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區新建排汙口最高罰50萬!粵首部水汙染防治綜合性法規來了

2020-12-24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通訊員 任宣

廣東即將迎來首部水汙染防治綜合性法規!12月11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水汙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關情況。

該條例已由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填補了廣東水汙染防治綜合立法的空白。條例共9章68條,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深圳茅洲河治理顯成效。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磊 攝

整合立法:將單項法規特色條款納入條例

目前,廣東的水汙染防治情況如何?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焱介紹,2020年1-10月,全省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水質優良比例為83.1%。全省79個市級和75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到Ⅲ類及以上。

納入國家監管平臺的525個城市黑臭水體,經國家核查初審,消除黑臭水體目前已達到97%以上。

條例實施後,廣東的水汙染防治將納入到法治軌道。「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和大氣、固廢、土壤等生態環境各要素的專門立法已於近年制定或者修訂完成,尚缺少水汙染防治方面的綜合性立法。」廣東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黃偉忠介紹,制定一部全省適用、專門規範水汙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規,有利於依法推動解決水環境突出問題,進一步強化廣東生態環境法治保障。

據悉,條例實施後,《廣東省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廣東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管理條例》《廣東省東江水系水質保護條例》《廣東省韓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廣東省西江水系水質保護條例》等5個條例將同時廢止。

對此,黃偉忠表示,廣東省人大法制委將這五個條例中行之有效的制度,特別是特色條款,全部納入了《廣東省水汙染防治條例》。「五個單項法規廢止之後,廣東省的水汙染治理工作不但不會削弱,還會加強,會有更高更嚴格的要求。」

深圳茅洲河治理顯成效。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磊 攝

特色條款:全面強化水汙染防治的四個重點領域

記者梳理發現,條例「體量」最大的章節為「水汙染防治措施」一章。廣東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黃誠寬介紹,條例對水汙染防治四個重點領域(即工業水汙染、城鎮水汙染、農業和農村水汙染、船舶水汙染)進行了全面的強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色。

條例有針對性地提出工業、城鎮、農業農村、船舶等重點領域的汙染防治措施,如合理規劃工業布局、工業企業按規定收集處理生活汙水和初期雨水,強化城鎮汙水廠網科學規劃、同步建設要求及處理廠進出水監管措施,明確農村汙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規範,加強農村地區生產加工、旅遊、餐飲等經營活動的排汙監管,對船舶、港口、碼頭等的排汙設施建設和防治措施作出嚴格規定等,形成突出重點與全面治理的汙染防治機制。

何焱表示,將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的汙染控制,加大對雨汙分流、企業初期雨水收集處理、排放工業廢水等城鎮排水的監管力度,並將城鎮管網覆蓋範圍外的排水戶、農村地區生產經營活動、畜禽養殖專業戶和散養戶等納入監管範圍。

此外,條例也總結了廣東多年來管水治水的經驗和智慧,反映了廣東二十年水環境保護立法的成果。如:在黑臭水體治理方面,因為廣東的黑臭水體數量比較多,是群眾關注的環保問題。條例特別對黑臭水體提出加強整治,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定期向社會公布治理情況。

在飲用水源保護方面,條例在沿用原有的飲用水源保護制度下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具體實際的規定,並針對目前西江水源工程等多項異地飲水工程的實際,明確提出了異地飲水工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保護的要求。

強化水汙染防治區域協作遊泳區禁止新建排汙口

近幾年,通過生態補償以及重點流域聯合治汙協調機制的有效運行,省界河流交接斷面水質穩步提升,省內重點流域水質明顯改善。

對此,條例也增設專章,規定了強化區域協作、推動區域共治的有關內容,明確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和共有河段水質達標責任,通過加強地市間協作,形成聯動協作機制和水質保護工作合力,保證跨界斷面水質達標。

此外,條例對環境影響評價、總量控制、區域限批、排汙許可、排汙口監管、監測等制度進行了細化和補充。

如規定在地表水I、II類水域和III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遊泳區禁止新建排汙口,強化排汙單位委託第三方治理、委託環境監測機構監測的有關要求,完善信息發布和共享機制,明確黑臭水體整治措施等,從多方面提高政府及其部門水汙染防治工作監管能力,並進一步突出排汙主體的責任。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法規中重點規範和禁止的行為,條例對違法設置排汙口、違反汙染物監測制度、破壞水源保護區設施、違反水源保護區保護規定、違反異地引水工程保護規定等行為,嚴格設置了法律責任。

如:違反規定在遊泳區新建排汙口的限期拆除,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拆除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整治。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瑕

審籤丨吳瑕

實習生丨翁東偉

相關焦點

  • 甘肅省水汙染防治條例(2020年12月3日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國務院《城鎮排水與汙水處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江河、湖泊、渠道、水庫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汙染防治適用本條例。法律、行政法規對水汙染防治已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
  • 王華調研甘泉縣水汙染防治工作
    12月24日,政府副縣長王華調研我縣水汙染防治工作,水務局、河長辦、防汛辦、陝西省水務集團甘泉分公司等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 現場聽取相關負責人對河道綜合整治及水源地保護措施的匯報,王華對我縣河道整治成效給予肯定,他說,我縣今年水質連續幾個月穩定達標,得益於各方的努力,但我們不能放鬆警惕,要高度重視,做好今冬明春水汙染防治攻堅工作。
  • 水資源審計問題清單及法規適用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2017版)9.水汙染防治設施未實行「三同時」第十九條新建、改建、擴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汙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建設單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擴建排汙口的,應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徵求交通、漁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建設項目的水汙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水汙染防治設施應當符合經批准或者備案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
  • 我市水質水汙染防治立竿見「影」
    「十三五」期間,我市紮實推進水汙染防治。陸續投運城市汙水處理廠11座,日處理居民生活汙水50萬噸,城市和縣城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鄉鎮駐地汙水處理設施80座,日處理居民生活汙水50萬噸,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5%以上,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政府駐地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 最常用的法律法規條款是哪些?
    最常用的法律法規 據不完全統計,適用頻次最高的國家層面法律法規有5部,分別為《環境影響評價法》(31.73%)、《大氣汙染防治法》(19.75%)、《水汙染防治法》(18.54%)、《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13.9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0.17%)。
  • 解讀來了!浙江這六部生態環境領域地方性法規進行了修改!,水處理...
    《決定》對我省生態環境領域的《浙江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浙江省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條例》《浙江省水汙染防治條例》《浙江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浙江省溫瑞塘河保護管理條例》等六部地方性法規進行了修改。
  •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
    隨意丟垃圾,貴州最高可罰50萬元!具體有哪些規定?一起來看!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隨意傾倒、丟棄、堆放、拋撒、遺撒生活垃圾及滴漏汙水的,對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 鏡湖區開展長江支流入河排汙口排查溯源工作
    為全面摸清入河排汙口情況,掌握底數,建立問題清單,採取針對性措施,實現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的目標,根據省、市要求,近日,鏡湖區在前期長江幹流入河排汙口排查溯源工作基礎上,再次組織相關部門對長江一二級支流進行入河排汙口排查溯源工作。
  • 我省六部地方性法規修改並審議通過,有哪些改變?解讀不要錯過!
    《決定》對我省生態環境領域的《浙江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浙江省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條例》《浙江省水汙染防治條例》《浙江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浙江省溫瑞塘河保護管理條例》等六部地方性法規進行了修改。
  • 【民主視線】新疆四部生態環保地方性法規獲批
    新疆日報訊(記者趙志芸報導)近日,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一併審查批准了4部生態環保地方性法規,內容涉及水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汙染防治和鄉村環境治理等方面。  4部生態環保地方性法規分別是《克拉瑪依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騰湖水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鄉村環境治理條例》《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克拉瑪依市石油石化產業比重大,大氣環境持續改善面臨嚴峻挑戰。
  • 煙臺入海排汙口整治初見成效
    作為生態環境部確定的渤海入海排汙口專項整治試點城市,煙臺日前印發《煙臺市入海排汙口整治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到2022年,全面完成入海排汙口整治,完成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確定目標任務,並探索形成在全國沿海地區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入海排汙口整治模式方法。
  • 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重要文件學習提綱
    編者按  為更好地迎接和配合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對四川環保工作的督察工作,讓廣大市民深入了解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和重要文件精神,本報特刊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 今天,人民日報整版報導深圳水汙染治理攻堅戰成果
    編者按:今天,人民日報以《茅洲河之變》為題刊發整版報導,充分肯定茅洲河及深圳全市水汙染治理攻堅戰經驗和成效。這是繼今年6月20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連結:《》)專題報導後,央媒對我市水汙染治理工作的又一重磅報導。
  • 188公裡長的汾河太原段 共排查整治保留排汙口428個
    近年來,太原市以「九河」綜合治理為龍頭,以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為抓手壓實各方責任,188公裡長的汾河太原段,成為省會太原水汙染治理的主戰場,實現汾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目標步履鏗鏘。  太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行動如何推進?如何溯源整治?入河排汙口整治成效如何?連日來,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
  • 最高可罰300萬!口罩、消毒殺菌用品、藥品亂漲價,可打12345或12315...
    近日,德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規範肺炎疫情防治期間相關商品經營者加個行為提醒告誡函》。相關違規者最高可罰300萬,口罩、消毒殺菌用品、藥品亂漲價,市民可打12345或12315舉報。附全文——各經營者及相關單位: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為規範市場價格行為,保障與預防疫情相關的口罩、藥品、消毒殺菌用品等重點商品價格穩定,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良好價格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和《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等法律法規,現對各經營者及相關單位提醒如下
  • 中山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在水汙染防治方面,中山市生態環境局根據《關於開展全面攻堅地表水考核斷面行動的命令》(2019年第1號,即「1號令」),牽頭開展國考省考斷面水質攻堅戰;委託第三方監測機構開展覆蓋全市1041條河湧每季度一次的水質監測,並將各鎮區每個季度及全年水環境質量排名情況定期在市生態環境局門戶網站、「中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上公布,倒逼其加快對轄區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計劃投資3.5億元建設中山市河湧水質自動監測平臺
  • 《安徽省水汙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20年度)》正式發布(附技術詳細...
    《安徽省水汙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20年度)》正式發布(附技術詳細介紹)13.藻/水在線分離磁捕技術一.技術名稱:藻/水在線分離磁捕技術二.適用行業:水汙染治理,湖泊藍藻水華防控三.技術提供方: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