索堡村。著名的媧皇宮就建在村後的山壁上。

(河北涉縣媧皇宮)

據記載,媧皇宮始建於北齊,距今已有1400多年。大約因為它是紀念中華民族母親的廟宇,所以千百年來香火不斷。《涉縣誌》有這樣的記載,由於祭祀媧皇而使一個郡縣聞名的,比如有安陽、內黃、林縣都建有媧皇廟,但還是數涉縣的香火最為旺盛。西到陝西、山西,東到山東,南到河南,北到河北以北,人們不遠數千裡,扶老攜幼,前來敬獻貢品,朝拜媧皇。鑼鼓聲,歡呼聲震動山谷。與過去相比,今天更勝一籌。每年農曆三月初一到十八日,是媧皇宮廟會。我們來的時候,正好趕上了。

相關焦點

  • 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第18集 撩開氣的蓋頭(下)
    張其成教授說:「《黃帝內經》用氣,來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在《素問·舉痛論》裡邊,有一句話說:『百病生於氣也。』百病都生於氣,這個氣就指邪氣。(那麼)《黃帝內經》認為,氣,又分為正氣和邪氣。正氣能促使人的生理功能,能夠維持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動;而邪氣能夠致使人的這個病理變化。」
  • 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第03集 赫赫始祖(下)
    《通鑑外記》曰:「帝以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蕩之於外,喜怒攻之於內,夭昏兇札,君民代有,乃上窮下際,察五色,立五音,洞性命,紀陰陽,諮於歧伯而作《內經》,使百姓無病,子孫無憂。」這樣,我們便看到一個形象,一個深切關愛人民,與人民同甘共苦的領袖形象。這些人物都是黃帝的醫臣,這是一批卓越的醫生,一批滿腹經綸的醫學大師。
  • 《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第1集 《黃帝內經》簡介
    歡迎您重溫《中華文化大講堂》之「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周一到周五,我們不見不散哦!《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比較系統的反映了從西周到西漢末年的醫學全貌。因為直到今天,也沒有人把《黃帝內經》完全搞懂,而後世的中醫理論體系始終也無法超越《黃帝內經》的架構。  既然我們學都學不會,何來創造呢?局部上可以,術技上可以,但在整體理論上沒有可能性。中醫學本身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絕對不是摸著石頭過河,憑經驗積累形成的,它是一個周密完整的設計。這個體系分為「道學術技」四個不同層次。
  • 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第05集 走出洪荒的歲月(上)
    這是個星期天,兩位值班幹部為我們打電話向四方查詢,忙了半天,最後告之,空桑城無人知曉,但莘塚集這個地方,或許與它有關。提起伊尹,村裡的老鄉都知道。他們介紹說,這裡曾經有一個規模很大的伊尹廟。年紀大的人都見過,解放初期被土匪燒毀,如今只剩下一個土臺子,原來的地基。老鄉介紹,政府保護這個土臺子。
  • 黃帝內經養生篇第18集:謹和五味
    黃帝內經養生篇第18集:謹和五味 燉鍋置於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豬肉、黑豆各30~50g。 功效:補氣血,化瘀滯。適用於肋間神經痛氣滯血瘀的患者食用。
  • 《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第39集 建立天人合一宇宙觀,從大局著眼看待生命(終)
    建立天人合一宇宙觀,從大局著眼看待生命(終)        在《黃帝內經
  •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黃帝內經》(連載01)
    歡迎您收聽《中華文化大講堂》之「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比較系統的反映了從西周到西漢末年的醫學全貌。確立了中國醫學的原則,形成了東方獨特的生理、病理、氣理、情理的理論體系,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有劃時代的影響。
  • 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1-10集【匯總篇】
    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第一集《資本無眠》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第二集《牆在哪裡》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第三集《兩條道路》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四集《鍍金時代》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五集《矽谷方程》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六集《投資之道》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七集《 陽光交易》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
  • 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第一集
    路同行,一起成長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之1-3集第 1 集:資本無眠   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是中央電視臺首次採用高清格式傾力製作的金融類特別節目;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中國政府一等獎)、《水問》(亞廣聯紀錄片大獎)之後的又一重大選題;是中央電視臺首次全面深入世界各大金融中心,採用以大量紀實為主的拍攝手法,充分體現電視本體語言的全新創作;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尋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
  • 大型紀錄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第1-2集
    第一集《舉旗定向》本集主要內容: 生動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第二集《人民至上》本集主要內容: 集中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出一大批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做好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五集、第六集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五集、第六集 2020-10-21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帝內經《論神為主》
    今天給大家推薦古籍黃帝內經《論神為主》:黃帝問於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
  • 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第十五集、第十六集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於CCTV-1 12月2日-10日20:00檔播出,CCTV-2 12月3日-20日21:18重播。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呈現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
  • 4分鐘速覽: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第七集、第八集
    4分鐘速覽: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第七集、第八集 原標題: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在央視綜合頻道12月2日—10日20:00檔播出,每天播出兩集,央視財經頻道
  • 8集大型歷史紀錄片《楚國八百年》全集視頻分享
    圖註:紀錄片《楚國八百年》宣傳海報一、紀錄片《楚國八百年》介紹:
  • 《黃帝內經》奠定了健身氣功的理論基礎
    《黃帝內經》奠定了健身氣功的理論基礎 2020年12月14日17:55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作者:倉道來
  • 五集大型紀錄片《盧作孚》正式開機
    9月22日上午,五集大型紀錄片《五集大型紀錄片《盧作孚》是為紀念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弘揚盧作孚生平事跡和企業家精神,由北碚區委、區政府與重慶廣電集團在紀錄片分集方式和聲音、畫面的設計上,《盧作孚》將大膽突破,把傳統精粹與現代元素相結合,讓整部作品更具有時空的延續感和張力
  • 《黃帝內經》才是真正的無上的神功秘籍
    據本人所知,經絡穴位實屬人體之專利,歷史上也沒有一本醫學文獻記錄過動物的穴位,看來梁老的想像力確非常人能及啊!) 這裡談到中醫就必須提到我國遠古時期一部偉大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搞中醫研究的人如果沒讀過《黃帝內經》,就像基督教徒沒看過《聖經》一樣可笑。
  • 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視頻集 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 大型電視紀錄片《滹沱築夢》第二集:《激濁揚清》
    大型電視紀錄片《滹沱築夢》第二集:《激濁揚清》點擊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滹沱築夢》第一集:《河水有聲》滹沱河,石家莊的母親河她承載千年歷史、孕育繁盛文化、滋潤萬千百姓全景表現滹沱河滄桑巨變由石家莊廣播電視臺傾力打造的三集大型電視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