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容易腦供血不足,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
如今,我們稍加觀察一下就不難發現,身邊有很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症狀。
有的人就會自嘲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其實,這不是中不中用的問題,大多是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
腦供血不足,顧名思義,就是指大腦的血管有點堵塞的情況。導致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大腦的功能障礙。表現出來的外在症狀就是頭暈、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等症狀。
而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改善的話,時間久了,就會增阿基大腦功能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全身的機能。
但是,腦供血不足也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如能在早期發現並進行幹預的話,是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的,於是就能避免很多嚴重疾病的發生。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幾種有助於改善腦供血的小方法,都比較簡單,在家就能做到。建議50歲以上,或者患有「三高」、血液濃稠等情況的人,都趁早學一學。
腦供血不足,每天堅持「3動作、2杯水」,改善腦供血。
3動作:
動作1:空抓手:
手掌向前,伸直胳膊,先把五指張開,胳膊前伸,然後五指併攏,彎曲胳膊。也就是,做出空抓手和屈伸胳膊的動作。這個動作早晚各一次為宜,每次50下就即可。
這個動作可以改善身體末梢的血液循環,疏通胳膊上的各條經絡,促進上人體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打通」末梢血液循環,為大腦輸送更多的養分和營養物質。
動作2:聳聳肩:
雙腿呈站立姿勢,雙臂自然放鬆,垂放在身體兩側;肩 膀先上提,然後 再放鬆,自然 落下。每天早晚進行一次,每次五分鐘左右即可。
聳肩可以幫助我們放鬆肩部和頸部的肌肉,為我們的血管提供驅動力,從而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大腦供血。
動作3:常晃晃腦袋:
頭部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各搖晃十來次就行,速度不需要太快,每天做三次,早中晚各一次,即可。
經常晃晃動腦袋,可以刺激到頸部神經和血管,有助於加速頸部血液循環。而頸動脈是輸送血液到腦部的主要動脈。這樣晃腦袋,可以增加血管的抗壓能力。同時加強大腦右半球的協調機能,改善腦供血。
2杯水:
第一杯:巴 西菇蘆 筍液
巴 西菇蘆 筍液,是將巴西菇和蘆筍共同經過搭配、發酵、提取等一系列工序後,得到的一種食物營養液。
這種營養液可以為人體提供充分的養護血管有效的蘆丁、不飽和脂肪酸、天門冬醯胺等營養物質。幫助加快血脂的代謝和血液循環的程度,從而改善腦部供血,預防血栓和腦梗。
第二杯:白開水:
白開水是最天然的「血管清洗劑」,平時注意多補充些白開水,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衝洗乾淨血管上的脂質。減少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從而改善腦部血氧供應狀況,預防頭上血管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