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長達8小時,盤點這些年看過的超長話劇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4個小時可以從北京飛到日本;5個小時可以從北京飛到泰國普吉島;8小時可以從北京飛到歐洲;12小時可以從北京飛到洛杉磯……

但有的時候如果你一不小心坐進某個劇場,那麼4個小時、5個小時、8個小時、12個小時你不但去不了任何一個度假勝地,甚至都出不了劇場。

由俄羅斯著名戲劇導演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執導,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演出的話劇《靜靜的頓河》明天就將在天橋劇場首演了,這部8小時長的話劇又讓藝綻君想起了這些年在劇場看(睡)過的那些超長話劇,想起了那些大腦完全失去對眼皮子控制的能力,心裡想著不要不要的,沉重的腦袋卻毫不猶豫地砸向身邊小夥伴的瞬間。讓我們一起回到那些享(煎)受(熬)的時刻吧!

《如夢之夢》

劇目介紹:

話說在國內開超長話劇風氣之先的當屬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這部戲足足有100多個人物,講述了八十多年的故事,因此時長足有8小時。如果一天演完全部的話,加上中場休息就得專門安排出十個小時來看它。不過因為是中國題材的作品,沒有文化和語言的障礙,加之又有許晴、胡歌等明星的加盟。這部作品自2013年首演以來,一直都很受觀眾的歡迎,現在一年一度的演出都是一票難求。尤其是喜歡胡歌的粉絲,更喜歡買池座的票,最好的座位幾乎伸手就可以碰到演員。

演出信息:

時間:2013年4月

地點:北京保利劇院

導演:賴聲川

時長:8個小時

《伐木》

劇目介紹:

來自波蘭的導演克裡斯提安·陸帕如果是個老師的話,一定是學生們的噩夢,因為他總喜歡「拖堂」。近幾年,他的作品《伐木》《英雄廣場》《酗酒者莫非》先後在國內演出,時長都在四五個小時左右,而這還不是他最長的作品。《伐木》改編自著名作家託馬斯·伯恩哈德的同名作品,是伯恩哈德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創作而成的,真實而毫不留情地剖析了他所在的奧地利藝術圈。編劇過士行曾說,5個小時其實是一種「折磨」,這部戲用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就是一群藝術家從一個藝術家為什麼死,談到自己為什麼活,「但陸帕就像劇中不斷重複的《波萊羅舞曲》一樣迴旋往復討論這個話題,用這個來折磨觀眾,但因為演員特別好,導演也很棒,整場演出就像是特別和諧的演奏,讓大家樂於被這麼折磨。」

演出信息:

時間:2015年5月

地點:天津大劇院

導演:克裡斯提安·陸帕

時長:5個小時

《尼伯龍根的指環》

劇目介紹:

無論在話劇舞臺還是歌劇舞臺,《尼伯龍根的指環》都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存在。歌劇版《尼伯龍根的指環》足有24小時長,必須得分好幾天才能看完,而2015年在烏鎮戲劇節上演的,長達7個半小時的話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是由德國塔利亞劇院帶來的。為了勸說人們鼓起勇氣買票,評論人史航曾給出建議:「早點愛上舞臺上的某個角色,這樣你便有了動力,與他(她)一起經歷劇中花開花落的四季輪迴或緊張刺激的冒險之旅;當然,更直接的辦法是,找一個有愛的人坐在旁邊,陪你一起做夢,一起看戲。」藝綻君當時雖沒有一個有愛的人陪在身邊,但並不妨礙我一個接一個地做夢。

演出信息:

時間:2015年10月

地點:烏鎮大劇院

導演:安圖·羅梅羅·努恩斯

時長:7.5小時

《兄弟姐妹》

劇目介紹:

俄羅斯導演列夫·朵金這部作品,可以說是眾多來自國外的超長話劇中,最為平易近人的了,沒有太多玄而又玄的技巧和敘述。雖然它講述的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前蘇聯農村發生的故事,但紮實的劇本,精妙的導演手法加上演員精湛的演技讓這部劇看上去沒有那麼漫長,許多情節都能與中國觀眾產生共鳴,演出結束後觀眾還捨不得走,繼續參加演後談,甚至有人表示「這樣的戲別說8小時,我天天看都行。」

演出信息:

時間:2017年3月

地點:天津大劇院

導演:列夫·朵金

時長:8小時

《酗酒者莫非》

劇目介紹:

我死了七天才被人發現,被人發現時我已經臭了……《酗酒者莫非》震撼人心的開場白註定了它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作品。這部作品改編自史鐵生的劇本《關於一部以電影作舞臺背景的戲劇之設想》,由林兆華戲劇邀請展邀導演陸帕來執導。連史鐵生生前都認為這是不可能被搬上舞臺的話劇作品,愣是被陸帕搬上了舞臺,被認為是陸帕對史鐵生的一次精神拜訪,主演王學兵在劇中的表演也讓觀眾發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王學兵。近兩年這部劇已經在多個城市演出好幾輪,生命力還是非常頑強的。

演出信息:

時間:2017年6月

地點:天津大劇院

導演:克裡斯提安·陸帕

時長:5小時

《2666》

劇目介紹:

法國「如果你能舔舔我的心」劇團帶來的《2666》,2016年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上演時就一票難求,一年之後就在天津大劇院上演,速度可以說是很快了。《2666》同名原著小說是智利作家羅伯特·波拉尼奧的遺作,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全書約合中文80萬字,由五個獨立又相互呼應的故事組成,時間跨度覆蓋二十世紀百年及二十一世紀初,涉及的國家有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墨西哥、智利。其中主要人物多達近百人,包羅文學、藝術、哲學等學科,演12個小時似乎也不算長了。這也是藝綻君看戲生涯中最大的挑戰了,睡一定是睡了,但大部分時間還是比較清醒的,可以負責任地說,這麼長的時間還是值得試一試的。

演出信息:

時間:2017年7月

地點:天津大劇院

導演:朱利安·戈瑟蘭

時長:12小時

《雪,覆蓋下的真相》

劇目介紹:

這部作品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小說《雪》改編的。但想要看到「雪覆蓋下的真相」並沒有那麼容易,首演當晚,一些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就被前半場的艱深、晦澀嚇走了,但看到最後的觀眾會慶幸自己留了下來。前半部鋪陳、埋伏的種種線索,合力在下半場上演一出充滿「爆點」的大戲,其中既有荒誕之處,又深入剖析了真實人性,犀利批判現實社會。看戲真的是一個很考驗人的事,經不起考驗的人,往往就會錯過一齣好戲。

演出信息:

時間:2018年6月

地點:上海中國大戲院

導演:布朗蒂娜·薩維提耶

時長:4.5小時

12小時,8小時,5小時……

這些話劇的時間看上去實在是太長了,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勇氣走進劇場。以藝綻君這些年親自睡過的經驗來看,這些超長作品背後往往都有一部煌煌巨著,而這些優秀導演又都耗盡心力,將其中的精華濃縮、提煉,再由眾多優秀的演員呈現在舞臺上,配合原著來看的話,那收穫只有看過的人才會懂。以往這些超長話劇大都要跨城去追,這次《靜靜的頓河》都演到家門口了,再錯過是不是就有點可惜?放一波美圖先!也許你就被打動了!

 

 

來源:藝綻

相關焦點

  • 《靜靜的頓河》影評
    感謝導演,在1957年拍出這樣大背景的電影,畫風真實自然震撼人心,雖然沒有看過原著,可以通過這部影片走近那個遙遠的民族,走近那條靜靜的頓河。  《靜靜的頓河》影評(二):靜靜的頓河  先看電影,1個上午看完,看書用了3個月。經典之處在於通過一個哥薩克家庭的描述,讓人細膩的體會整個哥薩克階層歷史,以及在社會變革中的無奈。
  • 靜靜的頓河
    8月份最後一天的凌晨兩點半,當話劇《靜靜的頓河》的演員結束了八小時的演出後謝幕致意時,觀眾全體起立,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令人盪氣迴腸。身在觀眾席中的我也同樣激動不已,好像自己又回到了2019年3月19日。那一天,當我看完140萬字,1714頁,四大本《靜靜的頓河》時,我在朋友圈裡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今天是值得紀念的一個日子。
  • 演前必備的《靜靜的頓河》小知識
    >正式開演還有9天演出時長八小時,相約看戲到凌晨,許多看過本劇的觀眾,散場時的感受如圖所示來看這部八小時史詩戲劇,除了需要超強體力,還需要在演前稍作預習1914年,一戰爆發;1917年,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相繼爆發;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成立,肖洛霍夫的國籍從俄國變成了蘇聯。1926年,他開始創作《靜靜的頓河》。動蕩時局之下,偉大的作品應運而生。
  • 吳承歡:靜靜的頓河
    在頓河左岸的懸崖向西望去。這裡距維申斯卡婭鎮十幾公裡,也是《靜靜的頓河》作者肖洛霍夫當年經常駐足的地方。圖片來源:www.wuchenghuan.com(吳承歡攝影個人主頁)王丁丁:你之前的作品都是跟你自身的經歷有關的,而這次這組《靜靜的頓河》又是怎樣的契機和緣分呢?吳承歡:我讀過肖洛霍夫那本《靜靜的頓河》,裡面對於哥薩克和頓河的描寫讓我神往。
  • 故事的力量 ——重讀《靜靜的頓河》| 徐則臣
    《靜靜的頓河》肯定是故事無比好看的那類,格裡高利和阿克西妮婭的愛情悽美動人,我正值青春期,自然看得纏綿悱惻,加上又長,140萬字,整整一個月我都深陷憂世傷生的情緒中不能自拔。但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寫小說了,自詡是個文學人,眼光端得挺高,很挑剔,對《靜靜的頓河》也一肚子意見,比如拖沓,語言有點糙,議論多,敘述比較傳統等。
  • 經典戰爭片《靜靜的頓河》完整版~
    電影《靜靜的頓河》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哈伊爾-肖洛霍夫的著名長篇小說,影片共分三部,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蕩的歷史年代中,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這部史詩式的長篇巨著一問世便立即引起了世界輿論的重視,榮獲了史達林獎金,並獲得1958年全蘇電影節一等獎和最佳導演獎、1958年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和1960年美國導演工會最佳改編影片榮譽獎。豆瓣評分8.61、本片是著名導演格拉西莫夫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後搬上銀幕的。
  • 通往頓河的漫長旅程
    由格裡高利·科茲洛夫執導、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演出、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米哈伊爾· 肖洛霍夫的同名長篇小說的話劇《靜靜的頓河》於8月23日晚-8月24日凌晨在天橋劇場完成了其北京首演。8個小時的演出(實質上持續了近9個小時)並沒有使年輕演員們綻露疲態,頓河畔的愛恨情仇被他們演出了噴薄的生命。當然,年輕難免生澀。雖然演員們的演技並無捉襟見肘之處,但相信他們還需要時光的錘鍊使自己成為「戲骨」——全場並沒有特別出眾的個人表現,而在我看來,男主角的氣場、演技均差強人意,這讓我在散場後更多地記住了「他們」,而少有關於「他/她」的印象。
  • 光榮的土地上種的是哥薩克的頭顱,靜靜的頓河到處裝點著年輕的寡婦
    , 我們的父親,靜靜的頓河上到處是孤兒, 靜靜的頓河的滾滾的波濤是爹娘的眼淚。 噢噫,靜靜的頓河,我們的父親! 噢噫,靜靜的頓河,你的流水為什麼這樣渾? 啊呀,我靜靜的頓河的流水怎麼能不渾! 寒泉從我靜靜的頓河的河底向外奔流, 銀白色的魚兒把我靜靜的頓河攪渾。 ——哥薩克古歌《頓河悲歌》頓河,俄羅斯歐洲部分的第三大河。
  • 「頓河」不平靜:不光上了央視《新聞直播間》,還引來無數文化名人力薦!
    這個暑期檔,京城最具話題的焦點大戲莫過於首屆驅動戲劇邀請展上,有8個小時長度的話劇《靜靜的頓河》。
  • 《靜靜的頓河》完整觀演攻略:八小時演出現場有什麼?
    凡購買《靜靜的頓河》演出票的觀眾,持2019/08/30演出場次的實體票票根或電子票購票憑證(查詢路徑: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票務中心公眾號-會員中心-帳戶管理-我的訂單)即可享受以下酒店優惠(僅限入住時間:8月30日14:00-8月31日12:00)★ 金辰大酒店(淮海中路795號)
  • 快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年輕人——
    恰巧飛機名叫「肖洛霍夫」米哈伊爾·肖洛霍夫,是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靜靜的頓河》的作者。這次將演員們帶到中國,正為的是8月23日、25日將在北京天橋劇場上演的戲劇《靜靜的頓河》。馬斯特卡雅劇院,這支演員平均年齡不過28歲的青年團體,其實已經演了6年「頓河」了(如果加上大二表演課上的排演,恐怕要到8年)。
  • 歌劇 《靜靜的頓河》
    捷爾仁斯基Dzerzhiusky(1909-    )《靜靜的頓河》四幕六場歌劇
  • 從小說到話劇,這是一個具象「哈姆雷特」的過程
    要將這些「小劇場」具象成為作品,是少數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它們可能搬上畫卷、遊戲、螢屏、舞臺等各種平臺,以其他創作者眼中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像一個個「哈姆雷特」具現化,又轉變成其他人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在今年即將上演的話劇中,就有多部由小說改編而來的話劇,從人氣作家到長篇著作,這些舞臺上的還原,哪部可以抓住你的眼球呢?
  • 最長達12個小時!這八部時長超長的電影你看過多少?
    電影一般時長都在2小時左右,長一點的會超過3小時,之前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因時長問題,導致遲遲無法在影院上映,多方壓力之下,導演胡波自殺。時間超長的電影,你看過幾部?8部時長超過4小時的電影,你能挑戰多少部?
  • 「頓河」北京站周一開票!27位演員分飾近50名角色
    宣傳片一睹為快:這部8小時史詩話劇將在中國最重要的兩座城市北京、上海連演搶佔最後一周暑期檔!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帶來的8小時戲劇《靜靜的頓河》於哈爾濱大劇院5月首演。《靜靜的頓河》主要以梅列霍夫一家人(尤其格裡高利·梅列霍夫)為中心,反映哥薩克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
  • 長達七個半小時的話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跌宕起伏德國神話大戲...
    450分鐘(7.5小時)的超長演出時間,跌宕起伏的傳奇劇情,以及近年來在影視、戲劇界掀起的一股「指環」改編熱,讓許多人對這部「不一樣」的話劇充滿好奇和期待:一個發源於歐洲的神話故事,怎樣與中國觀眾產生共鳴?而之所以會把亞洲首演選在江南水鄉烏鎮,背後有著怎樣的機緣巧合?如果是第一次看這麼長的話劇,生理、心理上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 這些年不幸去世的配音演員都有誰?
    下面我們一起來盤點這些年不幸去世的八大配音演員,你覺得誰最令人惋惜?1、陳阿喜近日,著名配音演員陳阿喜因病離世,享年79歲,她曾經在央視版《西遊記》中給白骨精、王母娘娘等多個角色配音,不得不說其配音的功底的確是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