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憶苦思甜」大會,70年代點煤油燈學習,這些你經歷過嗎?

2020-12-24 小酒九說歷史

引言: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民終於迎來了希望的曙光,國家的一切都是百廢待興,所以人們的生活也是勒緊褲腰帶,吃不飽飯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和戰火硝煙,戰戰兢兢的抗戰時期相比,能夠平安活下來已經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那時候人們生活不富裕,但是精神生活卻很充實。

電,是我們現在生活中萬萬不可缺少的,離開了電,我們就沒有辦法洗衣做飯,甚至沒有辦法工作。但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國依舊還是使用煤油作為照明的燃料,直到八十年代以後,電燈才開始在全國普及。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經濟非常落後,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是十分低下,即使那時候已經慢慢開始有了電燈,但是當時的電費在很多人的眼中,依舊是一筆巨額,根本就無力承擔,而煤油燈依舊是大部分家庭的首選。

當然,煤油燈在那個時候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即使有錢也不行,因為那時物資匱乏,實行的是計劃經濟,給每家每戶會發糧票、油票、布票之類的,只能按照上面的數量進行購買。

那時候,人們每天早出晚歸,去到生產隊工作,即使到了晚上,人們依舊還是需要學習,所以煤油燈是必不可少的。那個年代的青年,他們並不排斥學習,反而將對知識非常渴望,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他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在艱難困苦的歲月中,是煤油燈陪伴著他們成長,「憶苦思甜」是六十年代普遍的人文現象,就是為了提醒人們,即使處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中,也不要忘記曾經吃的苦。也許九零後的我們沒有經歷過這些,但是我們的父輩卻經歷過。

結語:憶苦思甜真正的意義不是讓我們去體驗當時的那種貧苦生活,而是提醒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飲水思源,要學會感恩和努力奮鬥,為祖國的偉大發展和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煤油燈#

相關焦點

  • 同學聚會歌曲204首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統統在這裡了
    適合同學聚會時聽的歌曲一共204首,收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經典好歌,再也不用發愁同學聚會用哪首歌做背景音樂,更不用發愁去KTV唱哪首歌了。多年不見,無數懷念。寄情於歌,寄思於歌,當那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你是不是回憶起了曾經共同度過的青春時光?就在這些歌曲中盡情的釋放自己,再唱起這首歌,再一次夢回翩躚少年。
  • 50年代女裝,60年代女裝,70年代女裝,80年代女裝,變化太大了!
    50年代女裝,60年代女裝,70年代女裝,80年代女裝,變化太大了! 1. 50年代女裝:50年代女裝流行代表簡樸的布拉吉連衣裙,是前蘇聯女子的日常服裝,寬鬆的短袖,褶皺裙與圓領連身衣相連,後系腰帶。後來因為中蘇關係惡化,就將「布拉吉」名稱改為「連衣裙」。
  • 70年代的農村 絕了!
    1974年,躺在媽媽懷裡睡覺的孩子,這一幕相信每一個人都曾經經歷過,歲月匆匆,回望過去,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憶苦思甜大會
  • 70年代至今,一路走來的流行經典,你經歷過幾個?
    導讀: 上個世紀60十年代,是和平年代裡的動蕩時期,法國學生運動,美國嬉皮士反傳統,而中國則是文化大革命。70年代初,中國還在文革中,當時服裝,無所謂流行,只是一種階級意識的體現,一句話「不愛紅裝愛武裝」。
  • 珍貴的彩色老照片:60年代女知青們的崢嶸歲月,笑容背後難掩苦澀
    他們為那個時代做出了貢獻、奉獻了青春,歷史應該鐫刻下他們的艱辛經歷。下面的一組珍貴彩照,記錄的就是知青們的崢嶸歲月。圖為知青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學習。圖為60年代下鄉的知青們在勞動的空閒裡,在女知青們的帶領下引吭高歌,他們樂觀的精神直到現在也在感染著我們。圖為60年代下鄉的女知青們在勞動。開著手扶拖拉機的女知青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
  • 60年代孫道臨王心剛 70年代張連文達式常 那80年代哪些男星最帥?
    說起影視圈的帥氣男星,我想不同年代的觀眾,都有不同的選擇。比如60年代,大家最喜歡的銀幕帥哥,一定是孫道臨、王心剛等,而到了70年代,張連文、達式常又開始走紅。那麼到了80年代,又有哪些男明星憑藉帥氣的外形和出色的演技而成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呢?咱們先說60年代。那時候人們的內心其實真的更加質樸純真——熱愛讀書,喜歡軍人。
  • 70後廣西人都知道的80年代的10件大事 你經歷過幾個?
    70後,也就是上世紀1970-1979年出生的人,這些人經歷從70年代的混亂到80年代的喧譁,最後到90年代的繁華,進入了新世紀的穩定前進,人生跌宕起伏。一般來說,70後廣西人的深刻記憶在1980年的改革開放開始,下面讓我們看看這些70後都經歷了哪些80年代的大事吧:
  • 李小龍60年代和成龍70年代的時尚著裝,現在的小鮮肉根本沒法比!
    時尚是一場輪迴,仔細看你就會發現,從滿清後期流行剪掉長發,換上西裝以後至今,無論衣服的款式還是髮型,都會有很多流行時尚重複的地方。在60年代,作為功夫電影的奠基人李小龍,在當時自然是時尚達人,不過他的服裝在今天來看,也依然很前衛。
  • 這些 70 年代的音樂科技,你現在也未必懂
    的確,在那個時候收音機開始普及,黑膠唱片和多軌錄音機也為 60 年代末的音樂創作鋪開了道路。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70 年代才正式拉開了現代音樂技術的序幕 — 它的上半部分可以看作是 60 年代的延伸,但下半場出現的發明,比如隨身聽和 CD,對所有的音樂類型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如果真要給個說法,我們甚至可以將其定義為 「70 年代復興」。
  • 60年代絕密照片
    文革時的上課視頻1960年,北京,街道工廠副廠長    20世紀60年代無疑是一代人最刻骨銘心的年代,也是中國現代史最重要的年代,它影響了以後中國發展進程。    本期老照片精選了60年代最為經典的影像瞬間,與這些照片一起我們重新回到那個年代,感受這十年巨變動蕩中那個不堪回首的滄桑歲月。德蘭/文
  • 70年代vs80年代,誰才是科幻電影元年
    60年代的觀眾關注的是人類在地球上力量的未來,而70年代隨著《星球大戰》的加入,科幻電影再度復興。70年代一結束,80年代就徹底打開了科幻電影的大門。這些電影大多以機器人、精神能量和友好的外星人為特色。
  • 70年代vs80年代,誰才是科幻電影元年
    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科幻電影的質量呈指數級增長。在這二十年裡,人們不再懼怕浩瀚的宇宙,而是選擇擁抱太空的神秘主義和存在於數光年之外的美麗。60年代的觀眾關注的是人類在地球上力量的未來,而70年代隨著《星球大戰》的加入,科幻電影再度復興。
  • 還記得70年代的我們嗎,70年代無與倫比的照片
    1970-1979年,這10年屬於20世紀的70年代。    70年代,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年代,這是一個轉型的時代,一個邁入新時代的時代。    國家邁入發展經濟,改革開放道路。    今天我們翻閱70年代一張張老照片,難以想像,今天的經濟發展成果是在40年前那樣的一個時代開啟的。德蘭/文
  • 這是一部時代背景在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電視劇
    騎一輛非常不時尚和隔壁大叔一樣的自行車就能把到妹子,坐在你後面摟著你和你說說身邊遇到的事,那時候還有很多忌諱,不談政治,人們以窮為榮,發誓前先說一句我向毛主席保證,之後就肯定是真誠的話語,根正苗紅的人講話都能響亮。就是在70年代,那麼荒誕的年代,它對那非常黑色的幾年幾乎隻字不提,有的就是他們一群大概18歲的哥們之前玩鬧。
  • 70年代的音響科技,你了解多少?
    的確,在那個時候收音機開始普及,黑膠唱片和多軌錄音機也為 60 年代末的音樂創作鋪開了道路。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70 年代才正式拉開了現代音樂技術的序幕 — 它的上半部分可以看作是 60 年代的延伸,但下半場出現的發明,比如隨身聽和 CD,對所有的音樂類型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如果真要給個說法,我們甚至可以將其定義為 「70 年代復興」。
  • 昨夜星辰昨夜風:憶60-70年代香港著名女影星
    「長城三公主」夏夢、石慧、陳思思,鳳凰影業公司的當家花旦朱虹、著名越劇女小生向群,是香港上世紀60~70年代紅極一時的影星,她們主演的一些電影,70~80年代曾在大陸播出過,因此大陸觀眾對她們也有一定的了解。
  • 魔獸世界懷舊服:這些60年代極品開了70也不褪色,甚至能用到海加爾山
    (飾品篇)奈淚堪比70級英雄本飾品值得一提的是,到了70級,所有裝備增加的次級屬性,命中、暴擊、躲閃、招架等,從原來的百分比加成改為了等級加成。那麼奈淚的16點法術命中等級到了70級是多少命中呢?奧術師之石的主動效果等同於增加了28點被動的法傷加成,所以奈淚也就是比它少了大概0.7%的法術命中,但是多了16點法傷,在70級的英雄本時期,法系DPS法傷還不高的時候,他們的收益是差不多的。為什麼奈淚能用到卡拉贊開荒?
  • 30張少女最美面孔,20世紀60-80年代,風華絕代
    20世紀70到80年代,從復古演變為時尚的年代,這些天然無雕飾,或清純可愛,或性感迷人的青春女性,有些在當年還是青澀女孩兒,今天已經成長為耀眼明星,有些默默無聞,但卻令人過目難忘。成長的記憶,時光的回憶,30個青春女星,喚醒美好的記憶。
  • 70年代的音響科技,你知道幾個?
    那個年代,收音機開始普及,黑膠唱片和多軌錄音機也為60年代末的音樂創作鋪開了道路.然而從某種程度上講,70年代才正式拉開了現代音樂技術的序幕——它的上半部分可以看作是60年代的延伸,而下半場出現的隨身聽和CD等發明,則對所有的音樂類型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溫70年代出現的那些音響產品。
  • 國產影視60年,看看你更喜歡哪個年代的
    從1905年至60年代初期,國產電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萌芽階段,這個時間段的,國產電影從無聲變成有聲,從黑白變成彩色,影片時長也逐漸增加,使我們的螢屏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為後期國產電影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每個年代的主要電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