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B即將量產?換裝新型矢量發動機,但不是渦扇15

2020-12-23 123觀察室
(媒體爆料稱殲20改進版,殲20B已經量產,有領導已經參加了上周三舉行的殲20B揭幕儀式)

關於中國殲20隱身戰鬥機的話題,近期媒體的一篇臆測性報導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國際媒體都發布了跟蹤式報導。根據媒體最早的臆測性報導,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近期迎來一次大改,"殲20B"型據稱已經量產,媒體還宣稱新的"殲20B"採用了TVC、也就是推力矢量技術,但是並未使用傳聞中的渦扇15發動機,"殲20B"即將成為一款真正的五代隱身戰鬥機。

可是,從我國航空產業的發展現實來看,這篇報導的可信度明顯不高。殲20繼續、快速改進完全可信,也屬於必然,但所謂的殲20B,則很可能是胡扯。

(據稱改進的殲20仍然不包括發動機,渦扇15還沒有消息)

殲20改進是必然,現今狀態類似99A服役前

殲20隱身戰鬥機是中國現役最先進的戰鬥機,是世界第二款服役的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幾乎所有系統技術,都代表了中國航空產業在相應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

只不過,和美國航空產業不同,由於中國航空產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期,殲20項目子系統產品以及技術,都不太可能像美軍F22和F35系列戰鬥機項目當初那樣,直接從"貨架"上選擇技術和成品。殲20現今的狀態就和國產99A坦克服役前類似,走的是邊服役邊改進的思路,殲20A才是殲20項目的初期目標。

(作為國產第一款隱身戰鬥機,殲20的很多設計都已經成熟)

毫無疑問,這個狀態的殲20必然會不斷改進完善,99A型主戰坦克出現之前,99系列主戰坦克就發展了一期型、二期型和三期型。在這個階段,殲20的動力問題預計會是改進發展重點。

由於殲20項目開始時期,藉助殲10系列戰鬥機的不斷改進,中國航空電子信息等技術都已經基本成熟。四代機技術標準、甚至更高技術標準的飛行控制系統技術在當時也已經成熟,殲20的信息化水平,根據官方發布的採訪信息顯示,已經達到極高的水平。

(殲20的信息化水平據稱也達到極高的水平)

至於隱身戰鬥機另一項重要指標,隱身能力,殲20也不會有問題。因為隱身能力是隱身戰鬥機的最基礎設計,這項技術附屬的材料、塗料等產品技術都是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基礎核心。在這些之外,剩下的就是超機動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這兩項都依賴高性能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尤其是高性能航空發動機一直是中國航空產業的弱項,國產殲10系列戰鬥機至今還在使用俄羅斯產AL31系列發動機,殲20也在使用這款發動機。國產的渦扇10發動機,尤其是後期型雖然已經大範圍列裝,但是配備殲20,仍然需要更大幅度的技術升級。

(殲20配備了國產最新一代空對空飛彈)

中國航空企業絕不會滿足於一款性能和AL31系列相當的發動機,想要殲20隱身戰鬥機全面換發,渦扇10發動機就一定要達到較高的性能,最好具備推力矢量能力,否則換裝發動機的必要性就不會太大。

實際上關於推力矢量版渦扇10發動機,國內已經傳聞許久。國內企業也曾在珠海航展上實際展示過渦扇10發動機的推力矢量版,按照一般的邏輯分析,渦扇10發動機推力矢量版成熟應用,大致也就在最近幾年,和此次媒體傳出的"殲20B"在時間上非常吻合。

(一架殲20最多攜帶4枚中遠程空對空飛彈和兩枚短程空對空飛彈)

而且,媒體傳出的"殲20B"消息中,也提到了推力矢量發動機的問題,且排除了傳聞中的渦扇15發動機。因此,所謂的殲20B量產,媒體譁眾取寵的成分更大,殲20戰鬥機一定會不斷、快速改進,但所謂的B型,其實還很遙遠,殲20隱身戰鬥機現今的目標,是完全狀態版的殲20A,也就是類似99系列坦克中的99A型。

至於殲20早期型到殲20A的標誌,很可能會是渦扇15發動機裝機應用,渦扇10發動機推力矢量版裝機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殲20最大的問題是發動機,該機現今是否使用國產太行發動機都沒有確定)

渦扇15發動機

渦扇15發動機是傳說中的殲20項目標配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性能將會直接影響殲20隱身戰鬥機的兩項重要指標,也就是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機動能力。根據國內網絡的分析推測,渦扇15發動機推力水平將會達到美軍F22隱身戰鬥機標配動力的水平,也會使用推力矢量技術,且會是蘇俄系的全向推力矢量。

只是很明顯,以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的能力,渦扇15發動機,至少網絡猜測的技術標準,太高了。短期內,殲20最大的希望就是推力矢量版渦扇10發動機。

先進航發對中國確實是個難題,國產渦扇10發動機只能算是三/四代標準發動機,不能滿足五代隱身戰鬥機需求

因此來說,對於殲20隱身戰鬥機,我們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中國航空產業和中國航發產業的能力就在那,想要在短期內趕上美國的技術水平,明顯不現實,也不符合客觀規律。殲20在接下來一定會不斷的快速改進升級,但速度很可能不會有我們的那麼快。

但是殲20的整體性能也是實實在在的,該機依然是目前世界最尖端的戰鬥機之一。

而且,99系列主戰坦克當初的改進思路已經證明,對於中國這樣的後起之秀來說,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才是最好的選擇。和當初的99系列坦克一樣,我們也會等來完全狀態版殲20A。(CMN)

相關焦點

  • 殲20B換裝珠峰發動機!外觀短而粗,遠超俄制,但要二次換發?
    殲20改款機的尾噴管和以往很不一樣說它是新型發動機,是因為從外觀上看起來,這款新塗裝殲20的尾噴管比之前的要短很多,不管從哪方面看,都沒有超過尾支撐的折線,而且直徑還變粗了不少,兩個尾噴管之間的距離也縮短了,這些特徵與AL31F和渦扇10 B不同。而且現在能和殲20配套的新引擎,也只有渦扇15。
  • 殲-20比殲-16強不少,為何殲-16要比殲-20產量多得多?
    一、殲-20戰機目前受到發動機的影響,沒有大規模量產。 我國的殲-20戰機是我國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該機於2011年1月11日進行首飛,在2018年列裝部隊,列裝部隊之後就一直有很多人關注殲-20戰機,稱殲-20戰機由於發動機的原因,達不到五代機的標準。
  • 殲20B剛要量產,大洋彼岸就出現山寨品,美軍認為它比核彈可怕
    近日,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顯著的位置上刊登了有關中國已經量產殲20B型戰機的消息,其搶新聞的速度之快幾乎和中國自己的媒體相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美國空軍假想敵中隊對待蘇57的態度:他們僅僅是用帶有類似迷彩塗裝的改進型F16對其進行模擬,而不是使用其現有的任何隱形機進行模擬,更沒有專門複製等比模型。這就說明中國頂尖戰機已取代俄羅斯同類,成為最讓美軍忌憚的對手,甚至也暗示美國對殲20的布局設計頗感興趣,甚至希望借鑑其設計亮點。
  • 渦扇-10推力近16噸,殲-20「心臟病」基本解決,渦扇15不用著急了
    到現在,殲-20已經出現了裝備俄制AL-31F和國產渦扇-10B兩種發動機的機型,產量也一直不高,外界普遍認為在苦等渦扇15。令人意外的是,渦扇-10發動機經過十幾年的改進竟然完成了「逆襲」,其最大推力已經從初期的12噸增加到了最新的16噸,已經超過渦扇-15早期版本。這意味著渦扇-15不用再著急了,有更多時間把推力打磨到18噸以上的水平。
  • 歐洲颱風VS成飛殲-10C,鴨翼三角翼的標杆,做工性能各有千秋
    除了這款戰機外,已經停產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量產中的殲-20戰機;即將量產的蘇-57隱形戰機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以上四款五代機代表現代戰機的最高水平。除了以上4款戰機外,目前全球先進的機型主要是一些四代半戰鬥機。其中美國波音公司的F-15EX和俄羅斯空天軍的蘇-35S戰機以及我國航空工業沈飛殲-16戰機是四代半重型戰鬥機的代表。
  • 殲-20B完成逆襲,美國人說出了實話:終於變成了空優戰鬥機!
    近日,殲-20B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這是該機自2014年定型之後最大的一次改進版本,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性能和產量的變化。據報導,殲-20B將會在雷達、態勢感知設備、電子戰、數據鏈等方面獲得改進,最顯著的變化是換上了矢量推力發動機,首次獲得了超機動能力。
  • 殲-10、殲-11、殲-16都使用渦扇-10,為何只有殲-20要換渦扇-15?
    殲20作為第四代戰鬥機就要擁有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隱身,超視距空戰能力。而唯獨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對發動機有較高的要求,小涵道比發動機比較適合於超音速飛行,所以說渦扇-15航空發動機肯定是一個小涵道比發動機。俗話說「發動機推力大,板磚也能上天」,擁有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就可以對戰鬥機的氣動布局要求不那麼高。像F22那樣橫截面積較大,飛行阻力也較大。
  • 3款雙發重型5代機,只有殲20不裝矢量噴口,原因至少有三個
    不過,我們是有能力生產矢量噴口的!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殲-10TVC,就安裝了矢量噴口,並進行了驚人的落葉飄和眼鏡蛇機動表演。儘管殲-10的矢量噴口也是三元設計,但與俄羅斯蘇-35、蘇-57使用的噴口設計還是有區別的,因此我們有成熟可用發動機矢量推力技術。
  • 我國艦載機研發不斷提速,多種機型取得突破,還有彈射版的殲-15
    據悉,截至目前為止,殲-15T、新型隱身艦載機、艦載預警機空警-600、直-20艦載版量產型、新型艦載無人直升機這五款新機研發項目都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一些機型距離正式服役僅有咫尺之遙。首先來說殲-15T,對於中國海軍航母來說,這也是最受期待的即戰力。
  • 終於不再看人臉色,運20換渦扇20航發後性能大增,下一個殲20
    圖為運20運輸機最近運20運輸機已經成功換裝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並且運20在換裝渦扇20之後性能大增,看來現在終於不用再看別人臉色了,中國已經逐漸補齊了發動機這項短板,運20實現突破之後,下一個需要解決發動機問題的就是殲20戰機,那麼殲20還需要多久呢?
  • 落後美國30年,渦扇-15或是關鍵
    目前我國空軍的戰鬥機基本上都是殲系列戰機,比如殲-20、殲-16、殲-11、殲-11B、殲-10A、殲-10B、殲-10C等,這些戰機在當今世界上均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在這些戰鬥機當中,尤其是殲-20戰機更強大。我國國產戰機列裝速度加快,這是因為我國已經解決了第四代戰機「心臟」問題。據悉,我國第四代戰機使用的發動機代號「太行」,也就是渦扇-10發動機。
  • 不再受制於人,殲10C換裝渦扇-10發動後,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眾所周知,殲10戰鬥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可以說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改變了我國當時沒有先進戰機的窘境,在中國航空史上具備有重要的裡程碑。目前殲10戰機已經發展出多種型號,其中有殲10A、殲10B、殲10C等。在殲10家族裡面,殲10C是最新改進型號,戰力可是提升了不少,那麼殲10C戰鬥機又在國際上是什麼水平呢?
  • 美:發動機不是渦扇20,可能是太行改進型?
    他們認為西飛轟20的發動機並不是渦扇20,可能是太行改進型,美國媒體指出,雖然還沒有確鑿證據能證明轟-20戰鬥機的出現,但是多個公開的消息顯示,轟-20即將進入量產階段。據國內新聞報導稱,運20運輸機將更換渦扇-20發動機進行試飛,這也標示著我們即將量產渦扇20。但是西方國家卻說轟20的發動機是渦扇10的升級版,並不是渦扇20。
  • 中航西飛公布這消息,渦扇20或開始試車,運20將迎來新搭檔
    據印度歐亞時報最新消息,自從中國自主研發的渦扇15發動機逐步在網上曝光後,中國在航空領域發展就相繼受到了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畢竟隨著殲20戰機和運20運輸機服役,在中國軍事力量也將出現新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並不是西方國家想要看到的。
  • 渦扇15殲31轟20齊登場,美專家:將迎來巔峰
    文/行人中國的空軍力量建設,隨著隱形戰鬥機的服役與即將面世的隱形轟炸機,將在221年成為中國國防力量建設的重要議題,隨著2021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那麼在2021年,我國的空軍將會發展成為什麼樣子呢?眾所周知,制約我國空軍裝備發展的首要因素一直以來都是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許多性能優秀的戰鬥機因為受到發動機的研發進度限制,所以只能先安裝其他發動機用以代替,比如說殲20隱身戰鬥機在最早之前安裝的是俄制AL-31發動機,後來逐步換裝了我國國產渦扇10B發動機,性能相較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要想讓殲20隱身戰鬥機發揮其最大的效能,還是要看渦扇15「峨眉」發動機。
  • 沈飛殲-11D又復活?國產三代半重型制空戰鬥機,有沒有必要量產
    這一點與國產殲-10B/C戰鬥機的雷達布置方式幾乎一致,主要是為了便於安裝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 ,其他例如:IRST裝置,收放式空中加油系統,玻璃化座艙,全新電傳操縱系統,國產渦扇10發動機改進版……與殲-16相比應該差別很小。
  • 僅次於美俄主流發動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例如國產航空發動機技術,作為僅有的第三個五代機國家之一,國產五代機殲-20早期只能裝備上俄制航發。即使後來換裝了第三代國產渦扇航空發動機,由於技術限制很難實現超音速巡航,對戰機整體性能都有影響。
  • 首批重型五代機服役,配新型高超音速飛彈,留給殲20時間已不多
    俄國防工業綜合體透露,首批蘇-57將配備新型空射高超音速武器,並將在服役之後開始測試,在此之前,只有同樣部署在俄南部軍區的米格-31K戰機能攜帶「匕首」高超音速飛彈。
  • 殲16對陸攻擊性能出色,空戰能力不如殲10C?真當重型機是弱雞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殲16戰機屬於一款多用途戰鬥機,並非像蘇35和F-15那樣的專業「重型制空」戰鬥機,殲16戰機對陸攻擊性能非常出色,但是空戰性能卻並不出色,甚至還不如殲10C
  • 中國最先進航空發動機,距離美國有多遠?專家:渦扇-19是關鍵
    由於有了完全國產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才讓中國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國家。推比為10一級的WS-15第四代發動機正在進行上機試飛。不過,在最頂尖的小涵道比軍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領域,中國與美國還有20年的差距。2006年,美國推重比10的F135發動機開始裝機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