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王蒙再出新作:「用魂靈肉體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給我寫下去!」

2020-12-2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2019年底,王蒙中篇《笑的風》首發《人民文學》2019年第12期,後被多家雜誌轉載,「寫完了卻沒放下,出現了一個在我寫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況,發表後的小說又把我自己『抓住』了。」

於是他又花了兩個月增寫了近五萬字,一次次擺弄捋理了全文,最終成為現在的「升級版」長篇。單行本《笑的風》,即將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單行本。

王蒙

小說通過講述作家傅大成的婚戀故事,以多變的視角與活泛恣肆的語言,借普通人的命運起伏盤點中國近70載風雲際會。

小說時間跨度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處處飽含時代標誌性信息。王蒙說,「《笑的風》內容多,留的餘地也較多。你可以理解為是風送來的笑聲,也可以說風笑了,也可能說笑乘風來,也可以說風本身是笑的。我從上一個發表的文本中,發現了那麼多孕藏和潛質,那麼多生長點與元素,那麼多期待與可能,也還有一些可以更嚴密更強化更充實豐富的情節鏈條因果、歲月沿革節點、可調整的焦距與掃描。

今年已經86歲高齡的王蒙,曾在《笑的風》創作談中分享自己的創作心態:「有幸活了八十五年多了,經歷了那麼多大事小事,輝煌渺微,青雲直上,向隅而泣,喜怒哀樂,生離死別,愛怨情仇,否極泰來,樂極生悲,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冷鍋裡冒熱氣,躺著豈止中槍。一帆風順帶來的是更大苦惱,走投無路說不定造就了一往情深,如魚得水。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忘大發了會不會抑鬱症?發達大發了也會有後患,磨磨唧唧起來您反而踏實?歷史帶來的故事可能是雲山霧罩,也可能是一步一個腳印,越舒服您越危險,越勝利您越困難,新進展必有新挑戰,新名詞必有新做作。寫起故事來只覺俯拾皆是,再問問有沒有更多更大更妙的可能,既有如實,豈無如意?有沒有更精彩的如果,有沒有更動人的夢境,有沒有更稀奇的平淡與更風光的大搖大擺,更深沉的回憶與更淋漓盡致的濫情,山那邊老農的話,迸出火星子了沒有?更疼痛的按摩與更甜蜜的傷口,更不能拒絕的召喚……你要寫寫寫,不寫出來,豈不是白活了?……如果還不能說全夠了,十足了,那就發力吧,再發力吧,用你的魂靈肉體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給我寫下去!」

相關焦點

  • 87歲王蒙出新小說 激勵自己用「耄耋加饕餮之力,寫下去!」
    王蒙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高齡少年」耄耋發力,「人民藝術家」王蒙推出最新長篇《笑的風》,感慨一切的發展都有代價,一切的獲得都有失落,一切的留戀中都有困惑和心得。寫起故事來只覺俯拾皆是,再問問有沒有更多更大更妙的可能,既有如實,豈無如意?有沒有更精彩的如果,有沒有更動人的夢境,有沒有更稀奇的平淡與更風光的大搖大擺,更深沉的回憶與更淋漓盡致的濫情,山那邊老農的話,迸出火星子了沒有?更疼痛的按摩與更甜蜜的傷口,更不能拒絕的召喚……你要寫寫寫,不寫出來,豈不是白活了?
  • 86歲王蒙再出新作:用魂靈肉體生命,耄耋加饕餮之力,繼續書寫
    王蒙在回憶裡說到:「我的青年時代有一個光明的底色,我這個底色是亮的,即使底下有一些曲折,有一些坎坷,但是一想起這個光明的底色,對新的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所抱的這種信念、這種期待,這種願景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永遠不會放棄的。」1953年,王蒙開始創作,開始動筆寫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青春萬歲》。
  • 如歌如夢,如醉如痴,如火如荼,如潮如浪——耄耋王蒙解構新作《笑的...
    2020年4月,86歲的王蒙長篇新作《笑的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通過講述作家傅大成的婚戀故事,以多變的視角與活泛恣肆的語言,借普通人的命運起伏盤點中國近70載風雲際會。小說以極具王蒙特色的密集連珠排比語式,濃縮了各歷史時期的時代特點和社會氛圍,通過主人公的兩次婚姻經歷,揭示了時代變遷帶給一代人思想、情感和命運的震蕩。
  • 王蒙:我還要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繼續寫作下去
    從空間上來說,王蒙的寫作幾乎覆蓋了全文體——小說、長篇、中篇、短篇、微型,詩歌、散文、隨筆、文藝評論、傳統文化研究以及翻譯等。「在中國當代文學歷史上,像王蒙這樣一個長度和寬度的創作是鳳毛麟角的。我們還不知道他還要幹什麼,他以後的創作是一個充滿想像的空間。」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2020年1月15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一則王蒙文集發布會的文章,86歲高齡的王蒙先生創作旺盛,他說將「以耄耋加饕餮的精神寫作下去」。這真是文化人說的話。但對一般大眾來說,何謂耄耋?何謂饕餮?由此又有什麼引申?我想以一篇小文普及一點粗淺的文化認知。作家王蒙何謂耄耋(mào dié)?
  • 王蒙《笑的風》:愛情之風何處來?
    比如在出版上,單單是作家出版社一家,在2020年就有多部實力作家新作,正在路上。86歲的王蒙出新作《笑的風》,小說通過講述作家傅大成的婚戀故事,以多變的視角與活泛恣肆的語言,借普通人的命運起伏盤點中國近70載風雲際會,時間跨度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處處飽含時代標誌性信息。文壇勞模賈平凹新作《暫坐》以西安為背景,講述了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下,一群單身女性在生活中互相幫助、在心靈上相互依偎的故事。
  • 《王蒙文集(新版)》推出 耄耋之年欲寫饕餮之作
    現年85歲的王蒙創作生涯長達七十多年。1953年,王蒙以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引發文壇矚目,自此筆耕不綴。王蒙的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古典文學、社會歷史、思想文化。他的文學作品緊扣時代脈搏,主題深刻、風格鮮明,研究著作見解獨到、別具一格,他還有大量的對當代歷史、文化、事件的分析評論作品。
  • 王蒙長篇新作《笑的風》:「高齡少年」再寫歲月、愛情、生活
    文學報王蒙「高齡少年」寫著,改著,發展著,感動著,等待著,也急躁著,其樂何如?其笑其風是什麼樣子的了呢?去年夏天,86歲的作家王蒙完成了中篇小說《笑的風》,年底刊發在《人民文學》雜誌。
  • 王蒙馮驥才賈平凹劉慶邦周梅森等文壇老將推新作,堅守還是突破?
    這個春天,文壇老將集中發力,喜抽新芽——86歲王蒙捧出新長篇小說《笑的風》,78歲馮驥才再續《俗世奇人》,多年寫鄉村生活的賈平凹在第17部長篇《暫坐》裡轉向城市,劉慶邦再度將文學聚光燈投向黑黢礦山,周梅森繼《人民的名義》後譜寫姊妹篇《人民的財產》……無論是堅守擅長的現實題材繼續開掘,還是從既定的寫作風格版圖中闢出一條新徑,這群「長跑高手」深鑿生活和時代的泉眼,勾連出當代中國文壇筆耕畫卷中的醒目風景
  • 「老部長」王蒙:86歲仍筆耕不輟的「一線勞力」
    前不久,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蒙應邀來到廣州黃埔書院進行主題分享。「我想告訴大家,任何時候我們都離不開文學。」王蒙表示,在手機時代,文學依然是「硬通貨」,正因為如此,所以儘管自己已經86歲了仍筆耕不輟,依然是「一線勞力」。
  • 86歲「人民藝術家」王蒙:「當我寫起小說來,我每一個細胞都在得瑟」
    「當我寫起小說來,我每一個細胞都在得瑟,每根神經都在抖擻。」王蒙對文字有他獨到的見解,他說:「文字是文學的基礎,文學是文化的升華。要想了解中國文化就一定要先了解中國漢字,中國漢字既生動形象又富有邏輯。世間萬物的聯繫、中國特有的整體主義思想甚至是對世界的深刻認知,都能在漢字中體現。」講座中,王蒙引經據典,講述了文字、文化、書法、文學的內在聯繫,傳達出深刻的哲學思考。「天雨粟,鬼夜哭。」
  • 「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 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原標題:「高齡少年」王蒙: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他14歲就入了黨  出版過100多部小說  撰寫了1600多萬字  他85歲時被評為「人民藝術家」  81歲斬獲茅盾文學獎  80歲仍高呼「愛情萬歲」  他就是王蒙
  • 陪伴55年的髮妻去世,80歲王蒙轉身娶了小20歲的嬌妻,15天定終身
    今昔耄耋,回顧往日,他曾說:"七十年的大起大落、眾說紛紜、知音誤解、恩恩怨怨,想起來足夠喝一壺的。"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85歲的王蒙、97歲秦怡和90歲郭蘭英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 率真王蒙:推薦郭敬明進作協,79歲再閃婚,86歲依舊書寫愛情
    王蒙是當代著名作家,寫出了許多不朽的愛情著作,他本人也是一個十分浪漫的人。王蒙在自己的愛情之路上也是十分勇敢的,79歲高齡的時候依舊敢於追求愛情,向自己心愛之人表達自己的愛意,與黃昏之戀的愛人閃婚。王蒙不僅在愛情上十分率真,在自己的寫作領域也是說一不二的性格。
  • 15歲蔡國慶17歲鄔君梅…國產青春片鼻祖,是這位86歲原文化部長
    如今,王蒙已經86歲,放在今天,我們或許很難相信,這部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作品,是他在19歲那年開始創作的!王蒙迫切地想把他經歷的一切用文字記錄下來。王蒙後來回憶:「一個小孩子拿著這麼厚的稿子給人家送稿,字寫得歪七扭八,沒人看,可是我仍然充滿信心。」
  • 陪伴55年的髮妻去世,80歲王蒙娶小自己20歲的嬌妻:初見就被秒殺
    「我願意拼盡耄耋加饕餮之力,再當好中國文學生產一線的勞動力!」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位86歲的老人,他從19歲開始寫作,寫了足足67年。三百多部作品,近2000萬字,從提筆之日起,他的作品就影響著無數中國人,至今仍在用那支筆撰寫經典!
  • 80歲王蒙髮妻去世心如死灰,次年再娶小20歲嬌妻,歡呼:愛情萬歲
    他,就是被授予「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的著名作家王蒙。一個是相伴60載的髮妻、一個是年齡相差20歲的新婦。王蒙年至耄耋,能夠連續兩次覓得良妻,與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分離不開,也得益於他積極樂觀的年輕心態。在她來的那一剎那,我的所有的遐想都消失乾淨了。她的絕對純潔與鄭重,使我立即回到了工作中,沒有餘地,沒有空間,沒有任何其他念頭。」1950年的夏天,團委組織活動中來了一個女子,女子的笑容與善意十分迷人,在情竇初開的少年王蒙眼中,仿佛能讓他的整個青春歲月都光亮起來,而這個女子就是他後來的妻子--崔瑞芳。
  • 被4次提名諾貝爾獎,榮登作家財富榜,王蒙直言:我就想拿個稿費
    王蒙曾經寫了一篇很尖銳的一個文章:網絡如果隨性而至的發展下去,會使人白痴化,因為他已經都準備好了,要數量有數量,要新鮮勁有新鮮勁,還有標題黨,弄一個大標題把你嚇一跳,以為要出什麼事了,結果一看跟內容毫不相關,就是嚇唬人的。我們在善用網絡的同時,不能放棄認真的學習,不能放棄紙質書籍的閱讀和研究。所以,如果要在當今社會做一個有能力獨立思考的人,閱讀優質的紙質書籍至關重要。
  • 王蒙專訪:一個八零年代文化部長的「小起小落」
    下個月,王蒙就整八十歲了,他最近出了一本「回顧一生」的新書:《悶與狂》。近日,王蒙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的獨家專訪。王蒙認為,與大時代的起落比較起來「我那算是小起小落」,「我最大的變化無非是擔任了文化部長,然後又不擔任了,這個對於我自己的處境來說,對我的社會生活、寫作生活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1934年生的王蒙,今年10月正好八十歲,耄耋之年。
  • 當代著名作家王蒙,80歲二婚娶小20歲小嬌妻,書中高呼:愛情萬歲
    有人說王蒙是歷任文化部長中,最會說話,最會寫文章,最會寫小說的作家,也可能是作家中最懂政治的」。他至今為止出版過100多部小說,寫了1600多萬字。52歲擔任文化部長,81歲斬獲茅盾文學獎。85歲時被評為「人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