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個透明人。
/
文| 李子涵
來源|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
剛剛被網信辦請去喝茶,還在忙著做內容方面的自我淨化呢,這邊又有網友站出來diss它利用手機麥克風竊取個人隱私。
據網友「網際網路路人」爆料,老婆元旦去摘草莓,一沒在頭條搜索「草莓」,二沒在頭條看「草莓」類資訊,轉天就收到了和草莓有關的推送文章。網友打開老婆的手機,發現今日頭條使用了麥克風的權限。
原來沒買360的攝像頭,也有人敢監視我的生活,「網際網路路人」選擇怒懟今日頭條,「請問你們做了什麼齷齪的事情!」
按照吃瓜群眾的判斷,今日頭條有可能私自調用了用戶手機的麥克風,記錄下了用戶的日常對話,從中獲取了用戶假日去摘草莓的信息,從而讓一篇篇草莓軟文完成了精準的抵達。
無獨有偶,水木社區也有網友爆料自己下班後和老公聊天,隨口叨念了幾樣食材,「也被貼心的今日頭條暗自記下,做成了美味的菜餚送到了她眼前」。
但她沒有感到驚喜,而是驚嚇。
新浪微博上,「網際網路路人」的微博短時間就獲得了上千的轉發量,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有人不相信,覺得大家高看了今日頭條的技術團隊,以現在的技術根本實現不了收集大量語音信息做商業化推薦。
有人進而從技術和成本角度排除了今日頭條收集分析語音數據的可能性。
但更多人感到的是脊背發涼。
網上的言論很快驚動了今日頭條,隨後,他們在官方頭條號上發布了《致廣大用戶關於授權今日頭條使用手機麥克風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
《說明》的大致意思就是,只要用戶不主動給我們麥克風權限,我們是收不到用戶的任何語音信號的;我們所掌握的用戶信息都是用戶自己點擊產生的;我們的能力有限,還沒達到通過麥克風獲取隱私的段位;大家都很棒,隱私意識有很大提升,但是摸著良心講,收集用戶隱私數據這種事我們不會背地裡幹。
《說明》一出,有人點讚有人踩。結合今日頭條最近積極整改的態度,部分用戶表示很滿意,要給今日頭條加雞腿。
而有些用戶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完迅速加入了diss大軍。
樓越蓋越高,網友們diss的對象也不限於最近多災多難的今日頭條了,新浪微博、淘寶、百度、知乎……紛紛躺槍,一時間,網友們手機裡的麥克風似乎成了廣播電臺主持人身前的話筒,打個噴嚏都能傳到千裡之外。
那麼,用戶們的擔心是否多餘?今日頭條的辯解又是否合理呢?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專門請教了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看看到底能不能偷偷動用戶們的麥克風。
李鐵軍告訴刺蝟君,「有沒有被調用麥克風要看用戶的具體使用情況,如果用戶在說話時這款APP沒有常駐後臺,那麼它就不具備錄音的條件,另外還要檢查下用戶說話的時候是不是有其它的APP開著,因為現在能常駐後臺的APP還是挺多的,都不能排除嫌疑。」
「這個APP推送的廣告也要具體分析,因為各個APP間還存在著一個廣告聯盟,同一個廣告可能在多個APP中出現,因此不能排除用戶是其他APP輸入了相關關鍵詞。」李鐵軍說。
那麼APP是否能夠調用手機麥克風獲取音頻信息呢?李鐵軍認為,理論上是可能的,「還是推薦大家使用一些手機權限管理軟體,對每一個APP進行權限管理,對於不需要使用麥克風的APP,就把它的權限關掉。」
不過說到調用手機麥克風監聽用戶的本事,國外選手的水平還是領先了我們一大截。
據《紐約時報》近日報導,Google Play商店內有超過250個遊戲都會適配一種特別的軟體來監聽用戶家中的電視觀看習慣。這個軟體是由一家名為Alphonso的初創企業所開發的,該軟體會收集這種數據,然後將其提供給廣告商,從而向用戶推送更加精準的廣告。
再把時間往前倒,利用麥克風竊取用戶隱私在歐美國家甚至是政府行為。
2014年6月10日,據英國媒體報導,美國「稜鏡門」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局(簡稱「NSA」)與英國政府通訊總署(簡稱「GCHQ」)聯合開發了一種技術,該技術能夠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手機麥克風進行監聽。
斯諾登稱,遠離監聽的方法也很簡單,拆除攝像頭(尤其是前置)和麥克風。
2017年3月7日,維基解密網站公布了一項名為「Vault7」的CIA(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絡監聽項目。
維基解密表示,被監控的設備包括iOS、MacOS、Android、Windows、Linux、三星智能電視,甚至是車載智能系統和路由器。
CIA通過特殊軟體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啟動這些設備中的麥克風或者攝像頭進行監控,這種操作即使在「關機」狀態下仍能激活。
刺蝟君不禁感慨,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對用戶還算仁慈。
這種仁慈就好比是把你全部扒光,然後再還你條內褲,不過一些心大的網友表示無所懼。
另外一些網友則選擇哀怨地接受殘酷的現實。
《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7日曾撰文表示,人工智慧的發展不能以犧牲隱私權為代價,收集要授權,使用有界限,存儲應保護,是人工智慧時代兼顧高度智能化與隱私安全的重要原則。
機器尚能堅守原則,而人卻不能。身處智慧時代的我們,在享受智能化服務的同時,自己的隱私也於悄無聲息中被技術裹挾。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一個個透明人。
還是回到今日頭條昨天發布的這條《說明》吧,你信與不信,都只能默默地關掉手機設置中的錄音權限,看好手中的麥克風,光著身子走下去。
畢竟,老大哥在看著你。
文章由刺蝟公社公眾號授權發布
刺蝟公社
ID:ciweigongshe
值班編輯:陳睿雅
審校:張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