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殲11B再次現身!新型航發與雷達確認換裝,戰力企及殲16水平

2020-12-23 迷彩虎視頻

文/白夜

近日,在我國央視關於北部戰區的一檔節目中,「白頭殲-11B」的身影再度出現,而網絡上曝出「白頭殲-11B」的照片也漸漸增多起來。去年十一月,還是我國央視的節目中,航空兵某旅殲-11B型戰機中隊中出現了一架不同尋常的殲11B型戰機,這架擁有淺白色雷達罩的「白頭殲11B」首次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當然,很多關於殲11新型機的說法很快在當時流傳,事實上,這正是殲-11B型戰鬥機開始步入改進升級的體現。

眾所周知,我國三代乃至四代戰鬥機最初的配置發動機均是來源於對俄制,俄羅斯軍工的AL-31F型發動機很長時間都是我國戰機動力系統的「支柱」。當然,在國產發動機WS-10的逐步定型發展下,我國的三代四代甚至殲20都迎來了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春天。值得一提的是,最早一批的殲11B型號並沒有趕上WS-10的換裝,還是使用了一批AL-31F發動機,直到WS-10完全定型,並最早在用於一架蘇-27之上,在沈飛的試飛下完成了首次試用。

事實上,WS-10換裝期間出現過的機械故障和葉片斷裂都是殲11B型號後續批次遲遲未能換裝的原因,不過如今的太行已經迎來換裝的「黃金時期」。

從近日現身的「白頭殲-11B」視頻來看,航發噴口設計似乎與此前的太行WS-10並不相同,噴管設計更為特殊,外界猜測極有可能在原來的技術上進行了升級,甚至是另一種從未露面官宣的新型號發動機。除過明顯的換裝發動機之外,殲11B的航電系統和雷達系統也得到相應的升級。這不僅能提高戰機自身的態勢感知和跟蹤目標的能力,其攻擊性也會變得更強,和殲20一樣具備發射PL-15和PL-10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和殲20的「高低搭配」,實現全包線攻擊性能。當然,在發動機升級換裝的情況下,戰機推重比和爬升率也會再上一個高度,能更好的發揮其近戰纏鬥優勢。

其次,能夠看出的是「白頭殲-11 B」將平常用於裝載PL-8B的導發架保留了下來。一般對三代半戰機的升級中,雷達系統是尤為關鍵的,隨著電子信息戰的發展趨勢,戰機的綜合信息化程度尤為關鍵。美軍的F/E-18E電子戰機在就曾在對抗F22的模擬訓練中多次取得優勢,就是利用其電子幹擾和先進的雷達完成的。殲11B之所以從深色雷達罩變為白頭,很可能已經升級了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這種顏色具有一定的區分作用,在殲-16型戰鬥機發展完善的今天,將其成果順理成章的轉移到白頭殲11B上是最有可能的。

綜合來看,殲-11B獲得的升級,已經達到了和殲-16媲美的水平線,足以替殲16承擔部分制空任務,這是有利於我國繼續深挖殲-20,以及發展更為先進的六代戰機的。當然,殲11B的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這樣一來,殲16和其它三代機的壓力就會相應減小,足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專注「主業」。

相關焦點

  • 殲15形成戰力,機頭雷達罩發生明顯變化,推測換裝新型AESA雷達
    據消息媒體報導,近日國產殲15艦載機在渤海上空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習,從現場披露的照片來看,這批殲15戰機已經形成了作戰能力,而且它的機頭雷達罩與此前批次的殲15戰機相比,變化十分明顯,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換裝了新型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
  • 殲-20比殲-16強不少,為何殲-16要比殲-20產量多得多?
    而我國的殲-16戰機,被譽為中國第二強戰機,該機的單價達到了8500萬美元左右,而殲-20的單價才1億美元左右,那麼我國到現在為何還在大規模生產殲-16戰機,卻不生產殲-20戰機呢?
  • 如何用肉眼,分辨不同定位的殲11B戰機和殲16多用途戰機?
    殲-11B是一款重型戰機,在中國在引進蘇-27SK後,為了提升航電系統效能而自行研製的第三代國產空中優勢戰鬥機。較原來的蘇-27SK有了很大的改進,殲-11B配備了國產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具備遠程和多個目標的坦克能力,配備了新型國產武器,比如霹靂-12中距空空飛彈和霹靂-8近距格鬥飛彈,殲-11B實現了飛彈發射後不用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大大提高了其空戰能力,是一款不錯的空優戰機。
  • 殲-11首飛22周年|「側衛」入華獲新生 殲-16會是終極版本嗎?
    資料圖:蘇-27UBK(前)和殲-11BS別看殲-11B戰鬥機外形和殲-11區別不大,其「內功」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採用國產的航電系統與武器系統、玻璃化座艙,換裝國產新型雷達,並使用更加先進的電傳操控系統。
  • 不再受制於人,殲10C換裝渦扇-10發動後,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眾所周知,殲10戰鬥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可以說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改變了我國當時沒有先進戰機的窘境,在中國航空史上具備有重要的裡程碑。目前殲10戰機已經發展出多種型號,其中有殲10A、殲10B、殲10C等。在殲10家族裡面,殲10C是最新改進型號,戰力可是提升了不少,那麼殲10C戰鬥機又在國際上是什麼水平呢?
  • J-11D戰鬥機雖然前途未卜,但支撐了殲11B和殲15的改進
    殲11D號稱「中國蘇35」,在殲11B的研製成果基礎上,通過換裝以AESA雷達為核心的國產航電系統以及推力更大、性能更先進的太行系列發動機,成為一款以制空作戰為主、兼具多用途能力的三代半戰機,其制空作戰性能超過殲16、蘇35、殲10C,僅次於殲20。
  • 沈飛為何堅持改進殲11?或缺少空優戰機,殲10太小殲20太少
    對於沈飛來說,也有人調侃其為沈霍伊,畢竟藉由側衛機型,沈飛不斷改進自研出了殲11、殲16和殲15等多種機型,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機型大部分在國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了三代機的主力,就這點來說其作用並不遜色於殲10和殲20。
  • 演習現神秘機型,殲11家族又添新丁,殲11D能否浴火重生?
    近日,我國空軍的殲-11戰機7架戰機同框進行演習,場面浩大,並且引起網友們的熱議。可以說,殲-11戰機已經服役了很多年,現在仍然煥發活力,並且發展成為了多個機型,比如殲-11B、殲-11BS、殲-11BSH、殲-11BH等機型,還有換裝白色雷達罩的殲-11BG。
  • 作用不遜於殲20——中國空軍新型殲16戰機詳細解讀
    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和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在殲-11B戰鬥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第四代改進型多用途雙座雙發重型戰鬥機,其與殲11B的關係,和俄羅斯蘇-27SM系列戰鬥機和蘇-30MKK的關係相類似。
  • 中國空軍:鳥槍換大炮,殲7升級為殲-16,裝備數量超100架
    近日,據美國媒體《軍事觀察雜誌》網站報導稱,中國空軍部隊裝備的戰鬥機已經由殲-7升級為殲16戰鬥機,這樣的換裝計劃顯然還是非常少見的。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先進的新型戰鬥機主要裝備和部署在東南沿海地區,或者環渤海區域,以滿足作戰需求。
  • 殲20B即將量產?換裝新型矢量發動機,但不是渦扇15
    在這個階段,殲20的動力問題預計會是改進發展重點。由於殲20項目開始時期,藉助殲10系列戰鬥機的不斷改進,中國航空電子信息等技術都已經基本成熟。四代機技術標準、甚至更高技術標準的飛行控制系統技術在當時也已經成熟,殲20的信息化水平,根據官方發布的採訪信息顯示,已經達到極高的水平。
  • 中國需要4.99代殲15?從美國海軍的經驗,看殲15改進方向
    中國空軍則是以殲-20戰鬥機打頭,殲-16戰鬥機輔助。總體上來說,中美兩國空軍目前的軍用戰鬥機編組思路基本相同,但是在中美兩國海軍航空兵方面,則出現了不同。  美國海軍也一改此前全部換裝隱身艦載機的想法,轉而採購一定數量的F/A-18XT(此時已改名為F/A-18BlockIII),用來和F-35C搭配使用。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殲11B除了發動機還要用到俄羅斯AL31F之外,其餘皆為國內研製生產,其機體依然保持蘇27SK的總體設計,但火控和電子系統均借鑑了殲10的產品,並換了直徑更大的雷達,性能相比殲11和殲11A有了巨大的提升,達到了西方三代機(中國標準)的水平。
  • 殲11BG、殲11D、殲15T,國產蘇27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殲11、殲15和殲16殲11和殲11A都是在俄羅斯進口零部件的基礎上來料組裝的國產化蘇27SK,其中第一批機體完全由俄羅斯提供的,為殲11,逐漸提高國產化程度,換裝國產飛彈告警系統的,為殲11A。殲11B除了發動機還要用到俄羅斯AL31F之外,其餘皆為國內研製生產,其機體依然保持蘇27SK的總體設計,但火控和電子系統均借鑑了殲10的產品,並換了直徑更大的雷達,性能相比殲11和殲11A有了巨大的提升,達到了西方三代機(中國標準)的水平。
  • 殲10C用航炮「擊落」殲16 這些細節你掌握了嗎?
    ,在原本不利的情況下,成功在第二次對抗中反敗為勝「擊落」殲-16的故事。 從殲-10C型戰鬥機和殲-16型戰鬥機的性能方面對比,都屬於三代半戰鬥機的範疇。殲-10C型戰鬥機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在殲-10B型戰鬥機的基礎上改裝了機載電抗設備和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進一步地提升了航空電子設備的集成度,並且重點提升了戰機的多元化任務能力與超視距攔射。
  • 我國蘇27戰機已經發展近20種,殲11、殲15、殲16的型號就超過10個
    我們原版進口了蘇-27SK、蘇-30MKK/MK2以及蘇-35之後,我國也相繼發展了殲-11、殲-15和殲-16戰機。看著基本型號不多,但是這些戰機在我國已經發展到了20個型號,其中國產化的殲-11、殲-15和殲-16超過10個型號了。
  • 多功能戰機與空優戰機的較量,陣風和殲11B空戰誰更強?差距明顯
    近日,印度空軍在接收了5架陣風戰鬥機後聲稱獲得了改變空戰「遊戲規則」的能力,甚至能對抗殲-20。事實上,陣風僅從定位上來講與殲-16更像,都是多功能戰鬥機,其空戰能力並不出色。很多人樂觀地認為,對付陣風不需要殲-20,甚至不需要出動殲-10C和殲-16這樣的三代半戰鬥機,只需殲-11B出馬就可以。殲-11B雖然只是三代機,卻是一款以制空作戰任務為主的機型,仍然是空軍的絕對主力,真的有實力對抗陣風嗎?法國並沒有實力同時發展多種戰鬥機,因此需要一款機型執行多種作戰任務,這也造就了陣風什麼多都能幹,但是每一項能力都不太出色的特點。
  • 殲16的改進潛力有多大?是否可以達到美國F15 EX的水平?
    殲16是沈飛在殲11的基礎上研製的四代半戰鬥轟炸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載彈量大,可以達到12噸,這個數字只比我國轟6改進型的15噸少了3噸而已。但若是把它們進行比較的話,就會發現除了航程以外,殲16無論是生存能力還是執行危險任務能力都要遠遠超過轟6。
  • 央視再曝光「白頭」殲-11B,未來的殲-11B型將承擔何種重任?
    央視再曝光「白頭」殲-11B,未來的殲-11B型將承擔何種重任?
  • 沈飛殲-11D又復活?國產三代半重型制空戰鬥機,有沒有必要量產
    近日,有一名網友發布了航空工業沈飛殲-11D重型戰鬥機的新照片,由於沒有參考資料,無法確認這是一張最近試飛的照片還是老圖。但是在網上引起了中國軍迷陣陣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