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的發達國家,不僅經濟發達,還是一個多文化族群的國家。新加坡總人口達到570萬,其中華人佔總人口的74%左右,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多元化族群也讓新加坡形成了包羅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說新加坡也給早年下南洋的華人提供了一片安居樂業的淨土。
新加坡這個華人佔比高達74%的國家,卻沒有想像中與中國親密感。相比起中國,新加坡與美國的關係可能更近一些。這讓很多網友都感到疑惑:明明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反而與美國關係如此親密,是中國給的援助不多嗎?
其實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親不親近與中國給的援助多不多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主要是新加坡單方面選擇依靠美國,甚至不惜因為美國與中國站在對立面,例如當初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就曾多次公開表明支持南海仲裁。新加坡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選擇與美國合作也是由多方面原因決定的。
1. 國家種族融合問題
新加坡除了華人之外,還包括馬來族佔總人口的13.4%,印度族佔總人口的9.0,其他族人口佔總人口的3.2%。多種族現狀也給新加坡帶來了國家種族融合的問題。
首先是馬來族,就不得不提作為馬來族佔比最大的馬來西亞,同時新加坡原本就是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的,這給馬來西亞總統充足的理由煽動種族矛盾,甚至指責新加坡在馬來西亞挑起內部矛盾,這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關係一度很僵硬;排名第三來自印度尼西亞國家的印度族,民族矛盾情況也不容樂觀,新加坡在與印度尼西亞的外交關係上也十分的僵。
華人族、馬來族和印度族這三大種族集聚新加坡給新加坡帶來了嚴重的種族融合問題,為了儘快緩解種族矛盾,促進各大種族的融合,新加坡必須得從人口佔比最大的華人入手。首先疏離華人的文化,加深新加坡國民的身份認同感,從語言入手,選擇了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統一的語言拉進了種族之間的關係;其次在經濟文化上更靠近美國等西方國家,甚至取消了對華族文化的教育。從根本上斷絕了華族文化的傳承,更加注重新加坡本土文化的傳承,加上與西方國家緊密的合作,讓新加坡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更加的親近。
2. 經濟發展的脆弱性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優越的地理位置給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優勢,在貿易和運輸領域上有著豐厚的經濟利潤,再加上造船、轉口貿易和旅遊業的發展,也讓新加坡發展成為了發達國家。
佔據著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對此虎視眈眈的發達國家也不在少數。作為人口總量只有570萬,領土面積只有724.4平方公裡的新加坡,憑藉自己的力量根本保護不了自己的權益。對外依靠確保自己的「安全」是新加坡的首要選擇。這時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就成為了新加坡的首要選擇,在新加坡看來,美國能夠確保新加坡的安全和經濟發展,因此新加坡也願意為了依靠美國,選擇站在中國的對立面。
最後,新加坡會一直傾向於美國,也離不開美國給新加坡帶來的利益。在和美國合作之後,新加坡的國際地位是有所提高的,並且還幫助新加坡阻擋其他國家的入侵。當然,新加坡自然也給美國帶來了好處,要不然美國又怎麼願意幫助新加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