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為進一步學習傳承和弘揚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講好西南聯大故事,激勵廣大師生做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雲南師範大學舉辦了第一場「西南聯大愛國精神」主題宣講會。
雲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饒衛在宣講會上致辭。饒衛指出,要全面理解西南聯大辦學取得歷史成就背後的力量支撐——愛國精神,並希望大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永遠牢記關懷,牢記期望,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個人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高揚愛國旗幟,永懷愛國之心,淬鍊報國之志,慎終如始、實幹篤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中綻放出屬於自己的青春風採。
名家薈萃的西南聯大,在昆辦學八年,育才八千,留給每一位聯大人的都是一筆不可磨滅的記憶。宣講團成員李麗佳同學講述了西南聯大老校友郭永懷、鄧稼先為投身祖國建設,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鼓舞廣大青年為民族復興、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夏菲同學講述了《梅貽琦與夫人的故事》,再現了在抗戰艱苦歲月裡,梅貽琦先生與夫人支持聯大建設、貼補家用賣「定勝糕」,以及梅貽琦先生的兒女投筆從戎,奔赴抗日戰場的故事,表達了在今日和平歲月裡也要艱苦奮鬥,不負聯大後繼者的稱呼;馬夢珊同學作了《愛國為民的聞一多》的宣講,講述了聞一多先生為民主運動、民族興亡而獻出生命的故事,在《七子之歌》的音樂聲中,全場聽眾仿佛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毛肖瓊同學分享了聯大學子穆旦「救國不忘讀書」參加遠徵軍,克服惡劣環境、奔赴前線的故事,鼓舞當代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傳承西南聯大精神。
在全民戰「疫」的關鍵時期,各條戰線志願者們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基層一線各個角落,用一顆顆默默奉獻的赤誠初心,共克時艱。雲師大學子們作為西南聯大的傳承者,也積極投身其中。作為抗「疫」志願者的張權麗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戰「疫」故事,表達了不負年華、傳承西南聯大精神的信心;「00後」王金晶同學講述了抗「疫」志願者的動人故事,讓大家從另一面認識了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
作為雲南師大研究生支教團隊長,李金同學在昭通魯甸龍頭山中學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做了一件永生難忘的事,他分享了在昭通魯甸支教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和團隊成員一起給當地的孩子們上課,幫助他們擺脫地震後陰影,為他們帶去知識的經歷。
十多個故事穿越了八十餘載的時光隧道,帶領師生們感受了西南聯大的斑駁歷史和精神力量。目前,雲南師範大學校黨委研究出臺了實施方案,啟動了「教育報國守初心 立德樹人擔使命」大討論,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開設專欄,在思政課中融入西南聯大相關內容,組織編寫《西南聯大教育救國的故事》。此次組建「西南聯大愛國精神」宣講團,就是學校深化學習宣傳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讓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走進廣大師生,走入人民群眾。(完)(顏寧 楊麗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