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上次看《晝顏》,我已經有快半年沒有看過日劇了,最近,北京的朋友推薦我看最近一出在日本很火的日劇《她們的階級》,她說簡單地說就是貴族幼稚園有錢太太們撕逼的故事,角度小,又是喜劇,何況還有我喜歡的木村文乃,找了一個閒閒的晚上一頭扎了進去,果然好看,笑中帶淚,震動非常。
女主角當然很常規又一個版本的灰姑娘逆襲記,貧窮的單親媽媽蒲原希子因緣際會撞進入了名門匯集的貴族幼兒園,憑著她樂天開朗、腳踏實地、勇敢善良,想說就說的性格與各種名流媽媽碰撞交往最後成功地收穫幸福的故事。
不得不說,近年日劇的女性意識越來越濃厚,《晝顏》討論女性出軌,這部討論主題是單親媽媽,可見就算在保守的日本,對於女性處境的思考也越來越多,電視劇一開場就是女主在質問區政府社工「為什麼非得要有爸爸媽媽家庭才算正常呢?」
當然,其實肥皂劇是不宜觸及嚴酷的現實的,和真正窘迫的單親媽媽相比,女主除了開便當店辛苦之外,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她集美麗堅忍於一身,還有一個懂事聰明的兒子,一個不爭氣卻善良的前夫,還有一個如智慧男神般的外祖父、如智慧女神般的園長加持。
再加老中青三個男人的窮追不捨(其中一個為女主情不自禁心動神型的多金型男還是劇中最有錢的名門太太的入贅老公,一年賺幾個億的酒店大老闆),劇情依然相當的瑪麗蘇(插一句,如果不瑪麗蘇,女性觀眾就會看不下去)。
這年頭,用瑪麗蘇這個舊得要死的橋斷來吸引觀眾們顯然不具備足夠的吸引力,這部日劇最大的亮點當然就是看闊人太太們如何撕叉。
雖然是高度文明的資本主義社會,但它也有濃重的東亞社會傳統,日本人的門第觀念極為嚴重,戰後四十年裡發展迅速,但社會階層卻愈發穩固。
如果不是兒子特別不孝,一般來說律師的兒子永遠是律師,院長的兒子永遠是院長,議員的兒子永遠是議員,而農民的兒子永遠是農民。
日本的公立保育園和私人幼兒園收費相差甚遠,多達十倍,而好的私立名門幼兒園能確保孩子有極大機會升入好的私立小學。
例如日本慶應大學的教育系統就是如此,從好的私立幼兒園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精英的孩子留在精英的階層,而窮人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斷就被刷了下去。這導致想要往上流動的中產階級父母們想法設法要將孩子送入私立幼兒園。
「惟一能夠縮小階級差距的就是教育」劇中最大的BOSS三億身家的小田寺董事長就這麼告誡女主,他就是現成的例子,一個小地方的寒門子弟,靠著富人鄰居的資助進了最好的小學,然後娶了名門之女,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往深裡說,私立幼兒園就是人生戰爭的起源地(這句話和那句不要輸在人生起跑線上怎麼那麼相似呢?),為人父母的怎麼能不焦慮呢?
當然,做為一部盡職的肥皂劇《她們的階級》還提供了消解這種焦慮的最佳武器,它一點一點剝開了白富美們華麗外殼,那些開名車穿名款背名包送孩子進最好的私立幼稚園的富貴人妻們的背後,分別是:
「假裝貴婦最後差點淪落風塵的公務員太太」 ,希子的舊友神谷由紀
「老公出軌陷入與足球教練不倫之戀的退役精英白領」,後藤綠
「受盡婆婆刁難追求完美的護士出身的院長媳婦」,矢野聰子
以及「無法面對真實人生的憂鬱名門太子女」,小田寺毬繪
……
看著有錢太太們在各自的困境裡狼狽不堪地活著,大部分守在電視機前為子女焦慮不已的中產階級太太們出了一口氣,有錢又怎麼樣還不如我幸福呢?
世事艱難,人生險惡,對人類來說,最終極的安慰還是那一句最老舊的話「誰又有擁有完美的人生呢?」
《她們的階級》最具治癒力量的不僅是永不服輸生命力旺盛的女主角希子,更有那那白髮蒼蒼的姥爺,首先姥爺的存在就是力量。
年過八十的姥爺兒子媳婦均已離世,人生的最後階斷還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外孫女和不靠譜的男人離婚回娘家還還帶著一個拖油瓶,如果是一般人,早就急死了,可是姥爺選擇繼續工作,永遠樂觀地生活。
最有趣的是,他每一集都會給各位觀眾送出一碗強力心靈雞湯,請自動腦補智者的聲音。
TOP3「人和樹一樣,都不能太用力。」
TOP2「讓孩子感到不快樂的,是媽媽的不幸福。」
TOP1:「檜樹之所以生命力頑強,是因為它一面忍受嚴寒,一面慢慢生長。人也一樣,既然把你栽在這裡,你就要不慌不忙地活下去。」
當然,女主角希子也在每一集送給焦慮的媽媽們各種心靈雞湯,其中最有力的一段是這樣的:
當有外遇的直男癌老公質問太太做不好家務帶不好孩子時,希子是這樣答的:
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的母親,也沒有人擁有完美的生活,承認不完美是我們的一部分,也許會讓你的生活快樂很多,每一天都在修行,就這樣努力,已經很好了,不是麼?
轉自公眾號:藍小姐和黃小姐
推 廣
營養免疫學
海文之家
海文新世紀
海文身心靈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