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最硬氣的8天,審判席上和日本對罵,椅子讓他坐出龍椅的感覺!

2021-03-05 22號公館

1946年8月,法庭被現代歷史上最不尋常人物的出現主導了11天之久。8月9日,這位檢方證人在史達林秘密警察小分隊的陪同下在東京著陸。他身穿廉價、做工粗糙的藍色毛嗶嘰西裝,頭戴一頂俄國勞動人民的黑帽子(這是1920年代因列寧而流行起來的風格),腳蹬白襪子。他就是中國的末代皇帝(見圖)。他為世人熟知的名字是亨利·溥儀,一度成為日本人徵服中國滿洲數省後所扶植的傀儡「滿洲國」皇帝。

東京審判中的溥儀

表演式地進場

盟國檢方把溥儀帶到東京指證日本人在滿洲的獸行。他是一位關鍵證人,而且他待在證人席上的時間的確比任何其他檢方證人都要長。史達林批准把前「滿洲國」皇帝送到日本,莫斯科的唯一條件是作證之後美軍要把他歸還蘇聯拘押。對此麥克阿瑟欣然同意。最高統帥被溥儀的現身弄得很尷尬,希望這位前皇帝越早離開日本越好,因為他擔心,溥儀出現在證人席上可能會引起人們再一次要求也將裕仁傳喚出庭。能讓中國皇帝做的事情,肯定也能讓日本皇帝去做。

在溥儀8月份到達東京的時候,檢方已經向法庭提交了大量證據,證明「滿洲國」是日本的衛星國。最重要的文件中有投降後未被焚毀的外務省檔案,題為「有關滿洲事務的秘密記錄」。只要對這份檔案瞥一眼,對任何獨立的觀察家來說已經足夠表明,當時是日本統治「滿洲國」,並統治溥儀。

當溥儀在8月16日第一次進入法庭大廳時,媒體席和旁聽席都擁擠不堪。溥儀對迸發的閃光燈和呆看他的人群習以為常。他表演式地進場,右手拿著一把精緻的象牙扇(此時空調已再次關閉了),以一種深思熟慮、權威式的儀態走上證人席。他戴著黑框眼鏡,由於1920、30、40年代他在星期日增刊上頻繁露面,立刻就能被人認出來。在許多方面,除非天皇裕仁本人被帶上證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沒有一位證人能夠像前滿洲皇帝一樣,與被告們有如此密切的關係。28個被告中有24個跟他有過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在那個炎熱潮溼的8月天,每個被告都注視著溥儀穿過靜下來的法庭大廳。他們一臉愁容,像是預測到即將發生的事情。唯有板垣大將莫名其妙地顯得很天真。他開心地微笑著,好像在歡迎一位熟識的生意夥伴參加派對。

以進為退的中國謀略

溥儀在證人席的表演堪稱精彩。在這個首次公開亮相之前,他被觀察家嘲笑為遲鈍,認為他即便不是弱智,也像個紙板做的假人。然而,溥儀在證人席證明了自己詭計多端,是個狡詐、奸猾、徹頭徹尾欺騙的大師。他擺平了韋伯、季南以及日本和美國的辯護律師,時而激怒他們,時而嘲弄他們,最終搞得他們互相攻訐。倘若溥儀是一個自由人,他的表演也算不俗。而考慮到他身處的特定情勢,他的表演就實在令人驚嘆了。法官席上坐著蘇聯的柴揚諾夫將軍,蘇聯把溥儀作為政治犯囚禁。柴揚諾夫的右邊是梅法官,他所代表的中國已經把溥儀定性為叛國者。與此同時還有第三位法官——美國的克拉默,溥儀正處於美國的軍事管轄權之下。也許溥儀唯一聊以自慰的是他的日本宿敵成為被告了。

從作證一開始,溥儀就採取以進為退的中國謀略。他講述板垣大將如何提出給他滿洲的皇位。他說:「如果我拒絕,我的生命就受到威脅。」然後,他玩了一個花招責備同盟國,狡猾地說:「當時民主國家並沒有試圖反擊日本軍國主義者。我一個人單槍匹馬是很難抗拒他們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聲稱,自1931年以來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在別人的挾持之下,並且由於他一直不是一個自由的人,所以不應為此承擔責任。

在溥儀這種態度持續幾天之後,強硬的韋伯轉而感到惱怒,並作了不必要的評論。韋伯說:「我們當然不是在審問證人,但是,我們關注他的可信度。有性命危險、對死亡恐懼,在戰場上不能成為原諒怯懦或逃跑的理由,在任何地方也不能成為原諒叛國的理由。一上午我們都在聽這個人說他為何與日本人勾結的各種藉口。我想我們已經聽夠了。」

1946年8月,溥儀在東京審判法庭上

嫻熟而巧妙地攪出騷動

溥儀嫻熟而巧妙地在法庭攪出周期性騷動,在這個過程中把注意力從他自己身上移開。有一次辯方向他出示一封蓋著他的圖章,或者說鈐印的信件,據說是他在1931年發給板垣的,表達了接受日本庇護的滿洲皇位的願望。溥儀掃了一眼那封信,用了一個戲劇性的開場動作跳將起來。美國憲兵急忙起立,蘇聯便衣警察小分隊也站了起來,樓座裡緊接著響起一陣嘈雜聲。韋伯爵士在法官席上大喊一聲:「坐下!」聲音高過所有的人。溥儀滿不在乎地回喊:「法官大人,這是假的!」又溜回椅子上坐下了。

韋伯說:「只管回答問題。你發過那封信嗎?」「沒有」,溥儀回答,並指責辯方「應當被判偽造文件罪」。

溥儀訪日參拜天照大神

對他冗長的交叉盤問接近尾聲時,被激怒的布萊克尼告訴法庭:「我想提請法庭注意,從這個證人作證的開頭直到現在的結尾……他明顯而蓄意地對法庭撒謊。」溥儀聳聳肩:「我不怪你,你是辯方的律師嘛。」他傲慢而饒有分寸地說,「當然,你是想要我歪曲事實。」

韋伯終止了這場辯論:「證人已經表明了某種立場,即他當時完全處於日本人的指導之下。這是一個簡單的立場。再多的交叉盤問也不會使他改口,這是顯而易見的。」

回首往事,當我重溫溥儀在證人席的證詞,其中有一句話,從歷史潮流的沉渣中凸現出來。那就是:「除了哭泣,我什麼也做不了。」這一簡單事實概括了中國皇帝的生活和時代。對裕仁也能講同樣的話嗎?

著西服的溥儀

相關焦點

  • 溥儀最男人的8天,東京審判會氣勢全開,將審判椅坐出龍椅的感覺
    溥儀在紫禁城中住了沒多長時間,馮玉祥又將他趕了出去,溥儀這個時候無奈來到了天津,可是到達天津之後卻遭到了日本鬼子控制,無奈又一次當上了偽滿政權的皇帝。很多人說,溥儀剛開始被慈禧太后拉做皇帝的時候,只有兩三歲,那個時候,所有的事情不能由他來負責,一個孩童知道什麼叫亡國之恨呢?
  • 晚清溥儀最爺們的8天,把審判席坐出龍椅的氣勢,狂飈英語和天皇對罵
    不管怎麼說,其實這些評價總會帶上個人的主觀想法。在那樣的歷史情況下,溥儀處於那樣的地位,其實很多都是不能控制的。    不過,就是人們口中這樣懦弱的亡國之君,在東京審判的審判席上,卻給我們展現了帝王該有的氣勢和威嚴,讓我們真正認識到了何為帝王。
  • 審判席當成龍椅坐,狂飈英語和天皇對罵
    審判席當成龍椅坐,狂飈英語和天皇對罵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悄悄正式宣布了投降。不過,日本天皇卻早已經私下裡和美國人達成了協議。按照美國人的承諾,他們保證天皇不會受到任何懲罰,並且天皇的位置也會得到保留。
  • 末代皇帝溥儀英文手跡曝光,英語水平起碼專業八級?
    末代皇帝溥儀雖然是個傀儡皇帝,但他應該是清朝英語水平最高的皇帝。1917年6月,張勳率領五千辮子兵在北京擁護溥儀復闢。溥儀最硬氣的8天,審判席上與日本對罵,證人椅然他坐出了龍椅的感覺這場鬧劇雖然很快就被鎮壓了,但是小皇帝溥儀的教育提上了日程。中國皇帝溥儀從港英政府中請來一位「中國通」。
  • 年輕時的溥儀霸氣十足,審判椅坐出龍椅氣勢,改造後如居家好男人
    圖為年輕時的溥儀,雖然是普通的沙發,但是從他的表情和坐姿上,還是能看出十足的霸氣。 圖為溥儀正在看報紙,任何可以坐的東西,他都能坐的很有氣勢,這種氣質可不是能裝出來的。
  • 龍椅製作精良,坐起來舒不舒服?溥儀:可沒那麼好坐
    皇帝用的各種東西都會冠以"龍"的稱呼,如龍袍、龍床、龍椅等,今天我們就要來說說這個龍椅。龍椅最早出現於唐朝,在李世民的畫像中我們看到了帶有龍圖案的椅子,而在此之前椅子並不流行,我們在看各種古裝劇時也可以發現,早期人們習慣於席地而坐或者坐在蒲團上,而椅子是在隋朝是才開始流行。
  • 溥儀最霸氣的8天,東京審判全程用英文痛罵日軍,給國人爭了口氣
    因此,中國歷史上有400多位皇帝。隨著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宣傳,我們也對這個封建國家的最高權力者有所了解,尤其是近兩年大火的清朝。不過說到歷史上哪個皇帝的命運最跌宕起伏,估計非宣統莫屬,那就是我們常說的溥儀。坐在龍椅上的三歲孩子可能想不到,自己會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皇帝。事實上,當他繼位時,清朝已經衰落了。
  • 東京審判時:溥儀撒了一個謊言,結果讓日本7個甲級戰犯判死刑!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身為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一生也是非常傳奇的。大清滅亡後,新中國建立,後來日本軍的所作所為讓我們始終沒有忘懷,而溥儀曾經也做過日本軍的傀儡,偽滿洲國建立的時候,溥儀表面是皇帝,其實背後是日本軍的控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東京審判時發生的故事。東京審判時溥儀說了啥?讓日本天皇當場大罵:無恥!
  • 溥儀和妻子重遊故宮,看見龍椅後提出個疑問,溥儀的回答字字戳心
    但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溥儀晚年帶著妻子重遊故宮,看著無數人渴望的龍椅,卻淡然道出了12個字,字字透出心酸,仿佛自己對這王位並不那麼渴望、滿足,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溥儀一生風風雨雨,三歲登基,六歲退位,一生經歷了清、民國和新中國三個不同時期,可謂是歷史的見證。
  • 不信看看溥儀
    溥儀夠落魄吧? 他三歲入宮,當了三年皇帝,就被攆了下去。 之後幾次被當做傀儡,無一不是受制於人。 但是,溥儀接受過正統的皇帝教育,怎麼坐怎麼站,都有一套系統化的標準。所以,從溥儀的言行舉止上,是可以窺探出我國古代皇帝君臨天下的氣質!
  • 不信看看溥儀就知道
    溥儀夠落魄吧? 他三歲入宮,當了三年皇帝,就被攆了下去。 之後幾次被當做傀儡,無一不是受制於人。 但是,溥儀接受過正統的皇帝教育,怎麼坐怎麼站,都有一套系統化的標準。所以,從溥儀的言行舉止上,是可以窺探出我國古代皇帝君臨天下的氣質!
  • 東京審判上日本天皇罵溥儀無恥 溥儀大怒道:你不要臉!
    愛新覺羅溥儀是中國最後一任皇帝,他三歲登基,僅僅當了三年的皇帝,六歲的時候就宣布退位了。退位後的溥儀又在紫禁城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直至馮玉祥把他趕出了皇宮。而日本天皇當時得知了溥儀離開皇宮的消息,很是同情。於是準備幫他重新建立滿洲國,扶持他當皇帝。
  • 末代皇帝溥儀珍貴老照片:圖4登基坐在龍椅上,圖6赤裸上身打網球
    照片中是溥儀(右一)小時候的樣子。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他出生於清末醇親王府,其父的末代醇親王載灃,其母是榮祿之女瓜爾佳氏。1917年,張勳借調停「府院之爭」帶兵進京,然後擁立溥儀復闢,但是這場鬧劇僅僅持續了12天。照片中是第二次登基坐龍椅的溥儀。
  • 末代皇帝:永遠找不回的龍椅
    影片開頭,幼年溥儀在蹣跚學步中,懵懵懂懂的坐上了這個代表至高權利的寶座;到結尾處,成為一名普通公民的溥儀在風燭殘年之際,又再次以遊客的身份坐上了這把椅子。由於電影是非常難得的實景拍攝,片中出現的龍椅也是經過特批後入太和殿內拍攝。而這把椅子能出鏡還靠了一個人——朱家溍先生。
  • 溥儀晚年重遊故宮,從大殿裡翻出一樣東西,暴露他做皇帝時的癖好
    溥儀皇帝還沒當三年就在辛亥革命和武昌起義的炮火下被轟下了臺,好在隆裕太后在以溥儀的名義頒發《退位詔書》的時候,和袁世凱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因此溥儀得以繼續生活在宮中。一直到1924年馮玉祥倒戈回京,派兵將溥儀趕出了宮。但是的溥儀已經18歲了,但這還是他第一次出宮生活。
  • 末代皇帝溥儀在被趕出宮後,在拜日本天照神時心中總默念一句話
    中國古代的歷史上誕生過很多位帝王,有的是代代相傳的皇室血統,有的是憑藉著自己實力上位的君王。無論是哪一種,一旦坐上龍椅,就代表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天下最優越的資源。但是,並不是當上帝王就後顧無憂了,歷代的皇帝不僅僅要治理好朝政,把天下的經濟推向最高處,而且還要防止臣子們的反變,還要處理好後宮的種種事宜,所以,如果沒有一定的能力,即使當上皇帝,也是曇花一現的狀況,有一群實力雄厚的人等著取而代之。
  • 罕見照:坐在溥儀龍座上的蘇聯大兵,坐在蔣介石寶座上的日本兵
    1949年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在老家溪口,作為一個孝子最後去祭祖,不過大水牛看著挺牛氣的!逃離大陸後,每天午餐時,蔣介石會親自餵養一條中型的狗。日本攻陷南京國民政府後,爭搶進入總統府,貴重物品洗劫一空,沒撈到油水的,乾脆坐在蔣介石、宋美齡的座椅上炫耀一下!
  • 近代坐過龍椅的2人結果怎樣?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上去?
    歷史的大河滾滾向前,無數的朝代更替,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每一次新的痕跡。他們讓歷史變得曲折坎坷,但又冥冥之中一直努力向前。說起古代歷史,我們總是從每個朝代的皇帝開始歷史的序幕。那麼提起皇帝,我們總是能夠想到皇帝坐在龍椅上開朝會,與一同官員討論國家大事的情景。
  • 99歲高文彬去世:「東京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的珍貴回憶
    這樣,坐在庭長左邊第一位的便是梅汝璈。26位被告戰犯分成兩行坐在法庭的另一邊,辯護人席在他們的下面。第一天開庭時,那個鼓吹對外侵略的日本理論家大川周明,坐在東條英機的後面,第一天開庭大川使勁在東條的光頭上「啪」一下子。東條回過看他,只好苦笑。大川周明還要打第二下,被站在最後的美國憲兵拉住。其他人都面無表情,只有大川周明一個人在「耍」。
  • 溥儀的一生《末代皇帝》:浪漫的東方想像,失落的歷史人質
    的確,在他的電影《1990》 裡,兩個出生背景完全不同的男人在世紀交替的45年間的友情和爭鬥,折射出兩人在歷史與命運的籠罩下只能被迫做出選擇;在《同流者》中,講述了一個隨波逐流的法西斯者的悲劇命運;而在反映1968法國學運的《戲夢巴黎》裡,那份集體無意識的迷狂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貝託魯奇反覆著迷於大時代背景下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小人物們,那份宿命的悲觀主義使他的電影總是充斥著一種暗湧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