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檔外國人在中國做的美食紀錄片大火,其原因有三點

2020-11-17 騰訊網

近日,一檔美食節目火了,其製作精良可與央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有得一比。

《奶奶最懂的》這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是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和RYAN PYLE PRODUCTIONS聯合製作的美食紀錄片,騰訊視頻全網獨播。該紀錄片將跟隨主持人大米的腳步,旅行中國,去往8個城市,探訪16 位奶奶,尋找失傳的菜譜、尋找最樸實的情感,捕捉最動人的瞬間,探索隱藏在中華大地角落裡的家鄉味道。

圖為主持人大米

總共八集,豆瓣評分高達8.9分,一經播出,便獲得了熱烈的反響,不僅如此,還出版了一本《奶奶最懂的》這部美食書也是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那麼就有人問了,為什麼有些本土做的美食片還抵不過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做的紀錄片呢,那是因為,我們並沒有那一種近乎執著的認真及精益求精。

主持人是一個名叫大米的外國人,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而且臉上經常帶著笑容,言語幽默,一眼看去就會給人一種親近的感覺。

大米和奶奶

八集裡面,大米探訪了十六位奶奶,也尋到了十六道地方美食,每到一處,就會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及特色。在這八集裡面,每位奶奶在最後都會做上一道拿手好菜來款待大米,這一點,我們本土的美食紀錄片也可以做到,但接下來大米的做法,我們本土的紀錄片鮮有人做到,下面,小編來帶領大家詳細分析《奶奶最懂的》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比較優秀的三條原因。

第一點:談吐幽默風趣,平易近人。

在每一集的開場白中,大米都會說上一句:我是大米,你們的朋友,是一個喜歡中國美食的外國人,接下來我要帶領大家探尋食物最本真的味道。簡答的幾句話,介紹了主人公和本篇主題,還會給人留下一種比較好的印象,想看看大米在之後所帶領我們做的事。而這,就是我們喜歡這一紀錄片的第一點。

友好的大米在和奶奶在一起

第二點:一心做好美食節目。

在咱們中國,凡是做節目,不可避免的都會接廣告,我們雖然可以理解節目組也要收投資,但就是看著看著突然給你插上一段廣告,想必心情肯定不會太好吧。

而《奶奶最懂的》完全播完後,也沒有一點兒廣告,全篇都是不離主題,與美食息息相關。真正做到了認真及用心,我們看到這,也會體諒到節目組所做的付出,從而就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這個節目。

第三點:給奶奶的回饋。

前面也有提到,在給每位奶奶採訪即將結束後,奶奶都會給大米做上一道拿手好菜。其實,這還沒有結束,因為大米也會回饋給奶奶一道自己親手做的美食。

沒錯,是每位奶奶,八集總共十六位,也就是要做十六道飯菜送給奶奶,而且還會結合當地的食材來進行烹飪,可謂實屬難得。

大米正在給奶奶做飯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大的好評,不僅是節目組的認真,也更是想用心思來打造一部上乘的美食節目這個目標。

(註明:文中所圖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並致歉。)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一檔不僅僅是美食的紀錄片
    #美食測評#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檔綜藝性的紀錄片。比起之前的舌尖上的味道來,這一檔的風味人間做的可能不僅僅是美食。舌尖講的是全國各地的美食,偶爾帶一些關於美食的故事和傳承,側重的是人們對於食物的極致追求。同是一個班底的團隊,甚至配音都沒換的風味人間,講的不僅僅是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更多的是文化之間的共同點和對食物有共同追求的各名族國家人種之間的美食感悟。
  • 中華美食,為什麼要去問外國人?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什麼時候輪到老外來評頭論足了?咳,別誤會,好東西要分享嘛,美食不是私房珍藏,而是世界瑰寶。再說了,國人對於本地菜餚當然熟稔,但外國人做起中國的美食節目來,還真不差。不信?先看看這位英國小哥。主人公大米,高鼻子藍眼睛,一頭金黃色的小捲毛,典型英國人長相,可他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通」。
  • 三位日本明星挑戰用中國食材做日本菜,看完這部紀錄片我的便當清單更新了
    通過拍攝住在海外的中國人和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來探尋人們留下來的理由與生活裡的哲學。60歲在日本做自媒體的中國奶奶,在羽田機場把清潔工做到匠人級別的瀋陽大姐,放棄安逸晚年生活跑遍中國農村的日本老人,還有近期為了武漢募捐而不停鞠躬的少女小美……受訪對象都是「拼命的、努力的人,老百姓」。
  • 外國網友:中華美食太逆天了!Netflix買下首部中國美食紀錄片
    2018年的時候,他再次給我們帶來8集美食記錄片《風味人間》。所有人都說,第一和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國》又回來了。這個時間段選得好,所有人都在吃著熱乎的年夜飯,也就不會覺得半夜看美食紀錄片有多難熬了。畢竟陳曉卿在江湖上已經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名號:人間惡霸!
  • 這裡有你想看的美食紀錄片,私人推薦美食紀錄片清單
    我相信大家提起美食紀錄片,最為熟悉的莫過於央視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新年》等,但是好看的美食紀錄片仍有不少,今天十兄就把我目前看過的美食紀錄片足量推薦給大家(讓大家在吃飯的時候能解悶啊)。《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美食生態。
  • 「網紅」紀錄片導演竹內亮: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將真實的中國傳達...
    在中國有極高知名度的「網紅」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發展中的中國有太多可以拍的地方,這些變化中的人物、山川、城市就是紀錄片人最感興趣的。多次來到四川的竹內亮還表示,四川的美景、美食、文化都是紀錄片人的寶礦,他特別希望有機會能好好拍一下熊貓基地的日本飼養員阿部展子。
  • 日本明星挑戰用中國食材做日本菜,看完紀錄片我的便當清單更新了
    一集15到30分鐘點開看看人生百態,讓自己更有動力去拼搏美好明天。但阿球今天要向你安利的並不是《我住》而是竹內亮導演團隊新出的美食(搞笑)紀錄片——《速食物語》。邀請三位日本男明星來到中國南京,挑戰用中國的食材做日本料理。當辣條遇見味增鍋,會煮出怎樣的味道?碰撞番茄鍋,又會怎樣?
  • 外國人嘲笑中國菜刀做不出刺身,中國人秀完刀工後,韓國人懷疑了
    中餐和西餐在很多方面沒有相同點,比如講究的食物味道,中餐有酸甜苦辣鹹一說,而在西餐中可能講究原味,酸甜的食物味道,至於麻辣是什麼味道,很多老外沒有接觸中餐就完全不知道。實際上除了講究食物的味道,在烹飪方式,食材,烹飪工具上中餐和西餐都有很明顯的區分。
  • Netflix都為他們拍了紀錄片!這三家曼谷街頭小吃,人氣、故事、美食樣樣有……
    佔據人行道做生意,美味是唯一的許可證。因此每個小攤都有自己的制勝法寶。而以劇集品質優異著稱的Netflix,為亞洲拍攝了一部《Street Food街頭有食神》,其中曼谷三家有人氣,有美食也有故事的街頭小吃店,被收納進了紀錄片中。
  • 美食紀錄片盼能多點"新配方"
    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問世的八年來,誕生了多部與美食有關的作品,都取得了較好成績,除了《舌尖3》《深夜食堂》有部分「翻車」的評論之外,其餘作品在豆瓣評分都高於8分。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再到《尋味東莞》,陳曉卿或沈宏非擔任總顧問讓這些美食紀錄片都打上了質保標籤,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李立宏深邃又極具辨識度的嗓音,仿佛一開口就能吸引觀眾的口水「直流三千尺」。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美食,是他的人生愛好、近十年來的職業主題,已成為他的某種標籤;他以紀錄片為載體,傳達著自己的美食理念、人生態度,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吃的審美趣味,也讓中國美食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疫情令《風味人間2》的製作受到不小的影響,同時,那些遭受巨大衝擊的餐飲小店和小店裡的人讓他牽掛,也更加堅定了他要做好美食紀錄片的信念——因為,片子裡不僅有美食,還有人生的美好。
  • 遇到它我才發現,美食紀錄片原來也可以走搞笑路線(當然也很好吃)!
    通過拍攝住在海外的中國人和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來探尋人們留下來的理由與生活裡的哲學。60歲在日本做自媒體的中國奶奶,在羽田機場把清潔工做到匠人級別的瀋陽大姐,放棄安逸晚年生活跑遍中國農村的日本老人,還有近期為了武漢募捐而不停鞠躬的少女小美……受訪對象都是「拼命的、努力的人,老百姓」。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稻來」是他三年前創辦的紀錄片實驗室,當時他剛剛進入商業平臺騰訊視頻,開啟了新的職業旅程。美食,是他的人生愛好、近十年來的職業主題,已成為他的某種標籤;他以紀錄片為載體,傳達著自己的美食理念、人生態度,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吃的審美趣味,也讓中國美食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
  • 紀錄片「組團出道」,美食也能有「江湖」
    有觀眾曾在觀看第二季《早餐中國》時在豆瓣開貼,認真記下第二季中自己想吃的美食和價格,想必現在,他的「待吃筆記」上已經添上一串更長的名單了。不過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發現,除了這些「熟悉的配方」,這一次的《早餐中國》還有些不一樣的「風味」——如今在騰訊視頻上搜索「《早餐中國》」,跳出來的推薦欄上還列著「一日之食」四個大字,點進頁面之後除了《早餐中國》系列,還能看到去年播出的《宵夜江湖》和於今年3月上線的《沸騰吧火鍋》等美食紀錄片。
  • 外國人為何在中國工作一段時間後,都會選擇離開?是待遇不夠好嗎
    現如今,有著這樣的一句經典的傳言:未來,有中國國籍的人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也許,對於大多中國居民來說,在沒有去到國外了解現今世界的現狀並不能感受到,為何這句話在很多世人看來越來越有道理。但是,當看到很多來到中國打拼的外國人,經過一段奮鬥歲月後都會選擇離開,究其原因更是會引發很多人的思考:也許,在未來,中國會是世界最強的國度,讓西方大多國家望洋興嘆,而且,能夠在中國生活的人更是世界所有人種中卓越人群的代表。這些預想都在外國人在中國工作過一段時間後離開的原因中得以顯現。
  • 謝霆鋒不唱歌演戲老做飯的原因 通過美食影響給更多的外國人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謝霆鋒不唱歌演戲老做飯的原因 通過美食影響給更多的外國人 11月3日,謝霆鋒髮長文回應自己不唱歌演戲,卻愛上煮飯的原因,只是希望輸出我們的食材、文化、烹飪方法,通過美食影響給更多的外國人.
  • 2019大火的復旦教授陳果,僅一年為何就迅速涼涼?原因有3點
    2019大火的復旦教授陳果,僅一年為何就迅速涼涼?原因有3在網絡時代,任何人只要有才華,都有成為「網紅」的機會,復旦陳果就是其中之一。陳果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心靈教主」、「思修女神」是學生們對陳果的至高美譽。
  • 這6部美食紀錄片,煙火氣十足,看完你就知道做中國人有多幸福
    前段時間看到一張美食地圖,小編發現祖國的每一寸疆土都有特色的美食,於是作為一個吃貨我開始狂刷各種美食紀錄片!當然也沒忘搜羅了6部煙火氣十足的紀錄片分享給大家,看過你就會知道做中國人有多幸福!陳曉卿怎麼拍了那麼多美食紀錄片?初次聽說他的名字,是在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後,當時就被那畫質和解說深深誘惑,仿佛下一秒就要被饞哭。打開《風味原產地》之後,我確認陳曉卿真的沒讓人失望,原汁原味的潮汕在他的鏡頭下簡直讓人慾罷不能,牛肉火鍋、潮州打冷、滷水鵝也為潮汕人掙足了面子。而全片分為十集、每集10分鐘的配置下飯剛剛合適。正如陳曉卿所說,潮汕是中國美食的寶貴孤島,而現在這座孤島,終於通了車!
  • 她走紅於中國,卻三嫁外國人,曾公開直言:一輩子不嫁中國男人
    她走紅於中國,卻三嫁外國人,曾公開直言:一輩子不嫁中國男人當今戀愛結婚都非常的自由,即使是跨國戀,也是非常的流行。尤其是在娛樂圈裡和外國人結婚的男明星女明星更是不在少數,大部分明星在年輕時努力打拼事業,因為有些明星演戲有局限性,所以一些老一代的演員現在拍戲都有一個固定的形象固定的標籤,今天咱們就說一說演母親比較多的一位女演員。
  • 各種向的美食節目,總有一檔你會愛
    吃貨當道,美食節目也層出不窮,今天擼否君就來安利一發各種向的美食節目。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美食」喲!《拜託了冰箱》是韓國JTBC電視臺製作的一檔料理類脫口秀綜藝。每期邀請兩位明星嘉賓和他們的冰箱到現場。八位廚師兩兩對決,只能利用冰箱中已有的食材在15分鐘內完成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