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孩子的世界有誰懂 智商高卻難融入社會

2021-01-09 騰訊大申網

[摘要]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天才病」患者,大部分遠不如你想像中那麼幸運。原本家長還曾為孩子的突出表現而欣喜,但特殊才能讓別的小朋友幾乎無法與他交流,家長開始擔心了。

3月底,發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則社會新聞,將一個特殊的人群推向了公眾視野——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7歲的男童歡歡,張口就滔滔不絕地講述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平時也唯獨喜歡看時政新聞,尤其關注美俄關係。歡歡的父母原本還曾為孩子的突出表現而欣喜,但隨著歡歡年齡的增長,他這一特殊才能讓別的小朋友幾乎無法與他交流,家長開始擔心了。經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這則新聞為很多人增添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但生澀的阿斯伯格,遠沒有歡歡奇特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網絡上的評論此起彼伏,其中甚至還不乏挖苦諷刺的言論。很快,一些理性的聲音開始向人們普及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相關知識,並直言牛頓、愛因斯坦、貝多芬等歷史名人都是歡歡的同類。一時間,阿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種「天才病」的論斷,為更多的人熟知。

但事實上,新聞晨報記者採訪到幾位被現實所困的「天才病」患者,大部分遠不如你想像中那麼幸運。

家有阿斯伯格兒女

天天讀小學1年級,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語言能力的測試得分有130多。天天很小時候起就非常喜歡各種關於恐龍的知識,他跟別人聊天時話題也總是離不開恐龍的故事。上小學以後,天天卻不知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在教室裡經常無故的四處走動,也無法跟其他的小朋友正常相處。校方考慮到班級其餘孩子的學習,給天天的家長提出了勸退的意見。如今,天天的父母深深為學校的勸退意見而苦惱著。

齊齊的媽媽現在還沒拿定主意,要不要送他去普通的學校裡讀書。齊齊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出了極強的檔案學天賦,可以輕鬆的把各種繁雜的書籍歸類整理。他的媽媽為他在家中建了一個小型的「圖書館」,齊齊一個人就能把這個圖書館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他運用的管理方法,往往是經受過大學裡檔案學專業教育的人才能夠掌握的。齊齊雖然是個圖書管理的天才,卻很難跟其他的小朋友正常的交流,他一些刻板的行為也讓家長擔心孩子去學校讀書時,會不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歧視和排斥。

和天天以及齊齊比較,樂樂就幸運多了。

樂樂從4歲起,就有了一項特殊的「愛好」。無論是在自己家還是去別人家串門,他總是一進房門就開始尋找每個房間的電燈開關,然後用力的踮起腳尖去把開關打開,直到所有的燈都亮起。之後,他會緊盯著房間裡的空調,研究上面顯示的數字。起初,樂樂的父母只是覺得孩子的喜好比較特殊,並沒有想過樂樂是不是天生就患有某種特殊的疾病。每當樂樂出現此類特殊行為,父母往往都是直接打斷他,並強調這樣做是不被允許的。

但樂樂並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他這種刻板的重複行為,開始逐漸嚴重起來。他時常會單膝跪在地上,然後不斷舔自己的手。開始讀書後,他喜歡在校園裡滿世界的跑來跑去,還會給一些牆面上的磚塊做特殊的標記,並定期跑去標記的位置「檢閱」。因為不能接受樂樂在學校裡的這些表現,他的父母開始更加嚴厲的管教,甚至對他有過打罵行為,要求他跟別的小朋友一樣遵守紀律。但樂樂此後的反常表現卻愈發明顯,甚至在情緒上發生激烈變化後,會跟別的小朋友動手打架。

小學3年級時,樂樂休學半年。之後經醫院確診,他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樂樂的智商測試結果表明,他甚至比大多數同齡的孩子都要聰明,完成學業不成問題。在醫生的幫助下,樂樂開始接受個體治療,通過繪畫、遊戲等方式,學著如何去跟別人打交道。樂樂讀的是滬上一所知名的實驗小學,校長在得知他的情況後,召集家長、醫生和老師專門討論樂樂的問題。而這場討論的第一個主題就是,讓大家了解什麼是阿斯伯格症候群。

半年之後,樂樂回到了學校繼續讀書。班上的小朋友已經知道樂樂是他們一位特殊的同伴,並且知道如何通過樂樂的行為判斷他是不是開心。學校專門給樂樂配備了一位心理老師,班主任也在極力為他在班級中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樂樂開始逐漸適應了這樣的學校環境,還拿了班級的「陽光進步獎」。如今3年過去了,他除了比較喜歡自言自語外,已經可以很好的適應這個在他看來有些特殊的學校環境。

天賦讓你大吃一驚

王琳是滬上一家知名兒童醫院的精神科醫生,每天要在門診接待數十名來看精神科的孩子,其中大多數都是多動症或孤獨症兒童。在5年的從醫生涯中,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按照世俗的主流觀點去評價,阿斯伯格的確是一種病,是孤獨症譜系障礙的一種;但換個角度去看,這些孩子有一個不同於我們的大腦,他們的世界,比我們所了解的更為奇妙。」王琳曾接手過很多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他們大多在日常表現中據有一定刻板的重複行為,興趣點比較單一和固定,有社交障礙,對事物的認知更注重物體本身,而忽視其間的邏輯聯繫。「但他們的認知方式和記憶方式,卻大大有別於常人。他們的一些天賦,會讓你大吃一驚。」

在王琳看來,阿斯伯格症候群區別於其餘的孤獨症譜系障礙,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聰明」。「這些孩子的智商基本跟常人沒區別,有些甚至遠超常人,這在語言能力、記憶力和數字能力上的表現最為明顯。」王琳說,她接觸的幾個案例,孩子們都具備一個共同的能力——算日期。「哪怕是一個世紀前的日期,你報出這個日期,他會馬上告訴你這一天是星期幾。」與這些孩子們接觸,就像給王琳打開了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門,她開始細緻的觀察這些孩子們的一舉一動,試圖去尋找那把神奇的鑰匙。

「他們很多都有比較固定的興趣點,例如喜歡火車,喜歡空調,喜歡恐龍;對數字很敏感,在環境中出現的數字很快就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但這些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孩子,卻大多與這個世界隔著一條交流的鴻溝,他們不太能理解其他人的喜怒哀樂由何而生,也不會按照常規邏輯去剖析一個事物的整體。「你給他看一幅畫,他可能只會注意到畫中的房門是什麼顏色,但不會去關注這幅畫整體表達的是一個怎樣的場景。」

被當成精神分裂關起來

「我們現在能做的,還只是儘量讓這些孩子能融入我們的社會,哪怕是邊緣化的融入。」王琳在接手大量的阿斯伯格症候群案例後,也開始思考這些得了「天才病」的孩子們,未來將如何生活。「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地區,因為原本就有一些專門的社區學校來接納這些孩子,現在他們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去開發這些孩子的創造力,從而誕生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而我們,還在為讓社會接納這些孩子而努力。」

王琳說,她讀書時一個班級40名同學,最終選擇兒童精神科方向的人卻只有兩三個,因為這個研究方向「最不賺錢」。「因為缺乏專業的醫師,阿斯伯格的孩子被誤診的情況很多,有些孩子甚至被視為精神分裂症被關了起來。幾年前一個數據顯示,國內跟我一樣的兒童精神科醫生,總人數都不超過100多個。現在即便有所增加,但缺口還是非常大的。」

作為一名醫生,王琳能做的就是利用她的專業知識,盡力讓這些孩子在常人的社會中贏得包容與尊敬。「一方面要讓家長、老師了解和理解這些孩子,另一方面也要試著教會這些孩子怎麼跟他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溝通。」

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推薦閱讀:

10個可能救孩子一命的手工遊戲

歐洲各國軍校俊男靚女上演制服誘惑

上海崇明小學、初中2015對口地段表公布

日本小學生假期妖豔變身 超齡成熟驚呆網友


轉播到騰訊微博

在魔都上學掃 我就對啦~ 回復「幼升小」、「小升初」:獲取入學攻略 回復「中考」、「高考」:了解最新資訊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大申教育微信:上海升學攻略

升學、留學、育兒、職場……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2017上海小學初中報名入學問答 附流程圖

預測:2017上海教育八大變化 高考錄取將有新規

「非滬籍」高考的八條出路

九類非滬籍學生可參加2017年上海高考

2017上海中考報名 8類非滬籍生可在滬中考

相關焦點

  • 阿斯伯格綜合症你了解多少?
    阿斯伯格症候群它具有孤獨症核心的症狀,就是社會交往能力的受損和一些興趣行為表現刻板的、重複的、局限的行為動作表現。在這個共同特點基礎上,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相對來講言語發育能力和認知功能還算保持比較比較正常或基本正常的狀態,所以現在其也屬於高功能孤獨症一種類型。
  • 孤獨症科普:2-10歲的高功能孤獨症與阿斯伯格孩子,發育特點有哪些...
    按照DSM-5的診斷標準,高功能孤獨症和阿斯伯格都被放在輕度孤獨症譜系障礙裡面。 二者智力、語言基本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相對於中重度譜系孩子,他們的社會適應性更強,在正確的教育下可以最大限度融入主流學校和主流社會。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阿斯伯格症候群患病率並不高,其中剛出生的兒童發病率低一些,但是一歲到三歲兒童發病率較高一些,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性障礙。和一些普通的孤獨症患者類似,阿斯伯格症候群男童發病率比女童的發病率高一些,而且女孩比較擅長偽裝和掩飾,她們可能不會喜歡運動,往往被人錯誤地認為只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們。
  • 20年前被確診阿斯伯格的孩子,如今怎樣了?
    阿斯伯格症候群(AS),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或廣泛性發育障礙,具有與孤獨症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複、刻板的活動方式。典型自閉症主要有語言發展遲緩、人際關係與互動障礙、重複與固著的行為三項特徵;而阿斯伯格依照定義而言,並無語言發展問題,但同樣有人際互動的障礙與重複、固著的行為,也會有局限的興趣之狀況。
  • 神奇的「天才病「,解密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
    什麼是阿斯伯格症候群阿斯伯格症候群與孤獨症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的疾病亞型,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其發病率高於典型孤獨症,是一種高端形式,屬於一種高功能的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病率要比自閉症高,大約每一萬名小孩裡就有7位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阿斯伯格症候群一般被定義為「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
  • 媽媽讓阿斯伯格兒子退學去讀特校後驚訝發現:孩子居然變了樣子
    在我的認知裡,增加了很多特殊的名詞:NT、譜系、阿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症、妥瑞氏症、蘇薩克氏症候群、密集症候群、後天學者症候群等等。在普通人的眼裡,會覺得他們有怪癖,他們是怪人,他們不正常.......但其實,誰又是真正的正常呢?
  • 阿斯伯格是天才病嗎?
    阿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典型自閉都是同屬於自閉症譜系下的發育障礙,簡單的說,阿斯伯格是最輕微的一種自閉症。阿斯伯格症的核心症狀是社交能力弱,一般智力正常,學習能力正常,語言能力也基本正常。 很多阿斯伯格症的孩子長大以後擁有了高學歷和好工作,成為醫生、工程師、大學教授和科學家。臺北市長柯文哲就是阿斯伯格症患者,他的兒子也是。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這是阿斯伯格孩子的一種常態,把數學書可以換成anything。孤獨症家長有時也會想,人家的孩子都要這要那,咱們多省心,孩子的欲望何其少。所以,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難念的經,特殊兒童也有特殊兒童帶給家長的諸多簡單。那家長對此的困難究竟在哪裡?
  • 一文讀懂阿斯伯格綜合症——天才在左,自閉在右?
    關於阿斯伯格綜合症的研究和出版物在2000年至2012年間達到高峰。不同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系列AS的診斷標準,其中一些標準相互重疊。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手冊》總結了用於診斷阿斯伯格綜合症的以下關鍵特徵:1、社交障礙包括社會適應能力低,非語言溝通障礙以及社會互動缺陷。2、刻板的興趣模式,運動笨拙,重複行為,以及對特定行為的極度程式化。
  • 科普|家長如何早期識別阿斯伯格症候群
    阿斯伯格症候群在大眾認知裡總是被披著神秘的面紗,其實很多阿斯伯格症候群孩子自幼語言發育正常,有些甚至較早表現某些特殊的語言天賦,入學前社交困難和行為問題並不凸顯,加上很多家長也並不是很了解阿斯伯格症候群,因而早期也很難被家長發現,甚至很多是在青春期出現人際交往困難,或情緒、行為問題較為突出時才去就診。那麼,阿斯伯格究竟是什麼呢?
  • 父親的智商高,母親的智商低,生出來的孩子遺傳爸爸還是媽媽?
    父親智商高,母親智商低,孩子的智商就低嗎? 有研究認為,智商主要來源於X染色體,媽媽有兩個X染色體。因為男孩子有X和Y兩個染色體,X染色體來自媽媽,所以說男孩子的智商更多由媽媽決定。
  • 自閉症和阿斯伯格是不一樣的,牢記以下幾點!
    由於70%的自閉症孩子伴隨智力障礙,很多家長、老師等普通人都能很早識別出孩子的特別。不過呢,當你了解得越多,你就會發現,你不了解的也越多。很多人用這70%的自閉譜系的情況來對比其他自閉症患兒,對另外30%的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就當他們沒問題,徹底忽略了,還對別人振振有詞地講,你家(或我家)孩子沒毛病!
  • 「我們是阿斯伯格,但也可以過得很不錯!」
    具有與自閉症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複、刻板的活動方式,在分類上同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但又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能障礙,這是對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基本定義。他們往往會診斷很晚,或很難被發現,大多數都是在人群中艱難地偽裝,那麼,阿斯伯格人士的遭遇都是怎麼樣的?成年後,他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 值得阿斯伯格家庭閱讀和學習的書
    《阿斯伯格症候群》,這本書屬於入門級了,不少家長都看過和知道,也是我確診後買的第一本書。這裡面說的一些困難或障礙,不一定孩子都有,因為它是非常全面的一本書,幾近於診斷,講述了阿斯伯格孩子在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情況,以及存在並發的症狀和容易誤診的方向。
  • 14歲阿斯伯格男孩與媽媽的一場對談,暴露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媽媽有這樣的感慨不止因為要應付孩子自身的障礙,同時還因為常常要面對社會的壓力。比如,每次帥寶在學校闖禍,生活中、事業上高傲的媽媽都會為了他低頭認錯,「拜託你原諒我們,拜託你給這個孩子一個機會,不要讓他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軟肋!
  • 無法治癒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主要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一旦患上這種疾病主要表現是沒有明顯的語言發育障礙和智能障礙,這種疾病其他的臨床表現是和孤獨症相似的,也是會有社會交往能力差以及交友少等症狀出現的。02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患上這種疾病會有哪些症狀?(一)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有哪些?
  • 什麼樣的孩子才能有成就,除了情商智商高,其實逆商才是關鍵
    作為父母,我更垂青孩子的情商高和智商高,覺得惟有領有了這兩樣,那才是孩子未來有所造詣的致勝寶貝。但究竟上,大概會讓咱們大跌眼鏡大概說,讓孩子掃興。而一片面如許的才氣越高,他們未來面的社會變更的才氣也就快,他混出個花樣的大概也就越大。給朋友們舉兩個例子做以介紹:案例一:某丹從上學首先即是個德才兼備的好門生,她結果門門先進,接人待物無一不讓人歡樂。可即是如許的她,卻在考大學那年,受到母親的阻截。
  • 先天性運動障礙患者:不查智商學校不讓上學,希望多一些接納和包容
    先天性運動障礙患者顏大棚在「九派當事人」發聲,「有一次因為搬家要轉學,轉學手續辦完,落了幾天課,有點跟不上,就被老師誤解成智障學生,讓我查智商,不查就不讓我繼續留在那裡讀書。後來檢查是79,智商70以上都是合格的,學校才又讓我跟班試讀一個學期。那時候,我特別努力、特別踏實,到了期末以語文99分、數學87分、英語91的成績進了前10名。」
  • 孩子交給這幾類老人帶,智商情商都會高!
    但畢竟老人的育兒觀念跟年輕家長有很大的出入,也就容易出現矛盾,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但如果你家老人是以下類型,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情商和智商都將會很高! 但是,現在社會學習能力十分重要。而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小開始,如果孩子年幼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長大後想要糾正難度很大。因此,如果老人有很高的學歷,可以看懂孩子書本上的內容,就會懂得什麼時候需要監督他學習,什麼時候要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
  • 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 天才病是對孤獨症的誤解
    說到阿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它的別稱「天才病」,或者「孤獨症」。這種病患在情感交流和社會交往中存在很大的困難,但也有人問阿斯伯格症候群成年後就好了嗎?患有阿斯伯格障礙的孩子通常會在特殊的領域和話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興趣,不少父母因此而忽略了早期的引導和培養,天才病其實是對孤獨症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