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阮小七之死,水滸傳裡沒有記載的一段精彩故事

2021-01-08 草根故事茶社

被奸臣檢舉揭發,皇上降旨追奪了阮小七的官誥,復為庶民。雖被免職,阮小七並沒太在意,他僱了車轎,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貝,帶著老娘回了石碣村,隱居在鄉間。

阮小七回到石碣村後,把帶回的金銀珠寶大都分散給了村裡的鄉親們,只留下少數修建了一處宅院,置辦了生活用具,他還是靠打魚為生。

盧俊義、宋江和李逵被奸臣殘害致死後不久的一天午夜,石碣村突然了來了一隊軍馬,那隊軍馬直奔阮小七家,一把大火燒毀了阮小七家的宅院,燒死了阮小七的老娘,幸虧阮小七那晚住在了漁船上,才逃過了一劫。

待官兵撤走後,在鄉親們的幫助下,阮小七偷偷埋葬了老娘的屍骨,為他的兩個哥哥修建了墳墓,他從此隱居在了梁山泊的蘆葦蕩裡,很少再出頭露面。

很快,村裡就有了傳言,說阮小七也被大火燒死了,和他老娘一起都埋在了村後的山坡上。後來又有軍馬開進了石碣村,聽村裡人說阮小七被大火燒死了,那隊官兵才揚長而去。

阮小七知道這是奸臣為絕後患在斬草除根,孤單無助的阮小七雖然怒火中燒,可他已如被困的蛟龍,已經翻不起什麼大浪了。

隱居在梁山泊打了三年魚,不敢上岸賣魚,不敢上岸打酒,阮小七實在熬不下去了,他偷偷挖出一些招安前埋藏的金銀,改裝成花子打扮,去鄆城縣找到了宋江的弟弟宋清。宋清待他很熱情,像親兄弟,天天酒肉招待。

小住了幾天,阮小七跟宋清說出了想進京城殺奸賊為公明哥哥報仇的打算,宋清那頭搖得像撥浪鼓,堅決不同意,並一再挽留阮小七留在莊上,還承諾他一輩子衣食無憂。

倔強的阮小七謝絕了宋清的挽留,隻身去了濟州府。一番打聽,弄清楚了州官正是當朝太師蔡京家的親戚,他仗著蔡京的權勢,橫徵暴斂,魚肉百姓,民憤極大。阮小七決定殺了這個狗官,以解心頭之恨,也替百姓除害。

費了很大週摺,阮小七終於打聽清楚了去州衙的路線和告狀審案的日子,他藏好尖刀,扮成告狀之人,來到衙門前擊鼓喊冤。

過了良久,衙門裡走出兩個衙役把阮小七帶到了大堂前,衙役見阮小七不下跪,舉棍剛要打,阮小七一個健步躥上臺案,掏出尖刀刺向了那個州官。

萬萬沒料想這個州官是個武官,且武藝在阮小七之上。見阮小七是個刺客,大堂的衙役蜂擁而上。亂棍之下,阮小七差點送了性命。那個州官只被劃破了官服,阮小七卻即被五花大綁,押進了死牢。

問斬那天,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如注,被砍掉腦袋的阮小七跪在地上老半天沒倒下。

阮小七雖然沒能殺掉這個貪官,可這個州官也沒能坐穩州官的交椅,隨著蔡京的失寵,他很快就被打入了大牢。為此,濟州的百姓都念阮小七的好,都說是他大鬧了州衙,才引起了京城的重視,要不是他大鬧州衙,這個貪官還會繼續為虎作倀,魚肉百姓。

事情已經過去九百餘年,阮小七刺殺州官替天行道的故事還在濟寧鄆城一代廣為流傳。

(原創文字,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作者:草根

相關焦點

  • 山東5縣為水滸傳說申遺 《水滸傳》裡水泊梁山在哪
    4月17日,濟南舉行山東省水滸文化座談會,山東民間流傳的水滸故事傳說,今年將統一申遺,爭取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消息在海內外立刻引起廣泛反響。水滸為何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申報文物保護單位?水滸到底在哪裡?北宋末年108位好漢聚義的水泊梁山,今天還能找到嗎?日前,本報特派記者走進作為水滸發源地的山東5個縣,撩開水滸的神秘面紗。
  • 山東5縣聯手申遺 《水滸傳》裡水泊梁山在哪?
    《水滸傳》裡水泊梁山在哪裡  本報記者走訪山東五大發源地  一部《水滸傳》,讓水滸故事家喻戶曉,體現的正義、仁和、豪俠與忠孝精神,已成中華民族共同文化遺產和寶貴精神財富。  4月17日,濟南舉行山東省水滸文化座談會,山東民間流傳的水滸故事傳說,今年將統一申遺,爭取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水滸傳》裡的兩個「壞」女人,為什麼都姓潘?
    中國的姓氏很多,無獨有偶,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裡,描寫兩個偷情的女子,一個叫潘金蓮,一個叫潘巧雲,兩個人都死狀極慘。一個叫武松剜心砍頭:那婦人見勢不好,卻待要叫,被武松腦揪倒來,兩隻腳踏住他兩隻胳膊,扯開胸脯衣裳。
  • 《水滸傳》比金庸武俠小說強在哪兒?
    先說一點,《水滸傳》固然出色,但是金庸小說也不差,《水滸傳》有比金庸小說高明之處,但是不如金庸小說之處也不是沒有,而且不在小數。金庸小說現在我們說他是通俗小說,可明朝人還說寫小說的人都遭天譴得病斷子絕孫呢。我們現在說《水滸傳》是四大名著,可是古代這也就是閒書,地位還沒有金庸小說在當代的地位高,所以誰都別說誰。
  • 《水滸傳》中的「生辰綱」,放在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智取生辰綱」是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情節——楊志奉命押運生辰綱,在途徑黃泥岡時候,被吳用、晁蓋等人用蒙汗藥放倒後,巧妙奪取了。楊志因為無法交差,被迫流落江湖,後來在二龍山落草。 所謂生辰綱,就是生日賀禮。是當時大名府梁中書給他的老丈人蔡京送的生日賀禮。
  • 九天玄女的原型之謎,九天玄女的傳說故事
    九天玄女的傳說故事民間傳說她是一位法力無邊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為九天玄女、九天聖母。她也是一位正義之神,經常出現在古典小說中,是扶助英雄鏟惡除暴的應命女仙,因此她在道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後被道教吸收進神仙系統。1、黃帝之師據史書及神話傳說記載:她是西靈聖母元君之弟子,是西王母的使者,又是黃帝之師。經由「玄鳥」衍化為人首鳥身的「玄女」,亦稱「九天玄女」。
  • 義旗奮英雄淚血染水泊——《水滸傳》
    從宋江起義到《水滸傳》《水滸傳》是我國最傑出的英雄傳奇小說,幾百年來風行不衰,深受讀者喜愛。  與《三國演義》一樣,《水滸傳》也不是文人獨創的小說,它也是在歷代民間藝人創作的大量水滸故事的基礎上整理加工而成的。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在民間有許多傳說。
  • 水滸傳小說地位與介紹
    水滸傳小說在古典小說的地位上,水滸傳僅次於紅樓夢,我們看紅樓夢這部作品,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曹雪芹對水滸傳是推崇備至的,可以說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水滸的影響,特別是在人物描寫和寫作手法之上。水滸傳的語言也是傑出的,明顯勝於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她的語言非常簡潔,不多一個字,且用詞極為準確和生動,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大量運用口語和俗語,紅樓夢其實也喜歡用口語和俗語,不同的是,紅樓夢的語言更為精煉,作者追求語言的美學和詩意,達到了最高境界,這是她們之間在敘述語言上的區別,在人物語言上,水滸傳更勝一籌,真正做到了每個人說話有每個人的聲口。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媽祖顯聖》民間傳說故事
    當時清兵出戰攻澎之日,媽祖派千裡眼、順風耳二神將助戰,即媽祖「澎湖助戰」的神話故事。媽祖顯靈傳說 之十:庇佑漕運據記載,道光六年(1826年),江南有一隻千餘艘的漕運船隊,一日船隊抵達黑洋,遭到風暴,得到媽祖神靈護助,整個船隊二、三萬人安然無恙。
  • 終於知道了阮小七跟張順誰更厲害了
    梁山泊裡駕舟踏浪,先打敗何濤,再打敗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漢們刮目相看。他與童猛一起駐守梁山泊西北水寨。雖然阮小七長相醜陋,被人稱為「活閻羅」,但是他個性灑脫,注重義氣,驍勇善戰,被梁山好漢們所尊敬,他是梁山的第三十一條好漢,在梁山水軍中,位列第六。是對抗封建權貴勢力,決定梁山命運的重要人物之一。
  • 中國神妖大全之《九天玄女》:傳說她本是一位法力無邊的仙女
    民間傳說她本是一位法力無邊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為九天玄女。這位通曉軍事的女戰神,在中國民間到處都有蹤跡,歷朝歷代均有影響。據《山海經》《詩經》等文獻記載,九天玄女曾授黃帝兵符印劍,奇門之術,助黃帝制服蚩尤,一統中華。
  • 神話白蛇故事之謎,白蛇傳真實的民間故事(並非歌頌愛情)
    在電視中我們看到了白娘子追逐愛情的故事,但是在歷史上,白蛇故事並不是講述的愛情故事。白蛇故事之謎實際是講述的一段除妖故事,一起來看看白蛇故事之謎解析。白蛇傳真實的民間故事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白蛇傳傳說最為流傳,也是人們最熟悉的愛情神話故事之一,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最為經典。不論是民間流傳還是神話電視,都講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那麼真實的白蛇傳故事到底是怎樣呢?
  • 《貝奧武夫》:中西視域下「民間傳說」北歐神話也很猛
    作者在其中用暗示和插曲的手段,在主要情節裡穿插了許多英雄時代日耳曼民族的歷史和傳說,也反映出了公元5-6世紀日耳曼民族大遷徙時代的英雄生活。中西方對英雄的表述中國文化豐富,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學傳記都有記載一些傳說中的人物,如炎黃二帝、堯舜禹等,但西方人對於中國傳說人物知之甚少,但對於他們的史詩人物貝奧武夫是非常熟悉的。貝奧武夫雖然和我們的堯帝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但從兩者之間也能看到文化之間的異同。
  • 華州民間傳說中的「郭曖之死」
    弔紙坪的傳說 講述人 宋景山 整理 宋福新 (註:此傳說搜集整理於一九六二年五月)華縣南山一帶有個弔紙坪,為啥叫弔紙坪?傳說唐朝肅宗時候,安祿山造反,朝裡也就亂啦。
  • 《水滸傳》中,楊志想解暑為什麼要喝「白酒」?不會越喝越熱嗎?
    電視劇《水滸傳》截圖這個故事,既鬥智又鬥勇,還為後面的事情做了鋪墊,時至今日仍享有很高的人氣,不過,也有很多讀者觀察到一個重要的細節:原文故事中,楊志等人買來解暑氣的酒是「白酒」——眾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裡是甚麼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
  • 英國民間傳說中最恐怖的10個故事
    英國的民間傳說特別豐富,幾個世紀以來,凱爾特人、羅馬人、撒克遜人和諾曼人等不同民族的殖民地,繼承了一種文化上的烏煙瘴氣,產生了一套極其複雜的故事。然而,世代相傳這些故事的農民的生活卻極為悽涼,許多保存下來的故事令人深感不安和恐怖。開著燈:這裡有十個英國民間傳說中最恐怖的故事。
  • 《清平樂》的宋仁宗、範仲淹,客串《水滸傳》,引出一百零八將
    》客串,宋仁宗很忙然而,和宋仁宗相關的歷史傳說故事倒是不少,比較《三俠五義》中的「狸貓換太子」橋段,其中的太子便是指年幼的宋仁宗。就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的開篇都提到了宋仁宗,而且可以說,《水滸傳》的整本書的故事情節,都是因為宋仁宗做出的一個決定,而引發了的。
  • 神話故事中「閻王」是誰?民間傳說有這四個人,你認為是哪一個?
    閻王,又稱為「閻王爺」、「閻羅王」,是我國古代宗教神話信仰中的一尊陰間神祇,傳說為掌管人間地獄眾生靈壽命生、死的鬼王,半神半鬼,為民間家喻戶曉的著名冥神。閻王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傳說人死後都要到陰間去報導,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貴,生前作惡者,會受懲罰,下地獄。
  • 《雪妖魔靈》VS 民間傳說,誰是鍾馗?(下)
    讓我們從《雪妖魔靈》到民間傳說,看看那些並不為人熟識的故事。這是一個孤膽英雄的打怪升級史,從小怪獸打到大魔王,「驅魔真君」成神路。 鍾馗的祭典日在除夕與端午節,每逢這些節日民間會懸掛鍾馗畫像,相傳除夕日驅惡鬼,端午節逐瘟神。而自唐時就有新春之際皇帝賜給大臣鍾馗畫像驅邪保平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