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條法條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由此可見,「所謂的毒品指的便是能夠使吸食者上癮成癮的藥物,而隨著時間的前進和社會的發展,世界上已知的毒品的種類已經變得越來越多了。
「金三角」一直是一個被世人所熟知的詞彙,從小時候看的香港槍戰片或大陸警匪片中,我們就了解到「金三角」是一個充滿著犯罪與毒品的神秘地帶,長大後,知道金三角地區與我國的雲南省有著莫大的聯繫,但是卻又很難詳細的說出有關「金三角」地區的「毒品文化」。
1999年,全球毒品貿易額為7500億美元,2004年為1萬億美元,已超過全球石油的總交易額,成為與世界軍火貿易額相當的「世界第一大產業」,僅中國2003年的毒品「海洛因」的消耗額就為270億人民幣,這些數字帶給我們更多的是難以置信與震撼,金三角更是如此。
而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區,也讓人們聯想到「毒品」,這個地區和金三角息息相關,由於毒品所具有的特殊「功效」以及所形成的特殊市場,使得毒品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手段」、「戰爭的武器」、「斂財的工具」、最後,也形成了以金三角為中心的「毒品文化」。
為什麼金三角會有「毒源」的稱謂呢?不剷除因素之一,地理位置是關鍵因素,地處中國的西南邊陲,它與緬甸、寮國、越南三國交界,邊境線長達4061公裡
因為邊界線較長,其中,僅中緬邊界就達1997公裡。雲南自古以來,就是通往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重要通道和通商門戶。緬甸北部,與雲南省的德宏、保山、臨滄、思茅、版納五個地區接壤,山水相連。緬甸,位於中南半島的西北部,南瀕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北臨中國。而其與中國雲南交界的北部山區就是世界毒品王國裡最臭名昭著的毒源地「金三角」。
想要剷除「金三角」毒品地帶並不容易,涉及到三國執法的問題,因為每個國家的法律不同,在處理問題上,都有不同的見解,這時候,如果讓軍隊清剿「金三角」,會是一個難上加難的棘手問題。
除此之外,金三角地處熱帶及亞熱帶雨林氣候,植被茂盛,是一個極其容易藏身的地區,而樹林高大,雜草叢生,也是熱帶雨林的環境特徵,因此,氣侯變換莫測,瘴氣極重,對於不熟悉地形的人來說,很難適應此地的環境和氣候,軍隊也很難徹底入侵「金三角」。
「金三角」素以毒品生產、加工、販運的重點區域而昭著於世,是世界毒品的最大產地。因此,「金三角」也就成為了「毒品」的代名詞
對於「毒品」一詞,我們只要聽到就會讓人產生恐懼感,毒品會讓人墮落,只要沾染上毒品,沒有一個人能抵住它的誘惑,而「金三角」每年的毒品輸出總量佔世界毒品總量的50%,雲南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而成為毒品危害的重災區。
長期以來,金三角毒品種類眾多,而「海洛因」是目前危害最為廣泛的一種,可以講它是「毒品之王」,也是毒品中的精品。它是由鴉片提煉而成,在國際市場上它的價格最高,對人們的身體而言,它的危害也最大。
另外,世界上最好、最純、價格最高的「海洛因」就出自「金三角」。同時,「金三角」也是世界「海洛因」產量最高的地區,所以,才吸引了大量的「吸食者」,而曾經佔世界總產量的80%,這樣的佔比數也讓人嗤之以鼻。目前,世界毒品市場的「海洛因」50%以上來源於「金三角」。
這也造就了「金三角」被人們稱為「毒品的王國」的原因。
民族眾多,溝通是一大問題,部落難以形成統一的領導,民族爭端嚴峻,三國政府極難插手
金三角地區的少數民族眾多,因為無法統一管轄,也讓三國政府陷入了兩難的局勢。
雙重價值作用下,暴利行業難以割捨
實際上,金三角生產的罌粟等毒品,也可以用於醫藥,他的功效是一把雙刃劍,再加上產毒非常的暴利,雙重價值不但毒販喜歡,就連金三角的窮苦百姓也喜歡,因為「金三角地區生產罌粟花」,他們賺錢的途徑單一,一時間也難以割捨。
毒品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歷史問題。毒品,是伴隨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人類怎樣才能擺脫毒品的困擾與災難?為什麼不徹底派軍隊剷除毒販呢?
我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怎樣擺脫毒品的困擾,首先,保證地區的安全,只要讓整個地區不再受毒品威脅的狀態,才能徹底安心的擺脫毒品。
剷除「金三角」牽連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因為涉及到了三國,想要聯合起來抗擊毒品,並且打擊毒販,絕非短時間能解決的問題。
在我看來,金三角地區嚴重的毒品安全也同樣影響到了中國、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幾個國家間的國際關係,毒品並不是單一的存在,他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讓人反省。
不過,金三角地區也推動了五個國家間的毒品安全合作。對於許多跨邊境的毒品犯罪,必須要有幾個國家聯合處理才有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