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神秘的家族出過36個皇后、36個駙馬和92個宰相,憑什麼?

2021-02-18 看鑑
諸葛亮在蜀漢擔任丞相諸葛瑾在東吳擔任大將軍諸葛誕在魏國是鎮南大將軍,時人都說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狗非貶義,具體看劉邦所說的功臣與功狗的區別)。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家族,在琅琊還不是第一望族,這就要說到當時的背景了。

提到魏晉南北朝,大家印象中這是一個亂世,皇帝如走馬燈式地換,可是朝廷的三公一類的高官,卻一直穩定地掌握在幾個世家大族手中。

劉禹錫的詩中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其中的「王謝」指的就是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

相比較於諸葛三兄弟後繼無人,其實,琅琊王氏對中國的歷史影響更大

公元280年,「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曾經三分天下的吳國也歸入了晉國版圖。

洛陽舉行的「受降」儀式上,司馬炎指著大殿上的一個座位,說:「我設下這個座位等你很久了。」司馬炎此話意在諷刺孫皓。

可是,孫皓聽到了此話並沒有羞愧之色,卻說:「我在南方,也設下一個座位,等待陛下很久了。」孫皓話讓在場的人都覺得他是二百五精神發作,沒人當真。

可是,36年後,這話就像讖語一樣應驗了:西晉王室在賈南風亂政、八王之亂和外族入侵的接連打擊下,灰飛煙滅。

眼瞅著中原地帶已經成了不宜居住區,山東的琅琊王司馬睿帶著一票人馬,衣冠南渡,跑到了當年孫皓的地盤。這世界上,果然是烏鴉嘴最靈!

司馬睿是想在南方重起爐灶,可問題是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藩王,而且封地還在山東琅琊,到江南地界,誰認識你啊?你就想跑來當皇帝?

誒,還真有認識他,並且願意幫助他,他們就是琅琊王氏。公元317年的三月初三,按照當地的風俗,百姓和官員都要到長江邊去祈福消災。

這一天,司馬睿坐上華麗的轎子,高擎著琅琊王的旗號,並布置儀仗隊鳴鑼開道,北方來的名流、名士也跟在後面撐場面,浩浩蕩蕩開往江邊,迤邐有一裡多長。

最重要的是,琅琊王的兩旁,站著王導王敦兄弟——這倆正是當前琅琊王氏中最耀眼的雙子星。

這來祈福的江南士族都被鎮住了:連名滿天下的琅琊王氏都服了,咱小蝦米還不趕緊套近乎?

於是,「強龍」就這樣壓住了「地頭蛇」,司馬睿,就此開啟了東晉王朝。

有朋友估計要問:這琅琊王氏到底什麼來頭,能這麼牛氣?

您還別說,琅琊王氏的祖上就很闊:

據考證,老王家的始祖是東周靈王的太子姬晉,算是「貴氣」的天子後裔。

琅琊王氏的幾個元祖是:王翦、王賁、王離

這幾個名字,知道點秦漢歷史的——都知道,山東六國中的五個(除了小韓),就是被王翦、王賁父子滅掉的,而王離則是霸王項羽的超級背景板。

而正是王離在巨鹿之戰的失敗,王家子孫果斷搬家到了琅琊郡(《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秦末,王離之子王元為避秦亂,「遷於琅琊,後徒臨沂」),從此,就肇始出了名垂千古的「中古第一望族」——琅琊王氏

在漢代,琅琊王氏就有王吉(官至博士諫大夫)、王駿(御史大夫)、王崇(大司空,扶平侯)三代牛人,就已經逐漸有了野蠻生長的態勢。

老王家的真正爆發,源於漢末魏晉時期,這一時期的老王家是真的「不蒸饅頭只爭氣」,比如:

「臥冰求鯉」的主人公——「孝聖」王祥,不但孝順,而且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此外還有能力,一路官至太尉、太保

「王覽爭鴆」的主人公王覽,他是王祥的親弟弟,同樣的孝順中直,能力出眾,最後也官至太中大夫

竹林七賢中的王戎,不但長得帥氣(神彩秀美),文章寫得好,而且還有軍事才能——滅吳大戰就有他一份,最後官至司徒

此外,還有玄學清談領袖王衍、封疆大吏王澄、王敦等人。

這樣牛氣哄哄、人才輩出的琅琊王氏,在西晉王朝,那絕對算是名動朝野的世家大族。正因為此,晉元帝司馬睿的皇位才坐得穩穩噹噹。

在司馬睿登基的那天,晉元帝見到王導,就從御座站了起來,把王導拉住:小王啊,沒有你,我可坐不到這兒呀!快來一塊坐!

這舉動,差點把王導給嚇死:皇帝啊,你這分明是坑我!我要坐上去了,還不得被你扒了皮!

王導雖然沒和司馬睿一起坐龍椅,可是王導擔任尚書,掌管朝內大權王敦則總管軍事。

即便不坐上去,老王家也相當於半個屁股蹭在龍椅上了。在王氏勢力最大時候,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真正的「王與馬,共天下」。

從此,老王家開啟了「華夏首望」「中古第一望族」的家族輝煌。

在明朝,老王家甚至出了一個儒家聖人——心聖王陽明

據統計,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人為代表的92個宰相(或相當於宰相的官位)、36個皇后36個駙馬186位文人名仕

此外,600餘人名垂青史,其中:王祥為《晉書》列傳首卷,王弘為《宋書》列傳首卷,王儉為《南齊書》列傳首卷。

這麼說吧,翻開中國歷史,幾乎到處能看到熠熠生輝的老王家,他們的光芒,幾乎照耀了每一個時代。

有人肯定要問:這麼牛掰的老王家是怎麼煉成的?倆字——家風

提到這個詞,有小夥伴估計都笑出了豬聲——又是老生常談。其實還真不是,尤其一個大家族的家風,那是上百年的教訓和經驗,甚至是拿人命換出來的,是一個家族真正寶貴的精神財富。

比如:王祥老爺子在85歲高齡,身體和靈魂都徹底「下崗」,還在臨終前留下了《訓子孫遺令》,要求老王家的子孫必須恪守「信、德、孝、悌、讓」五字真言。

在家風建設上,老王家幾乎每一代都是不遺餘力。

王羲之的四世孫王僧虔著有《誡子書》,告誡子孫不要憑藉祖蔭入仕,應讀百卷書,勤學努力,建功立業。

大儒王褒著作《幼訓》,要求家族子弟兼修儒道釋之學,同時希望兄弟之間手足相連,立身行道,始終如一。

王筠則在《與諸兒書論家世集》中,勉勵子孫「汝等仰觀堂構,思各努力」

除了德行方面的要求,琅琊王氏幾乎每個人都很好學,在政治上有所建樹的同時,也是學術思想大師。

比如王導,對玄學的認識未必就比當時的玄學家差,可以說修身與好學,鑄就了一個大家族的輝煌。

琅琊王氏之所以風雲叱吒上千年,除了積累軍功、財富以夯實家底,與老王家持續培育文化血脈,嚴格自覺地承襲和恪守家風是分不開的。

當代的人老提倡「貴族精神」,但卻搞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貴族,與其花一大筆冤枉錢,去田樸珺那裡上所謂的「貴族課」,不如到歷史中,去看看老祖宗是怎麼做的。

相關焦點

  • 這個家族培養出35個宰相、36個皇后,是中國古代第一名門望族
    2018-08-26 15:19:29 來源: 笑笑歷史說 舉報   在中國隋朝以前是沒有科舉制的
  • 中華第一望族,出了92位宰相,36位皇后,36位駙馬,名字都很耳熟
    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有不少顯赫的家族父輩都是英才,他們的子女也不在少數,「將門無犬,將家無丁」。例如北宋的楊家將,楊業是抗遼名將,他的七個孩子都是好漢,戰死沙場。就連女人,楊家的媳婦們都是漂亮的,忠誠的,愛國的。
  • 中國第一家族,昌盛1700年,有92位宰相,36位皇后,是你的姓嗎?
    古代的貴族都非常的重視家族傳承,一般在每個地方都會有幾個大的世家,而在公元220到420年這段時間裡面,曾經就出現過這樣一個龐大的家族,這個家族所達到的成就可以說是無人能及。因為就它這一個家族,就出現了有92為宰相,還出了36位皇后,你們看誰又能比得過?在秦朝的時候,出現了一位叫做王翦的一名大將,他也算是為秦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的人了。
  • 史上最牛的家族,一家出過92位丞相,36位皇后,600多位名人雅士
    中國歷來注重姓氏家族的概念,代代相傳成了我國的傳統,在我國古代有一個頂級大家族,出過92位宰相,36位皇后和36位駙馬600多位文人名仕。 琅琊王氏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素有「華夏首望」之稱,根據《潛夫論·志氏姓》記載,琅琊王氏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後代,這一說法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也有補充。
  • 歷史上第一望族琅琊王氏,共出了36位皇后、92位宰相,成功秘訣僅有...
    在這些名門望族中,均出現過改寫歷史的人物,驚豔了幾百年的時光。而要說哪個名門望族最厲害?還要說琅琊王氏。 因此在東晉時期,司馬氏當皇帝,王氏則擔任宰相,這一傳統一直保存下來。在歷史中,琅琊王氏共出了36位皇后、92位宰相,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門望族。
  • 中國有個家族,昌盛2000年,出了600位名人,超越皇家,不是孔家
    後人往往將這段話縮成了5個字,那就是「富不過三代」,縱觀中國歷史,能打破這個「魔咒」的家族(企業)並不算多,根據2014年家族企業財富的數據顯示,我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過24年,能成功進入第4代的僅有4%。
  • 中國古代頂級門閥士族-琅琊中國第一
    琅琊王氏,是長期生活於琅琊郡這一特定行政區域內的王姓望族,是中古時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稱得上是中國的第一豪族,素有「華夏首望」之譽稱。宰相輩出,橫跨漢代和魏晉南北朝時期。據《二十四史》中記載,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琅琊王氏共培養出了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和186位文人名仕。這是其他士族所無法比擬的。
  • 這個家族,差點出了第二個武則天
    在韋睿子孫為南梁盡忠的同時,留在北方的韋氏家族也出了一位改變家族命運的名將,韋孝寬。東西魏分立,韋孝寬跟隨宇文泰力保西魏,而西魏的玉璧鎮(今山西稷山)為軍事重鎮,在東西魏戰爭中首當其衝。韋孝寬鎮守此地十餘年,東魏多次西犯,都無功而返。
  • 關於36個故事的電影
    雷光夏《她的改變》●邱大立在臺灣當代知名女性唱作人中,古典樂出身的雷光夏一直是非常低調的一個,她就像一個在繁華都市裡神秘隱居的人,靜靜訴說著流動的故事,告訴我們,這就是城市,這就是騷動,這就是交換前幾年她在香港和內地舉行演唱會時,幾乎從來沒有做宣傳。在15年的創作生涯中,她慢條斯理地思考和反芻,迄今只出版了4張專輯、一張精選和2010年這張電影配樂。她根本不需要和大唱片公司的籤約歌手比賽發片速度,在華語樂壇最躁動的這15年裡,雷光夏卻一直在做關於寧靜的音樂,這不得不說是我們的一種福分。2010年,侯孝賢監製了熱門電影《第36個故事》,雷光夏專門打造了它的電影配樂《她的改變》。
  • 湖北「最神秘」村莊走紅,先後出過36位皇帝,被譽「民俗博物館」
    湖北「最神秘」村莊走紅,先後出過36位皇帝,被譽「民俗博物館」在湖北鹹寧桂花鎮有一個非常「神秘」的村莊,先後有36位皇帝都在這裡誕生,可謂是人傑地靈,它就是明崇禎三年建立的劉家橋村,也是我國著名的民俗博物館,除此之外,這裡的風景也是數一數二的
  • 36個問題愛上陌生人,靠譜嗎?
    原來,這是一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的親密試驗,實驗的情景是這樣的:在一個安靜舒適的房間裡,兩個陌生人面對面坐好,首先,雙方輪流向對方提問以下36個問題(要真實坦誠的回答),然後,兩個人不再說話,互相凝視對方的眼睛4分鐘。據說,完成這個過程大約需要50-90分鐘左右,之後兩個陌生人就會相愛了。
  • 清朝的一種特殊制度,駙馬對此非常開心,宮女卻有苦說不出
    她們也想一直生活在皇宮之中,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無需考慮是是非非,但這只是一種幻想,現實不允許她們這麼做,早晚都要嫁人,而且未來婚姻由不得她們自己選擇。每個朝代對駙馬的要求不盡相同,通常來說,駙馬的家世肯定不會太差,即使不是宰相家的公子,至少也要朝廷大員的兒子,如此才能稱得上門當戶對,否則皇家的顏面何存。  明朝時期,朱元璋頒布了一個規定,公主不許嫁給大臣的兒子,駙馬只能從官職地位或者平民中選擇,這樣是為了避免駙馬家族的勢力做大,但對於公主來說,顯得非常公平。
  • 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
    這36個問題分為三組,一組比一組來得尋根究底。這個理論的核心是,共同的脆弱能促進親近感。這項研究的作者們稱:「同伴之間發展親密關係的關鍵模式在於持續、逐步升級、相互且個人化的袒露自我。」允許自己和另一個人共享脆弱可能非常困難,這個練習能迫使你做到這一點。 我也有過多次相親,沒能夠成功。
  • 乾隆皇帝的皇后嬪妃個個美豔如花 其中一位活了92歲
    雍正六年十月生皇長女,八年生皇二子永璉,九年生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乾隆十一年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二年冊立為皇后。因皇長女、永璉、永琮先後夭折,皇后悲痛萬分。乾隆十三年在南巡途中崩逝,終年三十七歲。孝賢皇后去世後,在皇太后的主持下成為新皇后。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基,十八年生皇五女,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景。乾隆中年以後失寵。三十年(1766)南巡之時終於決裂,憤然剪去頭髮,觸犯國忌,被打入冷宮。次年七月十四日薨,終年四十九歲。
  • 36個問題,可以愛上陌生人?
    實驗結果發現:有30%參與實驗的人,在聊完36個問題後,表示他們和一起參與實驗人的關係已經超過了他們人生中和其他人的任何一段;一段時間之後,有37%的實驗者,在上課的時候坐在了一起;而有35%的實驗者,在問答過後,已經開始約會。還有一對實驗者,在六個月後就結婚了,他們邀請了所有參與實驗的人,都去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 李鳳娘憑什麼能讓三個帝王懼怕?
    一般說來駙馬都是比較懼怕公主的,就是因為公主的身份是非常高的。而除了公主還有一些有錢人家的女子,如果嫁給了一個相對普通的丈夫的話,她們的性格強勢,丈夫也會懼怕她們。雖然說這種情況難以想像,但事實上也是有的,就比如說隋朝時期楊堅和獨孤皇后,楊堅其實就比較懼怕獨孤皇后,因為我們知道當年獨孤皇后的家庭的背景是很深厚的,可以說楊堅能夠上位跟獨孤皇后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楊堅對獨孤皇后是非常尊敬的。但同時他也是比較懼怕的,因為獨孤皇后的性格是比較強勢的。
  • 傳說中的36個問題!讓你跟陌生人墜入愛河的心理問題!
    心理學家 Arthur Aron 及其團隊提出36個問題,名為「人際親密感產生試驗」,宣稱可以快速讓兩個陌生人間的親密度大大增加。心理學家更表示,只要選定問某個人以下36個問題,同時自己也回答這些問題,這樣做,可以讓任何人愛得神魂顛倒。          36個問題共拆成三組,每一組都比上一組問得更加深入。基本的原理是「雙方之間毫無掩飾的脆弱展現能讓親密度升溫。」
  • 中國36個姓始祖起源!看看你是誰的後人?!
    劉姓歷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劉隗家族、南陽劉瑾家族、諸城劉墉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至於開闢大漢帝國的沛縣劉邦家族就更不用說了。依據史料記載,從西周到東周這一家族就出了二位「伯」和八位「公」,數百年間二十幾代先後為官,單氏族居然長期不倒,權傾一朝。在西周時代,「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制度,為西周官制的建設,提供了嚴格的品位基礎。單氏族就成了這一品位制度的典型代表。這八位「公」,他們是單襄公、單傾公、單靖公、單獻公、單成公、單穆公、單武公、單平公。
  • 問過這36個問題,你們就會愛上彼此
    所以,總有人問我,有沒有什麼能讓兩個人快速了解和拉近關係的捷徑啊?說起來,還真的有捷徑。心理學家阿瑟·亞倫(Arthur Aron)發現,兩個人只需通過互相詢問36 個問題,之後對視4分鐘,就可以快速拉近距離,增進對彼此的好感,甚至愛上對方,而這個過程最多只需要9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