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奇葩說》播出,辯題為「老婆年薪百萬,要不要當全職爸爸?」
雙方辯手在談到關於家庭分工、撫養孩子的話題上,都各持己見。
而陳銘在節目中輸出的觀點,則將一個詞頂上了熱搜——背奶媽媽。
什麼是「背奶媽媽」?
簡單地來說就是在兼顧孩子和事業之間奔波,為了堅持母乳餵養每天背著巨大的包儲存母乳並一邊工作的寶媽。
孩子和工作,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女性兩個都要。
而這些為母則剛的女性每天面對的又是怎樣的日常呢?
陳銘描繪了一個畫面:背奶媽媽會拎著箱子到車上,把車窗全部擋起來,用雙吸的方式泵奶,然後用冷鏈包藍冰儲存。
做完這一切就趕回去工作,兩個小時後又重複一遍,兩個小時又重複一遍……如此循環往復,才能保障孩子第二天的口糧。
一個背奶包大的像炸藥包,裡面要塞下藍冰、吸奶器、母乳保鮮袋、奶瓶、紙巾、奶瓶清洗劑……
一個上班的寶媽可能要背著電腦和工作材料,再背上這個十幾斤重的」炸藥包「,每天的負荷可想而知。
」背奶媽媽「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的現象背後,反映的正是母嬰室資源的稀缺現狀。
數據顯示,全中國僅有8.22%的公司設有母嬰室,23.5%的職場媽媽無奈成為「背奶媽媽」,18.7%的媽媽更被迫選擇斷奶。
39.6%的「背奶媽媽」在單位衛生間吸奶;44.8%的「背奶媽媽」在辦公室、儲藏室、會議室等臨時地點吸奶;只有15.6%的「背奶媽媽」才可以在單位配備的專門的哺乳室內吸奶。
在過去,我們的公共意識領域裡對哺乳期母親的關心微乎其微,母嬰室這個概念在我國也興起不久。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加大對母嬰室的投入,許多一線城市的母嬰室都超過百家。母嬰室數量數一數二的上海公共場所母嬰室已達到2247家。
但這跟母嬰文化深厚的東京5444家母嬰室的數量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2018年,一間母嬰室在北京要服務549名新生兒,在東京僅為20名。
這巨大的差距都在提醒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現存的母嬰室數量遠遠還跟不上職場媽媽對哺乳的需求。
很多公司或者公共場合都會設有吸菸區,而母嬰室卻難覓蹤跡。
不是每個哺乳期寶媽都有私家車,那些經濟條件沒那麼優越的母親又能去哪裡給孩子泵奶呢?
堆滿臭鞋的更衣室?還是又髒又亂又臭的廁所?或者是一方小小的辦公桌底?
廁所的隔間往往又逼仄又髒亂,根本無法保障母乳的健康衛生。對於那些使用電動吸奶器的媽媽來說,廁所沒有電源插座,也是一個大麻煩。
為了給孩子存好母乳,她們便不得不活躍在會議室、樓梯間、天台、儲物間……各種地方。像老鼠過街一樣四處躲藏,生怕被人看到。
掐點出沒在無人的角落,泵奶仿佛變成了見不得光的事。而一旦發生意外被同事撞見,更要陷入無止境的尷尬中。
而尷尬這件事,很多哺乳期的母親早就不是第一次面對了。
每次過地鐵安檢,需要極其尷尬的向安檢員解釋一遍背包裡的奶是什麼,或者是在安檢員審視的目光中被要求喝一口自己的母乳。
寶媽們往往隔兩個小時就要泵一次母乳,否則就要面對漲奶的痛苦。而公司超時的會議、不斷脹痛的乳房,都令寶媽頭大萬分。
長期如此,乳房長出奶結,寶媽們又活在患上乳腺炎的擔憂中。就算你費盡心思把奶擠好了,母乳的儲存也是很大的問題。
有些公司沒有冰箱,或者只設置了員工冰箱,並沒有為哺乳期的母親專供的用於冷藏母乳的冰箱。
而常溫下母乳最多可以儲存6個小時左右。很多寶媽為了保障母乳的質量,無奈之下只能去乞求公司周邊的便利店幫忙儲存母乳。
有些公司午休時間不長,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很多哺乳期媽媽甚至只能一邊吃飯一邊吸奶,或者站在狹小的蹲廁裡忍受著異味小心翼翼地泵奶。
初為人母的演員熱依扎在拍攝電視劇《山海情》期間,為了堅持母乳餵養寶寶,把孩子一同帶進了劇組,在妝發期間還在為孩子泵奶。
一個哺乳期母親在外面體面的餵奶、泵奶,有多難?
人不是動物,人有隱私和羞恥心,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邊無處藏身的喧鬧場合……
公共場合餵奶要飽受各種異樣眼光,躲在沒人的角落泵奶也可能被撞見,她們不知道嗎?
可是她們有選擇的空間嗎?如果有,每個孩子不必最後只能在髒亂臭的廁所裡喝奶,每個哺乳期媽媽不必最後只能躲進衛生間。
吸奶器壞了、儲奶袋忘拿了、藍冰沒凍上,辛辛苦苦擠好一瓶奶突然灑了……
對於愛子心切的寶媽們來說,任何一種情況發生都足以令哺乳期的媽媽們感到窒息。
她們小心又焦慮,怕沒時間擠奶、存奶,怕沒地方擠奶、又怕奶量越來越稀少……
她們要的不過是一個能夠提供電源和冰箱的母嬰室,很難嗎?還有很多媽媽說不用多大的空間,不用多麼豪華的設備裝修,只要足夠安全封閉就行了。
可是在微博發起投票,「你是否支持建立母嬰室?」有七八百個人投下了「不支持」的選項。
可以理解網友們對這些投下反對意見者的憤怒,因為世上沒有感同身受的說法。
那些忙著工作的在職「背奶媽媽」要背十個月的沉重的炸藥包,每次吸奶都弓著背,有些累出了頸椎病,有些則因為手擠奶太多次,擠出了腱鞘炎。
而這些冷漠無情的人,面對他人的困境無動於衷,他們對這些在職「背奶媽媽」的期許是什麼?
你要既可以996工作,又可以007帶娃。子宮不長在他身上,他便覺得可以袖手旁觀。
什麼時候「背奶媽媽」才可以擺脫窘境,從廁所走出來?
也許只有等到更多的女性開始走上領導崗位,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她們在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發聲越來越重要。
等到那一天,女性的微弱呼聲才能被清楚的聽見,女性的權益和需求才能被更好的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