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炎熱的三伏天,人也變得懶散了很多。睡覺成了很多人的「養生道」,但若是明明睡了很長時間,卻總是覺得睡不醒、無精打採,就要考慮是不是大腦有些供血不足了!
夏季高溫之下,人體出汗增多,血容量相對減少,大腦供血容易不足,雖然說腦供血不足是老年人才有的常見病,但現如今很多年輕人因為生存壓力大、頸椎等疾病,患病的年輕人也在不斷的增多。
夏季嗜睡犯困,要留心腦供血不足!當出現這4個症狀,就要注意了
1、頭腦昏沉、嗜睡
正常情況下,人在經過了充足良好的睡眠之後,一覺醒來精神狀態是非常好的,自然而然工作效率也會很高,但若是發現自己不論睡多久總覺得睡不夠,睡醒之後腦袋昏昏沉沉的,還是容易犯困,想睡覺,除非過度勞累,否則這很有可能是大腦供血不足的「先兆」了。
2、語言能力失常
當大腦供血不足,會影響大腦的運動神經,運動神經功能障礙,很多患者會出現短暫的吐字不清、語言失靈的情況,重的話很可能還會出現失語等症狀,若是突然發覺自己的語言能能力出現異常,就需要「警惕」是不是大腦供血不足了。
3、面部發麻
大腦作為高級神經中樞,當大腦供血不足,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工作,當感覺神經受到影響之後,臉部就會出現發麻的情況,舌頭也會發麻,較重的還會牽連到四肢,有的人還會出現短暫性的失明、視力下降,這是因為視覺神經受到影響導致的。所以當出現這些症狀就要注意了。
4、性格變化大
當不明原因的出現了性格改變,很可能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在大腦供血不足的時候,可導致人的性格在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變化,常見的有孤僻、沉默寡言、急躁易怒等。當發現近期自己的情緒性格莫名有了很大變化,就要考慮是不是大腦供血不足了。
腦供血不足聽起來雖不是什麼大病,但若是長期腦供血不足,很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這樣就重了!所以發現腦供血不足,就要及時改善,特別是一些「三高」及有血管疾病患者,最應該注意,防止血管病變,預防腦部供血不足!
對於正常人來說,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生活作息的不規律,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情況,所以及時預防才是關鍵。
大腦作為身體的司令官,當大腦出現了問題,那麼整個人就像是一輛報廢的汽車,缺少了發動機,再也不能發動了!所以不管是腦供血不足的人,還是健康人群,都需要積極預防腦供血不足。
預防腦供血不足,要做好這3件事:
1、多喝水
喝水可以加速血液流動循環,防止血管被堵引發腦供血不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提過將菊花、決明子、牛蒡根、枸杞子等搭配在一起衝水喝,對於養血管很有好處。這個方子不但能夠疏通血管,防止血管被堵,還可改善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不適,預防腦供血不足。
菊花:清理血管垃圾,防止血管被堵;
枸杞子:保護血管,調節三高,延緩血管老化;
牛蒡根:清潔血管,疏通血管,預防血管被堵;
決明子: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潤腸通便。
自己搭配材料不方便,可以選擇下方搭配好的同款茶包,科學的搭配,保養血管效果更好,每天飯後來一杯,改善腦供血不足,血管越來越年輕。
2、糾正不良坐姿
很多年輕人出現腦供血不足,除了飲食不注意外,還與頸椎方面的疾病有關係,當頸椎出現病變,會壓迫血管,影響血管對大腦的正常供血。
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糾正不良的坐姿,特別是低頭族,走路的時候應該兩眼目視前方、挺行抬頭;坐著的時候,可以在頸椎後墊一個靠枕,保護頸椎;睡覺時候枕頭不要過低或者過高,保持頸椎正常的彎曲度。
3、堅持運動
堅持每天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流不暢、導致血管被堵,改善腦供血不足。
在早起或者晚飯後,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有氧運動,每周堅持至少3次以上,堅持下來,血管慢慢變暢通,可以改善大腦供血。
若是沒有運動條件,每天閒時可以墊墊腳,這會讓心肌獲取更多的氧氣,加速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