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曾被多次盜掘,是一個空殼子嗎?專家勘測後,揭露了真相

2020-12-23 千史記

1947年,前美國飛行員西翰上校正駕駛著美國軍機,在中國陝西省上空執行任務。當向西安西南方向飛行50公裡後,他從軍機上發現在秦川平原上,有一個神秘而巨大的孤立高地。

這高地不僅面積巨大,而且其形態工整,似乎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修建而成。其形狀就好似埃及金字塔一般,但面積卻遠遠的超過埃及金字塔。西翰上校將這個發現,投稿給了紐約時報。

他稱在中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金字塔,他認為他所發現的「中國金字塔」,讓埃及的金字塔顯得無比渺小。西翰上校的發現被曝光後,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的一個地下防禦工程,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個中國皇帝的陵寢。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亂的年代。西翰上校的發現,並沒有得到中國的回應。直到解放後,在中國考古人員的多次勘測後,才向世界公布了這個神秘的高地。

西方人遠遠不知的是,這個神秘的高地,在中國各個朝代的當權者,都將其視為禁區,並加以保護。它正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寢!

相傳在秦國滅亡後,項羽攻入關中,曾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力20戶人家住在秦嶺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

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都效仿劉邦,對秦始皇陵墓下令保護。但即使如此,秦始皇陵在歷史中也從未得安穩。

《漢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意思是,在秦嶺附近一個放羊的小孩,因尋找丟失的羊掉入山洞,他打著火把在地洞中尋找,卻誤入了秦陵地宮,並引發了大火,大火在地宮內整整燒了九十天。

秦始皇陵的劫難,在史書的記載中,在各朝各代就沒有停止過。新莽末年,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將皇帝的銅棺融化。魏晉時期,後趙統治者石虎盜掘秦陵。唐末年間,黃巢也曾在秦始皇陵,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破壞性盜掘。

五代時期,軍閥溫韜又以籌軍餉為名,再次大規模的盜掘秦始皇陵。清朝光緒年間,當地官府發現在秦嶺附近有盜墓賊活動,並發現了多個盜洞。為防止再次被盜,官府將盜洞用實物封死不留痕跡。民國初年,軍閥孫仲連打著「挖戰壕」的名號,在秦嶺上暗渡陳倉,裝模作樣,實則是在盜陵。

由此看來,這些史書的記載和民間傳說,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讓人不得不擔憂,這座中國最偉大的帝陵,經過多次盜掘,很可能已經是空陵一座。

這個可怕的猜想隨著解放後,考古人員對秦嶺的多次勘測後,給出了結論。秦始皇陵周邊雖然發現過大量盜洞,但是盜洞距離地宮甚遠。

故而,盜墓者並沒有進入過秦始皇陵,考古人員在勘測秦始皇陵土壤成分後,發現地宮中還充斥著大量的水銀,若地宮曾被盜掘的話,水銀恐怕早已揮發。故而,秦始皇陵是空陵的說法,並不符合科學依據。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為何現在還不敢挖?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露其真實原因
    但是這些如此優秀的人才,也並沒有把割據的天下合併在一起,直到秦始皇嬴政的出現。有人曾這樣評價秦始皇,「火烏日暗崩騰雲,秦皇虎視蒼生群」,作為第一個完成統一中國大業的君主,秦始皇足以擁有這樣的讚譽。但是在現代,秦始皇本人存在著諸多爭議,有的人說秦始皇是個暴君,有的人說秦始皇是一位了不起的千古帝王。
  •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挖秦始皇陵,考古專家說 沒錢不好辦!
    考古專家透露了不挖掘秦始皇陵原因主要是有如下的兩點:第一點:考古技術還不成熟,挖掘成本實在是太高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陵園的建造就進行了三十七年。從眾多史料中,我們不難知道,秦始皇陵園建造工程有多麼的浩大。秦始皇陵,去過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佔地面積跟一個縣城的面積相差無幾,以此類推,如果要開挖的話,那就要建造一個縣城大小的超大型博物館,人力、財力都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 千年不腐秦始皇陵至今還未挖掘的真相是什麼?你知道嗎?
    為何七十年代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再也沒有下文?這一切都非常讓人疑惑,尤其是聯想到歷史上許多的無法解釋的事情,更給秦始皇陵增加了許多的神秘色彩。傳說在秦始皇陵的深處暗藏著一個神秘空間,那裡更是秦始皇陵的終極秘密所在之地。關於秦始皇地宮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驪山和秦嶺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裡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
  • 秦始皇陵建好後,72萬工人全被殺,那後人是怎麼知道皇陵內部情況的
    到目前為止,秦始皇陵內部一直是個謎,後人對其了解甚少。甚至可能是除了建築的那個時候,再也沒有人進去過。據說建造秦始皇陵的人都死了,那麼,為什麼司馬遷能夠在《史記》中描述秦始皇陵內部的結構呢?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秦二世,皇陵歷時39年才得以修復,皇陵的修建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 秦始皇陵為什麼無人敢挖,看完衛星雲圖後,專家:不愧是千古一帝
    在這一年,秦始皇領導的大軍橫掃六合,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一。從此,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朝屹立在東亞!儘管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但秦始皇在諸多方面的改革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像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全國修驛道等改革措施更是為日後漢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可惜的是,一代雄主秦始皇竟然在公元前210年離開了人世。其去世後就被安葬在了位於西安東邊驪山腳下的陵墓中!
  • 大巧不工-秦始皇陵的探索
    在秦始皇陵東側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死,為何司馬遷可以詳細描述皇陵內的結構?
    在解開司馬遷如何得知皇陵結構之前,先對司馬遷和秦始皇陵有個基本的了解。公元前145年,司馬遷出生在夏陽的一個史官世家。夏陽,就是現在的陝西渭南韓城,距離秦始皇陵僅有百十公裡。秦始皇陵竣工於公元前208年,司馬遷出生,距離秦始皇陵竣工僅有63年,也就是三代人而已。
  • 秦始皇陵內的圖騰居然與外星人基地有關是真的嗎?學者這樣說
    秦始皇陵內的圖騰居然與外星人基地有關是真的嗎?學者這樣說一說到古代帝王陵,就不得不提起秦始皇陵,這座皇陵是秦始皇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歷時三十九年才堪堪建成的,可以說,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 秦始皇陵竟藏中國驚天秘密,十二謎團探尋歷史真相
    考古專家們以此為線索,努力尋找著能揭開秦陵地宮之謎的種種蛛絲馬跡。謎團一、秦皇陵封土取自何處?  體積龐大的封土堆堪稱國內之最,但它的土究竟是取自秦始皇墓中,還是挖自魚池一帶?  秦始皇陵封土堆呈覆鬥形,高76米,長和寬各約350米,如此大規模的封土堆在國內堪稱之最。但體積龐大的封土取於何處?
  • 山西團夥多次盜掘東周古墓:親述曾遇黑吃黑,文物均未被追回
    新華社資料圖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書,披露了一個盜墓團夥的犯罪活動。法院審理查明,該團夥盜掘古墓葬5座,銷贓得款20萬元。案發後,被盜文物未被追回。該團夥的盜掘行為,對研究東周歷史的實物資料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 全球同步:揭開秦始皇陵的驚天秘密!
    秦始皇陵是中國墓葬中最早使用真人大小的人類塑像的陵墓。在秦朝之前,考古發現的雕塑全部是20釐米(8英寸)高的簡單小型雕像。兵馬俑從何而來,並由誰而造,一直是一個謎。李博士相信這種製作技術以及雕像尺寸的巨大變化,肯定是因為受到了中國之外文化的影響。維也納大學藝術史系教授、中國藝術史主席Lukas Nickel教授認為最近在秦始皇陵發現的百戲俑可以證明這個驚人的新理論。
  • 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大呼:千萬別開啟古墓
    可惜這位偉大的皇帝,在位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二年,就在外出巡遊的途中病逝了,他所建立的王朝,也在奸人手中毀於一旦,他所希望的千秋萬代也沒能實現,秦始皇嬴政留給後人的,除了那些偉大的工程,就只剩一個又一個的謎團。後人想要探知秦始皇身上的奧秘,只能從史書中留下來的隻言片語,以及那個龐大的秦始皇陵中去推測。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專家:你看一下周邊的石榴樹就該明白了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專家:你看一下周邊的石榴樹就該明白了。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在這些歷史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秦朝,當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把中國所有的土地和民族全部統一了起來,並且它統一的文字,統一了貨幣。
  • 秦始皇陵銅車馬,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最逆天的是車上那把傘
    而他所謂的功績,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直遺留到現在的長城,以及秦始皇陵而已。比如在1980年12月時出土的秦始皇陵銅車馬,就曾經讓人讚嘆不已。 對秦始皇陵兵馬俑了解一些的讀者應該知道,秦始皇陵內的很多文物都存在「縮放」的現象。而秦銅車馬也是如此,它出土的時候看起來並不算是很宏偉,因為馬匹比真實的馬要小了一半,而且斜躺在土地之中,自然就沒有那種雄壯感了。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奇?為什麼不開挖?考古專家5個字道破玄機
    我相信如果有機會的話,不少人都會去秦始皇兵馬俑去看一看,作為世界奇蹟之一,秦始皇陵是值得大家一看的。我們後人不僅可以看到古時候人們的智慧,了解過去的歷史,更感嘆古人創造的奇蹟。但是很多人都有疑問,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奇?為什麼不開挖?考古專家5個字道破玄機!
  • 秦始皇陵燈油千年不滅,傳說靠的是「鮫人油」?美國專家揭開謎團
    尋長生不老藥也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的愛好。他可能是有那麼一些暴政,但是絕沒有那麼嚴重,只是後來被誇大了而已。秦始皇陵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隨著秦兵馬俑、秦銅車馬坑、秦石鎧甲坑等陪葬品的發現與發掘讓全世界為之震撼,這些陪葬品都是秦朝軍隊強大的象徵,不過這都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因為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宏大前所未有,1962年考古專家第一次對秦始皇陵進行勘察,並且繪製了一張秦皇陵的平面布局圖,據估算秦始皇陵的佔地面積有大約56平方公裡,相當於78個故宮,引起世界考古界的轟動
  • 秦始皇棺槨為何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說出重要原因
    秦始皇棺槨為何至今不敢打開?德國專家核磁掃描後,揭秘驚人真相引言: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秦始皇·嬴政眾所周知,在中國久經五千年歷史歲月中,能夠堪稱千古一帝,政績卓絕的,顯然只有秦始皇當之無愧,作為千古第一人,不僅奠定的中國統一的基礎,甚至在執政期間,作出許多影響後世的事情,而為了了解當時的歷史,秦始皇墓陵一直成為,不少考古學者最受熱議的話題之一,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已經發掘秦始皇陵,但為何他的棺槨至今無人敢打開
  • 秦始皇陵為什麼沒有繼續挖掘了?專家:你看看山上的石榴樹
    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評價秦始皇為暴君。秦始皇喜好殺戮,並且在位期間大興土木,不僅把長城連接起來,還招工60萬為自己修建陵墓,歷史上的焚書坑儒更是出自秦始皇的手筆。然而隨著歷史的漸漸浮現,也開始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現在的人普遍認為秦始皇在位期間的功績遠大於否弊。
  • 秦始皇陵的風水那麼好,為什麼秦國卻二世而亡了?一個原因最關鍵
    都知道,驪山是秦嶺北麓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約25千米,南北寬約7千米。傳說,因為此山山體像一匹驪色(黑色)的駿馬,從而得名。然而,驪山除了是秦始皇陵墓的所在地之外,還以其特有的風景和溫泉聞名於世。在西周末年的時候,周幽王和他的愛妃褒姒,曾在這裡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間接導致了西周滅亡。傳說,秦始皇生前,曾在驪山上見到了一個神女。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為何至今無法挖掘專家:看周邊的石榴樹你...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陵之一,一直是個謎。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只有秦始皇陵無法發掘。為什麼? 在秦始皇最早的記載中,史料記載,為了塑造光輝燦爛的京城形象,向陵墓內注入大量水銀,象徵江河、湖泊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