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離宮時,唯一一件不願離身的寶物,現成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

2021-01-12 老王的歷史觀點

現在說到溥儀,想必是沒有人不知道的,畢竟他是清朝末期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在他被趕下皇位的時候,當時的袁世凱還讓他在北京保留著皇帝的待遇,但是在馮玉祥完全把他趕出皇宮之後,他就真的從皇帝變成了流浪的人,即便之後日本人找到了溥儀,並且讓他在偽滿洲國做了皇帝,但是我們都非常清楚,這個皇帝只不過是一個受人家控制的傀儡皇帝罷了。

溥儀

說溥儀是偽滿洲國的皇帝,不如說這個時候的溥儀其實是滿洲國的階下囚。在溥儀離開紫禁城的時候,其實他身上只有一個貼身的寶物,除了這個寶物,其他的都沒有帶上。很多人都會很好奇,究竟這個時候溥儀究竟身上帶的是什麼呢?到了這個時候,溥儀身上帶著的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吧!下面我們看看究竟溥儀當時離開北京的時候隨身帶著的是什麼東西。

田黃三連印章

戰爭勝利了,溥儀就被關押在撫順的戰犯所當中,但是之後他為了表現自己是有決心要悔過和真心改造,他最後還是把自己身上一直帶著的非常寶貴的這個寶物交給了國家,田黃三連印章這個東西就是方章璽文,其實是有一陽一陰的,陽文寫的是「乾隆宸翰」,而陰文寫的是「惟精惟一」;橢圓的玉璽意思是「樂天」。這個玉璽的石頭的質地是晶瑩剔透,非常有色澤潤,做工也是非常精細的,這是清朝時候的御用寶物。而方形的璽均是有2.6cm長的,而有2.6cm寬,高度是有10cm的;橢圓形的璽是有3cm長的,短徑是有2.3cm長,高度是有10cm的。

故宮博物館

可以明白這個寶物是非常值錢的,那個時候的溥儀把這個寶物交給了國家,之後是捐獻給故宮博物館的,之後就變成了故宮博物館的鎮館的寶物的。可以想像這個東西是多麼的珍貴!其實中國是有幾千年的歷史的,當然這麼多朝代的更替,我們中國是有非常多的珍貴的寶物流傳下來的,這些寶物很多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是有非常大的歷史研究價值,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歷史

當然溥儀當時在北京離開的時候,隨身帶著的這個寶物也是一樣非常珍貴的,而溥儀最後選擇了上交給國家,也可以看出溥儀確實是真心悔過和改造的。當然溥儀之後也得到了善待!溥儀在歷史上的功過其實不是我們一句話就可以說的清的。溥儀的一生也是非常坎坷的,他經歷過很多的事情,很小的時候就被抱走,自己的命運自己都掌握不了,而長大後的溥儀也是做錯過事的,總之歷史終究已經成為了歷史,唯有留下的寶物是非常珍貴的!

相關焦點

  • 溥儀逃離故宮帶了一件傳家寶,隨後捐給國家,如今是故宮鎮館之寶
    大清的皇帝們,最慘是就是溥儀,還是幼童的時候就被家中的叔伯推上皇位,在皇宮中度過了青春時光,隨後被帝國主義國家所利用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一直到二戰結束。
  • 溥儀出逃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是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
    溥儀逃離紫禁城時,為什麼只挑中了它,還把它縫在棉襖裡,26年間不離身?它就是乾隆爺的「黃三聯璽」!它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溥儀將它護的這麼好?四、溥儀逃離紫禁城從以上三個方面來分析,這黃三聯璽的確是一件珍寶,溥儀也非常的明白這一點。溥儀在紫禁城住到了19歲,1924年的一天,馮玉祥的國民軍要把他趕出紫禁城。憑著一紙公文,溥儀的所有財產都被沒收了,而且要在幾個小時之內搬出紫禁城。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所以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堪稱絕世罕見的中國文物,要到國外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五件中國文物還成為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知何時,它們才能回歸祖國。
  • 溥儀被趕出宮都懶得帶走的東西,搖身一變,成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翠玉白菜可不是一道菜,它是臺北的 "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由翠玉雕刻而成。雲南綠玉自傳入清代宮廷之後,就深受上層達官貴人的喜愛,一些琢玉名匠更是精細地將中華文化完美的詮釋在一小塊綠玉上,晚清尤甚。在臺北十次的民意調查中,翠玉白菜都居 "10大國寶之首",其價值不可估量。在民間傳說中,翠玉白菜更是帶著神秘的傳奇色彩。
  • 溥儀幾乎賣盡珍寶,唯獨一件珍藏,上交國家成鎮館之寶
    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皇宮的珠寶還是很多的,即使到了溥儀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珍寶房。曾經,宮內的太監燒了一座珍寶坊,也不知道到底燒掉了多少珍寶,但是剩下的珍寶殘渣就有幾十萬斤,可見珍寶之多。後來清朝不行了,溥儀就是靠變賣這些珍寶維持其奢華生活的。1924年,溥儀從皇宮被趕了出來,他隨身就帶了幾箱無價之寶。
  • 國際博物館日,見識一下這些鎮館之寶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鎮水神獸」萌萌噠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頭萌萌噠的「鎮水神獸」,它就是2013年出土於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的石犀。石犀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約8.5噸,由整塊紅砂巖雕刻而成,體態豐滿,壯實可愛,是目前我國出土體量最大的圓雕石刻之一。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2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甌永固杯「 乾隆爺混搭審美的極致體現「往細裡做」= 再加兩倍珍珠?」金甌永固杯,《國家寶藏》系列的老粉絲們一定不會忘記這件國寶。04瀋陽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龍虎寶劍「 清太祖努爾哈赤唯一遺物是大明皇帝授予他的…… 」△原諒畫質 瀋陽故宮實在是太神秘了最近有一個文化梗笑話在網上流傳:有一位網友參加漢服活動時,被問到祖上有什麼名人嗎
  • 盤點: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曾聽人說,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鎮館之寶》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可惜的是,紀錄片中只選取了十件器物,上癮卻不能過癮。今天就盤點一下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次有機會路過,不妨去看看。1.
  • 來呀,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上)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來呀,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上)  新華社記者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為何沒要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為何沒要 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
  • 來呀 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
    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此次上下篇報導10件國寶之外,仍有很多遺珠,未能一一展現。唐代「天團」——唐三彩駱駝載樂俑千年前的「流行天團」如何穿越時光而來?他們又吟唱著什麼?
  • 世上名氣最大的博物館,以「三個女人」為鎮館之寶,遊客蜂擁而至
    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法國羅浮宮一直是巴黎之旅,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它不僅是藝術殿堂,也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 於1793年8月10日開放,成為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羅浮宮規模宏大,佔地面積為24公頃,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我曾兩次前往巴黎,也未曾將博物館逛完。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在其官網新聞中則提到「十八件(組)國寶級文物」,這應該可以算作其代表作了。
  • 國際博物館日 探訪廈門博物館鎮館之寶
    6000年前的陶梟、德化白瓷的代表達摩彩像、陳嘉庚先生的寶劍……拂開歷史的塵埃,穿越時空,經歷風雨,往日光彩奪目的寶物如今靜靜坐落在博物館的展臺上,仿佛等待著與誰的相遇。今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探訪廈門市各個博物館,搜羅鎮館之寶和館藏精品,介紹它們的故事——希望下一個與它們相遇的人會是您。
  • "鎮館之寶"塵埃落定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設計者表示,這三種建築線條象徵中華、印度、波斯三種亞洲文明,三種文明的動物象徵龍、象、馬,其形象也不斷出現在南院建築中,契合「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的定位。除了飽含文化氣息,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在27日晚的點燈儀式上特別介紹,南院博物館主體建築設計結合最高等級防震措施,兼具防洪、防旱等功能,堪稱鑽石級「綠色建築」。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民眾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梁婷攝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 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你知道嗎?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
  • 陝西博物館的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號稱「能買下半個香港」
    鎏金銀竹節銅燻爐:1981年出土於陝西,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鎏金銀竹節銅燻爐,堪稱鎮館之寶。據推測,應是漢武帝賜給平陽長公主及其丈夫大將軍衛青的賞物。鴛鴦蓮瓣紋金碗:1970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為國寶級文物,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唐代最精美的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