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導演作品:《失常》

2021-02-22 電影觸覺CineTouch

▲查理·考夫曼

查理·考夫曼在1999年憑藉《傀儡人生》這個腦洞大開的原創劇本而一舉成名,進入到千禧年後,努力不懈地創作出好幾個天馬行空的劇本:《人性》、《改編劇本》、《美好心靈的永恆陽光》,令斯派克·瓊斯和米歇爾·貢德裡這兩位小圈子裡受追捧的MV導演迅速為廣大觀眾所認識。考夫曼的劇本構思奇特,充滿了無拘無束的幻想和荒誕不羈的人物,情節發展也是令人捉摸不透,自然獲得了鬼才編劇的美譽。考夫曼在2008年執導處女作《紐約提喻法》之後,沒有再推出任何新作,直到2015年才和另一位導演合作導演了一部定格動畫《失常》,由此可見,他似乎對於導演並不熱衷,更喜歡為他人編寫天馬行空的劇本。

這部《失常》同樣出自他的手筆,依然有意想不到的想像力。最大的亮點無非是採用定格動畫來呈現,人物動作較為遲鈍,流露出一種怪異和超現實的觀感。不知這是否成本限制所致,這種動畫手法並沒給主題帶來太多突破。影片講述作家麥可·斯通來到辛辛那提,推銷自己的成功學暢銷書,並準備在一場大會上發表勵志演說。然而,這個已婚男人卻在酒店邂逅了一位不善言辭的女子麗莎,兩人碰出了火花,由此展開了一段婚外情。

劇中人物都是戴著面具的木偶,細看之下除男女主角外,各人的臉部表情木訥雷同,而其中有一幕是男主角在噩夢裡把自己整張臉掉在地上,令男主角的心聲呼之欲出。另外,導演用同一位男演員給(除男女主角外的)所有角色配音,故意給人造成一種困惑感。其實,這種千人一面、同一個聲音的設計不太驚豔,因為早在1999年考夫曼自己的成名作《傀儡人生》裡已出現過類似的表達。

這部《失常》算是考夫曼眾多晦澀難解的作品裡最通俗易懂的一個例外。這個劇本過於淺顯,描述一場由中年危機而引發出的存在主義困境,主人公是患有「厭世」症或某種疾病的中年男人,他把焦慮感投射到周圍的人身上,卻從不反思自己問題的根源。從最後變聲的女主角麗莎可看出,主人公很可能只是為擺脫中年危機而找藉口。什麼孤獨感和存在主義困境只是掩飾的門面,實質內裡卻是孤傲自大的心理作祟。這種過於自戀的心態在影片進展到一半時已藏不住,實在令人倍感不適。

經典回顧

《我心狂野》:一部備受忽視的金棕櫚電影

《火星任務》20周年:亟需平反的一部科幻經典

《盜夢空間》10周年:諾蘭席捲整個2010年代影壇的序幕

《閃靈》40周年:我們能真正理解這部恐怖經典嗎?
《驚魂記》上映60周年:這部六〇年代的作品如何成為影史經典?
《全面回憶》30周年:回顧保羅·范霍文最好的時光

《剃刀邊緣》40周年:布萊恩·德·帕爾瑪備受爭議的驚悚懸疑片

觀點與訪談

為何說湯姆·哈迪接演下一任007是一則完美得難以置信的新聞?

捷克青春夢幻物語——奧爾默·歐默祖作品

大衛·林奇御用女演員無條件支持的美國獨立電影導演——阿利斯泰爾·班克斯·格裡芬
沃納·赫爾佐格:我對垃圾電視著迷。

類型撕裂與和諧感並存:低成本恐怖片裡異軍突起的獨立導演二人組
從「混剪拼貼」到作者化敘事:三部拾得影像作品賞析
醉心於碎片拼貼美學的匈牙利導演——喬治·巴勒菲
「他給我機會去做一些在其他電影中無法嘗試的事情」:威廉·達福談費拉拉

沉醉在電光幻影中,用觸覺品嘗電影,分享電影的愉悅。


長按上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好萊塢「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
    你曾想過自己的夢境或許能成為作品分享給大家嗎?我很喜歡將自己的夢境畫成畫,或是寫下來,或是與朋友分享,當然,也很喜歡看與「夢境」相關的電影。貼有「夢境」標籤的名作有很多,今天想要聊一聊好萊塢「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的作品。他的作品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愛的人很愛,不愛的人直呼get不到。
  • 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導演作品:《我想結束這一切》
    ▲查理·考夫曼查理·考夫曼的劇本構思奇特
  • 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驚豔的導演處女作《紐約提喻法》
    ▲查理·考夫曼查理·考夫曼在1999年憑藉《傀儡人生
  • 查理·考夫曼如何與觀眾真誠對話?
    ——查理·考夫曼你必須接受寫作是一趟自我發現之旅,發現一切你不願承認的內心想法。在查理·考夫曼的作品中,作者的創作和掙扎以一種毫不掩飾的方式存在著,每個人的焦慮都在其中暴露無遺。編劇是一種很獨特的手藝,劇本形式從誕生之初就有規矩,最偉大的編劇們都遵從這些規矩,這說明它們的確有用,不論是眾所周知的三幕式結構,還是羅伯特·麥基對故事本質的解讀,直至今天,這些方法已被證明是成功的。
  • 剖解丨查理·考夫曼《傀儡人生》
    (又名:《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1999年是盛產電影佳作的一年,庫布裡克大師也在這年闔然長逝,令人嘆惋,他的遺作《大開眼戒》與同年的《美國麗人》、《搏擊俱樂部》等優秀電影作品一同名垂影史,《傀儡人生》則因此顯得有些被掩住光芒,可即便這樣,卻仍廣受影評人好評,在該片拿下奧斯卡三項提名的同時,也成功促成了本片導演斯派克·瓊斯與編劇查理·考夫曼在好萊塢的一舉成名,查理·考夫曼的名字自此成為了好萊塢的金字招牌
  • 本世紀最鬼才的編劇兼導演用3D印表機打了150個玩偶並拍了部成人動畫
    在與觀眾闊別足夠癢一癢的七年後,五十多歲仍不敢直視鏡頭說話、刻意與好萊塢保持著禮貌距離的大眾嘴裡的「鬼才」、「天才」編劇兼導演查理·考夫曼帶著他的第一部定格動畫
  • 周三電影夜 | 少兒不宜人偶定格動畫《失常》
    無論是作為編劇還是導演,查理·考夫曼都是一個不能忽略的獨特存在,這不是說他拓展了藝術的邊界,或者對人類一以貫之的孤獨主題有了某種截然不同的震撼看法
  • 「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五年磨一劍新作,怕不怕?!
    《我想結束這一切》預告考夫曼被譽為電影屆的「鬼才編劇」,做了多年編劇之後,他也開始做導演。處女導演作為《紐約提喻法》(2008年),入圍坎城金棕櫚。《我想結束這一切》(2020年)是他導演的第三部長片。
  • 渴望愛與孤獨,渴望失常快感,人是這樣奇怪的生物
    ·考夫曼是個藝術家,總能把人類腦子的意識形態,哪怕是夢境、潛意識、腦海裡閃現的畫面,以及真實的感覺,通過具像化的故事情節和裝置媒介,表現出來。而今年,查理.考夫曼帶來的這部最新作品,定格動畫《失常》,在頒獎季的最佳動畫長片獎項中,無一疏漏的拿到了提名,金球以及奧斯卡,皆是。而這部作品繼威尼斯評審團大獎後,卻不會真正捧得主流大獎的獎盃,因為它過於小眾了,或者說是成人化,如果評委們願意打破這幾年皮克斯得獎的慣例,無疑《失常》更具競爭力。這部定格動畫,是查理.考夫曼的作品中,最細膩,最動人,也是故事最簡化,形式最直白的一部影片。
  • 鬼才編劇考夫曼新作 《我想結束這一切》9.4上線
    鬼才編劇考夫曼新作 《我想結束這一切》9.4上線 時間:2020.07.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 鬼才編劇考夫曼新作《我想結束這一切》9.4上線
    1905電影網訊鬼才導演、編劇查理·考夫曼(《暖暖內含光》《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紐約提喻法》《失常》)的新作《我想結束這一切》日前宣布將於2020年9月4日在Netflix上線。本片的攝影指導是波蘭攝影師盧卡斯·扎爾,他曾以《修女艾達》和《冷戰》兩度入圍奧斯卡最佳攝影獎,這是他與查理·考夫曼的第一次合作,《我想結束這一切》的攝影風格想必會和考夫曼以往的作品不同。
  • 曾經的天才,查理•考夫曼
    在此,只能貼一篇四年前寫的舊文,緬懷一下曾經的那個查理·考夫曼。因此,考夫曼早年與斯派克•瓊斯和米歇爾•岡瑞兩位年輕導演的合作產物,都更應該被視作「考夫曼作品」,而不是導演的作品。與考夫曼分道揚鑣之後,瓊斯與岡瑞再也沒有他們最初兩部電影的趣味與深刻。
  • 62歲的查理·考夫曼:我必須堅持自己的風格,直到大敗
    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問道。我解釋道,是的。兩周前我提交了關於查理·考夫曼的故事稿件。就在剛剛我收到雜誌主編的反饋,情況不大妙。61歲的查理·考夫曼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他的作品因超自然和瘋狂自指而聞名。1999年,他的作品《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傀儡人生(Being John Malkovich)》使他一炮而紅。
  • 這才是編劇轉行當導演的正確打開方式
    對編劇工作的肯定以及它如何開啟電影敘事的複雜過程當然是有價值的,但認真研究了電影理論的人都知道,一個劇本本身只不過是一張紙,它的最終命運和感知質量是完全取決於導演的執行。也就是說,一個偉大的劇本很有可能會變成一部糟糕的電影。 這是編劇們自己都知道的事情——以至於他們中的一些人要求站到攝影機後面,以確保他們的作品能夠被正確地搬上銀幕上。
  • 凱特·溫絲萊特加盟《傀儡人生》導演新片
    查理·考夫曼是《傀儡人生》(Being John Malkovich)及《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等影片的編劇,後者更讓他獲得了奧斯卡獎。2008年他執導了自己的首部影片《紐約提喻法》(Synecdoche, New York),《弗蘭克還是弗朗西斯》是他的第二部導演作品。
  • 《女巫》《燈塔》導演艾格斯的驚悚復仇新作拍攝中 妮可·基德曼聲稱「感到害怕」
    近日新片一部跨類型的情感盜賊片:米蘭達·裘麗暌違多年的新片《億萬富翁》《永恆之光》:融合宗教諷刺與極端美學為一體的元電影《觸礁》:跳出題材窠臼的索菲亞·科波拉挑戰一部講述「他人」的作品今年萬聖節的驚喜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