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白話文

2021-02-12 得益堂刮痧

黃帝內經白話文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從前的黃帝,生來十分聰明,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言談,幼年時對周圍事物領會得很快,長大之後,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時,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問道: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

歧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能夠取法於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而加以適應,調和養生的辦法,使之達到正確的標準。飲食有所節制,作息有一定規律,既不妄事操勞,又避免過度的房事,所以能夠形神俱旺,協調統一,活到天賦的自然年齡,超過百歲才離開人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水漿,濫飲無度,使反常的生活成為習慣,醉酒行房,因恣情縱慾,而使陰精竭絕,因滿足嗜好而使真氣耗散,不知謹慎地保持精氣的充滿,不善於統馭精神,而專求心志的一時之快,違逆人生樂趣,起居作息,毫無規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養生之道的人在教導普通人的時候,總要講到對虛邪賊風等致病因素,應及時避開,心情要清淨安閒,排除雜念妄想,以使真氣順暢,精神守持與內,這樣,疾病就無從發生。因此,人們就可以心志安閒,少有欲望,情緒安定而沒有焦慮,形體勞作而不使疲倦,真氣因而調順,各人都能隨其所欲而滿足自己的願望。人們無論吃什麼食物都覺得甘美,隨便穿什麼衣服也都感到滿意,大家喜愛自己的風俗習尚,愉快地生活,社會地位無論高低,都不相傾慕,所以這些人稱得上樸實無華。因而任何不正當的嗜欲都不會引起他們注目,任何淫亂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亂他們的心志。無論愚笨的,聰明的,能力大的還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變化而動心焦慮,所以符合養生之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年齡超過百歲而動作不顯得衰老,正是由於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性的方法而身體不被內外邪氣幹擾危害所致。

黃帝說:人年紀老的時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於精力衰竭了呢,還是受自然規律的限定呢?

歧伯說:女子到了七歲,腎氣盛旺了起來,乳齒更換,頭髮開始茂盛。十四歲時,天癸產生,任脈通暢,太衝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具備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歲時,腎氣充滿,真牙生出,牙齒就長全了。二十八歲時,筋骨強健有力,頭髮的生長達到最茂盛的階段,此時身體最為強壯。三十五歲時,陽明經脈氣血漸衰弱,面部開始憔悴,頭髮也開始脫落。四十二歲時,三陽經脈氣血衰弱,面部憔悴無華,頭髮開始變白。四十九歲時,任脈氣血虛弱,太衝脈的氣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經斷絕,所以形體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歲,腎氣充實起來,頭髮開始茂盛,乳齒也更換了,十六歲時,腎氣旺盛,天癸產生,精氣滿溢而能外瀉,兩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歲時,腎氣充滿,筋骨強健有力,真牙生長,牙齒長全。三十二歲時,筋骨豐隆盛實,肌肉亦豐滿健壯。四十歲時,腎氣衰退,頭髮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枯槁。四十八歲時,上部陽氣逐漸衰竭,面部憔悴無華,頭髮和兩鬢花白。五十六歲時,肝氣衰弱,筋的活動不能靈活自如。六十四歲時,天癸枯竭,精氣少,腎臟衰,牙齒頭髮脫落,形體衰疲。腎主水,接受其他各臟腑的精氣而加以貯藏,所以五臟功能都以衰退,筋骨懈惰無力,天癸以竭。所以髮鬢都變白,身體沉重,步伐不穩,也不能生育子女了。

黃帝說:有的人年紀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麼道理呢?

歧伯說:這是他天賦的精力超過常人,氣血經脈保持暢通,腎氣有餘的緣故。這種人雖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過六十四歲,女子一般不超過四十九歲,精氣變枯竭了。

黃帝說:掌握養生之道的人,年齡都可以達到一百歲左右,還能生育嗎?

歧伯說:掌握養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體,雖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我聽說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能夠調節呼吸,吸收精純的清氣,超然獨處,令精神守持於內,鍛鍊身體,使筋骨肌肉與整個身體達到高度的協調,所以他的壽命同於天地而沒有終了的時候,這是他修道養生的結果。中古的時候,有稱為致人的人,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養生之道,和調於陰陽四時的變化,離開世俗社會生活的幹擾,積蓄精氣,集中精神,使其遠馳於廣闊的天地自然之中,讓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力守持於八方之外,這是他延長壽命和強健身體的方法,這種人也可以歸屬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稱為聖人的人,能夠安處於天地自然的正常環境之中,順從八風的活動規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會相應,沒有惱怒怨恨之情,行為不離開世俗的一般準則,穿著裝飾普通紋採的衣服,舉動也沒有炫耀於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體因為事物而勞累,在內,沒有任何思想負擔,以安靜、愉快為目的,以悠然自得為滿足,所以他的形體不益衰憊,精神不益耗散,壽命也可達到百歲左右。其次有稱為賢人的人,能夠依據天地的變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順從陰陽的消長和適應四時的變遷,追隨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養生之道,這樣的人也能增益壽命,但有終結的時候。

連載待續


相關焦點

  • 朗讀:黃帝內經*素問-痺論白話文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更多內容請點擊篇頭專輯《黃帝內經誦讀》
  •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黃帝內經》(連載01)
    從今天開始,《中華文化大講堂》微信公眾平臺將為您推送國學大師劉宏毅先生講解的《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本節目是一組聽了能讓自己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正能量節目!它可以讓年輕人學習到處事修身的智慧;讓中年人看淡得失,活得更加從容;讓老年朋友不懼衰老,喜樂天年。
  • 《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第1集 《黃帝內經》簡介
    應大眾需求,從今天開始,《中華文化大講堂》微信公眾平臺將為您重播劉宏毅先生講解的《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本節目是一組聽了能讓自己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正能量節目!它可以讓年輕人學習到處事修身的智慧;讓中年人看淡得失,活得更加從容;讓老年朋友不懼衰老,喜樂天年。
  • 誦讀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篇(十一)
    SBS健康節目主持人90後軟妹子一枚 愛貓·愛旅行·懂健康「希望能用聲音,在年輕人中掀起中醫健康新熱潮……」大家好,我是曹曦,歡迎收聽誦讀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今天我將繼續為大家分段誦讀黃帝內經原文及白話文解釋,《黃帝內經》是中國第一部養生寶典,也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此書講到了怎樣治病,更重要的是講到了怎樣不得病,書中還有許多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其他內容,涉及養生、預防、針灸、調攝等諸多方面。
  • 黃帝內經《論神為主》
    今天給大家推薦古籍黃帝內經《論神為主》:黃帝問於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藏也。
  •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裡記載著這樣一段對話: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炎黃子孫「傳道受業解惑」,也必須從學習《黃帝內經》開始問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靜心解讀和感悟《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原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 《黃帝內經》奠定了健身氣功的理論基礎
    在《黃帝內經 ·素問 ·寶命全形論》中就明確地提出了人為氣生的觀點。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於天,懸命於地,天地合元,命之曰人。」不僅如此,人的生命維持亦依賴天地之氣。《黃帝內經》指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相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就是說,人體形質的長養以及功能活動和精神活動均依靠於氣。
  • 《黃帝內經》與健身氣功「三調」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經典,內容博大精深,涉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多方面內容。可見,《黃帝內經》是奠定我國古典氣功學基礎的重要經典著作之一。本文擬對《黃帝內經》中涉及健身氣功「三調」的論述做一個摘要的梳理和分析,以說明健身氣功與傳統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的淵源關係。       一、關於調心      在《黃帝內經》中有關調心的論述很多。《素問 ·靈蘭秘典論》就用治理國家來比喻調心養生。
  • 跟著《黃帝內經》一起學養生(26)
    更多資訊:打開黃帝內經講堂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黃帝內經》是一部養生寶典,涉及養生、預防、針灸、調攝等諸多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其他內容,不但講到怎樣治病,更是指導人們怎樣不得病,怎樣使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這正是如今大為提倡的「治未病」思想。
  • 失傳已久的《黃帝內經》如今被找回,日本視為國寶
    大家都知道,《山海經》《易經》《黃帝內經》並稱「中國三大奇書」,不僅都找不到準確的作者,內容同樣都很神秘,而且其中記載的理論都超越了時代。《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理論的淵藪,自先秦成書後,到宋以前更是已出現多種古傳本。
  • 氣功,中醫,經絡,健身,運動,養生,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作為記述軒轅黃帝與岐伯天師內庭設問、探討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防治的醫學典著,搜集上古真知,內容極為廣泛,諸如宇宙自然法則、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體生理病理及診斷治療、攝生預防等,無不悉備。這就是《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及攝生保健、養生長壽的真諦,也是《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真正含義,誠可謂「至道之宗」。
  • 《黃帝內經》中暗藏的修行方法,有啟發!
    作者:陳全林某女士,是北大樓宇烈先生的學生,她很推崇《黃帝內經》,認為當代真正懂這部經典的人還沒有。她想舉辦一個《黃帝內經》、《黃帝陰符經》的講課、培訓,想找人講課,想請我推薦講課老師。我推薦了兩位。我談到了《黃帝內經》與修道的道理,好比《西遊記》的回目就是丹訣,而故事文本裡隱藏者很多丹道口訣。
  • 黃帝內經 | 素問·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黃帝內經 | 素問·
  • 《黃帝內經》才是真正的無上的神功秘籍
    這裡談到中醫就必須提到我國遠古時期一部偉大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搞中醫研究的人如果沒讀過《黃帝內經》,就像基督教徒沒看過《聖經》一樣可笑。《黃帝內經》是中華醫學文化的奠基之作,是中醫的原始理論;被尊為「醫家之宗」。與《易經》和《道德經》並稱為古代三玄。 普遍認為《黃帝內經》與古代神話中的「黃帝」沒多大關係,冠以「黃帝」之名,有追本溯源的意思(正如少林七十二絕技未必皆出自達摩一人之手)。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最新上線《黃帝內經》解鎖中醫養生長壽觀
    在中華民族醫學史上有一部影響極大的傳世醫學著作,它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它就是被稱為醫之始祖的《黃帝內經》。那麼《黃帝內經》為何被稱為文化瑰寶呢?兩千年前出現的這部神奇的醫書,裡面究竟蘊含著哪些博大精深的養生智慧呢?酷我音樂《百家講壇》2020最新上線《黃帝內經》(第五部)系列節目,為您解讀這部古典醫學著作中的養生智慧。
  • 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第03集 赫赫始祖(下)
    (歧伯)林億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中說道,為了解除人民的疾病之苦,黃帝與歧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發現了生命的真諦,總結出一套完善的生命科學理論。有學者指出,《黃帝內經》與歧伯有關。
  • 作為三大奇書之一的《黃帝內經》,是如何章章解難、行行消災的?
    它們是《易經》、《山海經》和被稱為中醫第一書的《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來自全世界的天書,受到無數人的仰視。據說是軒轅黃帝在五千年前為人類創下了第一部中醫中藥的著作《祝由科》。後世人也是在這部經典基礎上,去偽存真、不斷的增補,逐漸才形成後來的《黃帝內經》,《黃帝內經》自誕生到今天,沒有一個人動搖過他的理論。
  • 黃帝內經| 至真要大論篇(七十四)—D
    至真要大論篇(七十四)—D原文和白話文翻譯  【翻譯】黃帝說:勝復之氣的運動,有一定的時候嗎?到時候是否一定有勝復之氣呢?  【原文】岐伯曰: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  【翻譯】黃帝說:復氣反而致病,又是什麼道理呢?  【原文】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復其勝則主勝之,故反病也,所謂火燥熱也。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土金水鬱氣暴發及刺治(二)
    《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篇第七十二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黃帝內經》對於「五勞」是怎麼理解的呢
    大家有可能知道,《黃帝內經》已經說了五勞所傷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而久立,久行,久視這三種損傷被認為是生活中常見的過度地形勞損傷,對於繁忙的現代人來說,如何應用這些理論,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