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印度航空工業,已經創造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神話",他們究竟浪費了多少盧比多少時間,害死了多少印度飛行員已經難以統計。但是這並沒有讓印度航空工業失去"迎難而上"的信心,他們在戰機的基本維護保養都做不好的情況之下,還硬要獨立研發"先進"戰鬥機,不得不說勇氣可嘉。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印度就提出了要提高印度軍隊裝備國產化率的計劃,結果迄今為止已經30多年過去了,印度依舊是一個連最簡單的步兵輕武器都只能代工的"大國",還時刻不忘稱霸南亞次大陸。
(蘇-57戰鬥機)
2010年的時候俄羅斯的5代機T-50成功試飛,隨後就引發了印度的注意。到了2017年之前印度一直在與俄羅斯進行著FGFA項目的合作,印度在該項目中砸了大量的資金,但是沒有承擔多少研發工作(可見俄羅斯從來不把印度當成一個真正平等的合作夥伴),後來俄羅斯一直拒絕給印度研發他們想要的雙座版蘇-57,再加上俄羅斯的研發進度過於緩慢,印度一怒之下退出了合作計劃,結果正中俄羅斯下懷。
(LCA戰鬥機)
印度憑藉著自己的"技術積累",一直試圖獨立研發五代戰鬥機。根據"戰機世界"網站的最新報導,目前印度在加速引進外國先進戰機的同時還在獨立開發五代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董事長馬達哈文表示,目前印度正在同時研發三款國產戰鬥機,分別是LCA"光輝"的第二款衍生型號MK2型(此前印度空軍已經決定採購83架"光輝"MK1A),基於"光輝"戰鬥機研發的雙發艦載戰鬥機以及"先進中型戰鬥機",也就是所謂五代機的AMCA。
("光輝"LCA MK2,加了一對鴨翼,鴨翼是那麼好加的嗎?)
首先是"光輝"MK2,相比於前作,其主要改進之處在於機動性,其發動機將會從F404換成F414,而且會在駕駛艙的後方加裝一對鴨翼以提升機動能力。
(雙發"光輝",未來的航母艦載戰鬥機)
第二款"光輝"的雙發艦載版要提升載彈量以及航程,因為目前印度海軍對於單發的"光輝"艦載版這些性能相當不滿意,除此之外就算是印度海軍向俄羅斯進口的米格-29K也不怎麼樣。
(印度一直嚷嚷的五代機AMCA戰鬥機)
第3款"先進中型戰鬥機"多年前就已經提出計劃,到了印度退出與俄羅斯的5代機合作項目之後,計劃加速,2019年的班加羅爾航展上印度拿出了模型,不過迄今為止這款戰鬥機依然停留在PPT階段。據印媒報導,這三款戰機印度正在同時研發,而且號稱要在4年內造出原型機!另外,斯坦航空的董事長馬達哈文還表示,這三款戰鬥機平均都需要7~8年的研發時間,將按照先易後難的順序,一個接一個來,首先是造出帶鴨翼的"光輝"MK2;然後是雙發的艦載版"光輝",預計6~7年內服役;而最難的五代機AMCA,雖然現在還停留在紙面上,但是印度有信心讓其在2026年~2027年完成首飛!
(2019年班加羅爾航展時展示出的AMCA)
屆時,印度空軍將"同時擁有第4+代和第5代戰鬥機"!雖然聽上去很讓人熱血澎湃,但理想很豐滿,現實一般都比較"骨感"。首先光輝戰鬥機究竟能不能被稱為四代戰鬥機有很大爭議,其設計思維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初,在三角翼已經不能大行其道的年代印度依然特立獨行,並不是證明印度的航空設計師們眼光有多麼獨到,僅僅是因為其思維落後而已。蘇-35S稱自己是加強版四代機,難道"光輝"MK2能跟蘇-35S相提並論?拿膝蓋想都不可能。
(此前印度測試的LCA艦載版)
另外就是印度所謂的先進中型戰鬥機計劃,印度在沒有任何四代戰鬥機研發經驗的情況下試圖一步跳入五代機時代,這就是典型的步子太大容易拉胯,更不用說,印度本質上就是研發個殼子,試問從航電設備再到發動機有哪一項印度航空工業能獨自生產呢?印度目前連蘇-30MKI的妥善率都無法保證,就又犯了眼高手低的錯誤。好了,Flag已經立下了:4年造出原型機,6~7年服役艦載機,7年後五代機首飛!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