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祖墳被盜,19米盜洞直通主棺,有人稱:盜墓祖師爺的手法

2021-01-11 騰訊網

歷史產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焚書坑儒也不是什麼好事,據說在他手下做事還十分害怕,就從他死後拿活人殉葬這件事來說,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麼殘酷的皇帝。

不過秦始皇在死前過得滋潤瀟灑,風風光光,連他的身後事都置辦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陵墓修建得非常輝煌,而且佔地面積之廣也是歷代皇帝無與倫比的。終於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專家門打算徹底清查秦始皇的來源,他祖先的陵墓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在他眾多祖先的陵墓當中,秦公一號大墓是最令人震驚的。這座陵墓坐落在陝西寶雞,它並不屬於其中一位祖先,而是由秦始皇的19位祖先共同埋葬在這裡,他們都是秦國的貴族,在秦國當著君主享受著榮華富貴。說它令人震驚,是因為它的規模十分龐大,中國所有的陵墓中實在找不出像它這樣大的古墓,當它的真實面目一點點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時,讓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嚇了一大跳。

在秦公陵園中,秦公一號大墓受到萬眾矚目因為它當中所埋藏著的文物數量驚人,有3000多件,而且在這個大墓中埋藏著180餘人。不過這還不算數,因為這個大墓被盜賊光顧過,也就是說再沒有人來盜竊陵墓前,它原本有著更多的文物,細數盜洞都有200多個,可想而知盜賊是有多麼的猖獗,這個大墓是有多麼大的價值的吸引著他們。不過所幸的是,除了秦公一號大墓,其他的墓都沒有什麼問題,是完好無缺的。為了不破壞地下的墓和文物,專家專門找了人把這個墓保護起來,不讓它再受到盜賊的光顧。

但是近幾年,考古人員卻發現在秦公陵園的這片土地上又有新情況了,紮實的土地被翻新,按理說是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除非是有盜賊來盜墓了。工作人員馬上展開調查,果不其然,六號大墓慘遭黑手。這個墓的旁邊有一個很大的洞,實際有1.5米,可以直接鑽一個人進去,而且這個洞足足有19米長,可以通向很深的地方。不過還好由於棺木比較厚,裡面的文物也沒有被損毀。

但是令人起疑心的是,這盜賊盜墓的手法實在是太厲害了。就從這19米的洞來看,如果沒有專業的工具和手法,是做不到這麼完美的,而且盜洞深處還是用火藥炸的,一看就是盜洞的老手了。警方馬上睜開偵查,把嫌疑人抓獲了。當作案人員被繩之以法,接受審訊的時候,他們這才坦白。

原來他們是蓄謀已久,在兩年前就打起了這陵墓的主意,為此他們挑了一個好時候,趁巡查人員不注意,先挖一條小道,然後把火藥塞進去再點燃,這樣火藥在土地裡爆炸,打通整個洞的時候也不會發出太大的響聲,所以巡查人員才沒有發現。他們行動迅速,效率很高,是他們講出了真相,考古學家還以為他們是盜墓祖師傳下來的手法。不過最後他們沒有盜走文物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作案過程中有一個同伴受傷了,只能放棄了這次機會,不過還好他們沒有盜走文物,要不然又是罪加一等了。

相關焦點

  • 赫赫有名的摸金校尉,他們的祖師爺到底是誰?盜墓最多的都有誰?
    中國現在的盜墓現象真的是非常猖獗,可以說是十墓九空,除了國家重點保護的之外,剩下的基本都被盜過了。盜墓,是一個古老的行當。在春秋戰國年間開始流行厚葬,就有了一些不法之徒,惦記上了底下無主之物。盜墓一行也由此產生,盜墓一定要有可偷的東西,在過去原始社會時期,包括奴隸社會早期,人去世之後,往往不會放很多東西,但是會放很多活人。也就是「殉葬」比說說:一個男人娶了幾房老婆,在男人去世的時候,這些老婆們就會成為陪葬品,很殘忍,活生生的人直接就活埋。孔夫子是大罵了這個制度,「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秦始皇兵馬俑就算之一,孔夫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最開始做俑的人,他絕後。
  • 盜墓者的祖師爺,摸金校尉的創造者曹操,盜過哪些墓葬?
    近年來,很多以盜墓題材的影視越來越多,大家往往都會聽到這麼一個稱呼,就是摸金校尉。曹操是摸金校尉的祖師爺,那麼歷史上的曹操為什麼會創造這樣的一個部門,都盜過哪些墓葬?曹操是盜墓者的祖師爺是因為一篇文章,起因是官渡之戰前,袁紹命自己的主簿陳琳寫的一篇討伐曹操的文章。其中在《為袁紹檄豫州》中的一段話為: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而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 現實版摸金校尉,中國最大盜墓案主犯,盜墓三十年,人稱祖師爺
    在風水學裡,「尋龍」,尋的也不是龍,而是山的主脈。現今,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很受熱捧,但在真正的盜墓者看來,那都有點兒扯。姚玉忠在被捕之後,對這些風水書籍有些不屑,三十多年前他就讀過。姚玉忠做的事,驚動了整個考古界。
  • 這是一座會吃人的神秘楚墓,雖有18個盜洞,卻仍然出土多件文物
    果然在清理到流沙底部的時候,一層均勻的石板出現在眼前,有一小處出現了塌陷。將石板吊開之後,又往下挖了1~2米,發現了槨室的痕跡,東南部已經被盜完。考古人員這才發現,槨室周圍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盜洞,總計18個,最早的盜洞是漢代的。除了古代的盜洞,還有一個用木板架起來呈三角形巷道的盜洞,側邊的木板被巨石砸斷,洞內還有一個編織袋和一個礦泉水瓶。
  • 歷史:這個盜墓世家出身的盜墓賊堪稱盜墓史上最慘!
    看過唐嫣,楊洋,李易峰和劉天佐主演的《盜墓筆記》的同學應該知道盜墓賊,摸金校尉等「職業」。雖然人們對於這種「挖人祖墳」的職業非常鄙視,但是他們卻給我們揭開了各種各樣東西的神秘面紗,比如「盜墓筆記」的第二集。「屍洞中光線幽閉,吳邪(李易峰飾)醒來,不見同行卻只見白衣女鬼立在船頭,吳邪與女鬼對話卻發現她沒有臉,兩面都是背,騰空撲向吳邪。」
  • 真正盜墓高手,考古學家都自嘆不如,他們定眼一看就知哪裡有大墓
    明走陰,暗行舟,切記搭肩不搭手;繞黑棺,倒黑樓,驅屍畫符點額頭。人走路,鬼打牆。千年黑,萬年白。鷓鴣穿山甲,發丘天官印,墓裡黑燈鬼打牆;掘嶺四海遊,摸金校尉留,雞鳴五鼓鬼上身。 真的難以置信,盜墓也是有口訣的。因為,盜墓屬於違法犯罪行為,所謂的盜墓口訣,也只是盜墓者給自己的心理安慰。
  • 曹操盜墓到處刨人祖墳遭報應,25個兒子全部不得好死
    梁國本來就是大諸侯國,在平定七國之亂後又多有恩賞,使得梁王愈發富裕。到了梁王去世時,富裕的梁國自然給了梁王許多陪葬品漢室將傾的時候,董卓廢立漢帝 。天下諸侯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吃飯睡覺打董卓,成了當時的天下諸侯的標準動作。曹操不甘人後 也組織義兵討伐董卓。曹操散盡家財招兵,與曹家世代姻親的夏侯家也傾禳相助,隊伍總算是拉起來。
  • 《盜墓筆記》中九龍抬棺竟是真的,可惜的是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
    《盜墓筆記》中九龍抬棺竟是真的,可惜的是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在盜墓筆記裡曾提到過九龍抬屍棺,是一口極為神秘的棺材,棺材的主人東夏國的君主萬奴王,但這些只是小說描寫,在現實中也真實存在九龍抬屍棺的,而且與盜墓筆記中的描寫略有不同。
  • 清朝眾多皇帝陵墓早已被盜的一乾二淨,為何雍正陵墓無人敢動?
    一處是位於保定易縣的清西陵,距北京120多公裡,那裡有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和后妃的陵墓。清朝皇帝的陵墓並非只有雍正的皇陵沒有被盜挖,同樣在清西陵的嘉慶、道光兩座陵墓也沒有遭盜,只有光緒帝崇陵被盜了。而清東陵則是很不幸,五個皇帝有四個皇帝的陵墓被盜,除了順治的清孝陵沒被盜之外,其餘的全部慘遭毒手,整個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幾乎無一倖免。
  • 盜墓賊盜洞為何打的這麼準,專家研究後,給出一個結論
    古墓十墓九空,在專家發現之前,大多數的古墓,都已經被盜,而現在考古專家發掘古墓的主要方式,是將古墓的整個夯土層全部剷除,然後再進入古墓之中。而盜墓賊就不同了,盜墓賊主要靠的就是挖掘盜洞,這個盜洞看著簡單,但是裡面的門道卻非常的多,怎麼準確的挖到墓室,怎麼確保墓道不坍塌,都是有講究的。最早的時候,專家對此也非常的好奇,因為在一個茫茫位置上,準備將盜洞打到墓室中,這和大海撈針沒有任何區別,為此專家研究了很多盜洞,才搞清其中原理。
  • 此人盜墓30年,從未失手,唯一的遺憾是沒盜秦始皇的陵墓
    盜墓,是進入他人墳墓,作出不問自取的行為。提起盜墓,大家都會想到盜墓的祖師爺曹操。在三國時期,曹操為了籌措軍餉,突發奇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這也就是考古界人士為什麼常說「漢墓十室九空」的原因。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可以說是盜墓高手,被稱為現代版的摸金校尉。
  • 他盜了200多個古墓,身價5個億,死前吐出一秘密:已找到秦陵入口
    他盜了200多個古墓,身價5個億,死前吐出一秘密:已找到秦陵入口 盜墓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說是很久了,早在春秋時期,經歷過了「禮崩樂壞」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開始興起,於是盜墓行為更加盛行。
  • 關外第一高手,盜上百個古墓,被判死刑時大喊:我能打開秦始皇陵
    導語:關外第一高手,盜上百個古墓,被判死刑時大喊:我能打開秦始皇陵我們知道,在各種小說以及影視劇中盜墓賊的盜墓技術以及古墓的場景被描繪得神乎其神,但在實際生活中的盜墓賊是怎樣的呢?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被稱為中國盜墓界的「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的盜墓賊,看看這個現實版的「摸金校尉」最後的結局怎麼樣?這個赫赫有名的盜墓賊就是姚玉忠,盜墓30年,他夥同自己夥伴通過盜墓得到的文物價值高昂,他因此也身價5億。據悉,姚玉忠會看風水、會看天象和墓葬,這些技能有的是從父親那裡學來的,也有的是自己看書學的。憑藉這些技能,他開始了自己的盜墓生涯。
  • 考古隊發現範增墓,內有一元朝盜洞,專家考證後:盜墓賊是個蠢蛋
    此前,我國的考古隊在發掘一座疑似範增墓的古墓時,發現其中竟然有一個盜洞,專家們在仔細查看之後大笑這個盜墓者真有意思!但是由於墓葬中並沒有出土直接表明墓主身份的文字,專家們只能確定這座墓葬屬於漢朝的彭城王,至於是哪一任彭城王,目前的證據還不明確。在考古發掘完畢之後,這座彭城王墓便公開成了古蹟景點。人們在進入其中觀賞之時,發現這座古墓之中的牆壁上竟然存在著一個盜洞。
  • 河南一家族墓被盜9次,後輩無奈立碑刻下12個字,盜墓賊自此消失
    「疑冢」傳說可是自從厚葬之風興起後,盜墓行為也日益猖獗。他們對亡者毫無敬畏,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對死者有著敬畏之心,被錢財蒙住了雙眼,就算是死人的身家,他們也不會放過。因此為了防止陵寢被盜,歷朝歷代都想盡辦法。
  • 盜墓賊盯上4萬平漢墓,15米盜洞逼近主墓室,差點洗劫1萬餘件文物
    真正的盜墓賊能精確地找到主墓室位置,然後利用洛陽鏟或者炸藥來開道,這樣的案例在現代考古中遇到的確實是很多,其中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就是一個例子,的確海昏侯墓劉賀墓的確是沒有被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卻差點被盜了。
  • 摸金倒鬥尋龍訣——說說盜墓這件事
    另外,摸金派還有一個重要物件:摸金符,不僅是摸金校尉的身份證,也是他們專屬的避邪之物。還有黑驢蹄子、鐵釺、洛陽鏟、竹釘、鑽地龍、探陰爪、黑摺子,都源於《鬼吹燈》、《盜墓筆記》一類的盜墓題材小說火爆網絡後成為熱搜詞。而這些概念,孰真孰假,真實的盜墓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 秦始皇陵曾被多次盜掘,是一個空殼子嗎?專家勘測後,揭露了真相
    當向西安西南方向飛行50公裡後,他從軍機上發現在秦川平原上,有一個神秘而巨大的孤立高地。這高地不僅面積巨大,而且其形態工整,似乎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修建而成。其形狀就好似埃及金字塔一般,但面積卻遠遠的超過埃及金字塔。西翰上校將這個發現,投稿給了紐約時報。
  • 鬼吹燈之巫峽棺山究竟講的是什麼故事?深析古代盜墓歷史發展過程
    如果追溯起來,發丘和摸金大概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曹操,曹操在軍中設立了兩個職位: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司盜墓,盜來的財寶充做軍費。所以盜墓這一行就尊奉曹操為祖師爺,曹操這位盜墓的祖師爺,死後為了防止別人盜掘他的墓葬,設了七十二座疑冢,甚至連水裡都有,可見他對盜墓賊的懼怕!
  • 滄州田野中的西周古墓,多個盜洞直通墓室,內部是否早已盜空
    自古以來有入土為安和視死如侍生的觀念,墓葬慢慢的不再是簡單的風俗而是一種文化。隨著墓葬文化的興起,陵墓也隨之升級成為人類歷史的一種產物。造型精美、規模宏大的帝王陵自然深受遊客的推崇,而那些隱藏在荒野中的古墓墳冢也有好奇者前去探訪。河北滄州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數量眾多的文物,尤其古代的墓葬分布更為廣泛。說不定在荒野之中出現的土丘,底下就是一座千年的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