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第1集 《黃帝內經》簡介

2021-02-12 中華文化大講堂

尊敬的微友,大家好! 

        應大眾需求,從今天開始,《中華文化大講堂》微信公眾平臺將為您重播劉宏毅先生講解的《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本節目是一組聽了能讓自己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正能量節目!它可以讓年輕人學習到處事修身的智慧;讓中年人看淡得失,活得更加從容;讓老年朋友不懼衰老,喜樂天年。節目中所涉及的保養身心之法蘊含著道家思維,針對各個年齡段人群,通俗易懂,簡單易學。

  總之,這是一套人人皆可學、人人學得會的中醫養生啟蒙節目,而中醫的最高境界就在於此。歡迎您重溫《中華文化大講堂》之「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周一到周五,我們不見不散哦!


《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比較系統的反映了從西周到西漢末年的醫學全貌。確立了中國醫學的原則,形成了東方獨特的生理、病理、氣理、情理的理論體系,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有劃時代的影響。它大到論宇宙創生起源,中到論天地之運行,小則論生命的奧秘,黃帝本人現身說法,虛心求道,驗證了養生長壽之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後盡其天年,無疾而終。

  有人說,中醫學是勞動人民在與疾病長期做鬥爭的總結,是經驗的積累。我不懷疑這些總結和經驗的合理性,但作為完整的理論構架、系統思考和實驗論證,絕不是總結和經驗的事了,我一直懷疑,這個醫學體系就不是我們這期冰河文明的產物。因為直到今天,也沒有人把《黃帝內經》完全搞懂,而後世的中醫理論體系始終也無法超越《黃帝內經》的架構。

  既然我們學都學不會,何來創造呢?局部上可以,術技上可以,但在整體理論上沒有可能性。中醫學本身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絕對不是摸著石頭過河,憑經驗積累形成的,它是一個周密完整的設計。這個體系分為「道學術技」四個不同層次。

  道是一個不變的根本,最高等級的宇宙智慧,沒有再超過它的了;再往下來,因對道的不同理解而出現了不同的學問體系,包括思想、精神,這個是學。學的下面就是各自的方法和路徑,你用什麼樣方法論來解決問題,選擇哪條路徑,這就叫術,或者叫做法。




  最後在執行層面,你用什麼樣的形式去落實,就叫做技,具體的技能、技藝。所以有「道學術技」四個層次。

  中醫的最高的境界是醫道,醫道下面才是醫學,醫學體系下才有不同的醫術、醫技,你用什麼具體方法治療,拔罐、針灸、還是湯藥,那是具體的醫技層面的事。技之上一定有術、有法,法之上一定有個思想作指導,這是它的學。學的上面一定與宇宙的根本大道相連接。所以中醫講究「理法方藥」。

  《黃帝內經》講的是醫道,講「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黃帝內經》講養生也是」講「養生之道」,而不是讓你打雞血,或者羊胎素。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分各有九九81篇文章,合起來有162篇。其中重要的叫「大論」,例如: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然後是「論」,例如上古天真論、生氣通天論、靈蘭秘典論。其次是「篇」,例如:五臟生成篇、宣明五氣篇、血氣形志篇。《內經素問》中共有九篇大論: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講的自然氣候物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是天人合一的關係,特別是中醫特有的五運六氣學說,氣象醫學、物候醫學、生態醫學、太空醫學模式。

  《靈樞》又叫《針經》與經絡、穴位、針灸關係密切,《靈樞》中只有三篇論:九針論、歲露論、大惑論,餘下皆為篇。

養生靠智慧 

  養生靠智慧,方法雖然重要,但法無定法,別人的養生方法不一定適用於自己,最後還要依靠自己的智慧。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首先表現在對生命,對這個身體的了解和尊重。

  我們這個身體是全息的智慧生命體,由60萬億個細胞組成,每一個細胞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每個細胞都有細胞核,裡面都有染色體,有遺傳基因承載的生命密碼和程序,以機械唯物論的觀點看待人體,是對生命最大的不尊重。我們尊重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了嗎?我們了解它們生存的基本需求嗎?我們給它提供了健康生存的必要條件了嗎?

  每個病人都覺得自己無辜,不應該生病。我們沒有認識到,不是你病了,是它們病了;不是你痛苦,是它們受不了了。度眾生,得先度你身上的這60萬億個細胞,我們發這個大願了嗎?我們有這個大慈悲心嗎?放生放生,怎麼不先放生他們呢?


  醫學是一門仁術,源於一種無分別的大愛,上面連接著生命之根,醫術是對天地大父母的責任,是要平等地愛護每一個生命體。在中醫眼裡沒有疾病,只有不和諧的人;沒有疾病,就沒有對抗、沒有毀滅性的治療;因為我們眼裡只有人,所以要救人、助人、讓每個人都能離苦得樂。

  五千年前的黃帝,儘管貴為天子,但是對於生命的本質、對身體運作的規則,對養生和攝生的了解,並不比今天我們多多少,黃帝的問題也是我們要問的問題。

  好了,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感謝大家的收聽和關注,下期再見! 

主講嘉賓簡介


劉宏毅先生:知名的中國文化專家、國學學者,專注於國學教育、生命智慧、以及尊重生命自有規律下的養生;提倡踐行國學,注重用經典開啟智慧,反對死讀書;主張為學要博,為用要專,思想要獨立;為人要有道骨,佛心,儒行。

  曾在美國、加拿大、臺灣、澳洲、紐西蘭等地講學,將「國學智慧」與「科學般若」引入企業高端培訓課程,是大學生人生規劃設計、職場情商培養、領導力提升培養的資深專家、教授,被加拿大《環球華報》譽為「中國文化的布道者」。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黃帝內經》(連載01)
    從今天開始,《中華文化大講堂》微信公眾平臺將為您推送國學大師劉宏毅先生講解的《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本節目是一組聽了能讓自己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正能量節目!它可以讓年輕人學習到處事修身的智慧;讓中年人看淡得失,活得更加從容;讓老年朋友不懼衰老,喜樂天年。
  • 《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第39集 建立天人合一宇宙觀,從大局著眼看待生命(終)
    建立天人合一宇宙觀,從大局著眼看待生命(終)        在《黃帝內經
  • 黃帝內經白話文
  • 黃帝內經《論神為主》
    今天給大家推薦古籍黃帝內經《論神為主》:黃帝問於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
  • 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第03集 赫赫始祖(下)
    (歧伯)林億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說道,為了解除人民的疾病之苦,黃帝與歧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發現了生命的真諦,總結出一套完善的生命科學理論。有學者指出,《黃帝內經》與歧伯有關。
  • 徐文兵解讀《黃帝內經》03 《上古天真論 》第三講
    《黃帝內經》03 《上古天真論 》第三講《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無論愚笨的、聰明的、能力大的還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變化而動心焦慮,所以符合養生之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年齡超過百歲而動作不顯得衰老,正是由於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性的方法,而身體不被內外邪氣幹擾危害所致。黃帝說:人年紀大的時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於精力衰竭了呢,還是自然規律呢?岐伯說:女子到了七歲,腎氣盛旺起來,乳齒更換,頭髮開始茂盛。
  • 《黃帝內經》這3點早講透了!
    中國人的生物鐘(天幹地支)、四季養生之道、五臟六腑調理、男/女人的生理周期抗衰老等中醫養護手段。是的你沒看錯,上面這些耳熟能詳的中醫養生法,其實都來自於《黃帝內經》!愛養生的孫儷,寧願空下3個月的檔期,也要讀完《黃帝內經》全集。(3個月夠某些明星拍完3部戲了)因為捨得花時間學習中醫養生、美顏秘方,娘娘的身體容貌正如演技一樣,總能保持最佳狀態。《黃帝內經》絕對是一本當之無愧的中國人生活指導百科全書。
  • 作為三大奇書之一的《黃帝內經》,是如何章章解難、行行消災的?
    它們是《易經》、《山海經》和被稱為中醫第一書的《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來自全世界的天書,受到無數人的仰視。據說是軒轅黃帝在五千年前為人類創下了第一部中醫中藥的著作《祝由科》。後世人也是在這部經典基礎上,去偽存真、不斷的增補,逐漸才形成後來的《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自誕生到今天,沒有一個人動搖過他的理論。
  •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黃帝內經》【原文】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 從黃帝內經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看四季養生
    《黃帝內經》明確提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應,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五臟各有對應的季節,肝對應春天,心對應夏天,肺對應秋天,腎對應冬天。所以,根據季節的不同,身體的養生調理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
  • 《黃帝內經》奠定了健身氣功的理論基礎
    在《黃帝內經 ·素問 ·寶命全形論》中就明確地提出了人為氣生的觀點。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於天,懸命於地,天地合元,命之曰人。」不僅如此,人的生命維持亦依賴天地之氣。《黃帝內經》指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相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就是說,人體形質的長養以及功能活動和精神活動均依靠於氣。
  • 《黃帝內經》洩露天機:女7男8,「生命密碼」暗藏在人的年齡中
    男子生發在前,收斂在後,這也是「陽」的特性之一《黃帝內經》教你順應天道規律,向天求壽《黃帝內經》基本理論精神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等等。其實這個世界看似複雜多變,包括我們的人體,包括《黃帝內經》,背後卻在按照極致簡單的大道規律運行。舉一個例子:《黃帝內經》有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 《黃帝內經》與健身氣功「三調」
    《黃帝內經》與健身氣功「三調」 2020年11月18日17:38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經典,內容博大精深,涉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多方面內容。
  • 《黃帝內經》這樣告訴我們保持春夏身體健康
    在《黃帝內經》中給我們很好的回答,人應該順應自然,養足精氣,保護內臟,才能長久。其中關於春天和夏天的天氣變化中,人應該如何自處,文中是這樣講的: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 《黃帝內經》養生: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分別有什麼養生方法
    1.真人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在《黃帝內經》中,對於真人描述之前提為「聞上古有真人者」,也就是只是聽聞,從未見過。當然我們也明白,真正長生不老之人的確也是不存在的。 2.至人 次之於真人,《黃帝內經》則提到了至人:「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
  • 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第17集 撩開氣的蓋頭(上)
    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和黃帝的論述,向我們展示了衣服地球誕生之時的情景。請觀眾注意,他們清晰地傳遞出這樣一個信息,即陽氣上升形成天空,陰氣下降形成大地,從而結束了混沌的局面。我們再看另外一幅圖景,這是由現代科學家所描述的,現代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過程中,由於內部劇烈變化,火山活動頻繁。地球內部物質分解所產生的大量氣體,隨火山噴發而衝出地殼,形成原始大氣。
  • 跟著《黃帝內經》一起學養生(26)
    更多資訊:打開黃帝內經講堂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黃帝內經》是一部養生寶典,涉及養生、預防、針灸、調攝等諸多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其他內容,不但講到怎樣治病,更是指導人們怎樣不得病,怎樣使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這正是如今大為提倡的「治未病」思想。
  • 徐文兵解讀《黃帝內經》01 《上古天真論 》第一講
    《黃帝內經》01 《上古天真論 》第一講
  • 失傳已久的《黃帝內經》如今被找回,日本視為國寶
    大家都知道,《山海經》《易經》《黃帝內經》並稱「中國三大奇書」,不僅都找不到準確的作者,內容同樣都很神秘,而且其中記載的理論都超越了時代。《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理論的淵藪,自先秦成書後,到宋以前更是已出現多種古傳本。
  • 氣功,中醫,經絡,健身,運動,養生,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作為記述軒轅黃帝與岐伯天師內庭設問、探討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防治的醫學典著,搜集上古真知,內容極為廣泛,諸如宇宙自然法則、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體生理病理及診斷治療、攝生預防等,無不悉備。這就是《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及攝生保健、養生長壽的真諦,也是《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真正含義,誠可謂「至道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