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毛毛娜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今年的9月14日,隨著韓國遷都計劃的啟動,韓國政府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開始『大搬家』,興師動眾遷往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市。韓國也由此開啟『一國兩都』時代。「——這段話是人民網上一條發布於2012年10月的新聞,表達了對韓國實行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世宗的關注。
不管你是追韓流明星,看韓劇還是偶爾關心一下國際新聞,相信你都會了解首爾在韓國的地位。在我查閱資料之前,我也一直以為韓國的首都,不管是行政首都還是經濟中心都是首爾。那韓國為何要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沒有什麼名氣的小城世宗呢?
小城世宗
以前我很喜歡看韓劇,在韓劇中經常出現的地方一般是首爾,濟州島之類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的名氣也往往暗示了很多遊客會來這些地方打卡景物,但是新的行政首都世宗我卻從未聽過。
世宗市位於首爾以南一百公裡開外,面積不大,只有四百多平方公裡的樣子。或許我們直接談論面積,大家並不會有很大感受,那麼就來做個比較。天府之城成都市的官方面積是一萬四千多平方千米,也就是說它差不多是世宗市面積的三倍多。
或許是因為韓國面積本就比中國要小很多,所以分配到每個城市也就小了很多,但世宗市的繁華與否和它的面積大小並沒有什麼關係。其實說實話,世宗這座城市並不是什麼國際大都市,這座城市是專門為了遷移首爾的行政職能而建立的。
世宗市始建於2009年,歷史也說不上多悠久,到現在也只是十一個年頭。而在2012年7月1日,一些政府機構陸續遷往了世宗市。
這時候可能有小夥伴會發出疑問,現在韓國最重要的行政機關不就是青瓦臺和韓國國會嗎,為什麼它們還在首爾呢?這是因為遷都國策的發行時間短,世宗市的很多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畢竟2012年剛搬過去時,就有政府員工稱這裡離首爾有一些遠,坐火車可能都需要坐一個多小時。
沒錯,世宗市面積小,歷史底蘊不夠濃厚,基礎設施也有待加強,但是成為一個國家的行政首都它也是有優勢的。這個城市各種消費比起首爾便宜,生活成本低,並且首爾作為一個大都市經濟職能已經給了它許多壓力,再承載起行政壓力就有些難了,而世宗市作為新城市,並不存在這樣的煩惱。
其實關於世宗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世宗這個名字來源於李氏朝鮮歷史中的一位明君,而那位明君的封號是世宗,所以給一個城市取一個人名,可以讓它的民眾們加強民族自豪感,也可以賦予這個城市光明未來的寓意。
遷都原因
大韓民國1948年建國,那時的行政首都是漢城,也就是現在的首爾。但是在國家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一系列事物的不斷發展中,韓國希望將行政首都從偏北的首爾遷到中部的世宗市,讓城市效應更好地輻射到韓國的南方地區,以避免地區之間的不均衡發展。
同時,首爾是韓國眾多企業,財團以及商業活動中心,經濟發展放眼整個韓國都很優秀,韓國的領導人看到這樣的現狀,也想到了不要過分依賴首爾,至少不要政治和經濟全部壓在這一個城市之上,於是也就有了將行政區遷到世宗市的決策。
韓國國會很快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就是為了實施遷都的戰略。可這一路上困難重重,比如韓國財團的阻止,也比如政府人員上班以及生活帶來的不便問題等等。這些東西阻礙著計劃的實施,不過萬幸的是2010年遷都也開始了,這也是韓國將自己國家建設得越來越好的希望。
遷都感悟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經濟職能和政治職能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承擔起大部分功能的就是首都,所以對於韓國來說這項政策是十分重大的。如果沒有萬全之策我想他們也不會輕易去考慮這件事情。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只能祝願這個國家越來越好。
同時也希望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做出重大決定時慎重考慮,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軌跡被輕易下論斷。
參考資料:韓國行政中心遷至世宗市 民眾抱怨上班跋山涉水——中國廣播網
百科詞條「成都市」、「世宗特別自治市」、「韓國遷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