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武勝縣推行「兩坐班兩解決」機制 讓群眾「煩心事」變成「順心...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四川新聞網廣安12月2日訊(譚精華 周馨 記者 陳蕎 攝影報導)「現在咱老百姓辦事可方便了,不管大事小情,這群眾接待室隨時來,村裡的、鎮上的幹部都有人在這兒坐班,真是挺好」。在「人民閱卷·廣安行動」開展中,廣安市武勝縣紀委監委積極推行「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服務工作機制,得到村民普遍認可、紛紛點讚。

  為切實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讓「事」不再難,立足縣、鎮(鄉)、村工作實際,全面推行「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服務工作機制,以制度的形式回答「找誰辦、誰來辦、辦得怎麼樣」這三道題,徹底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實現了幹部「坐」得下,「坐」得住,「走」得進,群眾少跑路。

事情找誰辦?

  村幹部變「鎮幹部」 坐下來 讓群眾搭上 「順風車」找得著

  「辦低保,俺不知道該辦哪些手續」、「去年的耕地有調整,今年的糧食補貼怎麼發放」、「殘疾證怎麼申請辦理」……碰到這些問題,好多群眾都會一時不知所措,不知從哪兒下手,找誰去辦、去問。

  因此,要化解群眾辦事難的問題,明確辦事的「人」是關鍵。為進一步改進幹部作風、提升服務效率,武勝縣龍女鎮以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為契機,著力破解「人」的問題,在全縣創新推行逢場天村幹部在鎮上集中辦公制度,從村到鄉(鎮)鎮分別明確了村「兩委」幹部、鄉鎮駐村幹部、鄉鎮領導幹部集中在鎮上辦理各村的行政審批、信訪調解、解答訴求、收集民意及其他村級事務。

  「我9點到的鎮上,不到10分鐘就把事辦好了。村幹部在鎮上集中『坐班』這個做法,真的太好太務實了!」11月29日,在武勝縣龍女鎮便民服務中心,一位背著背簍的農婦滿意地說道。

  經與其攀談得知,該村民叫魏紅梅,家住武勝縣龍女鎮九樹村6組,系今年第一次前來鎮政府辦事。透過人群看到,便民服務中心大廳兩側各擺放了7張辦公桌,每張辦公桌上都擺有「幸福村」、「小河村」、「聯合村」等座牌,村民們正有序向14名工作人員諮詢、辦理相關事宜。這14名工作人員其實並非鎮幹部,而是村幹部。

  態度要好、環節要少,過程要快、效率要高,這是該鎮黨委、政府對前來「坐班」的所有村幹部的工作要求。而態度要好,則是基本要求。村幹部們對每一位前來辦事的村民,都熱心接待、笑臉相迎,對於能解決的事儘快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也要耐心做好說服解釋工作,確保每位村民都能有事而來、滿意而歸。

  「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沒電能充電、辦事真方便!」這是前來辦事的村民們一致評價。在村幹部集中辦公廳,該鎮配備了電扇、空調、飲水機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卻為廣大的辦事群眾提供了急需的便利,為這個日漸寒冷的初冬增添了一抹暖意。

  「以前村幹部一有啥事,把村上活動室的門一鎖就走了,我們辦件事往往得打好幾個電話、跑好幾趟路。現在,實行逢場天村幹部輪流在鎮上『坐班』,找人就容易多了。同時,村幹部還主動協助我們與鎮上工作人員一起辦,真的太方便了。」談及趕集天村幹部輪流「坐班」這一舉措帶來的新氣象,許多村民都會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

  幹部多吃苦,群眾少跑路。該鎮黨委書記任欽光坦言,近年來由於各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增多,群眾辦理的事項也隨之增加。但由於村幹部經常入戶宣傳政策、調處糾紛、開展脫貧攻堅等工作,村委會活動室「鐵將軍」把門的現象時常發生,辦事的群眾不少時候只能望「門」興嘆。還有一些怕麻煩、怕擔責的村幹部遇到什麼事,就把村民往鎮上推,村民到鎮上後,鎮幹部又說該村上辦,而現在再也不用擔心鎮村兩級幹部「踢皮球」「躲貓貓」了。

  「現在辦事,我們再也不用村上、鎮上來回跑了!」成功搭上該鎮村幹部逢場天集中辦公「順風車」的 2組村民袁文廣,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印證了任欽光的說法。袁文廣是來辦理宅基地審批手續的,村主任王昌斌很快為其完成了填寫申請、審核籤字和加蓋村委公章等程序,隨後又陪同他到僅一牆之隔的鎮便民服務中心窗口辦完其他審批手續,前後不到20分鐘。這種「一站式服務」引得他連連誇讚:「村幹部逢場天在鎮上集中辦公,等著為我們辦事,讓我們場也趕了、事也辦了,實在是巴適得很!」

  據了解,通過「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作機制,強化制度約束,真正做到了讓幹部「坐」得下,「坐」得住,「走」得進,徹底杜絕了以前群眾來辦事「人去屋空」、吃「閉門羹」等現象,既確保了群眾辦事門好進,又解決了群眾辦事不知道找誰辦的問題。

事情誰來辦?

  ——幹部「沉下去」社情民意「浮上來」 讓群眾辦事「兜底」

  老百姓有句話常說:辦事不「兜底」,用來形容那些辦事不靠譜的人。

  如何確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對此,在「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工作機制中,提出了明確要求,即:趕集天村幹部輪流坐班與鎮(鄉)領導幹部坐班當面解決,縣、鎮駐村幹部定期走訪回訪即時解決、複雜問題縣級(局)黨委與鄉鎮黨委精準解決工作機制。

  簡單的一句話,為事情誰來辦劃了框,定了調。為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各鄉鎮全部落實了「群眾接待首問責任制」和群眾接待流程等,把村民事務劃分到坐班縣、鎮、村幹部名下,實在解決不了的,再提交各級黨委研究解決。

  「我現在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甚至連住的房子都沒得。好想去打點小工掙點錢,可那些老闆一聽說我是蹲了監獄的,一下子就拒絕我了……」近日,武勝縣人大機關會同縣信訪局在龍女鎮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時,該鎮信訪群眾何某帶著哭腔訴說道。

  何某是一名刑滿釋放人員,早已離異,子女多年從未聯繫,身上只有區區數十元錢。生活實在舉步維艱、難以為繼,恰遇聯繫龍女鎮的縣級部門——縣人大機關與鎮黨委政府正在「擺攤設點」收集群眾訴求,他便抱著「碰碰運氣」的心理,向相關人員訴說了自己的處境。

  自「人民閱卷·廣安行動」開展以來,就好比繡花,需針針入孔、絲絲入扣,不跳一針、不漏一線,寧可多幫一把、決不漏掉一人。在耐心聽完何某的訴求後,武勝縣紀委監委駐縣人大機關紀檢監察組組長張映平與縣信訪局主要負責人馬上向相關鎮、村幹部核實何某反映情況屬實後,立即與縣民政局、司法局等單位負責人聯繫,詳細了解當前政府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幫助救濟政策。

  「我們已幫你申請了臨時救助,還將你安排到村上原來的活動室居住,以暫時解決你的生活、住宿問題。」一小時後,通過認真會商,縣人大機關等單位會同龍女鎮快速確定了幫扶救助措施,並成功推薦何某到居住地附近工地上務工,讓其通過自身努力解決今後的生活問題。

  何某得知自己今後的吃飯、住宿、工作等問題都得到圓滿解決後,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一直拉著張映平等人的手,眼噙熱淚、激動不已。「今後,黨委政府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一定遵紀守法、腳踏實地,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活出個人樣來……」

  上述場景,只是武勝縣各級各部門在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中,用心用情用力紓解民生難題的真實一幕。據該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譚紅星介紹,自今年7月起,全縣23個鄉鎮每月至少利用2個逢場天在街頭「擺攤設點」,黨政主要領導輪流參加公開接訪,收集群眾困難,切實解決問題,精準服務群眾,答好時代「問卷」。

  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就是要實打實深入基層、解決問題。同時,該縣還建立城鄉基層「1+N」聯繫服務群眾工作等相關機制,明確1名縣級機關、鎮村(社區)幹部聯繫N戶群眾的工作要求,真正做到黨員幹部「沉下去」,社情民意「浮上來」。

  「為進一步暢通群眾信息渠道,全縣還廣泛開展『陽光問廉』『村頭(街頭)問政』等活動,面對面收集問題線索和群眾訴求,建立專門臺帳,逐一跟蹤整改,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同時,紮實推進『群眾最不滿意的7件事』集中整治,持續開展『讓群眾滿意』工作,以聯繫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從而大力提升群眾滿意度。」譚紅星如是說。

  事情辦得怎麼樣?

  ——記清「帳」 算給群眾 「明白帳」

  在龍女鎮便民服務中心大廳,鎮黨委書記任欽光向記者拿出了「五筆帳」,隨手翻開,上面的字跡已是寫得滿滿當當。2020年10月9日,袁文廣辦理宅基地審批手續……一樁樁一件件清晰在目,在群眾滿意度一欄中,全部都是滿意。任欽光翻看著「五筆帳」,一一介紹說:這是村民事務代辦單、村民事務代辦臺帳、村民事務辦理臺帳、便民服務登記簿、兩委幹部值班日誌。這些都是「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制度實行以來,村裡所有接待群眾,為群眾辦事、代辦事項的記錄,群眾、接待人姓名、事項、辦理結果等全都一目了解,有據可查。

  「事要解決」是 「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工作機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在推出這項工作機制的同時,要求坐班幹部要認真記好每一筆「帳」,做到了「四個清楚一個明白」:受理日期清楚、辦事群眾清楚、接待人清楚、辦理事項清楚、辦理結果明明白白。

  自「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工作機制運行以來,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一致認可和肯定。在走訪過程中,縣、鎮、村幹部最真實的感受就是,和群眾的距離更近了,對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得多了,工作開展起來更順暢了。群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辦事方便了,而且現在沒事的時候也願意來這兒轉一圈兒,和縣裡、鎮上、村裡的幹部說說話、嘮嘮嗑,就像是一家人。

  兩年多來,在龍女鎮從縣級(局)機關幹部駐村、鄉鎮幹部到村幹部,無不揣著文件、帶著政策、發揚精神,沉下身子在基層實踐,他們如朋友般融入群眾當中,與老百姓同呼吸、共歡樂,如親戚般坐炕頭、拉家常,如兄弟般詳細詢問村民家裡去年的收成和今年的打算,了解基層情況,服務基層工作。

  「機關幹部的專業就是服務百姓,機關幹部和村幹部是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落實者,所以我們要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積極探索黨員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只有黨員幹部做到了,百姓才能擁護,我們的經濟發展才會越來越好。」武勝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紅星感觸頗深。作風建設的落腳點在基層、在群眾,關鍵點是大力提升立說立行的執行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讓群眾的「煩心事」變成「順心事」。

  點評:為「趕集天兩坐班三解決」服務工作機制點讚

  趕集天村幹部輪流坐班與鎮(鄉)領導幹部坐班當面解決,縣、鎮駐村幹部定期走訪回訪即時解決、複雜問題縣級(局)黨委與鄉鎮黨委精準解決,實乃方便群眾辦事的創新之舉!這樣的好點子源自對群眾真實需求的了解,是坐在辦公室裡萬萬想不出來的。

  由於各種原因,鄉村群眾中普遍存在辦事難的現象,到相關部門辦個事,常常因為缺這少那來來回回要跑很多趟,還要看很多臉色。讓群眾辦事不再難,不僅需要我們了解群眾的疾苦、需求,更需要我們「心中裝著百姓」,設身處地替他們著想。

  在一些坐慣了辦公室的人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對每個家庭、每個群眾來說可能分量並不輕。把這些事關千家萬戶的事情辦好,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只是多問幾句話,多幾個好心提醒,也許就能讓群眾少跑很多路、少費很多事。

  群眾的事情無小事!我們為龍女鎮的做法點讚!

相關焦點

  • 廣安:黨員幹部流汗水 群眾用上「放心水」
    四川新聞網廣安12月22日訊(周泉宇 賀小芹 記者 陳蕎) 「我家房頂一到下雨天,就要漏雨。我年齡大了,又爬不上房子,請問村上可不可以幫我解決一下呢……」日前,廣安市武勝縣鳴鐘鎮中華村召開村頭問政壩壩會,主動收集群眾訴求,切實加以解決。
  • 「三在」工程 · 走進磁鐵支部|​黃蓮頭村:解決群眾的「煩心事...
    「三在」工程 · 走進磁鐵支部|​黃蓮頭村:解決群眾的「煩心事」 辦好群眾的「操心事」 2020-12-24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安武勝縣紀委監委以廉潔文化 繪就鄉村振興絢麗底色
    四川新聞網廣安12月14日訊(楊輝 王曉琴 記者 陳蕎)「根植廉潔文化基因,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帶動作風轉變,促進行風政風黨風持續向好。」作為武勝縣精心打造的川東民居院落群之一,院子裡每家每戶都懸掛展示著勤、廉、忠、孝等家規家訓和鄉規民約,通過實物展示、情景復原、互動體驗等方式,充分展示川東北勞動人民的禮俗文化特色。
  • 「煩心事一律快速辦理」,讓「微實事」成為「小幸福」
    建立全過程監督機制,居民參與、部門審核,保障項目推進落實落地。對於「急事難事煩心事」實現了「快報快批快處理」。 運動設施年久失修、沿河防護欄缺損、健身步道腐爛、油汙堵塞管道……為了幫助社區群眾解決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2018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市鎮兩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以民生需求為導向,由民政部門創新開展「民生微實事」項目。
  • 廣安武勝:以民為本 優化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效率
    四川新聞網廣安1月13日訊(胡德海 陳力 記者 陳蕎)「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廣大群眾,為群眾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是黨和政府的分內之事、應盡之責。但目前依然存在少數損害幹群關係和服務環境的問題。
  • 錢三雄:真心實意地解決好群眾的鬧心事煩心事操心事 努力把問題...
    11月26日下午,市委書記錢三雄到市群眾工作中心視頻調度重點信訪案件處置情況,就進一步做好信訪工作講了意見。他強調,各級幹部要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主動作為、真抓真管、動真碰硬,切實解決好群眾的鬧心事煩心事操心事,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 廣安:以民為本 用心用情用力緩解「入學難」問題
    四川新聞網廣安1月7日訊(範加林 賀小芹 記者 陳蕎)「教育,是民生之本。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不忘初心以民為本,用心用情用力緩解廣大群眾極其關注的「入學難」問題……」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安市武勝縣城區學齡人口也大幅增加、學位需求快速增長。
  • 廣安:黨員幹部轉作風 提升群眾獲得感
    四川新聞網廣安12月22日訊(張映平 顏偉 記者 陳蕎) 「現在,馬上就要到月底了。今天,我來村上把各位老鄉在我這兒務工的工資發了。蘇佔全,400元……」雖然還是大清早,但廣安市武勝縣華封鎮先鋒嶺村委活動室已是人頭攢動。村民蘇佔全聽到自己的名字後,高興地上去領取了工資。
  • 四川南充:「有事來協商」化解老百姓煩心事
    12月20日,高坪區政協常委趙升華介紹,截至目前,高坪區政協已先後召開民主議事會4場次,一大批老百姓的煩心事在「有事來協商」平臺上得到解決。「有事來協商」現場。平臺化解老百姓煩心事今年以來,高坪區政協先後在小龍、都京、石圭、東觀等鄉鎮(街道)試點搭建「有事來協商」平臺,召開民主議事會4場次,助推解決民生實事41件。
  • 綠葉銀絲織富路 廣安繪就蠶桑產業發展「新藍圖」
    通過企業建園、返租倒包的種養發展模式,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廣泛參與,雙方共贏的利益連結機制。在栽桑養蠶的帶動下,武勝縣蠶桑現代農業園區內的貧困戶全部脫貧,農民群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邁上了小康之路。武勝縣猛山鄉白樓村貧困戶但召友,瞅準機會申請小額信貸,承包30畝土地發展蠶桑種植,2018年首批蠶上蔟吐絲,賺了1萬多元。
  • 煩心事兒被解決,朝陽群眾分享起了各自的心情……
    煩心事兒被解決,朝陽群眾分享起了各自的心情…… 一直以來,朝陽區 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解決身邊難題 用真心為群眾多辦事,辦好事 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作為朝陽群眾,心情是——
  • 副中心黨建引領 解決老百姓揪心事煩心事
    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群眾訴求為導向,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全鎮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為廣大百姓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熱情,高質量實現「組織發動、黨員帶動、積分促動、反饋互動」的目標,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 廣安:外出打工者掀起「回鄉潮」
    12月24日,武勝縣鳴鐘鄉龍鰲村村民陸春一大早就來到果園,指導工人對晚熟柑桔進行管護。 望著成片的果樹,寬廣平坦的道路,生機勃勃的鄉村,陸春發出由衷地感嘆:廣安,真是一個宜居家園。 陸春的感嘆不無道理。1980年出生的陸春,以前,每年春節一過,就要拖著沉重的行李趕去外地工作,不僅與家人聚少離多,還常年奔波於各大城市,忙碌辛勞不在話下。
  • 華西廣安醫院心臟中心讓危重心臟病患者獲得新生
    20年來,劉先生反覆出現心累、氣促等症狀,且逐年加重,近年也多次在武勝縣的醫院住院治療,但病情總是反反覆覆。這期間,他也曾到重慶的多家醫院就診,醫生告訴他可以手術治療。但在高昂的醫療費用和巨大的手術風險面前,他望而卻步了。  疾病沒有得到根本有效的治療,年復一年,本應擔負起家庭重擔的40歲的劉先生,卻常常臥病在床,自己病痛不已,也給家人帶來憂慮,為家庭帶來負擔。
  • 履職故事|張青彬代表:解決好老百姓揪心事煩心事
    全國人大代表張青彬解決好老百姓的揪心事煩心事5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曲周縣愛心車隊隊長張青彬(右二)在曲周鎮南甫村走訪群眾,收集民聲民意。作為一名基層代表,他對農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尤其是對「天價彩禮」等農村群眾揪心事煩心事帶來的各種負擔深有感觸。經過充分走訪調研,張青彬了解到,近些年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設立村規民約等措施,曲周等冀南地區農村紅白事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等歪風基本剎住,但農村彩禮卻不斷攀升,畸高的訂婚彩禮導致一些家庭因婚致貧返貧。
  • 廣安遭遇13級大風:7死37傷 13級大風吹翻火車
    4月6日,受倒春寒影響,廣安遭遇13級大風。當天四川廣安市武勝縣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區域出現大風、雷電和冰雹災害,最大風速達到每秒38.5米,風力達13級。此次災害還造成7人死亡,37人受傷,已有20名傷者入院接受治療。13級大風風力究竟有多強很多人沒有概念,據觀察者網了解,2007年新疆一列車被風吹翻脫軌,其瞬間風力就達到13級。
  • 光明區構建群眾訴求「500米服務圈」,在家門口解決群眾訴求
    社區網格站及社區「V愛之家」工作人員一同護送老人回家,經紓解,母女倆和好如初……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第一時間在家門口就能有效解決,這就是光明區創新探索的社會末梢治理模式。日前,本報「走基層看變化」採訪組來到光明區,實地了解光明的社會末梢治理情況,看到了基層社會治理「光明模式」的新實踐和新成果:經過一年多的創新探索,光明區的社會末梢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群眾大大小小的事在家門口就能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光明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增強,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
  • 廣安市武勝縣梅託村建起了兒童鍛鍊樂園!
    武勝縣飛龍鎮梅託村的陸婆婆,因為小孫女不小心掉進田溝裡,正在向第一書記張雪飛反映情況。 在「人民閱卷·廣安行動」中,張雪飛通過走訪了解到到這一情況後,立即展開了大範圍的調查,和陸婆婆一樣,梅託村還有不少留守老人,都在為幼兒的安全著急。
  • 廣安鄰水縣落實「六早」確診病例「清零」 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廣安鄰水縣落實「六早」確診病例「清零」 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2020年02月24日 17:59:09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