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母夜叉孫二娘之子,戰敗金兀朮粘罕,加入嶽家軍後蹤跡全無

2021-02-23 駿哥道春秋

在《水滸傳》中,菜園子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娘是梁山上的三對夫妻之一。他們早年在十字坡以經營酒店為名,幹著謀財害命的勾當。在此期間,夫妻二人結識了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等綠林好漢,後來前往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時,夫妻二人跟著魯智深一同加入了梁山。大聚義時,兩人均位居地煞,排名分別為第一百零二和第一百零三位。梁山接受招安後,張青、孫二娘跟隨眾好漢參加了四大戰爭,並在徵討方臘期間雙雙陣亡。至於張青和孫二娘子女的情況,在《水滸傳》中並無介紹。在《說嶽全傳》中,張青與孫二娘之子張國祥終於登場亮相。

在該書第二十七回中,嶽飛在愛華山一帶進行了周密部署,將十萬大軍分成了六部,每個將領都有明確的任務分工和詳細的作戰預案,預設了一個密不透風的伏擊圈。按照嶽飛的計劃,只要吉青能將金兀朮誘入愛華山山谷,對手將陷入重圍,插翅難逃。不過令嶽飛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精心部署卻因為牛皋的莽撞而功虧一簣。

按照原定計劃,牛皋與王貴率領兩萬人埋伏在北山上,等金兀朮率部進入山谷後,將滿載亂石的車輛堆積在北谷口,以此阻斷金軍的退路。但是,當嶽飛與金兀朮在山間激戰正酣時,北山上的牛皋卻對王貴說:「下面就這一個番將,還不夠大哥一個人殺得,咱們把那麼多車堵在谷口有什麼用?我看谷中的番兵也不少,反正也是閒著,不如把車子挪開,你我衝下山去殺一陣番兵豈不暢快?」王貴也是粗莽好武之人,看見金兵早就想衝下去殺敵,只是未見嶽飛的號令不敢亂動。

經牛皋這麼一說,王貴當即命人移開了北谷口的亂石車,跟牛皋衝下山去,對著金兵就是一陣痛擊。牛皋和王貴此舉卻造成了一個嚴重後果。由於此處的路障被牛皋、王貴移除,金兀朮遭遇嶽飛各部重創後,反而得以順利地從該處逃出了伏擊圈。無奈之下,嶽飛只得下令全軍追擊,一場計劃周密的伏擊戰突然變成了追擊戰。

在金軍逃亡的路上,恰好途徑兩座峻峭挺拔的大山。右面一座為獅子山,被梁山五虎將董平之子董芳佔據,而左邊一座為麒麟山,正是菜園子張青與母夜叉孫二娘之子張國祥佔據的山頭。張國祥與董芳關係密切。當得知金軍向麒麟山一帶潰敗而來的消息後,張國祥計上心頭。他對董芳說:「咱們把人馬埋伏在大道兩旁,等番兵路過時,先讓嘍囉們用長槍、撓鉤、弓箭和飛爪等兵器殺他一部分,剩下大半時你我再同時截殺。」董芳一口應允,二人隨後各帶兵馬埋伏。

金軍逃至麒麟山一帶時,埋伏道路兩旁的兵馬齊聲吶喊而出,各持兵器砍殺兩邊的金軍。金兀朮做夢也沒想到這裡會突然殺出一支隊伍,只得倉促應戰。儘管金軍人數眾多,但剛剛遭遇慘敗,士氣低落,面對張國祥這班草寇竟然潰不成軍。金兀朮見狀,只得拋棄部下,自己奪路而逃。張國祥與董芳仍不罷手,將金軍殺得四散奔逃。正當張國祥等人與金軍激戰時,忽見後面又來了四員面貌醜陋的將領。張國祥立功心切,不問青紅皂白,與董芳一起與對方展開廝殺。嶽飛率領大軍趕到後,當即呵住了眾人並質問道:「你們是什麼人,膽敢阻擋本帥的兵將放跑番兵,是何道理?」

張國祥看到嶽飛的旗號後才意識到,與自己較量的對手並非金軍而是嶽家軍,急忙跪在嶽飛面前說到:「我等是綠林好漢,得知番兵敗逃的消息後,便在此地設伏截殺。方才看到四位將軍面目猙獰,誤認為是番兵將領,故與眾人打鬥了起來,實在不知道是嶽元帥的兵將!我等兄弟願投元帥帳下效力,還望收錄!」得知張國祥與董芳都是梁山好漢的後代,嶽飛異常高興,將二人納入麾下,並命董芳和張國祥二人率部前往黃河渡口與大軍匯合。至此,張國祥由綠林好漢變成了嶽家軍的一員。

此後,張國祥跟隨嶽家軍平定了太湖匪患,被朝廷授予統制職銜。不過,張國祥跟隨眾將在藕塘關擊敗金國大太子粘罕之後便下落不明,之後的事跡與結局也不得而知。

參考書籍:《說嶽全傳》

相關焦點

  • 嶽雲兩踹金營,進出如無人之境:打疼四王子兀朮,砸傷大王子粘罕
    比如,小將軍第一次亮相,就輪錘擊殺了金兀朮手下兩員大將,這也給十三歲的他增加了不少信心,立刻決定去兩軍陣前,幫父帥殺敵。小英雄說幹就幹,單人匹馬,帶上銀錘就趕赴嶽家軍駐紮的牛頭山去了。等到二將一碰面,金兀朮也被嶽雲的氣勢震懾了,簡單一問小將身份,確定了他就是嶽飛的兒子,金兀朮立刻毫不留情地舉斧就砍,但他實在是低估了嶽雲的力氣,小英雄雙錘一架,輕鬆地磕開了金兀朮的凌厲攻勢,而後順手一錘
  • 文中三點,將壯碩的孫二娘練成了母夜叉
    孫二娘長得很壯碩,不是花容月貌,但被人們認為是個醜女,是個母夜叉,卻也是有點兒冤。要知道,夜叉可是佛經中一種形象醜惡的鬼,勇健暴惡,能食人的妖怪。那麼,只不過壯碩點的孫二娘是如何練成人們眼中的吃人的妖怪母夜叉了呢?
  • 孫二娘,何許人也?
    她一一位居一百單八將之103,屬地壯星。《水滸傳》第27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中的"母夜叉"正是孫二娘。菜園子張青也是她留宿店中的窮酸過客,因其秉性投其所愛、待她不錯,正好店內缺少個這樣的人手就將他留在店中當了幫手,經過多次考驗,此人初心未變就和他結為夫妻!
  • 此人手持虎頭鏨金槍,令金兀朮聞風喪膽,卻因不遵軍令而殞命
    他身高八尺,力大無窮,使用一桿碗口粗的虎頭鏨金槍,騎著一匹青鬃馬,配上一身金盔金甲,傲視群賊,勇猛無敵。高寵在小說中的戲份不多,但卻有著光輝奪目的表現。他投靠嶽飛時,以一敵三,擊敗三位嶽家軍猛將。加入嶽家軍後,連續衝破十幾處金軍營寨,對戰金國猛將皆是一槍結束戰鬥,就連能舉千斤神龍的金兀朮,對金兀朮也是聞風喪膽,在高寵槍下也只勉強撐住了一個回合。
  • 撼嶽家軍三猛將:一人一刀斬嶽霖,兩人嶽飛不敢迎戰,高掛免戰牌
    撼嶽家軍三猛將:一人一刀斬嶽霖,兩人嶽飛不敢迎戰,高掛免戰牌文/輝哥講壇歷史上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情,那就是嶽家軍打敗了金兀朮
  • 說嶽故事:此將像一頭黑獅子,橫掃嶽家軍四將,嶽飛也得暫避鋒芒
    說嶽故事:此將像一頭黑獅子,橫掃嶽家軍四將,嶽飛也得暫避鋒芒 粘罕手提熟銅棍,腰系流星錘,飛馬來迎。粘罕精通錘法,對準嶽雲就是一錘。嶽雲左手舉錘擋住,右手同時發錘,正中粘罕左臂。
  • 孫二娘的「人肉叉燒包」,是真的嗎?結果你想不到
    母夜叉孫二娘是《水滸傳》中僅有的三名女將之一,在梁山座次一百零三,由於在十字坡開店賣人肉包子,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歇後語:孫二娘開店——謀財害命。在影視版中,說老孫是一個賭徒,因為和一個「頭陀」鬥狠,妻子被殺了,他就下定決心要戒賭,帶著女兒行走江湖,順便找苦頭陀報仇,可是尋找了數年也沒有找到,於是就在十字坡開了個包子店,等待愁人的出現,一晃十多年過去了,老孫的女兒孫二娘也已經長大成人了,和老孫一樣,都是倔脾氣,人們就送她一個外號「母夜叉」。
  • 《水滸傳》中,孫二娘戰死,武松為何痛哭流涕?小說如何描述的?
    小說裡這樣描述:整點兩處將佐時,長漢鬱保四、女將孫二娘,都被杜微飛刀傷 死。鄒淵、杜遷,馬軍中踏殺。李立、湯隆、蔡福,各帶重傷,醫 治不痊身死。 電視劇中,孫二娘為保護武松戰死。小說孫二娘戰死只有一句話,並沒有提及武松因為孫二娘戰死痛哭流涕。
  • 孫二娘為什麼賣人肉饅頭?《水滸傳》背後的真實人間
    開黑店、賣人肉餡兒饅頭的「母夜叉」孫二娘,應該是《水滸傳》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她的「服務宗旨」簡單粗暴:「實是只等客商過往,有那人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
  • 扈三娘手刃李逵,孫二娘成了害死董平的幫兇,顧大嫂幹了什麼
    在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將當中,僅有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三位女頭領。大聚義時,三位女頭領分別排在第五十九、第一百零一、第一百零三位。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因為數量少,所以也就格外引人注目。在程善之所著的《殘水滸》中,自然也少不了三位女頭領的事跡。
  • 880年前,嶽家軍的一支先鋒隊,上演中國版「斯巴達三百勇士」
    嶽家軍三百勇士的「前夜」南宋紹興十年(1140)七月,嶽飛駐兵郾城縣。初五日,嶽飛的頭號死敵金兀朮率金人來犯,嶽飛迎戰,大敗金兵。初八日,金兀朮不服輸,又集齊龍虎大王等部再一次舉兵來攻,兩軍在縣北二十餘裡處大戰,幾番苦戰後,嶽飛最終以少勝多大獲全勝,取得郾城大捷。
  • 98央視版《水滸傳》當中孫二娘扮演者梁麗,90年代風韻迷人女神
    儘管如今,她在劇中飾演的母夜叉孫二娘至今仍然讓觀眾難以忘懷,大多觀眾仍然還把梁麗版的孫二娘視為唯一的經典版本。她在劇中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可謂把孫二娘演活了。半露香肩,嫵媚當中暗藏著兇光的笑容與眼神,圓潤而不顯肥膩的身材, 盡力展現出女性豐滿的曲線,再加上她敢愛敢恨,性格大膽,江湖味濃濃的性格,真可謂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山東放豬娃,養豬時挖出孫二娘藏的黃金,一夜暴富卻家破人亡
    然而在這三位女性當中最出名的當屬母夜叉—孫二娘,她雖然是一名女性,可是她的威懾力絕不亞於當時那些漢子們。孫二娘的丈夫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菜園子—張青,孫二娘和張青結婚之後並沒有像普通人家一樣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而是在偏遠的郊外開了一家客棧。雖然表面上是一家客棧,可其實就是一家黑店。
  • 劉豫積極當金人的走狗,頻頻出動軍隊攻宋,為何還被金人拋棄?
    金軍大將撻懶十分高興,任命劉豫為東平府知府,其子劉麟為知濟南府。當劉豫聽說金人有擁立漢人為帝,這小子連忙給金朝大將撻懶奉上大量金銀財寶,懇請幫助擁立他為皇帝。撻懶那時也想在金皇帝面前爭功,就向這次徵宋的金人主帥粘罕極力推薦劉豫。粘罕並沒有馬上答應,他想考察一番,選擇最佳人選。
  • 最妖豔「孫二娘」梁麗,曾飾演《封神榜》的妲己,5集後被停播
    01美豔的孫二娘與劉曉慶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時候的技術可沒有美顏功能全是純天然誰又能夠想到,僅僅三年之後,《武則天》中柔弱的太平公主竟然成為了《水滸傳》中的母夜叉孫二娘很難將這兩個人物聯繫到一起,《水滸傳》中的孫二娘五大三粗,膀大腰圓,卻帶著女性的柔美。
  • 嶽家軍三大神槍:出道即巔峰,敵將莫不聞風喪膽,縱死也難逢敵手
    因為高寵遇到金兀朮時,只劈面一槍,就打掉了金兀朮的頭盔,差點去了他的項上人頭,按照這個情節對比,能跟嶽飛大戰數百回合的金兀朮,在高寵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而嶽飛基本不是小說中最頂級的高手,但作為大宋早期挑大梁的人物,他手下的其他大將跟他的實力,也不過是仿上仿下,彼此之間絕無壓倒性優勢。
  • 她被公安局局通緝一年,飾演孫二娘走紅全國,今開公司當董事長
    不知道大家對潑辣風騷的「母夜叉」孫二娘還有印象嗎?「母夜叉」孫二娘的扮演者是藝人梁立1990年,公安部對梁麗進行全國通緝,梁麗當時的生活陷入了極度的恐懼,一直到一年後主犯落網,才洗清罪名。梁麗才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 南宋最「低調」的名將:殺得兀朮棄袍割須,名氣卻不如嶽飛
    然而在歷史上,有一位名將確實存在「棄袍割須」的行為,他就是金朝名將完顏兀朮,民間稱其為金兀朮!那麼到底是誰把金兀朮殺得如此狼狽不堪呢?此人既不是嶽飛,也不是韓世忠,而是南宋另外的一位名將,他叫吳玠!吳玠出身平民,自幼習武,「長於騎射,曉兵法,讀書能通大義」,十幾歲時就參軍了。當時北宋的主要對手是西夏,吳玠從一名士兵做起,屢立戰功,不斷得到升遷,到靖康年間,他已經是一位副將。
  • 《嶽飛傳》當中的金兀朮,在正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嶽飛傳》當中,金兀朮是一個非常具有特點的人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嶽飛最大的一個敵手,給當時的南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那麼,正史上的金兀朮,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歷史上金兀朮跟嶽飛傳中的金兀朮有很大的區別,兀朮是根據他的名字音譯而來的,他的女真名字叫斡啜,因為兀朮發音與斡啜較為相似,因此他也被稱為兀朮。
  • 嶽家軍:烏合之眾煉成威武之師
    嶽飛曾經說過:「用兵者無它,仁、信、智、勇、嚴五事,不可不用也。有功者重賞,無功者重罰,行令嚴者是也。」 嶽家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早年嶽家軍初創駐軍宜興時,兩浙各地吏民紛紛扶老攜幼遷到宜興,把嶽家軍駐地當作臨時的避難之地,宜興人民甚至出資為嶽飛建造生祠,以表達父老百姓的感激之情。原因無他,唯有嶽家軍能夠做到「不擾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