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資格自我懷疑呢?

2021-02-28 吳主任

老師您好,我是您的公號粉絲,我最近,也是今年吧,也是家裡事情比較多,工作、生活交織在一起,感覺很壓抑。

特別想問您是怎麼保持這種持續的閱讀和寫作的?我也是寫公號,越來越懷疑自己的寫作水平,對自己的文風、觀點都沒有了信心。今年吧,寫著寫著有時候就不知道寫什麼了,甚至是連提筆的勇氣都在失去,我該怎樣調節?

______________

1.狀態

人每一天的狀態都不太一樣,日常都會在一個合理的水平線上微微波動。狀態也跟年紀有關,年輕人熬夜,睡一覺就好了,年紀大了,熬個夜,得好幾天還能緩過來。

所以,有時候確實很累,什麼都不想幹,只想發呆。身體狀態越不好,就越會這樣。但是,這只是說某一些天會有些費勁,不代表完全不行了。文思如泉湧時就噼裡啪啦一氣呵成,這當然好。如果狀態一般,就慢一點。這種訓練比較有價值的地方是,未來必然還會有狀態更差的時候。

任何一個優秀的球員都知道,不可能讓球場環境去將就自己的喜好,而是自己要去適應外部的各種情況。

狀態好的時候還可以挑戰一些比較麻煩的選題,比如前陣子我狀態挺好,每天一點點搜集整理資料,累積十幾個小時,寫出一篇特別好的《智利的冰與火之歌》,最終的閱讀數令人潸然淚下,開始懷疑人生。而像《貴州那位報復社會的公交車司機到底有多慘?》這種文章,我就算兩天兩夜沒睡覺冰天雪地裸跪敲鍵盤也可以在半個小時內寫完,而最終閱讀數2萬多了。

所以,寫公眾號這件事啊,狀態完全不如心態重要。

2.自我懷疑

既然說到打球,即便是業餘的「養生球局」,人也希望能越打越好,也偶爾在球場上較勁。但你不會懷疑自己的水平,因為你想都不敢想自己再努努力會成為喬丹或者科比。

自我懷疑這個事情值得好好說下。

科比要是懷疑自己的水平,我們會理解,他希望能超越喬丹(沒有別的誰了,這裡不允許爭論)。反之,一個平庸的球員說,最近有些抑鬱,我有點懷疑自己的籃球水平。大家會怎麼看?不外乎是:這還用懷疑?有什麼可懷疑的?他以為他是誰呢?

能理解吧。自我懷疑是需要資格的。

其次,你需要得到誰的認可才會滿意呢?是讀者的認可還是偶像的認可,又或者是什麼業內權威的認可?大量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根本無人問津,很多人估計也嘗試過,硬著頭皮翻幾頁就扔了。到底水平如何?極端地說,有篇文章就兩個人看過並且讚不絕口,這種情況下討論水平的意義何在?

水平好壞,在我眼裡只有個人看法,沒有絲毫可爭論的意義。有人覺得高,有人覺得低,但這些評價跟跟作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最後,懷疑了又能怎樣?改變不了任何事對吧。想寫就寫,就這麼寫,只要熟能生巧的基本規律不變的話,就一定會有所提高。至於要達到什麼水平,那就不知道了。不關心,就不會懷疑。倒不是篤定什麼,而是自己還遠遠不夠資格去自我懷疑。

3.寫什麼好

觀點的自信與否,這個就沒啥可聊的。除非你覺得必須絕對正確才開口說話。

關於不知道寫什麼的問題。我不懂你想寫什麼,或者我鬥膽猜測你以為你能寫出什麼特別不一樣的文章?

大家在手機上看各種文章,每一天都學習到了什麼牛逼的新知識嗎?很少很少,能有那麼一丁點的啟發足矣。真想掌握某領域知識和技能,靠在網上看看文章絕無可能,只能是大量的時間學習和訓練。

很多常年閱讀我文章的讀者對我要說的內容早就爛熟於心了,但他們依然會點開看。我想大概可能是這樣的:一個是它變成一種長期陪伴帶來的閱讀習慣,第二,觀點大都可以簡單粗暴地用「對」與「錯」判斷,如果只是為了知道作者的結論,只需要對或錯,任何文章都是毫無必要的。這顯然很荒謬嘛,正如看完一本鴻篇巨著,能轉述的通常只是故事梗概(如果有故事的話)卻並不意味著閱讀毫無價值。

所有的價值都在潛移默化之中靜悄悄地發生。「讀」是這樣的,「寫」也是。

儘管理論上,會說話就會寫字,會寫一篇就能寫無數篇。儘管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用文字表達,哪怕是聊微信也用得上。可以說是人的基礎能力。但若是想要進一步,讓文字表達成為自己身上突出的個人技能,雖不能輕易說放棄,但也不能一根筋就認定了,只能多多實踐多多琢磨,說到底這其中依然存在「這事兒自己是否有興趣,是否更擅長」的問題。

祝好~

上篇:這種產品不死才怪

推薦:如果非要從貴州墜湖司機身上汲取什麼教訓

相關焦點

  • 寫給傾向自我懷疑的你
    但是,恰恰是在這個時候,根據你此刻的心情和狀態,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你更加深入自己的內心,找到這個正困擾著你的問題的真正答案。不過,你得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把所有這些正困擾著你的問題全都拋開,閉上眼睛,深呼吸,並利用你有意識的覺知進入一種近似於空無的狀態,這裡你什麼都不需要去想,也什麼都不需要去做。你只需要閉上眼睛,放空內心就好。
  • 《彆扭合租房》自我肯定與自我懷疑
    雖然看起來還是很羞恥,反思事情本身卻有絲絲驚恐與自我懷疑。捫心自問,我究竟喜歡什麼?感情上我是不是一直在逃避中頹廢?劇中的四位主人公是紛雜世界的四類縮影,自我懷疑、人生價值缺失、缺乏自信的女一,坦然可愛、喜愛明確、價值觀超正的女二,不善言辭、面癱冷漠、呆呆傻傻的男一,缺乏母愛、心思細膩、善用人性弱點的男二。
  • 《劇場》你有什麼資格評價別人的理想?你連理想都沒有
    很有風格,會是拿獎作品,適合心情不好時看看。男主精神不穩定,焦慮,抑鬱,自殺傾向,社交恐懼,從小不合群。才華平庸還心懷夢想,窮困潦倒還不迎合社會,身無分文還敢約喜歡的女生喝咖啡。你有這樣的勇氣?別人看不起他,無所謂,那些在酒桌上瞎逼逼的人算些什麼東西? 「具體點說,你們又在努力做些什麼呢?」。誰也別看不起誰。 他只害怕女主看不起他,是因為他在乎她,依賴她。他敏感,懷疑自己,徹夜不眠,但是他改變不了。。。跟抑鬱症患者聊電費?他每天能把自己的情緒擺平就不錯了,貧窮算什麼,吃軟飯算什麼?
  • 屠神者格爾,竟能強大到讓雷神自我懷疑?
    格爾出生於一個貧瘠的星球,那裡的人向神靈祈禱,但卻從未得到回應,所以格爾很懷疑神是否真的存在。 然而,後來格爾發現原來世上真的有神靈,可是他們卻沒有來幫助他的家人和族人,於是他發誓要殺死所有的神。
  • 畏畏縮縮,你究竟在害怕什麼呢?
    那種過於被動的人又經歷了什麼導致今天這樣?很早的時候,心理學界有研究動機的心理學家就提出了人類的個人動機有兩種:一種是追求成功,一種是避免失敗。根據動機的不同,人類因此被分為兩種:追求成功的人和避免失敗的人。兩類人在行為模式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反映。
  • 39歲範冰冰獲拆遷戶土豪求婚:我現在有資格娶你做老婆
    視頻一開始,他便大聲高呼:「範冰冰我愛你!」雖說該土豪在視頻裡聲稱自己有2千萬人民幣的拆遷費,但與身家過億的範冰冰相比,似乎仍有一大截距離。不僅如此,還揚言表示要挖山打地基,建大別墅給她住:「我現在完全有資格娶你做老婆!」
  • 《新聞聯播》高齡新人潘濤首秀:大器晚成者在自我懷疑中改進自己
    ,適當的自我懷疑實際上可以改進表現和增加成就。生活中有些人總拿自己和年少有為人作比較,導致產生自我懷疑就停滯不前,甚至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技不如人。而大器晚成者,卻不會讓自我懷疑阻擋自己前進的路,而是會利用自我懷疑來改進自己。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駕馭「自我懷疑」呢?
  • 捫心自問,你有資格準時下班嗎?
    想要準時下班,先問問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格。決定一個人能否準時下班,並不是老闆的要求或公司的制度,而是你的工作效率。作者:張良計來源:張良計ID:zhang_liangj然而,是不是晚下班就一定比早下班的人厲害呢?當然不是,這也是今天要重點聊的話題:想要準時下班,先問問自己有沒有這個資格。
  • 沒有自制力的人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沒有自制力的人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喪失自制力的後果是讓我們對自己憤怒和質疑: 我們有什麼資格談努力?▼02我一個朋友,她的出版資格考試報了三回,可一次也沒去,是的,她連考場都沒進。她打電話邀我作陪,「喬喬,這個禮拜你陪我逛街,下個禮拜我們再開始學習好不好?」我回她一個微信:「你這個行為就像口口聲聲喊著要減肥,卻大吃大喝一頓,還美其名曰『沒有吃飽怎麼有力氣減肥呢』?」 讓我意外,其實也意料之中的是,第二個周末,第三個周末,她總是有事,最後我只好獨自一個人把最初定下的學習計劃執行下去。
  • 《逃避可恥但有用:新春特別篇》:逃離「自我懷疑」並不可恥,共系家庭關係才真有用
    「自我懷疑」的孕期女性:從家庭到職場的自我價值「被剝奪」當我們把戀愛喜劇的框架剝離出來時,會發現《特別篇》裡面關於孕期女性心理變化的探討異常深刻。因為它指向了這樣一個話題——孕期的女性是否會經常性地自我懷疑?而這些懷疑又是從哪來的?真的是「自己」給自己強加的嗎?
  • 想有所改變,卻總是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是這3個方面有認知盲區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想有所改變或嘗試的開始,總是信心十足。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收效甚微,加上周圍人的冷嘲熱諷後,常常陷入自我懷疑:「你壓根不是學習那塊料!」肯定有團隊;視頻裡的她什麼都會做,真的存在這樣的全能人才?一定有替身。這些聲音對應的認知是:我做不到的,別人也一定做不到。哪怕李子柒演示了自己是如何完成的,網友還是不肯相信。
  • 《人間失格:假如我死的話》你有什麼資格???
    熟視無睹甚至有意迫害,有什麼資格身為師長;不聞不問甚至無端猜忌,寧願相信外人編造的謊言也不聽兒子的解釋,有什麼資格身為人父;看著被欺凌不伸出援手,單憑照片就心生間隙,既然能放進你柜子肯定有你鑰匙,甚至最終成為迫害元兇,有什麼資格身為朋友甚至愛你的人;這樣的朋友就算給我我一百個我寧願在孤獨中死去也不會要。
  • 執業醫師考試需要具備什麼資格呢?
    我們詳細了解下報考執業藥師需要具備什麼資格。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者,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1、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2、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
  • 茉莉花開:你有沒有因為什麼事,而懷疑一個人的經歷呢
    小美也後悔自己的行為,於是就按照自己母親的遺願給孩子取名為小莉,孩子長大後,除了額頭上有個胎記,幾乎長得和她一模一樣。日子還在繼續,後來小莉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愛上了窮小子小壯,而且他們還瞞著小美偷偷結了婚,雖然日子過得貧窮,但是兩個人的感情一直都不錯。
  • 維根斯坦懷疑論、休謨懷疑論、笛卡爾懷疑論有什麼區別
    休謨給出來了一個 skeptic solution:我們的確沒有這樣的認知能力,所謂的因果性不過是人們看到一個現象反覆發生之後,在腦海中形成的一種概念之間的恆常連結。那麼我們的知識是什麼呢?我們的知識不是一個絕對正確的東西,我們沒有任何可靠的理由去相信明天太陽還會升起,或者下一頓吃了飯就不會餓,我們只是依賴於這樣一種恆常連結來進行判斷。而說到底,這樣的判斷是沒有得到辯護的。
  • 《三十而已》張萌發文dis林有有,引熱議,網友:你有什麼資格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林有有是劇中最受爭議的角色,綠茶、小三的形象更是令觀眾恨得咬牙切齒,而觀眾則把所有的怒火發洩到了演員張月的身上,張月的微博簡直可以用罵聲一片來形容。但製片人兼演員的張萌卻也對林有有這個角色表現出了極為嫌棄的樣子,張萌微博發文表示,林有有這個角色太廉價了,自己絕對不會出演這樣的角色!不少觀眾對於張萌的這一態度,表示質疑:你有什麼資格dis林有有?
  • 自我否定和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意識
    對於陷入自我否定、自卑陰影的人來說,把握機會、主動出擊是他們最大的難題,安兒也正是因此而錯失良機。對於現代人來說,工作上的調動、升職不過是非常平常的事情,那是什麼原因令安兒如此否定自己、如此自單呢?能力:這次申請的風險源於安兒對自己是否具備領導能力的懷疑。由於她無法使自己信服,最終選擇放棄。信念:安兒不斷提醒自己,資歷是審核標準之一。只有那些工作年限較長的人才能有資格被選中,而身為普通職員的她,機會是渺茫的。
  • 致剩男:你都不願改變,有什麼資格和女人一起「暖床」?
    01剩男最喜歡掛嘴上的話是什麼?你不就是嫌我窮麼?拜金女,真物質。先去照鏡子吧,自己長得有多醜?大齡剩女還有資格提條件?有多少女人在婚後沒活出自我,就是因為身陷家庭瑣事,被活活熬成了家庭主婦,再美麗也成了「免費保姆」。幾乎所有的剩男都有迎娶美麗小仙女的美夢,他們自己可以不帥,可以沒有錢,也可以沒成就,但要求女人就是要年輕漂亮,要會持家。
  • 你有什麼資格上廁所?《脫口秀大會》不知道出了多少櫃員的辛酸?
    客戶一生氣,直接和他說:「你有什麼資格上廁所,你今天就是尿在櫃檯裡,也得給我把事兒辦了。」你有什麼資格上廁所而且,現在櫃員經常被客戶訓斥,雖然說我們銀行的服務意識提高了很多,但是社會上的人享受別人服務的時候,總是喜歡吹毛求疵,自我為中心,從不體諒別人。
  • 李宇春,你有什麼資格當中國好聲音的導師?
    當最後一個導師被官宣之後,輿論一片譁然:「李宇春, 她哪有實力當導師」,「很多學員的歌唱水平都比她高吧,她一個選秀出身的有什麼資格當導師」,「 她的聲音不男不女,唱歌水平一般,憑什麼做導師」……….,諸如此類,反對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細數歷任導師,每一位在華語樂壇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一位都足夠格當導師,而李宇春的加入,卻爭議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