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32歲男白領突發腦卒中,這兩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2021-02-13 邑城生活圈

「真實的人生遠比電影更驚險,沒有劇本,沒有快進,好在我跑贏了黃金6小時,最後贏得了一個不錯的結局。」

回憶剛過去不久的2020年12月,

32歲的陳思華至今仍心有餘悸。

他怎麼也想不到,

自己這樣一個「三不高」、作息規律的人,

竟被腦卒中這個似乎是中老年人專屬的

「惡魔」給盯上了!


2020年12月16日,我突發腦卒中住院了。

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劇烈碰撞。

我是在新會區從事品質管理工作的,作為一名「85後」,生活作息還算規律,基本晚上十點就入睡。身高1.75米、體重75公斤,在正常範圍之內。不抽菸,與朋友聚會時偶爾會喝點小酒。總的來說,身體還算健康,較少生病。

2020年12月15日晚,我的頭有點疼,但當時沒太在意,以為是中耳炎引起的。

第二天晚上8點半左右,與同事正在聚會的我,突然從椅子上摔倒在地。同事覺得不對勁,立馬打了「120」。

之後,我被送到了新會當地的一家醫院。值班醫生立即給我做了意識方面的檢查,問了姓名、年齡等基本情況,還讓我抬手抬腳,並伸出4個手指叫我看是幾,我也答對了,但說話稍微有點大舌頭。

一個多小時後,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我的左側身體開始不聽使喚,手腳也抬不起來。當地醫生考慮病情嚴重,立即將我上轉到江門市中心醫院。

23:55,我被送至江門市中心醫院。經卒中綠色通道快速評估後,該院神經內科醫生告訴我,病情很兇險,右側頸內動脈起始段夾層性閉塞,左側頸內動脈起始段夾層性重度狹窄,是很嚴重的血管病變,若不及時手術,會危及生命。我當時心裡咯噔了一下,沒想到幾個小時前還是活蹦亂跳的我,現在竟已是命懸一線。

0:16,我被送進介入手術室,此時距離我發病是3個多小時。0:26,股動脈穿刺成功;0:48,閉塞血管首次開通,醫生行雙側頸內動脈起始段支架植入術和球囊擴張術;1:45,手術結束。

術後第七天,我康復出院了。

現在回想,可能身體之前就已發出了異常信號,只是我當時沒留意。導致腦卒中,可能和兩個壞習慣有關:

一個月,我會出現兩三次頸椎痛,每次脖子不舒服,我就會扭脖子,有時骨頭會發出咯咯的聲響。痛的時候,還會按摩,甚至會使勁拍打,因為拍打後會感覺更舒服。這個壞習慣,持續了三四年。

後來我才知道,頸動脈(頸部兩側能摸到的跳動的兩條動脈)是非常脆弱的,在受到外力的過度牽拉時很容易受損傷。一旦血管內膜受損撕裂形成夾層,血流不暢就會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到管腔中進入大腦,就可能誘發腦卒中。

平常的工作,需要長時間對著電腦,忙起來的時候,一坐就是一個上午。下班了,沒事的時候,也會拿著手機看上一兩個小時,這些不良生活方式增加了腦卒中的風險。

如今,我的生活已恢復了正常,沒有出現後遺症,真的很謝謝醫生妙手回春的技術。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組急性腦循環障礙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腦功能缺損症候群。江門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助理、博士黃達泉表示,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前者,俗稱腦梗塞,是腦卒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佔全部急性腦卒中的70%,而後者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目前,國內外腦卒中救治指南有一個「黃金6小時」觀點,即在發病6小時內採取靜脈溶栓或急診血管內介入治療等方法開通閉塞的腦血管,是最有效的腦梗塞急救措施,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殘率。

不過,現實是,很少腦卒中患者能在黃金時間內到達醫院救治。

受訪專家認為,公眾對腦卒中的認識不足,是造成院前延誤的主因。

在黃達泉看來,患者錯過腦卒中急救的黃金時機,還有三大原因:

患者和家屬對腦卒中急救措施的認識不足,過於擔心治療風險,猶豫時間過長。

在院前急救方面,EMS急救人員對腦卒中認識不足,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再灌注治療時間窗了解不充分,疑似腦卒中患者作為優先處理及時性不足。

在院內急救方面,各醫院腦卒中急救能力參差不齊,部分基層醫院對腦卒中急救認知不足,未能及時轉運腦卒中患者到最近的具備相應卒中急救能力的醫院。

對於腦卒中患者來說,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早期識別,成了腦卒中急救的一大關鍵。

那麼,到底出現哪些不適需要及時呼叫「120」?黃達泉說,中風的常見症狀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腦病科三區主任黃任鋒說,市民也可牢記「中風120」口訣,快速識別腦卒中:

如果通過這三步觀察懷疑患者是中風,可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儘快送至具備溶栓或者取栓能力的醫院進行卒中急救。

腦卒中雖然被稱為「國民殺手」,但是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

「醫學材料和卒中急救技術的進步,卒中防治體系的建設,對提升腦卒中救治效果起著積極推動作用。」黃任鋒說,腦卒中的治療,重點在於腦卒中的早期急救,縮短從發病到血管再通的時間。

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局獲悉,目前我市有9家醫院納入中國卒中急救地圖,如下圖:

每個定點醫院內都建立了規範的「綠色通道」,縮短了「院內延遲」。市民可第一時間撥打「120」求救。未來,我市還將繼續推動卒中救治體系建設,讓患者儘快就近接受規範治療,提高區域內腦血管病診療水平。

那麼,陳先生死裡逃生後感悟到的「少按脖子、多運動」的健康提醒,真的可有效預防腦卒中嗎?

黃達泉說,這些因素都可能成為發病間接誘因,他給出了以下建議:

針對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進行幹預,比如治療「三高」,將血糖和血脂控制在合理範圍。

定期體檢,積極治療心臟病(心房顫動、冠心病)和無症狀性頸動脈粥樣硬化。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如戒菸、戒酒,適當鍛鍊,合理膳食,減重,規律作息,保持情緒穩定,注意防寒保暖。

腦卒中發病後,應明確腦卒中病因和分型,針對治療,以減少復發率,並定期複查。

江門市人民醫院神經內一科主任醫師王豔竹則提醒,如果平常不時感覺到頭暈、頭疼,頭腦供血不足或者出現過視力模糊等問題,推薦在體檢時查查腦血管和頸部血管。

(註:為保護隱私,患者名字為化名)

來源 | 文/江門日報記者 鄧榕 通訊員 陳君 劉森 曾冬怡 

相關焦點

  • 28歲白領突發腦溢血離世,母親痛哭:幾個症狀早該重視的
    「那個是每周一的例會,現在回憶,當時他確實有累的跡象,比如時不時地用手支撐頭部,發言的時候也能從他的語氣中感覺到他和往常不一樣。」湖南衡陽28歲白領凌軼文在開會時突發腦溢血死亡。開會期間,他多次用手託住頭,等會議結束他一下子就癱倒在座位上,隨後被送往醫院搶救。
  • 什麼是腦卒中?突發腦卒中怎麼辦?
    什麼是腦卒中?突發腦卒中怎麼辦?由於這個病來勢較快,病勢險惡且變化多端,猶如自然界的風一樣「善行多變」,所以,中醫把這類病稱為「腦中風」。由於病的發生是腦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發病突然、難以預料,因此西醫稱為腦血管病,又叫做「腦血管意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腦卒中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45歲以下的青年人發病率在逐漸上升。
  • 五旬男子洗澡突發腦卒中 緊急手術撿回一條命
    >  五旬男子洗澡突發腦卒中 緊急手術撿回一條命  中風高危人群要把握黃金4.5小時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晗  前日,52歲的楊先生在家洗澡時暈倒在地,被緊急送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據了解,楊先生在4年前發生過一次腦卒中,當時是右腦血管梗堵。康復後他放鬆警惕,沒有遵醫囑按時吃藥,依舊每天一包煙、二兩酒。  「楊先生是典型的腦卒中高危人群。」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煜敏介紹,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熬夜、肥胖、抽菸、喝酒等都屬於腦卒中高危因素。目前腦卒中多發於中老年人,但年輕化趨勢明顯。
  • 30歲小夥突發腦梗死!這兩個很多人都有的習慣害了他……
    回家一躺刷手機、刷劇,把「快樂肥宅水」當白開水喝,這是不少年輕人的宅家時的狀態。然而不良生活方式一時爽,巨大風險卻暗暗來襲。近日,中國科學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就收治了一位30多歲的小夥子,血糖嚴重超標卻渾然不知,年紀輕輕竟然突發腦梗死。
  • 19歲男子突發腦溢血去世,他的壞習慣,年輕人都有
    19歲男子突發腦溢血去世,他的壞習慣,年輕人都有 2021-01-08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32歲女白領一上班就犯頭痛噁心,沒想到竟患上這種「罕見型」的腦卒中
    整個10月,32歲的錢女士(化名)遭遇了自己的「生活大爆炸」。工作重壓之下,精神壓力本來就大,屋漏偏逢連夜雨,整整一個月,她反覆頭痛,自以為是精神壓力導致,一直默默忍耐。讓錢女士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得的竟是一種特殊型的腦卒中——腦靜脈竇血栓。這種頭痛不容忽視原是這種少見腦血管病作祟浙江醫院神經內科徐珊瑚副主任醫師說,腦靜脈竇(硬腦膜竇)包括上矢狀竇、下矢狀竇、巖上竇、巖下竇、海綿竇、直竇、側竇(橫竇、乙狀竇)、竇匯,而腦靜脈竇血栓(CVT)是一種少見的腦血管病,大約佔全部腦血管病的1%。
  • 腦卒中是什麼意思?腦出血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腦卒中是什麼意思?腦出血症狀及表現有哪些?要說這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現在還能堅持播出新情節的當屬最長壽電視劇《鄉村愛情》了——已經從第一部拍到了第十二部,筆者還停留在小時候每天晚上跟爺爺奶奶一起坐在沙發上按時收看的情景,《鄉村愛情》連象牙山F4劉能、趙四、謝廣坤、王老七都已經更新換代。記得其中一部《鄉村愛情變奏曲》的某集,謝廣坤失去了孫子導致突發腦卒中引起偏癱,當時有很多觀眾討論的火熱朝天——腦卒中是什麼意思?腦出血症狀及表現有哪些?
  • 50歲後,進入生命危險期,不想腦供血不足,要遠離哪些壞習慣?
    以前在農村流行這這樣一種說法,人到了50歲都會有一個坎,邁過去就會長命百歲。當然這是封建迷信的說法,但從人體生理的角度來說,這個說法也不無道理。人到了天命之年,身體各器官功能已出現衰退,但這個年紀對大多數人來說又恰好是上有高堂而兒女又尚未完全獨立的時候,生活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稍有不慎自身的健康就會出現問題,所以也有人說50歲後就進入了「生命危險期」。
  • 生命的意外除了心源性猝死,還有腦卒中
    除了心源性猝死,在隆冬之際,腦卒中也是需要普羅大眾高度關注。 據報導,近日杭州市一位52歲的計程車司機在開車途中突發中風,車輛撞到護欄。入院時,的哥血壓飆到了240/140毫米汞柱,診斷因血壓過高而出現腦出血,導致突發性意識障礙。 專家表示,可能的哥的突發腦卒中是這幾天天氣寒冷而導致的。
  • 韓國32歲男演員胃癌去世!胃最怕的8個壞習慣你有幾個?
    今天看到一則令人感到惋惜的消息:韓國演員樸智勳因胃癌去世,享年32歲。模特出身的演員樸智勳11日因胃癌去世,享年32歲。他的家人於15日在樸志勳的SNS上公布了他的死亡消息。樸智勳的家人方面表示,"擔心因失誤而沒能聯繫上所有人,所以上傳了帖文。
  • 29歲小夥卻有豆腐渣一樣的血管?!他的這些習慣很多人都有
    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說:「小宋的檢查結果讓我們十分吃驚,他前降支中段95%狹窄,迴旋支遠段100%閉塞,右冠近段100%閉塞……也就是說,小宋的心臟三大主血管兩根完全堵塞,一根嚴重狹窄,而他,才30歲不到。」
  • 腦卒中「偏愛」這6類人,不及時調理,腦卒中或隨時發作,需重視
    腦卒中就是血液停止運行的常見表現之一,是非常危險的腦血管重症,致死致殘率非常高,而且很難恢復。而有幾類人和腦卒中非常接近,如果不及時調整,隨時有可能會有卒中的風險,希望朋友們能注意。腦卒中最偏愛的六種人包括:一、「三高」患者「三高」即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類病人都是腦卒中的高發人群,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重要誘發原因之一;
  • 「鬼門關」裡走一遭,男子散步突發偏癱!
    男子姓李,今年39歲,神採奕奕,做起事來絲毫不含糊,根本看不出兩年前竟是該科室的重症腦卒中患者,且到「鬼門關」走了一遭。他說,「很感謝醫院急診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的醫生,當年若不是他們,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 慢生活·健康|出現這些症狀,小心是腦卒中!
    為了說明及早發現的重要性,楊柳專門舉了一個近期成功救治的病例:「45歲的患者張某,因突發左側肢體無力伴不能言語,被家屬發現後1小時內呼叫救護車送進了市急救中心。結果經過了靜脈溶栓治療後,張某的症狀得到了明顯緩解,目前已經能正常上班和生活。」 和張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6歲的患者楊某,他發生腦卒中的時候,剛好身邊沒人,結果等到被人發現時,已經過了黃金搶救時間。
  • TVB又一位演員離世,很多江門人都是看她的劇長大!
    經常看TVB的江門人,對這位「三姑六婆」應該不陌生:
  • 30歲吃播小夥,突發腦出血去世!醫生提醒:3個壞習慣年輕人要改
    最近,有一位30歲的網紅吃播小夥,竟然突發腦出血,經過醫生的全力救治,也沒有將這小夥救回來。為什麼他年紀輕輕的就發生了腦出血呢?醫生提醒:這三個壞習慣我們年輕人一定要改。第一個壞習慣就是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大量攝入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吃炸雞、可樂、泡麵等等一系列所謂的「垃圾食品」,而不喜歡吃清淡的粗茶淡飯。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時間久了,很容易產生腦梗死。
  • 腦卒中病發,就醫切勿捨近求遠
    B 我國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最新研究顯示,我國總體腦卒中發病風險為39.3%,位居全球首位,這意味著每5個人中大約會有2個人罹患腦卒中。《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提要》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20%,這意味著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佔我國居民總死亡率的22.3%。
  • 28歲女白領突然中風,半身不遂!身體這個位置不能隨便碰
    沒想到吧~工作壓力大,去按按摩、松松骨,很多長春人都喜歡這種方式。(配圖,圖文無關)但如果方法不對、用力過猛也可能會惹下大麻煩!長期伏案工作常感頸部酸痛,女白領常去做頸部按摩來緩解不適。醫生告訴她,這是因頸部按摩不當導致頸動脈夾層,使得頸內動脈狹窄閉塞導致。按摩後,她突然不能動了!.....家住武漢後湖的28歲女白領餘女士,由於長期伏案工作,又喜歡看手機追劇,她的頸部常感到酸痛。
  • 正在服用抗凝藥的患者,突發急性腦卒中,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腦卒中是導致我國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缺血性腦卒中佔比80%。對於缺血性腦卒中超急性期治療,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包括靜脈溶栓及血管內治療。隨著靜脈溶栓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救治。本文介紹一例高齡患者近期使用過低分子肝素及口服抗凝藥物,但是經過一番排除禁忌,給予靜脈溶栓治療,患者最後痊癒出院。
  • 權威觀點|急性腦卒中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與近期預後的關係
    就本院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急性腦卒中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與近期預後的關係,現分析如下。研究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46~82歲,平均年齡(66.8±6.94)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67.2±6.9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