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很多人可能立即會想到秦始皇嬴政,自秦始皇於230年至前221年滅六國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開始,便開啟了中國歷史上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無數朝代的變遷,一直到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下詔退位,封建王朝的歷史自此結束。
溥儀出生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退位的時候年僅6歲。溥儀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與側福晉劉佳氏之孫,攝政王載灃之子。3歲那年慈禧太后召溥儀入宮,繼承病重的光緒皇帝的皇位。
溥儀的家人都極力的反對,因為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大廈,隨時都可能坍塌,溥儀去做皇帝不過是去做一個背鍋俠而已,但是懿旨不容反抗,溥儀還是進宮了。光緒病逝後,溥儀於12月2日這天在太和殿即位。
溥儀皇帝還沒當三年就在辛亥革命和武昌起義的炮火下被轟下了臺,好在隆裕太后在以溥儀的名義頒發《退位詔書》的時候,和袁世凱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因此溥儀得以繼續生活在宮中。
一直到1924年馮玉祥倒戈回京,派兵將溥儀趕出了宮。但是的溥儀已經18歲了,但這還是他第一次出宮生活。他最後看了一眼紫禁城,對這座宏偉的大殿也是自己曾經的家,做了最後的告別。
離開北京後的溥儀去了天津,後來在日本人的脅迫下,做了偽滿洲政府的傀儡皇帝,溥儀滿心期待日本人能夠幫他「光復清室」,卻發現他不過是被利用了而已。
1945年8月15日,日軍戰敗投降。準備在瀋陽東塔機場前往日本的溥儀被蘇聯紅軍空降逮捕,並被帶到了蘇聯,當作戰爭犯關押了十年的時間,回國後還是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三年時光,於1959年12月4日作為撫順戰犯管理所首批特赦戰犯於以釋放。
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的溥儀,早已經將一切看得恨透了,他從此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只是有一個地方,是他總是逃避的。這個地方就是故宮,也就是原來的溥儀住的紫禁城。
溥儀聽說早已經聽說原來的紫禁城已經被改造成了故宮博物院,溥儀想要忘記這個地方,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終於在1961年,溥儀鼓起勇氣,來到了故宮博物院的大門口。他從衣服內的口袋裡掏出一個袋子取出裡面的錢買了一張票進了故宮。
溥儀背著手在故宮轉轉悠悠,看著自己曾經住過的地方如今已經大變樣了難免會心生感嘆。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溥儀來到了一處宮殿。他走向宮殿正中央的龍椅,突然鞠下身從龍椅得到一個小角落掏出了一樣東西。是蟈蟈籠,溥儀看著這個蟈蟈籠露出了笑意,仿佛回憶起50年前的那段時光。
當時的溥儀還是皇帝,他有一個癖好就是養蟈蟈和鬥蛐蛐。但是父親總是不準他養,說他是皇帝這樣成何體統。因此溥儀經常把蟈蟈籠藏在隱蔽的地方,這個習慣一直維持到他出宮的時候,後來這個蟈蟈籠忘記拿了,沒有想到還在這裡。看著這個蟈蟈籠溥儀眼中浮現出了對往昔歲月的無限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