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 素問·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2021-02-07 琉璃健康


黃帝內經 | 素問·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原文】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

    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帝曰:其惡人何也?

    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連髒則死,連經則生。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譯文】

    黃帝問道:足陽明的經脈發生病變,惡見人與火,聽到木器響動的聲音就受驚,但聽到敲打鐘鼓的聲音卻不為驚動。為什麼聽到木音就驚惕?我希望聽聽其中道理。

    岐伯說:足陽明是胃的經脈,屬土。所以聽到木音而驚惕,是因為土惡木克的緣故。

    黃帝道:好!那麼惡火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足陽明經主肌肉,其經脈多血多氣,外邪侵襲則發熱,熱甚則所以惡火。

    黃帝道:其惡人是何道理?

    岐伯說:足陽明經氣上逆,則呼吸喘促,心中鬱悶,所以不喜歡見人。

    黃帝道:有的陽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雖喘促而不死,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經氣厥逆若累及於內臟,則病深重而死;若僅連及外在的經脈,則病輕淺可生。

    黃帝道:好!有的陽明病重之時,病人把衣服脫掉亂跑亂跳,登上高處狂叫唱歌,或者數日不進飲食,並能夠越牆上屋,而所登上之處,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夠上去,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說: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盛則四肢充實,所以能夠登高。黃帝道:其不穿衣服而到處亂跑。黃帝道:其胡言亂語罵人,不避親疏而隨便唱歌,是什麼道理?岐伯說:陽熱亢盛而擾動心神,故使其神志失常,胡言亂語,斥罵別人,不避親疏,並且不知道吃飯,所以便到處亂跑。


長按二維碼,更多健康交流


本文圖文聲音源於網絡,綜合整理自《黃帝內經》、文獻資料等,如有侵權請聯繫liulihealth@qq.com,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1)—陽明脈解第三十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1)
  •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陽明脈解(1240)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帝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髒則死,連經則生。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50)——脈解篇第四十九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50)《黃帝內經素問》脈解篇第四十九
  •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
    自我康療30:解讀《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裡記載著這樣一段對話: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炎黃子孫「傳道受業解惑」,也必須從學習《黃帝內經》開始問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靜心解讀和感悟《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黃帝內經·素問·陽明脈解論》原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 黃帝內經|陽明脈解篇(三十)
    【原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
  • 誦讀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篇(十一)
    SBS健康節目主持人90後軟妹子一枚 愛貓·愛旅行·懂健康「希望能用聲音,在年輕人中掀起中醫健康新熱潮……」大家好,我是曹曦,歡迎收聽誦讀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今天我將繼續為大家分段誦讀黃帝內經原文及白話文解釋,《黃帝內經》是中國第一部養生寶典,也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此書講到了怎樣治病,更重要的是講到了怎樣不得病,書中還有許多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其他內容,涉及養生、預防、針灸、調攝等諸多方面。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2)——熱論篇第三十一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2)《黃帝內經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素問 ||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疑難字注音版)
    本篇分別論述了三陰經、三陽經各有不同的經脈循行部位及功能,此為「離」;指出它們之間的密切聯繫,屬於一個經脈系統,此為「合」,其自身又有一定的表裡配合關係,循行路線與作用等等各不相同,故名。黃帝問曰:餘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
  • 朗讀:黃帝內經*素問-痺論白話文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更多內容請點擊篇頭專輯《黃帝內經誦讀》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25)—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25) 《黃帝內經素問》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原文: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0)—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0) 《黃帝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第二十九
  •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土金水鬱氣暴發及刺治(二)
    《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篇第七十二 《黃帝內經》小常識:五運六氣土運主管甲己年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5)—逆調論第三十四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35) 《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第三十四
  • 自我康療67:解讀《黃帝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
    自我康療67:解讀《黃帝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在距今五千年前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中國人的老祖宗一直講道理不講科學。流傳至今的大道文化經典《黃帝內經》,也同樣是講道理不講科學。因此,到了今天,講科學不講道理的西方人,當然就會認為《黃帝內經》和中醫學「不科學」。
  •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黃帝內經》(連載01)
    歡迎您收聽《中華文化大講堂》之「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比較系統的反映了從西周到西漢末年的醫學全貌。確立了中國醫學的原則,形成了東方獨特的生理、病理、氣理、情理的理論體系,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有劃時代的影響。
  • 《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第1集 《黃帝內經》簡介
    歡迎您重溫《中華文化大講堂》之「黃帝內經與養生之道」系列節目!周一到周五,我們不見不散哦!《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比較系統的反映了從西周到西漢末年的醫學全貌。  《黃帝內經》講的是醫道,講「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黃帝內經》講養生也是」講「養生之道」,而不是讓你打雞血,或者羊胎素。
  • 《黃帝內經》:食療的基礎理論著作|養生|素問·上古天真論_網易訂閱
    中國重要飲食典籍(二)  《黃帝內經》:食療的基礎理論著作  中醫食療思想源遠流長,早在《黃帝內經》(也作《內經》)中就有所記載。初步確立的食療理論,是遠古至春秋戰國時期的先人們長期的生活醫療實踐不斷總結和發展的經驗總結。
  •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22)—經脈別論第二十一
    品讀《黃帝內經》,共享聖賢智慧(22)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第二十一原文:
  • 陽明胃經為何如此重要?丨國學音頻課五折狂歡馬上開始啦~
    來源丨張其成講《黃帝內經》78.【陽明脈解篇】胃經引起的怪病《素問·陽明脈解篇》專門解釋足陽明胃經。此篇黃帝圍繞足陽明胃經一連問了七個問題,岐伯一一做了回答。「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 誦讀經典 || 黃帝內經 || 素問 || 髒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疑難字注音版)
    本篇從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出發,以五行生剋理論為依據,分別從生理、病理、治法、藥食等方面闡述了五臟之氣與四時五行、五味的關係,說明五臟的虛實病證、補瀉治法、藥食宜忌以及傳變預後等都與四時有著密切的聯繫。「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是本篇的中心論點,意即人身五臟之氣皆象法於四時五行,醫生臨床應充分考慮這一聯繫而施以合適的治法,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