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比肩惠特曼的偉大詩人,狄金森這十首睿智的詩,內容深邃

2020-12-22 刺蝟讀書

艾米莉·狄金森,這個名字對於喜歡詩歌的朋友來說,可謂如雷貫耳。她是一位美國女性詩人,是一位可以比肩惠特曼的詩人,又是一位「奇葩」詩人。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艾米莉·狄金森的詩,感受她筆下的詩散發出來的睿智。

為什麼說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奇葩」呢?因為她的舉動超乎尋常。艾米莉·狄金森在大好年華放棄社交,埋頭創作詩歌三十年,孤獨生活。在三十年的創作生涯裡,她總共寫了近1800首詩,不過只有7首詩在生前發表,其餘詩歌全在她去世後才被公之於眾。

艾米莉·狄金森去世後,她的妹妹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裝載著1700餘首詩的箱子,這個箱子裡的文字就是艾米莉·狄金森一生的心血。這1700餘首詩歌先後被編輯發表後,受到評論家及讀者的高度評價,自此艾米莉·狄金森從默默無聞到名聲大作。

艾米莉·狄金森遠離喧囂,過著隱居的生活,每天就是坐在靠窗的小書桌上寫詩。艾米莉·狄金森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自己從小成長的屋子裡度過,她對這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感情深厚,曾經因為生活拮据一度賣掉房子,後又重新買回來。

有記載顯示,艾米莉·狄金森所創作的詩有近1800首,詩歌題材以描寫日常生活瑣事為主,但內容深邃,富於睿智,具有強烈的音樂性和圖象性,可謂獨領風騷。她所探討的愛情、自然、永恆等主題,是20世紀詩人關心的問題,為此文學界認為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20世紀新詩先驅。

艾米莉·狄金森除了寫詩外,還有其他的愛好,比如園藝及烹飪。她有自己的小花園,擅長培育有香味的異國花朵。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不追求名利,去世後才受到世界文學界的敬仰,生前與去世後的地位,簡直天差地別。有學者更是認為,艾米莉·狄金森是英語文學經典中心的一座豐碑,另外一座是鼎鼎大名的惠特曼。

1886年5月15日,艾米莉·狄金森走完她56歲的一生,今天是她134年忌辰,我們用她筆下這十首詩歌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共同來感受她筆下文字透露出來的睿智。

煙霧與光,人與虛幻,我與世界。請記住,我曾經來過。——艾米莉·狄金森

麻木比悲痛更可怕,因為它是悲痛生長的土地上殘留的花梗。——艾米莉·狄金森

如果你能在秋季到來,我會用撣子把夏季撣掉,一半輕蔑,一半含笑。——艾米莉·狄金森

有人說,話一經離唇,就失去生命,我卻說,正在那一瞬,它開始誕生。——艾米莉·狄金森

希望長有翅膀,棲於心靈之上,吟唱曲調,無需言表,天音嫋嫋,始終環繞。——艾米莉·狄金森

在夏季的鳥鳴之外,草叢裡有哀婉樂音,一個小小族類的彌撒,在隱蔽處舉行。——艾米莉·狄金森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艾米莉·狄金森

去造一個草原,需要一株三葉草和一隻蜜蜂。一株三葉草和一隻蜜蜂,還有夢。如果蜜蜂不多,單靠夢也行。——艾米莉·狄金森

要說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說。成功之道,在於迂迴,我們脆弱的感官承受不了真理,過分華美的宏偉。——艾米莉·狄金森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這渠道最窮的人也能走,不必為通行稅傷神,這是何等節儉的車,承載著人的靈魂。——艾米莉·狄金森

相關焦點

  • 被「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刷屏後 一起來讀讀艾米莉•狄金森
  • 人物傳記——狄金森
    雖然回家被挨了罵,但是她仍然把做詩人當成了人生的終極目標。2開始的時候,我以為她會和喬治在一起的。因為她的詩就是喬治幫她發表的,喬治理解她,幫她。這一次,沒有駕著馬車的死神來找她,並且給她舉行了她心儀已久的葬禮。致辭時,她都希望對她的稱呼是美國最偉大的詩人。在下葬的時候,她忽然來了靈感,於是就想拿筆把靈感記下來,開始拼命的呼救。最終發現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幻夢而已。
  • 狄金森:這是鳥兒歸來的日子
    狄金森有一兄一妹,自幼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和薰陶。四歲起(1834年)她便開始入校就讀。十七歲時(1847年)被送進一所正統而保守,離家十英裡之外的女子學院讀書。在那裡她天資凸顯,引人注目。但因體弱多病、抑鬱想家等緣故,一年之後中途輟學回到了阿默斯特。此後,她離群索居、終身未嫁,直至去世也未曾去過其它地方。令人捉摸不已頗費猜想的是,這種幾近幽閉的修女式存在,並沒有讓她心如死灰,想像力枯竭。
  • 愛國詩人陸遊,用一生譜寫愛國主義壯歌,欣賞十首雄壯豪邁的詩吧
    宋金之爭催生兩位偉大詩人,其一是辛棄疾,另外一個則是陸遊。後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筆耕不輟,存世之作9000餘首,絕大部分詩詞均是愛國題材,與尤袤、楊萬裡、範成大合成中興四大詩人。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陸遊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詩,首首都能流露出詩人的愛國情懷與遠大抱負,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陸遊多才多藝,是詩人、詞人、書法家,也是歷史學家,他的才能堪比蘇軾,他一生光明磊落,晚年亦無瑕跡。如此才能集聚一身,這與他的出生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又天賦過人,再經過大大小小的事情歷練,讓其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地位顯赫的文人。
  • 《狄金森 第一季》Your best American girl
    《狄金森》這部劇實在太讓人驚喜了。現代音樂的質感和美國田園風景的畫面搭配產生的化學反應實在太過奇妙,像在雪莉酒裡撒了一包跳跳糖。說唱和電子樂本來是我以為我很難欣賞的風格,但是在這個劇裡太合適了,Apple TV真是有點東西!
  • 畢肖普與狄金森:詩歌是令人終生著迷的話題
    >我用庸常掩飾內心的欲望澎湃艾米莉·狄金森與伊莉莎白·畢肖普,都屬於歡喜的女詩人,她們也是美國最偉大的女詩人。與畢肖普生前的風光不同,狄金森的詩歌數量多得驚人,當畢肖普獲獎無數,一百多首詩歌斟字酌句的反覆修改時,狄金森已經創作了近兩千首。數量與質量,只能是女詩人情緒變化無端的體現。
  • 狄金森 | 生活不會重來,這正是它美好的原因
    她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單調而平靜,從小接受正規宗教教育。狄金森的父親希望他的孩子們能接受好的教育,而她的母親是冷漠的。艾米莉極其信賴她的哥哥奧斯丁,在一封給她寫給知己的信中說「在孩提時代,當發生事情時,我經常跑回家找奧斯丁。儘管他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但是我喜歡他勝過任何一個。」狄金森年輕時曾隨家人到費城、華盛頓等地探親,17歲進入女子大學。
  • 狄金森:難道你竟無伸向我的膀臂?
    然而,世人少有關注她強大的精神內核——信仰,她與上帝之間的互動深深融化在她的血液裡,上帝的話語活化出她多彩多姿的生命體驗。 在此分享她的一首祈禱詩,讓我們一起從詩歌中走進狄金森世界的一角。 首句「至少——要禱告!
  • 狄金森《在冬季的午後》
    天 河 譯這是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詩的第一節。這首詩是很多讓我震撼的詩之一,閱讀和翻譯這首詩,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一道冬天下午的斜陽,會讓詩人產生如此強烈的、絕望一般的感覺?我試圖從狄金森的生活經歷,從她對於生活、自然、友誼、愛情、天地、宗教、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抒情、宣洩中尋找答案。我反覆地閱讀她的詩,期待從她的詩行中找到理解的一絲微光。
  • 與喜歡的人一起讀 | 狄金森:這是鳥兒歸來的日子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美國傳奇女詩人,出生於麻薩諸塞州阿默斯特一個信奉歸正基督教(加爾文教派)的鄉紳之家。祖父是阿默斯特學院的創始人,父親亦為知名律師,同時擔任著該學院的財務主管。狄金森有一兄一妹,自幼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和薰陶。四歲起(1834年)她便開始入校就讀。十七歲時(1847年)被送進一所正統而保守,離家十英裡之外的女子學院讀書。
  • 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狄金森是一位多產的詩人,但直到她去世後,世界才真正意識到她的才能。她一生中僅出版了七首詩;直到1886年她去世後,她的妹妹拉維妮婭發現了她寫在成堆小冊子中的近千首詩。馬貝爾·託德和評論家託馬斯·希金森對這些詩進行了大量編輯,並分三卷分別於1890年、1891年和1896年出版。
  • 《狄金森 第一季》她嘗過真正的孤獨,便不再懼怕黑暗。
    2020年1月27日看完,最終深深吸引我的便是這位偉大的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她的成長。一開始,我很慶幸在這樣無力的環境下,她有一位真正理解她支持她的人——蘇。但同為女生,蘇的處境甚至更加無力,出身貧窮,沒有親人,負債纍纍……即使蘇和艾米莉同樣堅強,但在這樣的環境下,終究難逃命運的安排。後來,我開始希望在這樣的社會中,能夠有一位真正理解並支持她的男生出現。
  • 與喜歡的人一起讀|成為一朵花 是深邃的使命
    狄金森有一兄一妹,自幼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和薰陶。四歲起(1834年)她便開始入校就讀。十七歲時(1847年)被送進一所正統而保守,離家十英裡之外的女子學院讀書。在那裡她天資凸顯,引人注目。但因體弱多病、抑鬱想家等緣故,一年之後中途輟學回到了阿默斯特。此後,她離群索居、終身未嫁,直至去世也未曾去過其它地方。令人捉摸不已頗費猜想的是,這種幾近幽閉的修女式存在,並沒有讓她心如死灰,想像力枯竭。
  • 最偉大的十首英文詩-9:自由女神像基座上的一首詩, 「The New Colossus」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十首英文詩-9,請你一起聽,一起陶醉。
  • 《狄金森 第一季》空有皮相、沒有骨相的「四不像」
    劇作似乎構建出了「人人與天才少女為敵」的格局,但與其說這是女詩人狄金森的故事,不如說這是借著她的皮相、畫了一個不上不下不古不今的叛逆少女的半吊子窘境。與其說看了完整的一集,不如說看了N個關於艾米莉狄金森的側面小視頻、按照順序列表播放。二,未來視角亂入、人物「標本」化。作為著名詩人的女主角,應該什麼樣?寫詩的樣子。怎麼拍她的詩比較好呢?不會。
  • 狄金森
    這部分的文字內容來自於課本,詩人名字的中文翻譯有很多種,請記住英文Emily Dickinson。
  • 狄金森·靈魂中莊嚴的事物
    靈魂中莊嚴的事物 [美]艾米麗·狄金森 1886年5月15日,美國著名詩人狄金森去世。
  • 雙語朗讀 | 艾米莉狄金森《某一道斜射的陽光》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著名的女詩人。她在活著的時候默默無聞,從二十五歲開始就閉門不出,除了與少數親友有接觸之外,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她一生寫下詩稿一千七百餘首;生前只是發表過七首。在她死後,她的詩才被發現出版,並得到很高的評價。狄金森的詩一般比較短小,意象新奇,內容廣泛,包含對生活、自然、信仰、友誼等的深入思考。
  • 美國版餘秀華,終生未嫁,死後留下1800首詩作:她是詩人中的隱士
    -------美國-艾米莉·狄金森(江楓譯版,下文同)(一)1853年,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開始了與父親遠赴華盛頓的旅遊,在費城她邂逅了當時已經名滿世界的浪漫詩人威廉·華茲華斯,並深深地被其才情吸引、愛上了這個偉大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