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師範大學舉行「西南聯大愛國精神」宣講團第一場宣講

2020-11-23 新華網雲南頻道

  7月2日晚,為進一步學習傳承和弘揚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講好西南聯大故事,激勵廣大師生做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雲南師範大學舉辦了第一場「西南聯大愛國精神」主題宣講會。

  雲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饒衛在宣講會上致辭。饒衛指出,要全面理解西南聯大辦學取得歷史成就背後的力量支撐——愛國精神,並希望大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永遠牢記關懷,牢記期望,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個人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高揚愛國旗幟,永懷愛國之心,淬鍊報國之志,慎終如始、實幹篤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中綻放出屬於自己的青春風採。

  名家薈萃的西南聯大,在昆辦學八年,育才八千,留給每一位聯大人的都是一筆不可磨滅的記憶。宣講團成員李麗佳同學講述了西南聯大老校友郭永懷、鄧稼先為投身祖國建設,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鼓舞廣大青年為民族復興、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夏菲同學講述了《梅貽琦與夫人的故事》,再現了在抗戰艱苦歲月裡,梅貽琦先生與夫人支持聯大建設、貼補家用賣「定勝糕」,以及梅貽琦先生的兒女投筆從戎,奔赴抗日戰場的故事,表達了在今日和平歲月裡也要艱苦奮鬥,不負聯大後繼者的稱呼;馬夢珊同學作了《愛國為民的聞一多》的宣講,講述了聞一多先生為民主運動、民族興亡而獻出生命的故事,在《七子之歌》的音樂聲中,全場聽眾仿佛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毛肖瓊同學分享了聯大學子穆旦「救國不忘讀書」參加遠徵軍,克服惡劣環境、奔赴前線的故事,鼓舞當代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傳承西南聯大精神。

  在全民戰「疫」的關鍵時期,各條戰線志願者們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基層一線各個角落,用一顆顆默默奉獻的赤誠初心,共克時艱。雲師大學子們作為西南聯大的傳承者,也積極投身其中。作為抗「疫」志願者的張權麗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戰「疫」故事,表達了不負年華、傳承西南聯大精神的信心;「00後」王金晶同學講述了抗「疫」志願者的動人故事,讓大家從另一面認識了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

  作為雲南師大研究生支教團隊長,李金同學在昭通魯甸龍頭山中學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做了一件永生難忘的事,他分享了在昭通魯甸支教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和團隊成員一起給當地的孩子們上課,幫助他們擺脫地震後陰影,為他們帶去知識的經歷。

  十多個故事穿越了八十餘載的時光隧道,帶領師生們感受了西南聯大的斑駁歷史和精神力量。目前,雲南師範大學校黨委研究出臺了實施方案,啟動了「教育報國守初心 立德樹人擔使命」大討論,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開設專欄,在思政課中融入西南聯大相關內容,組織編寫《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故事》。此次組建「西南聯大愛國精神」宣講團,就是學校深化學習宣傳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讓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走進廣大師生,走入人民群眾。(完)(顏寧 楊麗瑤)

相關焦點

  • 「時間的記憶,走進西南聯大」主題宣講在昆明拓東一小舉行
    雲南網訊(記者 趙元剛)日前,記者從昆明市盤龍區拓東街道黨辦了解到,由街道主辦的「時間的記憶,走進西南聯大」主題宣講在拓東一小舉行。活動現場 記者 趙元剛 攝  此次主題宣講由街道邀請昆明市龍泉古鎮文化研究院洪海波院長授課。
  • 向雲南「西南聯大」敬禮!
    向雲南「西南聯大」敬禮!到昆明 不能不瞻仰西南聯大!來到昆明,我不能不去瞻仰西南聯大。我去瞻仰西南聯大舊址,是在2018年11月11日,下午五點,我由學生張宇陪同,走進而今的雲南師範大學,感覺到身上有一股湧動的熱血。
  • 尋訪西南聯大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西南聯大舊址。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新華社昆明1月21日電(記者韓松 李自良)在雲南旅遊攻略中,西南聯大舊址已經與麗江、大理、香格裡拉位列一起,成了一個新的受歡迎目的地。著名的西南聯大,是1938年在昆明建立和命名的。
  • 《西南聯大組歌——天降大任》在雲南師範大學公演
    2020-11-08 08:58:19 來源: 新華網雲南頻道 舉報
  • 《西南聯大組歌》音樂會 在青海師大舉行
    本報訊(記者 莫青)11月9日晚7時30分,青海師範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由雲南師範大學師生傾情打造的《西南聯大組歌》大型音樂會走進我省高校,這是「西南聯大」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的又一次深度交流和交融,是兩省高校協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實踐與創新。
  • 雲南建築大觀:弦歌不輟的雲南師範大學
    >造就與眾不同的建築風格雲南師範大學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歷經80餘年的滄桑砥礪傳承著西南聯大精神雲南師範大學呈貢校區景色。雲南師範大學前身為西南聯合大學留昆的聯大師範學院,後更名為「國立昆明師範學院」。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昆明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雲南師範大學。歷經80餘載的更迭發展,雲南師範大學已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30餘萬人。
  • 「一個人」的西南聯大,如何變成「我們的西南聯大」
    到了晚上,在昆明南強街88號劇場的庭院裡,雲南本土的演員則會上演一出庭院情景劇《我的聞先生》,將那個一面熱血愛國,一面愛妻如命的文人聞一多,神形兼備地展現在現場觀眾面前。而這一切,都與「西南聯大」這座被忽視的歷史「金礦」有關。 「西南聯大要怎麼報考?」作為雲南師範大學的西南聯大研究學者,龍美光記得,在2004年左右他創辦了有關西南聯大的第一個網站之後,會不時收到這樣的提問。 「西南聯大已經是一所歷史上的學校了,我們只能追尋它的精神。」面對這樣的疑問,龍美光都會這樣回答。
  • 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這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大學?竟能吸引如此大的關注?為什麼80多年過去了,西南聯大依然是一個常說常新、經久不衰的話題?
  • 西南聯大的「國家記憶」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內的原西南聯大教室  西南聯大在昆明的遺址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聯大舊址;二是聯大教授名人舊居;三是與聯大緊密結合的,大批聯大學生進入電臺,成為編播工作的主要力量。據云南師大西南聯大研究所研究員戴美政老師查閱該臺檔案人事卷,統計出1940年至1945年間,除臨時約請的演講人員外,經批准在傳音科任專職和兼職的人員共186人次,其中聯大師生有133人次。電臺發音室現在雲南音像出版社還在使用, 錄音效果目前在西南地區還是最好的。
  • 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後期製作中,傳承「剛毅艱卓」精神
    該劇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出品,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探索救亡圖存、最終學成報國的故事,旨在弘揚和傳承西南聯大精神,激發年輕一代的家國情懷和遠大抱負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表示:「在清華大學近110年的辦學歷程中,西南聯大是非常特殊的一段歷史。西南聯大精神根植於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共同信念,而愛國主義一直都是清華精神和清華文化的核心,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清華人的血脈之中。
  • 【聚焦】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 重溫民盟先賢精神 追憶西南聯大往事
    尤其是1943年5月以西南聯大教授為主要成員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昆明支部成立後,積極協助中國共產黨在雲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促使昆明成為抗戰大後方著名的「民主堡壘」作出了貢獻。抗戰勝利後,民盟雲南省支部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積極投入反對獨裁、要求民主,反對內戰、要求和平的反蔣愛國民主鬥爭中。
  • 「舉旗幟·送理論」省級專家宣講團赴淮北師範大學宣講黨的十九屆...
    「舉旗幟·送理論」省級專家宣講團赴淮北師範大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25 09:32:28   來源
  • 觀《西南聯大》有感
    在我找到的資料裡顯示,《西南聯大》的五集都是由不同的導演拍成的,各集的風格和敘事都有所不同,因此我在這裡主要舉例第一集《八音合奏》和最後一集《嘉蔭長留》作為觀後感的主要章節。 《八音合奏》的敘事順序是時間順序,從幾個與西南聯大創辦有很大關係的名師大家的身世開始說起,到北大清華的建立,南開的興盛,歷史的浪潮不斷推動著故事的發展:隨後盧溝橋事變和北平、天津淪陷,到北大、清華、私立南開大學三校聯合遷往西南,至此西南聯大正式創辦。該紀錄片的主體主要是西南聯大這個學校,但是其在敘述時常常是圍繞與之相關的重要人物進行敘事。
  • 探尋「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文化記憶
    如何運用「智慧文博」擦亮西南聯大的歷史記憶?這些都成為我們思考的話題。 針對上述問題,調研組分別赴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紀念館、清華大學校史館、北京大學校史館、長沙嶽麓書院等進行調研。
  • 《我們的西南聯大》:讓剛毅堅卓精神薪火相傳
    原標題:探班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以剛毅堅卓精神激勵藝術創作  西南聯大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梅貽琦、張伯苓、聞一多、朱光潛、華羅庚等上百位在各個領域卓有成就的大家都曾在這所大學任教。、王羽錚領銜主演,再現了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保存中國高等教育火種,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所大學決定合併南遷,在雲南昆明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傳承文化血脈,為國家培養報國之才的史實。
  • 「紅色記憶:抗戰中的中國科學家」宣講活動 西南聯大線紀行(一)
    「紅色記憶:抗戰中的中國科學家」宣講活動 西南聯大線紀行(一) 2020-08-22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尋「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文化記憶
    針對上述問題,調研組分別赴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紀念館、清華大學校史館、北京大學校史館、長沙嶽麓書院等進行調研。坐落於原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本部舊址的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是我國目前有關西南聯大展陳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紀念館為國立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的舊址重建,其展陳再現了聯大文學院、法商學院師生在蒙自辦學六個月的重要歷程;八年「西南聯大時期」則成為清華、北大、南開校史館中校史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
  • 成為「我們的西南聯大」
    疫情期間,河南教育廳廳長以西南聯大為例,談到在極端環境下,要加強孩子們的人生教育,也同樣凸顯了西南聯大精神價值的泛用性。政府層面之外,企業和民間的關注也在升溫。1月,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潤禾傳媒、優酷聯手打造的劇集《我們的西南聯大》在騰衝殺青,收穫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 兩岸媒體人重溫歷史感受「西南聯大」精神
    兩岸新媒體人來到西南聯合大學。參觀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教室、紀念碑、西南聯大歷史博物館等。  兩岸新媒體人來到西南聯合大學。參觀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教室、紀念碑、西南聯大歷史博物館等。9日下午,參與2020「感受七彩雲南· 探秘南國星都」的20多名兩岸網絡達人、自媒體人及臺灣青年拍客來到西南聯合大學,共同感受這所貫穿於抗戰時期的歷史文化遺產刻印出的「剛毅堅卓」精神。  「聽完這段歷史內心好感觸哦!」臺灣歌手魏暉倪感嘆道,「和平彌足珍貴」。追溯其歷史及兩岸淵源,西南聯大誕生於炮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