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的繁華跟首爾無法比,韓國卻為何,堅持將行政首都遷往該地?

2020-12-25 騰訊網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毛毛娜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今年的9月14日,隨著韓國遷都計劃的啟動,韓國政府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開始『大搬家』,興師動眾遷往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市。韓國也由此開啟『一國兩都』時代。「——這段話是人民網上一條發布於2012年10月的新聞,表達了對韓國實行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世宗的關注。

不管你是追韓流明星,看韓劇還是偶爾關心一下國際新聞,相信你都會了解首爾在韓國的地位。在我查閱資料之前,我也一直以為韓國的首都,不管是行政首都還是經濟中心都是首爾。那韓國為何要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沒有什麼名氣的小城世宗呢?

小城世宗

以前我很喜歡看韓劇,在韓劇中經常出現的地方一般是首爾,濟州島之類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的名氣也往往暗示了很多遊客會來這些地方打卡景物,但是新的行政首都世宗我卻從未聽過。

世宗市位於首爾以南一百公裡開外,面積不大,只有四百多平方公裡的樣子。或許我們直接談論面積,大家並不會有很大感受,那麼就來做個比較。天府之城成都市的官方面積是一萬四千多平方千米,也就是說它差不多是世宗市面積的三倍多。

或許是因為韓國面積本就比中國要小很多,所以分配到每個城市也就小了很多,但世宗市的繁華與否和它的面積大小並沒有什麼關係。其實說實話,世宗這座城市並不是什麼國際大都市,這座城市是專門為了遷移首爾的行政職能而建立的。

世宗市始建於2009年,歷史也說不上多悠久,到現在也只是十一個年頭。而在2012年7月1日,一些政府機構陸續遷往了世宗市。

這時候可能有小夥伴會發出疑問,現在韓國最重要的行政機關不就是青瓦臺和韓國國會嗎,為什麼它們還在首爾呢?這是因為遷都國策的發行時間短,世宗市的很多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畢竟2012年剛搬過去時,就有政府員工稱這裡離首爾有一些遠,坐火車可能都需要坐一個多小時。

沒錯,世宗市面積小,歷史底蘊不夠濃厚,基礎設施也有待加強,但是成為一個國家的行政首都它也是有優勢的。這個城市各種消費比起首爾便宜,生活成本低,並且首爾作為一個大都市經濟職能已經給了它許多壓力,再承載起行政壓力就有些難了,而世宗市作為新城市,並不存在這樣的煩惱。

其實關於世宗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世宗這個名字來源於李氏朝鮮歷史中的一位明君,而那位明君的封號是世宗,所以給一個城市取一個人名,可以讓它的民眾們加強民族自豪感,也可以賦予這個城市光明未來的寓意。

遷都原因

大韓民國1948年建國,那時的行政首都是漢城,也就是現在的首爾。但是在國家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一系列事物的不斷發展中,韓國希望將行政首都從偏北的首爾遷到中部的世宗市,讓城市效應更好地輻射到韓國的南方地區,以避免地區之間的不均衡發展。

同時,首爾是韓國眾多企業,財團以及商業活動中心,經濟發展放眼整個韓國都很優秀,韓國的領導人看到這樣的現狀,也想到了不要過分依賴首爾,至少不要政治和經濟全部壓在這一個城市之上,於是也就有了將行政區遷到世宗市的決策。

韓國國會很快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就是為了實施遷都的戰略。可這一路上困難重重,比如韓國財團的阻止,也比如政府人員上班以及生活帶來的不便問題等等。這些東西阻礙著計劃的實施,不過萬幸的是2010年遷都也開始了,這也是韓國將自己國家建設得越來越好的希望。

遷都感悟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經濟職能和政治職能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承擔起大部分功能的就是首都,所以對於韓國來說這項政策是十分重大的。如果沒有萬全之策我想他們也不會輕易去考慮這件事情。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只能祝願這個國家越來越好。

同時也希望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做出重大決定時慎重考慮,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軌跡被輕易下論斷。

參考資料:韓國行政中心遷至世宗市 民眾抱怨上班跋山涉水——中國廣播網

百科詞條「成都市」、「世宗特別自治市」、「韓國遷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韓國的行政首都為什麼不是首爾?
    ▲首爾街景。它是全國第一大都市,也是世界級的特大城市這個行政首都就是位於韓國中部地區的世宗特別自治市。從2003年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到2007年開工建都,最後是2012年起包括9部2處2廳的韓國主要國家機關和立法機關依次遷至此地。世宗新首都的計劃,經歷了不斷的磋商和協調,前後跨越了幾個總統任期,其間也存在不少曲折、認可和爭議。
  • 韓國的行政首都為什麼不是首爾?遷都背後有什麼顧慮?
    作為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韓國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實力:人均GDP 破3萬美元、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旅遊風情、輸出到世界各地的影視音樂作品……這些都是大家廣為所知的韓國特色。而提起該國首都,很多人均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首爾。但其實,還有一個行政首都卻鮮為人知。▲首爾街景。
  • 首爾距邊境那麼近,韓國為什麼不遷都?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但從地理位置上說,首爾距離北方邊境太近了。鑑於長久以來南北雙方劍拔弩張的形勢,韓國朝野上下始終有一種隱隱的安全憂慮。
  • 韓國首都在哪裡?
    韓國2002年當選的總統盧武鉉在競選時提出將首都遷出首爾的口號,而當選後更是不遺餘力地推動遷都進程。在他主持下推出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提出了遷都的具體步驟和新首都的規劃。根據特別法,新行政首都將建在韓國腹地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一帶,規模不大,人口控制在 50萬人,搬遷投資總額預計為 380 億美元。
  • 盧武鉉曾提議遷都首爾到世宗,為何不成功?美國:不可能完成創舉
    或許許多人都不知道,韓國境內曾經發生的一件大事——韓國遷都,在2002年的時候,盧武鉉競職韓國總統時,曾經提出過把韓國首都從首爾遷往南部的城市世宗。原因就是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首爾距離朝韓三八線邊境太近了,兩個地區相距只有40公裡左右,在對方的火炮射程之內,換句話說,一旦朝韓開戰,那麼首爾將瞬間成為戰場。
  • 韓國的新建行政「首都」——世宗市的雙城故事(老城篇)
    前些年,韓國曾有過是否要遷都的爭論。韓國五千萬人口中的一半左右集中在首都圈(首爾977萬+仁川295萬+京畿道1308萬),這造成了交通、環境和生活上的一系列問題。加之首爾離朝鮮過近,也有安保上的疑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盧武鉉政府時期提出遷都中部的計劃。由於政黨頻繁輪替和其他種種原因,截至目前韓國的首都依然是首爾。
  • 韓國紀行(4): 行政新「首都」——世宗市的雙城故事(老城篇)
    韓國五千萬人口中的一半左右集中在首都圈(首爾977萬+仁川295萬+京畿道1308萬),這造成了交通、環境和生活上的一系列問題。加之首爾離朝鮮過近,也有安保上的疑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盧武鉉政府時期提出遷都中部的計劃。由於政黨頻繁輪替和其他種種原因,截至目前韓國的首都依然是首爾。但在這十幾年的紛紛擾擾中,一座嶄新的城市卻實打實地忠清道的荒野中悄然顯出了雛形。
  • 漢城改為首爾,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改變稱謂?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如果在2005年之前,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漢城,但在2005年之後,標準答案則改成了首爾。這是因為我國已經於2005年,正式接受了韓國提出的請求,把韓國首都的漢語名字,從漢城改為了首爾。
  • 世宗大王有什麼功績,為何在韓國備受推崇?
    比如韓國人尊其為「海東堯舜」,將其比作中國堯舜一般的人物。還有韓國專門打造的行政首都,也被冠以世宗之名,稱為世宗特別市。此外,韓國還有世宗大學,世宗號驅逐艦,以及一系列世宗雕像,還把世宗的頭像印在了一萬元鈔票上。韓國人的這些做法,都彰顯了他們對世宗大王的敬仰和推崇。那麼世宗大王究竟有什麼功績,為何在韓國備受推崇呢?
  • 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
    引言如今提到韓國,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尤其前些年韓國影視、明星在全球火熱。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已經成為中國人假期的旅遊勝地,尤其是韓國的首都首爾。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吧,韓國首都之前不叫首爾,叫做漢城。
  • 印度尼西亞為何計劃將首都從爪哇島遷往加裡曼丹島?
    上世紀50年代,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曾提出將首都遷往中加裡曼丹的帕朗卡拉亞。此後5任總統雖對此有所討論,但是一直未採取遷都行動。直到佐科總統上任以後,關於印尼遷都的議題才被提上議事日程。去年8月16日,印尼總統佐科正式提議,將從人口擁擠的雅加達遷都至加裡曼丹島(婆羅洲)。但是,具體遷到加裡曼丹島的什麼位置,還沒有正式確定,需要進一步的考察。
  • 韓國提出遷都數十年了,為何一直沒能完成遷都?
    21世紀初韓國就已經有了遷都的考慮,韓國國會還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韓國遷都提供法律保障。此外,韓國進行遷都也考慮到了首都的安全問題。首爾位於朝鮮半島的中部,漢江穿城而過,距離三八線只有40千米。
  • 韓國人為什麼都喜歡住在首爾首都圈
    而那些在首爾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則是堅決地要守住「故土」,視遷出首爾是一種非常丟人的行為。談主以前有一位韓國同事,本來家住在首爾麻浦區一個老舊的二層樓,後來所住區域拆遷,搬到了仁川的一個新開發小區。那裡離首爾很近,還通地鐵,小區環境也特別好。但從她看來,首爾人搬出首爾來到「鄉下」,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對新家無論如何也喜歡不起來,認為自己從此失去了「首爾人」的身份。
  • 韓國首爾的國家廣場,面積太小了,規模氣勢比天安門廣場差太遠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首都都有廣場,北京有世界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那氣勢世界上沒有一個廣場能與之相比。我國鄰國韓國的首爾也有一個廣場,叫做光化門廣場,北京有天安門,首爾有光化門,它在首爾的地位跟天安門在北京的地位是一樣的,去首爾的遊客很多都會來這裡看看。
  • 漢城為何改名首爾,其實韓國當時想改名京城的,為何最後沒改成呢
    在漢字文化圈中,京城就相當於一個國家的首都,或者和首都有相同地位的重要城市,比如陪都,留都等。其實都可以用京城來稱呼。在漢語中,「京」的意思就是百姓建築起來的高土堆,後來才引申為京城、國都。南京、西安、北京就都是中國古代的京城。
  • 韓國首都「漢城」為什麼要改名為「首爾」呢?
    (來自百度) 在中國,除了「孔子」和「端午節」之外,另外一個我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為首爾?」 中國很多網上的專家和學者「分析」:韓國是為了擺脫漢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是韓國政府「去漢化」的一個舉措。而且韓國政府只要求中國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 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我們的首都歷朝歷代叫過的所有名字: -.
  • 韓國明星喊話中國粉絲去看世宗大王像:聊聊朝鮮半島的「去漢化」現象
    ,認為最早來自《尚書》中的「紂王叔父箕子奔朝鮮建立最早的朝鮮國家」的歷史而使用無法考證的,將朝鮮三國時期才產生的檀君神話作為韓民族的起源。然而在民族主義泛濫的大韓帝國年間,大肆提倡者不乏其人,還有學者煞有介事地研究得出檀君的誕生日期為公元前2333年11月3日。 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繼續讓這個不知所謂的神話在它們的歷史構建中享有相當崇高的地位。李承晚時代曾公開使用「檀君紀年」替代公元紀年,另外將檀君的誕生日10月3日(說好的11月3日呢)設立為「開天節」,並定為韓國的三大國慶之一。
  • 若是把韓國的首都首爾,放到我國,相當於哪座城市呢
    那麼如果韓國的首都首爾,放到我國,相當於那座城市呢?我們都知道首爾是韓國的首都,舊稱漢城,是世界第十大城市,也是亞洲主要的金融城市之一,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首爾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朝氣蓬勃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
  • 韓國最繁華的城市:首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2018年,韓國GDP為1.62萬億美元,低於俄羅斯位居世界第12,人均GDP超過3.1萬美元。首爾作為韓國最大的城市,也是韓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其實力到底如何呢?首爾是韓國首都,位於朝鮮半島中部的漢江流域。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東、西海岸分別約185千米和30千米。這裡是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8℃左右,四季分明。首爾最早的名稱叫漢城。
  • 韓國首都圈將禁止5人及以上聚會
    新華社首爾12月21日電(記者陸睿 耿學鵬)韓國首爾市代理市長徐正協21日發布行政命令,宣布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從本月23日0時起禁止5人及以上的聚會,以遏制迅速擴散的新冠疫情。  徐正協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說,這一行政命令暫定持續至2021年1月3日24時。本月23日起,除婚禮、葬禮之外,首都圈地區無論室內或室外都將禁止5人及以上的各種宴會、聚會等。婚禮、葬禮的參加人數限制在50人以下。  徐正協強調,若上調防疫級別至最高的3級,將令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陷入停滯,現在應竭盡全力管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