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2020-12-22 澎湃新聞

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2020-12-1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艾米莉·伊莉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與華爾特·惠特曼一同被稱為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狄金森不擅社交,但她的抒情詩卻直白熱烈,充滿情感,這樣的表現與19世紀女性端莊嫻靜、臣服男性的形象背道而馳。狄金森誕生將近兩個世紀以來,她那兼具智慧與顛覆性的千餘首詩歌依然受到廣大讀者與學者的青睞。

艾米莉·狄金森生平

艾米莉·狄金森照片

(銀板照片,攝於1846年12月或1847年初)

狄金森出生於麻薩諸塞州阿默斯特的一個著名家庭。她的父親愛德華·狄金森是一位律師、政治家,兼阿默斯特學院的繼承人。狄金森在家裡排行第二,分別有一個哥哥(威廉·奧斯汀)和一個妹妹(拉維妮婭)。在狄金森的父親堅持下,狄金森比同齡的許多其他女孩接受了更加嚴格和正統的教育。青少年時期,她於阿默斯特學院(1834–1847)和霍利奧克山神學院(1847–1848)進行學習。儘管當時的學業要求嚴格、富有挑戰性,狄金森仍然在學業上表現出色,修習了文學、科學、歷史、哲學和拉丁語等。然而,從23歲開始,狄金森開始退出社會。到30歲時,她成為了一個相對隱居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度過,只會偶爾接待客人,也僅有一次前往新英格蘭旅行探親。她同外界聯繫的最頻繁的方式便是寫信給親朋好友,最常與她的兄嫂兼密友蘇珊·吉爾伯特通信討論她的詩歌。

狄金森是一位多產的詩人,但直到她去世後,世界才真正意識到她的才能。她一生中僅出版了七首詩;直到1886年她去世後,她的妹妹拉維妮婭發現了她寫在成堆小冊子中的近千首詩。馬貝爾·託德和評論家託馬斯·希金森對這些詩進行了大量編輯,並分三卷分別於1890年、1891年和1896年出版。

狄金森詩手稿(詩名Wild Nights- Wild Nights!)

這些詩作一經出版便流行起來,狄金森的才華終於得以展現。狄金森的侄女瑪莎·狄金森·比安奇於1945年發行了更多的狄金森所著詩歌,包括Bolts of Melody系列等。1955年,託馬斯·詹森發行了《艾米莉·狄金森的詩》,作為更加完整和接近原作的版本。狄金森從此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詩人。在紐約市聖約翰教堂的詩人角,她的名字排在非常顯著的地位,獻給她的銘文是:「哦,無與倫比的艾米莉·狄金森!」。

狄金森在三十四歲時寫過這樣一首詩:

生命的花朵,有的人

只開放於死神的一擊;

活著時他們默默無聞,

死後才煥發青春活力。

(周林東譯)

無與倫比的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就如同她的詩行一般,隱逸半生,逝後得名。這位隱逸的「明星」詩人,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子,生命結束之後,開始在人們心中永生。

艾米莉·狄金森的詩歌

《狄金森詩抄》(上、下)

狄金森的詩歌對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隱居生活讓狄金森能夠專注於詩歌寫作。外形上雖然歸隱,但她的內心永遠充實,她將她的心情、情愫完全傾注在寫作上。她的詩傳達了孤獨、痛苦、幸福、欣喜等情感,包含了宗教、道德、愛與愛的消亡等主題。

狄金森的詩是抒情詩,通常被定義為只有一位敘述者(不一定是詩人)表達思想和感情的短詩。與大多數抒情詩一樣,狄金森詩歌中的敘述者通常是第一人稱「我」。但狄金森提醒讀者,她詩歌中的「我」不一定代表本人,有時她也會以「你」來稱呼讀者。

在她的詩中,「死亡」常以擬人化的方式出現;她喜歡使用原創的文字遊戲、出人意料的押韻方式以及突兀的換行符,並將破折號用作停頓,用大寫字母表示強調。這改變了傳統的詩歌寫作習慣,表現出了她對一般詩歌結構的深刻理解。正如狄金森在其宗教詩中為「虔誠」與「不同宗教信仰」之間劃出一道微妙分界線,她的詩歌結構也處於既有和創新形式的中間地帶。

狄金森詩的過人之處就在於其意象的鮮明、想像的奇特。她能夠用具象化的圖像來表現抽象的概念。她的許多詩中,抽象的思想與現實事物可以互為解釋,但其間的聯繫又複雜且難以預測。她也經常使用一些外國地名來體現多層含義,賦予其遙遠神秘、異教色彩的寓意。眾多學者都著迷於對這些「謎一樣的詩行」進行剖析探討。

狄金森詩歌欣賞

我的春鳥

我有一隻春鳥,

會唱許多曲調;

它把春天指引,

直到夏天來臨;

而當玫瑰出現;

鳥兒也就不見。

但我不必傷神,

不必怨天尤人;

鳥兒此次遠去,

是為學習新曲;

雖然漂洋過海,

它還會飛回來。

遠方是塊寶地,

人們都很善意;

男人沒有獵槍,

男孩不玩弓彈;

鳥兒去到那裡,

安全沒有問題。

我的心境明淨,

像有金光照明;

再也沒有懷疑,

再也沒有憂慮;

所有浮躁雜念,

也都離我遠去;

想想我的春鳥,

我就沒有牢騷;

雖然它已飛開,

但是它要回來——

落在遠處樹梢,

唱起明亮曲調!

晚 霞

這位豔麗的客人,

衣著半透銀色;

裁製簡潔而廉正,

帽邊溢滿喜悅。

向晚他來到小鎮,

挨家挨戶訪問;

家家門戶一早開,

好像專等他來;

我想請他別忘記

亮相百靈領地!

(周林東譯)

原標題:《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十句名言,盡顯自由奔放之內心,又極具哲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美國傳奇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十句名言,一起感受詩人自由內心與思想上的浪漫吧!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讓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綻放獨特的光輝,每一句詩句體現著她對自然的歌頌以及強調人性的特點。 她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性,又是一位思想獨立的詩人。她不接受別人的幹涉,想怎麼創作就怎麼創作,就是這麼任性,從諸多的作品中能夠映射出作者思想獨立的個性。
  • 和艾米莉·狄金森享受詩意
    艾米莉·狄金森和沃爾特·惠特曼是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她的生平和她的詩作絕妙地詮釋了偉大的詩人如何超脫肉身所處的時空。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狄金森詩全集》,乃是譯者蒲隆先生傾注二十載心血的結晶。
  • 艾米莉·狄金森:她知道創造偉大詩篇所需要的「富足」與「畏懼」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國傳奇詩人。艾米莉·狄金森以上這番言論,並無貶低羅塞蒂或巴瑞特·白朗寧成就的意思。如果不談她們含糊的放棄美學,這兩位藝術家依然是受人羨慕的成功詩人,在壓抑的社會裡通過採用保護性的偽裝掩飾但未湮沒自己才智的成功者。
  • 艾米莉·狄金森:花園中孤獨的詩人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的世界,於我,本是個陌生的世界。我讀詩不多,她的詩,晦澀難懂,有的雖然機靈頑皮,我卻偏偏只能讀輕鬆快樂、通俗淺顯一類。然而,越是陌生,便越是覺得好奇。
  • 艾米莉·狄金森:在黃金時代選擇隱居,她的孤獨滋養了詩句
    在這個節氣裡,為大家介紹一位氣質清冷的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她在學院求學七年,修習英語和古典文學、拉丁語、植物學、地質學、歷史、「精神哲學」及算術。這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女詩人,今天為大家推薦她的三首詩。從這第一首詩,《我是無名小卒》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名利,她是輕視的。《我是無名小卒》艾米莉·狄金森我是無名小卒!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 | 了解她的另一種方式
    ——艾米莉·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一位女詩人,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在離群索居的環境下,她寫作的詩歌並不封閉,反而打開了個人與歷史的維度,在對女巫受難的追溯中,對自然萬物聲音的感知下,狄金森的創作不局限於女性的肉身經驗,而是展現出了難得一見的開闊、自足與不受馴服的氣質,並由此啟發了包括龐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史蒂文斯、弗羅斯特、T·S·艾略特、策蘭在內的一眾偉大詩人,以至於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在《西方正典》裡感嘆:「除莎士比亞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來西方詩人中顯示了最多認知原創性的作家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了解她的另一種方式
    ——艾米莉·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一位女詩人,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在她魅力的頂峰前我們遇到了最傑出的心靈,這是四百年來西方詩人中絕無僅有的。」但在十九世紀,狄金森沒有得到與她詩歌才能匹配的重視。
  • 她是比肩惠特曼的偉大詩人,狄金森這十首睿智的詩,內容深邃
    艾米莉·狄金森,這個名字對於喜歡詩歌的朋友來說,可謂如雷貫耳。她是一位美國女性詩人,是一位可以比肩惠特曼的詩人,又是一位「奇葩」詩人。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艾米莉·狄金森的詩,感受她筆下的詩散發出來的睿智。
  • 塵土是唯一的秘密|艾米莉·狄金森詩歌朗讀會講稿
    艾米莉·狄金森,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擁有一隻告別荒野的筆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艾米莉·狄金森是全球詩歌史上最耀眼的女詩人之一,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在離群索居的環境下,她寫作的詩歌並不封閉,而是展現出了難得一見的開闊、自足與不受馴服的氣質,並由此啟發了包括龐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史蒂文斯、弗羅斯特、T·S·艾略特、策蘭在內的一眾偉大詩人,以至於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在《西方正典》裡感嘆:「除莎士比亞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來西方詩人中顯示了最多認知原創性的作家。在她魅力的頂峰前我們遇到了最傑出的心靈,這是四百年來西方詩人中絕無僅有的。」
  • 詩歌:野百合也有春天――致敬詩人餘秀華
    在鄂中有一個鍾聚祥瑞的地方――鍾祥2014年 一位女詩人――餘秀華 橫空出世於是 一個叫橫店的小村便上了熱搜冥冥中 註定叫橫店的名字是誕生和迎接明星的地方行走於鄉野小路上無數個星星與月亮的陪伴訴說著 人間的情與愛鄉野的樸實與無華如今苦難的人終守到雲開霧散你是草根的逆襲鍾祥人的驕傲更是國人心中的艾米莉·狄金森
  • 人物解讀|INFJ艾米莉·狄金森:隱匿的愛
    ——波德萊爾 《惡之花》矛盾之三,情感強烈vs極端克制關於這一矛盾,可以從艾米莉·狄金森對待愛情的態度和她神秘的情感經歷來解讀。艾米莉·狄金森更是如此。她把對靈魂伴侶的渴望和深沉情感統統密封在《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靈魂選擇自己的伴侶》這首詩裡。
  • 陶淵明:辭職去種田,卻成就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生活有多美?
    陶淵明在我國文學史上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那些年曾被詩歌背誦的恐懼所籠罩的你,現在回想起陶淵明,有沒有覺得其實他的詩很特別,比起其他詩人,陶淵明的詩更簡單點,語言清新明麗,而詩的意境感十分強,很有既視感,讀起來自然唇齒留香,相對來說,他的詩更加好背好理解。
  • 她是孤獨一生的女詩人,去世後作品才為人所知——我是無名之輩
    人們對艾米麗·伊莉莎白·迪金森知之甚少,因為這位美國詩人總是離群索居,過著孤獨的生活他們把我禁錮在散文中 仿佛當我是少女時 被放入壁櫥中 19世紀60年代對艾米莉·狄金森的寫作風格和內容做出了巨大貢獻。美國內戰爆發於1861年;她最親密的朋友塞繆爾·鮑爾斯因為健康原因搬到了歐洲,查爾斯·沃茲沃斯則搬到了舊金山。此外,她還患有持續性眼病。儘管這些年對狄金森來說很麻煩,但這也可以被認為是她一生中最有收穫的時期。在此期間,艾米莉·狄金森寫了大約800首詩。
  • 美國版餘秀華,終生未嫁,死後留下1800首詩作:她是詩人中的隱士
    -------美國-艾米莉·狄金森(江楓譯版,下文同)(一)1853年,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開始了與父親遠赴華盛頓的旅遊,在費城她邂逅了當時已經名滿世界的浪漫詩人威廉·華茲華斯,並深深地被其才情吸引、愛上了這個偉大的詩人
  • 豆瓣8.2,知名女詩人的少女時代,為什麼被拍成了狗血合集?
    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少女時代,被搬上了熒幕。第一集裡頗多「狗血大尺度」元素,這位死後聲名鵲起的女詩人、一言不合就和兄弟之妻、自己青梅竹馬的女友在果園裡擁吻。母親施壓甩鍋忙著推銷女兒「鍋碗瓢盆廚房才是女人一生的正經職業」,父親暴跳如雷大吼「女人公開發表詩歌、會讓家族世代蒙羞」。
  • 艾米莉·狄金森詩選讀:有人道晚安在夜晚,我道晚安在白天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十九世紀美國著名詩人,出生於阿默斯特,一生著詩近1800
  • 茶與隱,物質與精神,茶文化是如何影響到古人的隱逸思想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衍生出了一系列與茶有關的茶事,從茶葉、茶食、煮茶、飲茶、茶俗、茶禮到茶詩茶畫、茶具、茶器再到茶道,茶文化的發展和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完成了從物質屬性到精神屬性的升華,逐漸符合曆朝歷代文人隱士對於隱逸生活的文化需求,同時也促進了隱逸思想內涵更新和發展,為其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
  • 艾米莉·狄金森詩13首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國傳奇詩人。出生於律師家庭。
  • 周敦頤愛蓮不愛菊:儒者不會選擇隱逸,但卻可以與隱士心靈共鳴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詩人所看重的,大多是蓮在外在形象上的美麗、輕柔。而周敦頤愛蓮的理由卻是,「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它是花中君子,它潔身自好、周敦頤愛的是蓮的內在品質。以蓮自況,立志做潔身自愛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