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
足以讓一個懷揣夢想的翩翩少年
變成一個油膩的中年大叔
27年
足以讓當初的熱情慢慢的磨滅成灰燼
也足以讓稜角磨平
讓才華殆盡
但他
並非如此
你可以在舞臺上看見他指點江山、運籌帷幄,也可以在舞臺下看到他的細心溫柔、彬彬有禮。他就是
從「非常林奕華」劇團成立到現在已經有27個年頭了,他始終用他那精緻的細膩、強烈的愛恨,纖細的脆弱以及透明的哀傷,初心不忘。
林奕華
如果你見到他,你絕對不會認為他已經60歲了,北大開講座的時候,他一路小跑上臺,把陳建騏的姓名牌子和自己的對調,像一個小男生完成惡作劇得意地往旁邊一站,狡黠一笑說:「搶佔先機。」
他依然是一個少年,滿懷著對生活熱情和對愛情的期待述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愛情故事戲劇人生。
他被大家熟知是因為《三國》(what is sucess),《西遊記》(what is fantasy), 《水滸傳》(what is man),《紅樓夢》(what is sex)這些劇目,從他們的英文名字就能發現,這些都是林奕華拋出的提問,對於現代人的情感與欲望,林奕華用自己獨特的解讀方式,剖析社會現象、消費文化,看過林奕華的劇之後,每個人都應該會進行思考和自省。
就像林奕華在某見面會時靜默的5分鐘,一開始,大家還是在安靜的等待,但是一會之後就有人在窸窸窣窣,竊竊私語,之後就變成大聲喧譁。開場之後,林奕華問觀眾,你們在沉默中感受到了什麼?為什麼會不安?你們在怕什麼?他的問題,總能這樣尖銳的戳破表象,讓我們在羞愧的同時去思考,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不敢反抗,只敢隱藏懦弱般的虛張聲勢。
而這次,林奕華帶著他的作品《聊齋》(why we chat)來了。林奕華的這部《聊齋》顯然和蒲松齡的聊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果還是有人相信愛和性的力量是可以打敗全世界,而其他人都不相信的話,那他的這個「相信」就是「一廂情願」。林奕華覺得蒲松齡就是帶著這樣的精神來寫的這本《聊齋志異》而林奕華的聊齋,也帶著他解讀的「一廂情願」。
▼
在今天也有很多人像是蒲松林筆下的「一廂情願」一樣,就是因為他既沒有辦法真正地掌握過去,又沒有辦法真正地開拓未來,所以他永遠在想像。這些想像之中,又有很多是自己的無力感。
時間對的話就是兩情相悅,
時間不對的話就是一廂情願。
兩情相悅的叫約會,一廂情願的話,叫誤會。
這部戲中有兩個人,一個叫蒲先生,一個叫胡小姐,他們因為某種原因在一起了。胡小姐希望可以幫助他從一個階段走到另一個人生階段,可是蒲先生一直都是那個蒲先生,所以後來胡小姐也對蒲先生的所有期望都幻滅了,所以她就說:我希望小孩子來,是你可以成長,但我現在知道你不會改變的,所以我要move on了,她就離開了他。這是這部戲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呢,分手是怎麼發生的,這個男人是不是真的不會變呢?
分開的兩個人是否一定能走出自己的問題,或是走出在這段關係裡沒有解決的結呢,我們做《聊齋》這部戲要談的就是這個。
非常林奕華
《聊齋Why We Chat》
2018-11-9/10 19:30
杭州大劇院 歌劇院
主創團隊
導演/林奕華
編劇/黃詠詩
文學顧問/楊照
文本創作/徐硯美
製作總監/陳寶愉
舞臺設計/黃逸君
燈光設計/陳焯華
編舞及形體設計/林俊浩
音樂創作及設計/陳建騏
特邀演出
張艾嘉
王耀慶
說明:
1.2米以下孩童謝絕入場
票價 | Price
60(惠民票)、 80、180、
280、480、680、880元
購票請戳全文「閱讀原文」
劇院君溫馨提示:
近期新業路和解放東路均有施工,對交通和道路造成一定影響。請大家出行注意安全,同時倡議前來觀劇的朋友們選擇公共運輸工具,綠色出行!讓我們將「綠色」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