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都知道金三角是產毒地區,為什麼不派兵剷除?原來這麼複雜

2020-12-24 農田

全世界都知道金三角是產毒地區,那為什麼不派軍隊剷除製毒集團和毒販呢?

我們身處和平之中,是法治與文明的社會,都知道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道理。在我們的近現代史上,西方列強以毒品和炮火將我們淪為半殖民地,差點毀了我們的民族。所以有了著名的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更是將毒品一網打盡,種植、製造、販賣與吸食毒品都是重罪。

其實不只是我國在堅決打擊毒品,全世界大部分文明國家都在大力的打擊製毒、販毒的行為。說到毒品,大家可能在普法欄目中都知道一些,鴉片、嗎啡、海洛因、古柯鹼和大麻等都是毒品。毒品有麻痺神經、摧殘身體和意志力的作用,是會上癮的毒藥,很多人為了吸食毒品鋌而走險,盜竊、搶劫甚至迫害他人生命,吸毒者害人害己,而禁毒的根本就是堅決剷除製毒的源頭以及摧毀他們的供應鏈。在我們不遠的金三角地區,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製毒地區,為什麼沒有國家去剷除它呢?

Ⅰ,金三角的地理位置情況特殊。

大家知道為什麼叫它為金三角嗎?它屬於東南亞地區,是寮國、緬甸和泰國的交界處,大約2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基本上都是山地和森林地帶,日照長、溼度高,植被覆蓋率高、叢林密布且地勢險要,成為了幾乎是「三不管」的地方。金三角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湄公河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崇山峻岭切斷了,以至於那裡成為了交通死角,易守難攻;並且寮國和緬甸基本上不對外開放,更為金三角的地方勢力間接性的起了保護作用。

Ⅱ,當地遺留的民族問題極為複雜。

可能在不少的影視作品當中,大家都看到劇情當中的金三角地區有很多的「將軍」,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想到哪裡的武裝力量。事實上金三角之所以能夠與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邊境的金新月區還有哥倫比亞邊境的銀三角區並稱為國際三大毒品源,還是因為金三角地區的地方武裝力量繁多、歷史遺留的民族問題複雜。金三角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源,產毒、製毒的數量佔據全球毒品總量的60%以上。該地區不僅有緬甸、寮國及泰國等國的逃亡武裝力量,還有很多隻聽命於部族酋長的民族部落,並且他們的裝備先進、單兵作戰能力很強。

Ⅲ,利益關係為金三角提供了可能。

金三角地區成為罌粟、土匪與各種逃亡力量的聚集地,跟當地貧窮落後的現狀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地處近乎原始森林的亞熱帶山林,金三角當地的土著居民生活的極為艱苦、生活物質匱乏,所以他們很早就開始種植罌粟,直到20世紀後半葉才因各種力量的關係讓金三角名聲大噪。如果真的摧毀了金三角地區,哪裡的老百姓又將以什麼謀生呢?這就讓毒梟們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有後援補給。並且緬甸、寮國及泰國的經濟實力不足,也都需求該地區的「保護費」,讓他們誰去攻打都會引起另外兩方的不滿;而三國共同派兵圍剿,估計也是會各懷鬼胎,他們的民族、政治矛盾很難讓他們團結起來去打擊該地區的製毒、販毒集團。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相關焦點

  • 全世界都知道金三角是產毒地區,那為什麼不派軍隊剷除毒販呢?
    「金三角」一直是一個被世人所熟知的詞彙,從小時候看的香港槍戰片或大陸警匪片中,我們就了解到「金三角」是一個充滿著犯罪與毒品的神秘地帶,長大後,知道金三角地區與我國的雲南省有著莫大的聯繫,但是卻又很難詳細的說出有關「金三角」地區的「毒品文化」。
  • 金三角毒品泛濫,為何各國不派兵剿滅?說了你可能不信
    金三角區域指的就是泰國、緬甸、和寮國這三國邊境地區,在這一代地區,長期盛產鴉片等毒品。是這個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產地,這個地方也因為盛產毒品而聞名於世。不過,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毒品帶給人類的危害很巨大,會讓人損壞身體機能。在這裡生產的毒品最終流向了世界各地,但為何周邊的國家不派兵剿滅呢?
  • 金三角地區是如何發展成世界三大毒品源之首的?有怎樣的歷史?
    正因如此,這塊三不管地區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不在任何一個國家掌控之中的政治、經濟條件,成為了世界文明的毒品生產基地之一。這塊地區就是著名的金三角地區。那麼,金三角地區到底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毒窩的?這裡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
  • 全世界都知道金三角是毒販老巢,怎麼就沒有人提出要滅除金三角?
    你知道世界上的三大毒品主要產生地嗎?分別是金三角、金新月、銀三角。單單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金三角的毒品貿易是多麼有名。金三角是寮國、越南、緬甸三國交界的地區,是一塊地形複雜的地方。金三角地勢崎嶇,多為叢林,又是熱帶雨林氣候,不適合種糧食,唯獨罌粟在這個地方長的非常的茂盛。
  • 金三角到底在哪裡?緝毒劇裡的金三角是真的金三角嗎?答案是不!
    說到金三角,大家都會想到「毒」,金三角這個名字最常出現的就是緝毒題材的電視劇、電影以及小說裡面,但大家知道金三角在哪裡嗎?而且金三角真的是毒販的天堂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真正的金三角吧。金三角是指位於泰國、緬甸、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為這裡的環境特殊,最適合罌粟的養殖,又因為這裡樹林茂密,更是成了一個天然的保護屏障,漸漸 的這裡便發展成為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地之一,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重要地理原因,還記得當年震驚全國的「湄公河大案」嗎?
  • 年產2000噸鴉片的金三角,如何興起又如何衰落?諾康之死並非終結
    傳統的金三角,早在上世紀80年代,能生產1000噸鴉片,80噸海洛因,隨著緬甸共產黨解體,這一地區的軍閥混戰更為複雜,毒品生產更加猖獗,到2000年左右,罌粟種植面積達到了140萬畝,鴉片生產達到了2000噸,海洛因產量超過了150噸。
  • 金三角毒品泛濫,並且試圖成立「國家」,為何三國政府不管控
    金三角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海洛因類毒品產地。它與中東的金新月地區,以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銀三角地區,並稱為「世界三大毒品源」。金三角地區地處緬甸、寮國、泰國交界處,因泰國政府在交界點豎立了一塊刻有「金三角」字樣的牌坊而得名。由於擁有亞熱帶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土地,金三角的地區非常適合各種植物的生長。
  • 坤沙:金三角以毒建國第一人
    眾所周知,金三角是世界聞名的制度販毒基地,以金三角為背景的電影數不勝數。在金三角眾多的毒梟之中,坤沙因謀求以毒建國而名聲大噪。把酒言歡之際,坤沙突然出手將對方一家槍殺,割下頭顱,裝到袋子裡回去交差,於是,在金三角有了「鐵血屠夫」的稱號。正式進入大眾視線。成年之後,坤沙回到故鄉接管土司一職,組織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支販毒武裝力量,人數當時不足四百人。
  • 金三角大毒梟坤沙,手握6個師為所欲為,曾宣布獨立要美國承認!
    種毒製毒的人是他,吸毒戒毒的人也是他。金三角一帶,沒有人情世故之談,來者為利和權,也充滿權利。想要在這裡一展鴻鵠之志,唯毒品可圖。晚年時,坤沙是金三角的毒王,名利雙收者總會為人詬病。有人贊他果敢無畏,有人鄙他不諳世事,可但凡想要實現理想壯志凌雲、無謂成功失敗的人,都是豪傑,坤沙亦是。
  • 稱霸金三角大毒梟糯康,2013年被執行死刑,他到底做了麼?
    金三角地區1996年1月,坤沙領導的武裝向政府投降,首領坤沙開始了被軟禁的晚年生涯。從2001年起,中國、緬甸、泰國對金三角進行聯合掃毒行動,促進了當地禁種的進程。2002年6月,金三角主要產毒區果敢宣布禁種罌粟,並對偷種罌粟者判刑。
  • 金三角毒品世人皆知,緬泰政府為啥不派軍隊去剷除這裡的毒販呢?
    金三角是世界三大毒品產地之一,與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邊境的金新月地區,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銀三角,並稱為世界三大毒品源。位於寮國、緬甸、泰國的交界處,這裡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又涉及到三個國家的管轄,因此在很長時間內都屬於三不管地帶。
  • 金三角地區大毒梟,擁有六個師武裝力量,一輩子不往國內販賣毒品
    而那個時候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鴉片館裡面躺著吸食鴉片, 受到了很多其他國家的嘲笑。    而建國了以後, 國內就不允許再有這樣的東西出現了,不過在國外還有很多地方在種植鴉片,金三角這個地方就是沒有人管理,所以在這個地區出現了很多的大毒梟。
  • 稱霸金三角的女毒王:毒匪老大的地下情人,被抓後僅5年出獄
    毒品一直以來都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第一大危害物,毒品危害與防治也一直都是困擾著世界各國的難題,這其中就與毒梟的存在有很大關係。毒梟作為販毒集團的老大,他們統帥著販毒集團以及販毒組織,並且有穩固可信的人員、嚴密的組織架構體系,充足的軍火彈藥與各市現代化的武器,甚至連正規軍都不放在眼裡,可謂為是囂張跋扈,惡貫滿盈,本文要介紹的就是這麼一位稱霸金三角地區的女毒梟——楊金秀。自幼嬌縱的二小姐楊金秀,1927年6月24日生於緬甸果敢,母親出身於中國鎮康縣的一戶名門望族。
  • 金三角風雲:坤沙被抓後,佤邦如何在緬北站穩腳跟?
    金三角,是本世紀與上世紀一個臭名昭著的地方,據悉當時全世界一大半的毒品都是來自這裡。而金三角這個三不管地帶由於武裝割據混亂、鴉片泛濫等因素成為全世界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交替不少「毒品王國」。金三角的前世今生金三角最開始並不是毒品王國,是湄公河和美塞河交界處的一塊衝積平原,但是在19世紀,英國人帶著罌粟種子來到這裡,使得這裡成為了毒品王國,在五十年代之後,國民黨的殘軍來到這裡發現最暢銷的是鴉片,來錢最快的也是鴉片,於是開始與他們合作,從此形成了以武裝保護販賣鴉片換取軍費的路子「以毒養軍,以毒供軍」。
  • 金三角如何成為毒品天堂?現今紅燈區和賭博也成為重要產業
    這塊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每年流出的海洛因卻佔世界總量的60%~70%,罌粟種植面積也居世界第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毒窩。▲目前金三角毒品產區主要位於緬甸境內當地武裝以毒養兵,以兵販毒的現象十分猖獗,以此還形成了一系列非法產業鏈,例如賭博、妓院及販賣人口。這一切都是圍繞著毒品展開的。
  • 金三角,國民政府孤軍從兵變匪,後裔紮根泰國,仍對祖國滿懷愛意
    在敗逃的國民政府軍隊中,就有那麼一支軍隊從兵變成了匪,最後更是成為了金三角的毒販武裝,何其可悲。 金三角地區的販毒史,就是國民政府孤軍的奮鬥史,這不禁讓我們想知道現在的華裔過著怎樣的生活。毒品本是害人之物,為什麼這些軍人寧願以身試毒,走上無法回頭之路。世道時艱,讓我們看看現在的華裔過著怎樣的生活。
  • 當年有名的金三角大毒梟坤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如今去哪了?
    其實金三角並非最初就產毒品,說起金三角種植毒品,主要與一個英國人有關,1825年,一個英國人發現金三角最適宜種植罌粟,於是就從印度把種子運到此地,並教會當地人種植鴉片。出身金三角地區與緬甸反政府武裝組織基本同步發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金三角地區還有彭家聲、羅星漢、張奇夫等人,都曾是該地區有名的人物。他們手中有人有槍,且武裝組織紀律嚴明,緬甸政府軍一時間無法消滅他們。後來一些反政府武裝被招安,有的則繼續與緬甸政府軍交戰。
  • 從金三角女人開八:常青藤畢業的毒品集團女CTO,導遊兼毒販的16歲...
    種一畝罌粟,大概能割一公斤煙膏,俗稱「生鴉片」,市價不高於1500元人民幣,每家每年能割10公斤就屬於高收入。一般下地幹活的都是女人。  菸民拿錢這麼少的原因是,他們不會做深加工,只能賣初級產品,屬於產業鏈的最下遊,海洛因是毒販的事。
  • 糯康背後的大老闆是這個中國人,亞洲毒王,「金三角」真正霸主
    眾所周知,在東南亞的泰國、緬甸、寮國三國的邊境地區有一個三角形地帶,由於這裡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生產基地,所以就被人們稱為「金三角」。
  • 60年代稱霸金三角的鴉片將軍 坤沙當時甘當老二 判處死刑活到79歲
    在六十年代的「金三角」,頭號毒梟非「鴉片將軍」羅興漢莫屬,後來名聲大噪的坤沙也不得甘當老二,也正是因為羅興漢的存在才使得金三角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大毒窟。羅興漢,緬甸名叫「畏蒙」,1934年出生於緬甸禪幫果敢地區的一個中產家庭,父母均為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