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介紹電影了,最近看了不少,但是只有一部電影想要專門的說一下。《客人》這部電影改自德國的童話花衣魔笛手,先介紹一下背景這部電影的背景吧。14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歐羅巴變成了地獄,人們對那段歷史刻骨銘心,稱呼那場瘟疫為「上帝之鞭」。無數的傳說,神話,故事,段子也湧現了出來。花衣魔笛手就是其中之一。身著條紋花衣的魔笛手來到普魯士的一個小鎮,幫助人們消滅了老鼠,解除了鼠疫,鎮長卻反悔不給魔笛手報酬,於是魔笛手吹起了笛子,帶走了鎮上的小孩,因為這樣一個不知道感恩的鎮,不是孩子們應該生活的環境。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孩子們大概被帶到了一個充滿愛,充滿感恩,相互幫助的美好世界去了吧。
《客人》的背景是50年代的韓國,封閉的小村莊,老鼠成患,還有孩子。吹笛子的大叔帶著兒子來到了這個封閉的村莊,這是與花衣魔笛手的不同,童話裡的花衣魔笛手是一個人,而《客人》中卻多了一個兒子,更加強調了親情。講述在韓戰結束不久,一位吹笛子大叔和他的重病的兒子在求醫途中,一起來到一個遭受到嚴重鼠患的偏遠山區村莊。村長允許大叔留下來,讓他做些零工並且達成了驅除鼠患的交易。到了大叔要村長兌換諾言並離開的時候,卻發現被欺騙了。不僅被暴打一頓,兒子也死了。武龍發誓要報仇,他把老鼠引回村莊,讓村莊籠罩在恐怖之中,為實現一個古老的預言。
這部電影是自食其果的最好表現,許多年前,這個村子還不是由村長來管理,這個村子是由一個女巫帶著染瘟疫的人們建立起來的,戰爭中,村長帶著他的村民們來到了這個村子,苦苦的哀求,最終女巫心善收留了他們。可是他們卻對村子起了覬覦之心。他們將所有的原住村民都趕到了一個洞裡,並用大石頭封住了這個洞口。許多年後,村子鼠患成群,大叔用笛聲將老鼠引入了同一個山洞,並且同樣的用大石頭封住了洞口。
整部電影的BUG其實挺多的,例如得肺病的兒子,除了電影開始咳嗽了兩聲之外,其他時候都表現的健康活潑,劇情也顯得有些拖沓,但是不得不說,整部電影的情節,所要表達的東西整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村民們不遵守承諾,不願意支付大叔趕走老鼠的報酬,這其實是很微不足道的,即便是報酬再高,大叔也不會因此而復仇。一條條的線索一點點的埋了下來,直到唯一的兒子死亡而爆發了出來。
大叔與村子裡的寡婦交好,想要帶她一起走,可是寡婦卻是懦弱的,或者說,整個村子的人在村長的統治下都是膽小的,懦弱的。因為打了一個紅色的雞蛋,寡婦被視為了不詳的人,她被叫做女巫,可是她卻沒有反抗。村民對於大叔口中的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可是卻不敢出去探索。村長不喜歡大叔,從一開始收留他們起,或許就存在著讓他幫忙解決鼠患的心態,只是後來,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大叔開始一點點的改變村子裡人的思想,他將外界的,新的想法告訴村子裡的人,讓村子裡的開始嚮往外邊的美好,讓村子裡的人開始對封閉的這裡感到不滿,也開始讓村子裡的人不受他的控制……我覺得這才是一切的引火線。或許從大叔解決掉鼠患開始,村長就已經動了不能讓他們父子活著離開的念頭了。
整部電影中有兩個回憶的片段,一個是村長帶領著村民將村子的原住人趕盡殺絕,還有一個就是一段時間後,他們打開了被封死的山洞,發現女巫還沒有死,她靠著老鼠活了下來,他們怎麼可能留下她,在殺死女巫之前,女巫給他們下了詛咒,從此,鼠患成災。我個人覺得這兩個場景是要呼籲最後的一個鏡頭,村長打開了柜子,裡面赫然是一件軍裝。網絡上有的猜測村長是漢奸,有的猜測村長是軍人,而我則是猜測村長是敵軍。村長帶著一群人當了逃兵,他們偽裝成普通的村民,博得了女巫的信任,進而擔心自己的身份暴露所以滅了整個村莊。
最後,大叔將洞中的老鼠放了出來,飢餓的老鼠殺死了村民們。大叔吹著笛子,用自己的鮮血為引,指引著孩子們走向山洞……
這是個開放性的結局,比較值得探討的是大叔最後為什麼要打扮成一個小丑,帶著紅紅的鼻子,塗著白色的粉末,網絡也有很多的說法,我的理解是,當他的兒子死後,當他下定決心要復仇的時候,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吹笛子的大叔了,而是變成了一個真真正正的魔笛手,讓人不寒而慄的紅色的鼻子,詭異的白色的臉,還有不停滴落的鮮血,他已經徹底變身成為了一個惡魔,原來的容貌已經被詭異的小丑裝扮所取代。網絡有一種說法,說是白色粉末是驅鼠藥,為了防止他自己被老鼠咬到,可是這種說法並站不住腳。首先,這裡的老鼠不怕人,會攻擊人,其次,如果是驅鼠藥,那為什麼之前村子裡的人不用驅鼠藥對付老鼠,最後,就算是驅鼠藥,那又為什麼要帶上紅鼻子?
之後我儘量每周出一部電影的講解,一個月推薦一本書,會把我以前的推薦和自己的感受想法都整理出來,做成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