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農村流行這這樣一種說法,人到了50歲都會有一個坎,邁過去就會長命百歲。當然這是封建迷信的說法,但從人體生理的角度來說,這個說法也不無道理。人到了天命之年,身體各器官功能已出現衰退,但這個年紀對大多數人來說又恰好是上有高堂而兒女又尚未完全獨立的時候,生活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稍有不慎自身的健康就會出現問題,所以也有人說50歲後就進入了「生命危險期」。
而50歲以後,人們最容易患的疾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且心腦血管疾病又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比如得了高血壓病,就容易發生腦供血不足甚至腦卒中、冠心病和慢性腎功能不全,因此許多人到了這個年紀也開始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從而會主動去遠離生活上的壞習慣。
什麼是腦供血不足?
要預防腦供血不足,首先要了解腦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現?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進入腦部的血流量減少,導致腦細胞急慢性缺血缺氧,引起腦功能不同程度的減退。長期慢性腦供血不足會引起患者記憶力和認知功能減退、精神欠佳、頭暈等。許多患者也會因腦供血不足而誘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會突然出現一過性的頭暈、視物模糊和站立不穩,休息幾分鐘後症狀會逐漸消失,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被視為缺血性腦卒中的前驅症狀,缺血性腦卒中又是急性腦供血不足誘發的,所以如不加以重視將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不想腦供血不足,要遠離哪些壞習慣?
1.吸菸
吸菸不僅會嚴重影響肺功能,香菸中的毒素會隨肺血管進入血液循環,損傷血管內皮,引起血管收縮,會導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缺血性腦卒中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如果有吸菸習慣的話首先就要戒菸。
2.酗酒
適量喝酒對身體健康影響不大,少量喝點紅酒還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氣運行。但酗酒在損傷肝臟的同時,會導致血管硬化和收縮,引起高血壓、腦供血不足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3.「四高」飲食
所謂的「四高」飲食,即高鹽高脂高糖和高嘌呤飲食,人到中年後身體代謝能力下降,身體對鈉離子、血脂、血糖和尿酸代謝或排洩減慢,如果攝入過多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或痛風,這些疾病也會引起腦供血不足。
4.久坐不動
有些人喜愛看電視、打麻將,有時一坐就是大半天,其實這對於中年人來說是很危險的,長時間久坐不動會使雙下肢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引發雙下肢靜脈栓塞,靜脈栓子脫落會隨血管遊走至全身,如果堵塞腦血管會引起腦梗塞,所以中老年人要適當運動,避免久坐不動。
5.熬夜勞累
如今熬夜勞累成了青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更何況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熬夜勞累會使腦細胞過度消耗,從而引起缺血缺氧。
綜上所述,50歲以後患病風險的確會大大增加,所以如果有上面的壞習慣的話,請一定要儘快遠離。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