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如何實現房價翻倍?「整容」成功的秘訣就一個詞,務實

2020-12-23 瀟湘晨報

上城區紫陽街道新工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大部分建築建於上世紀80年代,社區人口居住密度大、居民活動空間小、配套設施陳舊缺損、停車矛盾突出、安全隱患嚴重。

2019年上半年,新工社區啟動了「微更新」項目,對社區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老舊小區煥新顏。

據了解,項目總涉改面積約20萬平方米,盤活居民活動空間6000多方,新增停車位近400個,完成加裝電梯15臺,新建垃圾分類房14個,受益居民2400多戶,目前為全市之首,被住建部列為改造試點案例。

「17年的時候,一套房價格在一百萬,今年是三百萬,」新工社區居民代表陳社民說:「不光是房價上面,居民的生活幸福度也顯著提高。原先因為上下樓不便,老人們就只能趴在窗戶看風景,現在能隨意出來走動。之前有個老人和我說,他有以前在西湖邊坐凳子的感覺。」

新工社區是如何實現蛻變的?昨天下午,在由杭州市社科聯(院)舉辦的 「我們的價值觀」主題詞——「務實」理論研討暨新工社區「微更新」項目座談會上,新工社區分享了他們的經驗,秘訣就在於務實。

務實的核心在於講求實效、實事求是,這一精神在新工社區的改造工作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上城區副區長朱黎明在座談會上表示,上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針對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全部由群眾說了算,同時圍繞教育、醫療、養老三個重點展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聽取群眾意見和讓老百姓實際參與進來的工作作風,切實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不是說說而已,上城區紫陽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蔣曉偉舉例說:「我們在動工的時候發現一些房屋的漏水問題比較嚴重,這是計劃之外的情況,但卻和居民生活最相關,所以針對漏水問題,我們加大了投入,以保證居民的生活質量。」

要在老舊小區改造時做到務實,除了需要統籌全局的戰略意識和整體眼光,還需要有繡花功夫,著眼於「小事」。

在新工社區正門的入口處,原先的店面層次不齊,居民的電瓶車隨意停放,導致大門初一直較為混亂。為了方便居民出行,街道統一整改了沿街商鋪,設計了「區域性」人車分流,改造小廣場,拓寬了居民活動空間。

朱阿姨是新工社區的老居民了,她說:「只要街道和社區聽到居民提出的需求,馬上就會落實好,這就是老百姓幸福感的來源。」

在座談會現場還有多位專家分享了他們觀點。

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白效詠、杭州市社科院黨建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爽均提到,新時代強化務實精神,其最終的落腳點和歸宿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微更新」項目有三點值得學習和推廣。一是務實精神既需要統籌全局的戰略意識和整體眼光,又需要做細做實的繡花功夫;二是務實精神在政府工作和社區建設方面,必須和群眾路線相結合,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三是務實精神必須體現在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兼顧應該和可能,不好大喜功。

浙江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周明寶認為,社區是城市品質發展的重要細胞。結合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民生需求,杭州上城區開展全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特別是轄區的新工社區自啟動「微更新」項目以來,積極對標「未來社區」建設標準,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形成「暢通、時尚、人文、便利、生態、宜居」的社區新環境,實現老舊小區逆生長,讓未來社區美好願景在老舊小區得以呈現。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馬彬則以《以務實作風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題,暢談如何講究求真務實。他表示,紫陽街道黨員幹部能夠到工程一線邁步子、俯身子、開方子、當釘子、搭臺子,將民生工程真正辦成民心工程,將務實的工作作風和抓落實的工作重心牢牢放在了基層一線,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受到群眾的擁護就是一種必然。

杭州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定東有感而發。他表示,所謂的務實的科學精神是就浙江本土地域中所包含的理性與感性有機結合的求真特質而言的。今天聽取了新工社區「微更新」項目,這是一次真正的基層「務實」實踐,項目充分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以解決居民生活痛點為出發點,可謂是實施過程好、理念好、成效好、可持續發展好的「四好」項目。

通訊員|趙國青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重慶:老舊小區裡上演新生活
    在他的記憶裡,曾經的三河匯碧片區因為早年城市規劃、管網設置不完善,生活、生產汙水直排而發黑髮臭,加之片區建築風貌斑駁老舊、牆皮脫落、私搭亂建、管道淤塞,公共環境雜亂,城市基礎設施缺失嚴重,「髒、亂、差」現象突出,一度讓這片城市發源地「拿不出手」。老城、老舊小區更新改造不僅速度慢而且力度小、缺乏品質感,這是不少城市面臨過的「成長的煩惱」。如何治療這一「城市病」?
  • 讓山城老舊小區「既好看」又「好住」 ——重慶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
    改造後的小區不但環境好了,而且住得更舒適,生活也更方便啦。」舊貌換新顏,建融家園的舊改「秘籍」重慶市江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物業科韓鵬介紹說,江北區南橋苑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系磚混結構安置房。
  • 今年我市計劃改造58個老舊小區
    各級各相關單位要深入調研掌握老舊小區實際情況,順應群眾改善居住條件期盼,廣泛徵求住戶意見建議,充分尊重群眾意願,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努力形成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要堅持以「水電氣路」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各項生活生產配套設施,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共建、共住、共享目標。
  • 七日談丨老舊小區改造,如何尊重「少數人利益」?
    經過多次商量,提出給底樓住戶一定補償的方案,電梯順利安裝,各樓層業主也都相對滿意;另一個老舊小區對停車場地進行重新規劃,增加了70多個停車位。此舉得到了大部分業主的支持,但也有一小部分居民認為,新增停車位侵佔了一部分綠地面積,損害了住戶的利益,因此頗有意見。
  • 遼寧探索老舊小區物業費收繳新途徑
    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老舊小區改造正在遼寧省全面展開,實現改造後物業管理全覆蓋,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關鍵一環。「老舊小區之所以如此髒亂差,缺少物業管理是一個主要原因。另外,由於老舊小區居民收入普遍較低,物業費收繳難,也會造成物業管理單位無法經營。」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同志這樣說。
  • 山東省住建廳廳長王玉志:讓物業服務覆蓋老舊小區
    全國人大代表、省住建廳廳長、九三學社山東省委副主委王玉志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一項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擴大內需、帶動消費的重要舉措,但卻存在資金籌措困難、社會資本參與意願低、改造後如何維護等諸多難題。
  • 昆明老舊小區改造兼顧「面子」和「裡子」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關係到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幸福感。老舊小區改造如何兼顧「面子」與「裡子」?昆明市官渡區通過硬體軟體雙提升,實現了老舊小區居民生活新變化。  官渡區曙光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與周圍的高樓相比,小區變矮了、變舊了,生活在這裡的人也從青年變成老人。
  • 今後兩年寧波將改造447個老舊小區
    寧波市城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史濟權說:「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明後年老舊小區改造再提速,將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改造中如何贏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 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市裡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質。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這項民生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並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 山西一老舊小區,曾經流浪狗隨處可見,如今已「飛上枝頭」
    文/城中村裡的店小二(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一座座高樓,從土地裡慢慢鑽出來,隨著時代的不同,一些老舊的小區基本淘汰,迎來的是嶄新的高樓大廈,由於老舊小區的環境以及基礎設施比較差,沒有近年來建造的小區好,其中很多人都會擁擠在新的小區裡,而老早區的人在不斷的減少。
  • 湘潭嶽塘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湘潭報導「黨群攜手破難題,老舊小區展新顏,環境變美房價漲,居民喜樂不搬家。」最近,湘潭嶽塘區嶽塘街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字裡行間透露出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滿滿幸福感。這已經是62歲老黨員鄭映霞今日敲響的第五戶居民的家門了,自開展老舊小區提質改造以來,鄭映霞便主動上門,徵求居民意見,並及時向社區、街道反映居民訴求。新四村糧店小區建於九十年代初,由於是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路面和廚房下水管道破損嚴重,今年10月,鄭映霞徵集居民意見反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問題立馬得到解決。
  • 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76萬戶
    各地黨委、政府積極承擔起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重任,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健全推進機制,加強組織協調,確保目標任務認真紮實地完成。比如,鄭州市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中心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成立市、區(縣)兩級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指揮部,有力推動工作進展。完善政策保障。
  • 德州:538個老舊小區展新顏
    2020年,小區5棟樓進行了改造,外牆加裝保溫層、樓宇更換新大門,樓內牆體粉刷一新。「供暖季室溫提高了,小區環境也得到改善,160戶居民過上了『新生活』。」王明生很高興。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事關千家萬戶。「十三五」期間,我市著力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小步,實現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一大步,全市共有538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受益群眾近8萬戶。
  • 5年房價翻倍,核心區將成為下一個河西南
    365淘房 張洲 房價翻倍要多久?毫無疑問,2020年南京樓市的目光聚焦在了江北核心區,8成首付、一房難求成為買房人對核心區樓市的深刻印象。而在4年前,江北核心區還處於「步履蹣跚」時,南京的樓市焦點當屬河西南。
  • 貴港老舊小區改造最新進展,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貴港老舊小區改造最新進展,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快樂妹說:小區更漂亮了~前段時間,貴港市本級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式開工各小區的改造項目進度也深受大家的關心老舊小區改造是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有利於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優化城市人居環境改變老舊小區髒亂差的現狀前不久,豐寶小區改造也正式動工目前建設進度如何?
  • 老舊小區換新顏 構築舒暢新生活
    「要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今年7月,國務院首次就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了辦好老舊小區改造這件「民生事」「要緊事」,我市持續深化城市有機更新,制定建德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了以市住建局牽頭、街道具體實施、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換新顏」的實踐之路。
  • 【西寧市】老舊小區「改」出美好新生活
    為切實解決老舊小區建築節能達不到要求、基礎配套設施破損老化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問題,不斷提高老舊小區住宅品質,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自2018年起,按照省政府工作安排,西寧市對涉及這些問題的老舊住宅小區實施改造,2018年至2019年,實施老舊小區改造23153戶。2020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21337戶,目前改造工作已相繼開工實施。
  • 構築舒暢新生活 順應民心著眼實際,建德高質量推進「老舊小區...
    新安江街道主要負責人說,一直以來,建德市以《杭州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技術導則(試行)》為指引,實施「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居住環境、提升服務功能、打造小區特色、強化長效管理」等5方面的改造,重點突出綜合改造和服務提升。那麼,如何繪製城市更新藍圖?建德市以「小連片」推動「大集聚」,做到腦中有全局、心中有大局、手中有布局。
  • 益陽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從「面子」到「裡子」都煥然一新
    這樣的變化得益於我市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既能拉動有效投資,又能促進消費。今年4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我市成立益陽市城鎮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老舊小區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在尊重居民意願的基礎上,畫出最大同心圓,讓城鎮老舊小區從「面子」到「裡子」都煥然一新。
  • 廣西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超過20年的老舊小區將有望全部得到...
    個,涉及居民住宅約16.87萬套;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2021—2025年期間,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以及部分2001年以後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