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你我,今天的我們唯有感恩惜福才能細水長流,潤澤蒼生

2020-10-22 美玉流蘇


愛是你我——《我和我的家鄉》刷屏啦!


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國人翹首期盼的《我和我的家鄉》終於在國慶節當日,於全國各大影院強勢上映了。截止10月8日,電影票房突破18億元,連續7天單日票房突破2億元。不僅朋友圈刷屏,微博上口碑更是炸裂。


該片通過講述中國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抒發人們的家國情懷,展示脫貧攻堅成果。電影雖然定位是喜劇,卻讓觀眾笑中有淚、喜極而泣,果然不同凡響。


2020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活著最實在。多少人,是今年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多少人,壓抑了大半年的情緒,這一次終於能放肆一次,放鬆一下,放下一切。只有活著,我們才可以去追夢,可以去努力,可以去愛與被愛!

01


影片第一個單元《北京好人》,是兩個小人物的故事。葛優飾演的張北京,一出場就「慘遭借錢」。借錢的是他表舅,從衡水老家來城裡打工,卻發現脖子裡長個雞蛋大小的瘤,可沒錢做手術。


表舅是個外賣員,趁工作間隙來見張北京,還要提心弔膽,小心翼翼給客戶打電話,拜託他們千萬不要因為晚了幾分鐘而打差評。臨別時,表舅聲音怯怯的,對張北京說:「北京那麼大,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了。」


是啊,生活已經萬馬奔騰,我們都做了歲月的奴。為討生活奔波的人,在城市的洪流中是多麼渺小。


我想起二月末,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一則新聞報導,五峯縣長樂坪的一群農民,從自己的田間地頭,攢了足足85噸蔬菜。靠著自己手提肩扛,從山裡將物資援助給告急的武漢。

而電影畫面中,那些忙前忙後搶救葛優的醫生護士、深夜仍堅守工作的公安等等。一個個平凡崗位,一個個普通人,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就像一朵朵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也許毫不起眼,卻使我們的城市家園五彩繽紛,特別溫馨。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生命有強有弱,生活有苦有甜。一個國家,一個家鄉,一個城市再大,不正是這一個又一個充滿溫良和愛暖的人組成的嗎?

02


第二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裡,黃渤飾演的黃大寶,年輕時愛上鄰村一個美麗的姑娘,卻因為「異地戀」生生分開了。這個「異地」,其實不過是直線1公裡的距離。

聽上去不可思議,但曾經的貴州,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貴州,有全世界最「反人類」的地理環境。層巒疊嶂的山區,交錯縱橫的溪流,還有到處溶洞、空腔的喀斯特地貌,路沒法修,車進不來。呵呵,一窮二白的日子。


想起那句「要想富先修路」。 如今貴州多彩。一個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竟成為西部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這裡有世界最高的橋梁:北盤江特大橋。就是這一條條天塹變通途,我們才能在畫面中看到,原本藏在貴州大山裡的許多小村莊,如今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觀光。


無獨有偶。曾幾何時,位於河南安陽的林縣,歷史上的一個酷旱山區。當年林縣人民面對重重困難,以大無畏英雄氣概戰天鬥地。建設者們在每人每天6兩糧食的艱苦條件下,用汗水、血肉和100多條生命,投資1.25億元(其中7878萬元是林縣人民自己投入的),從1960年2月動工興建,到1969年4月全部竣工。他們苦戰十年,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懸崖峭壁、險灘峽谷中建造了一條人工天河「紅旗渠」。

這一歷史創舉不僅解決人們嚴重缺水問題,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造就了恢宏的精神財富--紅旗渠精神。哈哈,我為我是河南人感到驕傲哦。


眾生皆苦。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哪有什麼神力?全憑中國人那股樸素的幹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哪有什麼捷徑?人人讚譽的工程奇蹟背後,不過是一群普通人拿命在拼,人定勝天。

03


第三個單元《最後一課》。國外知名學院的教授老範(範偉飾)失憶了,僅存的記憶定格在了1992年在鄉村裡上的最後一堂課上。

兒子小範(徐崢飾)聯繫到了村長(張譯飾),請求全村出動恢復出1992年的一堂課,為了幫父親拼湊起記憶。百善孝為先。子欲養而親不待。小範,好樣滴!


在大家共同建設下的鄉村,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留下,有做主播為家鄉帶貨、有養蜂為全村致富......被改寫了命運的孩子,將這份善意傳遞了下去。

平和執著的範老師,就像是我們最初認可的那位老師,嘔心瀝血、誨人不倦,在他身上學到的第一個人生道理,足夠我們受用一生。這也是結尾處引發我和許多觀眾落淚,成為最好哭的一個單元。


知識改變命運。再窮不能窮教育。為什麼如今的中國鄉村,文化水平普遍越來越高?想起「感動中國2016年人物」的頒獎詞裡,這樣評價支月英

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一個女人,最好的幾十年時光,她選擇了與大山、與孩子們相伴。那個貧瘠而落後的山村,如今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那些本來囿於山村的孩子,也有了新的人生選擇,可以走向廣袤的世界!

數年來,正是因為有片中的老範、現實中的支老師們,從苦難中走出來,又回到苦難中改變它。他們生於平淡,卻努力活成了一束光,點亮萬丈光芒。

04


第四單元《回鄉之路》中,閆妮飾演的閆飛燕,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陝西榆林。記憶中的家鄉,被稱為駝城,意為「沙漠之城」。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地,有一半在這裡。天下苦毛烏素久矣。在這裡,「黃沙蔽日」是一個寫實的詞。


我不禁想起那位被譽為「黨的好幹部」、「人民的好公僕」,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的焦裕祿同志。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當時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敢教日月換新天」。


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鄉山美水美?閆飛燕心中留下巨大童年陰影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的大沙地,被豪放倔強的陝西人民「幹掉」了。如今的毛烏素,風裡不再裹挾著沙子,莊稼不再一種就死,草灘、湖水美不勝收。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隨著社會的發展,今天的蘭考人民在勤勞與智慧的作用下,進入了新時代,走進了幸福健康的生活。

如果愛,請深愛。有些人搭上半輩子的光陰和性命,不就是為了給自己熱愛的家鄉造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今天的我們唯有感恩惜福才能細水長流,潤澤蒼生。

05


最後一個單元《神筆馬亮》裡,沈騰飾演的馬亮,一個天賦異稟的畫家。馬麗飾演的妻子以他為榮,為了他的前途,甚至敢和領導動手。

可在嶽父母眼裡「沒出息」的馬亮,竟然偷偷放棄去列賓美術學院進修的機會,瞞著懷孕的妻子去農村扶貧。好端端一個畫家,偏要種地插秧,大才小用,這不是鬧著玩嗎?


一圈折騰,圖啥?只為了那句:「我們的村莊真的老了,年輕人都走了,我能為它做點什麼呢?」

其實像他一樣,在無數人都追求城市裡的六便士時,有人正走在相反的路上,更願意抬頭看看故鄉的月亮,雖然近鄉情更怯,但總比低頭思故鄉來得真切和溫暖。


這些年,有多少鄉村得以改頭換面?這背後,是無數基層幹部的青春奉獻和熱血沸騰。時光匆匆,在條件艱苦、任勞任怨的扶貧工作中,他們變「老」了。可中國的鄉村,因為有他們,變得越來越年輕了。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家鄉有著日新月異的發展,民生幸福指數不斷上升。那是因為,有無數普通人,正在拼命建設自己的家鄉,更因為他們心中充滿著希望和夢想,那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天藍山青水綠的幸福生活就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奮鬥來的。


每一個心懷大愛的人,都該被善待,每一個真正為國家建設出過力的人,都應該被我們銘記於心。

06


四季更替,歲月流轉。2020年只剩3個月。這一年,我們都經歷了太多。如果你問我,國慶長假什麼事情最開心?

我的回答是:穿一襲素色小碎花麻布長款秋裙,略施粉黛,獨自捧著爆米花,坐在電影院邊吃邊看《我和我的家鄉》。可能有些讀者朋友們會說,呵呵,矯情,不就是一部電影嗎?儀式感也忒強了吧!


哈哈,因為去年同期,我是帶著自己獨有的情感淚目看完《我和我的祖國》,有感寫了一篇《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的觀影感,平實無華,溫情走心。隨即投稿《平原晚報》,沒幾天就見諸報端。前幾天還被《同步悅讀》微刊平臺再次推送分享,這給我帶來更多寫作激情和動力。


今天這樣一部歡喜且感動的電影來得更溫馨。這裡面,沒有什麼大角色,有的全是如你我一般的「小人物」。可每個小人物的能量,匯聚在一起,便有了日益強大的中國力量。


家國情懷,匹夫有責。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拿起手中筆,書寫暖心文字。如果《我和我的祖國》傳遞出愛國是一條底線,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的核心力量;那麼《我和我的家鄉》就是再次詮釋,國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國。家鄉是我們一輩子都割捨不掉的真摯情懷。


很喜歡電影裡面的一句臺詞,是喬樹林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您這次回來,為家鄉帶來什麼禮物呢?」「愛吧,我覺得。」


作為中國人,河南人,我們生於廝、長於廝、回報於廝。兒不嫌母醜 ,犬不怨主貧。愛自己的家鄉是責任和擔當,更是幸福和傲嬌。


然想起刀郎和雲朵演唱的那首百聽不厭的歌曲《愛是你我》。你聽到了嗎?天籟之音源於人們的生活,源於人們心裡的真實感受。它涵蓋了人類社會全部最美好的感情,這就是愛……


頭條作者:美玉流蘇文章原創,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謝謝欣賞!


相關焦點

  • 常常惜福,時時感恩
    常常惜福,時時感恩智慧點金石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了今生的相識!」我剛剛洗菜時,不小心把它洗掉了,我一定要找到它,不然實在太可惜了。」 雪峰等三人聽後,哈哈大笑,不約而同地說:「我們就到他家去講法吧!」 的確,一片菜葉能值多少錢?但我們若對萬事萬物都以金錢的多少來加以計量,那麼,我們永遠都不懂得珍惜。
  • 感恩惜福
    感恩上天巧安排, 惜福明理堂前歡。    人的一生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際遇,也會有很多讓他至死都不能釋懷的往事在心頭集結,人的良知始終在心底深藏,只是蒙蔽了塵埃而已,中華民族是一個感恩惜福的民族。  女子心平氣和的對那個口角還滲著鮮血的中年人說"你下去吧!坐其它的車,我不載你"中年人莫名其妙不願下車,女子說"你不下我就不開車",車上人你一言我一語罵那個殘疾的中年漢子,把他的行李扔到了車外,然後把那個中年人轟下了車。  女子打開了平時她最喜愛的輕音樂,又上路了,車過了一個彎道又一個彎道,女子用手輕輕的理了一下雲鬢,眼角滴落幾滴晶瑩了淚珠。
  • 感恩,惜福!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感恩,惜福!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些餅都是一時浪費的傑作,大抵吃不到一半,有的甚至才被咬了一口,就這樣被拋棄了,真是暴殄天物,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上一代的努力,使我們這一代的物質生活變得富足,可在衣食無憂的日子裡,反讓我們忘記了惜福的美好品德。
  • 茄子蛋:積極樂觀 感恩惜福
    「這個風風雨雨的社會,要如何開花,少年人如何落地,我們都是為了愛情而浪流連」,當「浪流連」的旋律一響起,臺下的人紛紛合唱,茄子蛋主唱阿斌稍微停頓了幾秒鐘,然後笑著說道:「這首歌你們會唱,我們很感動」。「很棒哎,現場很好」,在中場休息時,站在我旁邊的一個女孩兒這樣講道。
  • 越懂得感恩越快樂
    越懂得感恩越快樂「知足之足,常足矣」,唯有知足,才能獲得滿足。
  • 感恩惜福的名言佳句.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我感恩陽光,暖暖的薇紅色的芸芸的蘇蘇的,沐浴著我的身與心,我舒心暢快在陽光慈父般的輕撫裡,是一種永恆的安詳感。8. 所有的勝利,與徵服自我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9. 我感恩江河湖海,或奔騰澎湃,或漣漪微漾,或激蕩飛躍,或微波多情。滋養芸芸眾生,灌溉千裡沃野,孕育文化禮貌,描繪嬌媚江山。10. 珍惜才能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
  • 知福、惜福、再造福,才是富有的人生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存境界,一種靈魂的洗禮,是成功的第一步。人生路上永遠需要一顆感恩的心。心存感恩,知足惜福。011942年深秋,秋風蕭瑟,落葉漫天。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身著僧衣,側臥榻上,在平和中悄然離去。他便是"承兩世悲歡,歷一生修行"的弘一法師——李叔同。
  • 探訪惜福餐廳真實筆錄
    一晃眼餐廳已經開業第九天了,如今餐廳經營的狀況到底如何了?是否能夠真正走進老百姓的心裡?今後的前景又會如何?一個個深刻的問題相繼浮出水面,帶著大家的疑問,筆者在開業第九天裡第二次踏進了這個惜福互助餐廳。
  • 世上無小事,惜福,感恩,知足者常樂
    隔壁公司的張總和我抱怨了一件小事。每年他們公司三月八號都會給公司女同事放半天假,每人發放三十左右的小禮包,就是些洗漱生活用品。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富士康上班,每天早上會有一個雞蛋,一支牛奶。雞蛋是雞蛋,牛奶就是優酸乳之類的。有的不吃雞蛋,每天一樣會領,領完後要麼敲碎了丟進潲水桶,要麼整隻丟進垃圾桶。
  • 人生「惜福」才能「幸福」
  • 戰爭年代,作為護士隨軍出徵;和平年代,感恩惜福享受生活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百歲老人愛看報讀書,好記性讓人嘖嘖稱奇「媽,祝您生日快樂!」6月5日一早,劉迪芳的大兒子唐武成就去老人房間,照顧老人起床,並樂呵呵地為她祝壽。劉迪芳的臉上笑出了一朵菊花,拉著兒子的手不斷問:老三他們過來了嗎?要一起吃飯啦!
  •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人生幸福的前提,首先是知福,其次是惜福,然後才是造福。不知福的人,喜歡怨天尤人,總是悶悶不樂,幸福明明就在眼前,看到的卻只有事物消極的一面。不知福,你永遠無法切實感受到幸福。珍惜擁有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後,才開始後悔。我們總是容易想著未曾擁有的,而忽視了本能抓在手中的,這樣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在做到了知福和惜福的基礎上,我們也要努力擁有更多的美好。
  • 散文:感恩的心,感恩一切
    幸福源於對生活的滿足,感恩源於心靈的美好,喝水不忘挖井人,吃糧感恩耕地民。 心存感恩,我們會更加熱愛這個世界,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唯有懂得感恩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感恩大自然,陽光給予我們光明和溫暖,感恩明月照亮夜空,感恩星光捧出黎明,感恩朝霞裝點清晨,感恩夕陽款款謝幕,感恩黃昏緩緩登場,感恩春風化冰雪,感恩夏雨潤澤生命,感恩秋收五穀豐登,感恩冬天收納溫暖。
  • 啟示錄 李開復的向死而生:過去追名逐利,現在感恩惜福!(影片+文字完整版)
    他告誡人們要珍惜健康,學會生活與感恩。 《向死而生》完整視頻內容,建議在Wifi情況打開,土豪隨意。以下是李開復的演講實錄:  謝謝各位,非常感謝今天各位嘉賓的到來。讓我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生病的心路路程。平時我工作的時候,非常熱愛我的工作,包括今天。
  • 人生,是首惜福知足的歌
    鮮花與芒刺,就看我們關注的是什麼。心中充滿感恩,溫暖時伴;念念寬恕別人,和氣自然相隨。不同心境下見到的景致是不同的,對人生的體味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是首惜福知足的歌兒,和諧美好才有最久歡樂!每個人在世幾十年,無論你活著時是皇帝還是乞丐,最終還不是歸於一抔黃土。
  • 惜福即是有福人
    今天談談: 惜福即是有福人 蕅益大師在《示養德》中云:「作福莫如惜福。」這是教導我們,珍惜福報優於造作福業。 怎樣惜福?因此,成功創業只是事業的開端,守業發展才能令事業、福報綿延。 小時候,認識一位正聞老和尚。有一次,我的父母請老和尚到家裡來應供。吃土豆時,老人家不僅不剝皮,還把別人放在桌子上的土豆皮都吃掉。平日再看他,一粒米,乃至一個黃菜葉都不肯扔掉。他總是說:「哎,我是一個苦惱的出家人,我的福報不夠哇!
  • 一道樸實的芋粿,裡面包著滿滿的感恩與惜福
    當時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十歲一個十五歲。我們開了個家庭會議,總覺得除了捐款我們還應該做點什麼,於是決定採買一批物資,開車親自送到災區,慰問受災的人們,並想了解一下當地的實際狀況。平日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竟開了近三個小時。到了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附近,受災戶都被暫時安置在寺廟裡,我們把物資放下沒兩分鐘,就有幾個媽媽把其中的嬰兒用品取走了,我心中暗想,倆孩子想得還真周到!
  • 很殘忍的就是,教導我們感恩的,其實都希望我們感恩於他們
    也唯有人老了,才會告誡一代代的年輕人,你們必須感恩於我。且看: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唯有感恩,才能讓我們懂得我們的地位;唯有感恩,才讓我們了解我們的價值;唯有感恩,才能讓我們的文化得以正常的延續下去。
  • 今生,感恩所有的遇見!
    >我們儘管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相遇,不負遇見,唯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變得明亮起來。懂得感恩,是人生的智慧,跳出狹隘的自我,才會看到大格局。縱橫立體的看,自我雖微小如沙,卻得此人間厚愛;目光長遠的看,今生雖鴻泥踏雪,傳遞愛心你我皆可為。雲雨潤澤大地,暖流世間不休。
  • 弘一大師惜福事跡
    (弘一法師畫像及書法手稿)弘一大師是當代著名的律藏大師,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弘一大師認為,我們縱有福氣,也要加以愛惜,切不可把它浪費。為什麼呢?「末法時代,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說『樂極生悲』,就是這意思!」弘一大師小時候,看見父親請人寫了一副大對聯,錄清朝劉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掛在大廳的抱柱上。上聯是,「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緣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