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麻花不香了?是你沒找對真正的老味!

2021-02-08 晶羚廚房

說起古早的零食,大多也都沒那麼"古早",很多已經不是那個味兒了。

就像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有這麼一款零食——金黃噴香、外脆裡酥的麻花,那一口真實的面香和酥脆感,讓人吃完心裡都甜滋滋。

很多人吃麻花無數,山西稷山麻花、陝西鹹陽麻花、湖北崇陽麻花、蘇杭藕粉麻花等等等等,但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天津麻花。

天津的麻花,歷史的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提到天津,大家都說天津人愛吃,說天津衛是「衛嘴子」,可天津人就是憑著這張嘴品出的生活真諦。

天津人在各種美食的製作中堅守出了獨特的天津味道,其中自有天津人的恬淡隨和,堅韌不拔,以及骨子裡流出的那股樂觀豁達勁兒,這些都形成了天津獨特的飲食文化。

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麻花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傳說在南北朝的時候,草木都生長的非常的茂盛,有很多野獸存在,其中毒蠍子特別多,所以許多村民都中毒身亡了。

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己活好的麵團揉成長條的,再扭成蠍子的形狀,油炸之後吃掉就意味著對蠍子的抵制,並且還稱之為「咬蠍尾」,這也是麻花最開始的起源。

天津的麻花,御貢的味

據古籍記載,唐朝宰相裴耀卿將麻花介紹給朝中,使其得以成為宮廷佳品,到了明朝,皇帝朱元璋也曾對麻花情有獨鍾,常食不厭。

到了清代之後,紀曉嵐在巡遊的時候向乾隆皇帝推薦了這道美味,乾隆吃了誇讚它:「形如繩頭,香酥可口,出類拔萃,別具風味」,所以就把麻花作為朝廷裡的御餐食品。

作為中國食品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主流食品,麻花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基本到明清時期的麻花基本就跟現在的長的差不多了。

而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天津小吃十八街上,一根小小的麻花卻是非遺傳承。

天津的麻花,非遺的味

2014年,國務院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製作技藝赫然在列。

桂發祥十八街麻花誕生於1927年,創始人是範貴才、範貴林兄弟,因店鋪座落於十八街,所以被津城民眾親切的稱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製作技藝具有選料精細、工藝考究的傳統,根據麵粉的特性和氣候變化,具有豐富製作經驗的師傅會通過手摸、眼看、鼻聞等手段挑選原料。

接下來,又經過麵粉發麵、熬糖提漿、熱油燙酥、糖粒拌餡等傳統工藝技能,加入桂花、芝麻仁、青紅絲、閩姜、花生仁等十幾種小料,經過發肥、熬糖、配料、制餡、和面、壓條、斷條、對條、搓製成型、炸制等20多道關鍵工序精製而成。

這樣做出來的麻花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

桂發祥作為天津老字號,陪伴了幾代天津人,從最初的麻花,到後來的糕點,都是兒時美好的回憶。

目前,桂發祥已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人正在了解非遺的真滋味,喝下午茶的時候,不妨買一包麻花搭配,或許會更好吃哦!

相關焦點

  • 曾經「火爆全國」的天津大麻花,車裡到底藏過多少人?
    可能大家平時都沒注意,但毫不誇張的說,我們的生活早就被天津大麻花給包圍了。天津大麻花就像是穿梭在城鄉的火箭隊,大城市高聳入雲的大樓下,你能看到它格格不入的身影。以前我一直以為只有中國郵政使命必達,沒發現天津大麻花那也是上天入地。
  • 滿載「天津大麻花」的皖牌小貨車出沒招遠街頭!吃貨注意啦!
    對於「高端切糕」這款產品來說招遠人早已有了免疫力而且,現在切糕大叔也基本不再出現了但是年輕的只你躲過「天價切糕」卻沒躲過更高端的「天價麻花」網友稱:正在跟朋友散步的路上 突然被路邊一車大麻花所吸引本著嘗嘗的打算,切了一刀手起刀落「125RMB」沒了招遠網友發帖
  • 沒看錯吧?!「開心麻花」開始賣麻花了?
    從舞臺劇走到大熒幕,從春晚的「郝建」到「馬冬梅」,開心麻花總能成為我們擰巴生活中的快樂源泉。現在,除了爆笑的影視作品,開心麻花還想用一份創意的生活用品,給大家擰巴的生活加點甜!開心麻花作為我們的快樂源泉,雖然被無數次當成賣麻花的,但到底還是個正經的喜劇公司,不過這次「開心麻花」下定了決心,大手一揮開始賣「麻花」了!超強解壓神器「麻花」!你看它,前凸後翹,360°S型身材,栩栩如生又秀色可餐,不開心的時候擰一擰,壓力大的時候壓一壓,心裡的苦悶可以全撒給它!
  • 論咖味,麻辣小龍蝦能叱吒麻花界嗎?
    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問起天津三絕,大夥說來就來。
  • 【津味尋蹤】天津麻花 幾代人「擰巴」出來的香脆酥甜
    肖玉生說,王記麻花的特點是色香酥脆真材實料,標準的半發麵工藝,那種誘人的甜口是因為比例達到「一斤面二斤糖」,而剪子股麻花則以鹹酥為最,這樣的酥條能單獨做成一個品種——酥條。「在於油炸的火候,王記的剪子股麻花,連沒牙的老人都能吃,用牙床輕磨就能『化開』,低糖更健康。當年,拿獎拿到手軟……」  讓王記名聲大振的就是現在天津麻花最獨特的「夾餡」。夾餡究竟是誰發明的,說法不一。
  • 遍布大街小巷的「天津大麻花」,吃過的都覺得味道咋樣?
    遍布大街小巷的「天津大麻花」,吃過的都覺得味道咋樣?說到麻花,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天津大麻花,畢竟這五個字已經響徹街頭巷尾,想必大家都看到過一輛小貨車,他的車鬥是一個透明的玻璃櫃,而且在玻璃柜上邊印著」天津大麻花「這五個字,喇叭裡也用純正的天津口音播放著:」天津大麻花「,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廣告確實讓天津的麻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小吃。
  • 老味|張愛玲念念不忘的天津西餐
    哪個天津人不知道罐燜牛肉、奶油烤雜菜,天津人的精緻,從老味西餐開始。和其他城市不同,天津的老味西餐店,店員熱情親切,會說一口流利的天津話,會讓你有種在燒烤攤上的錯覺。洋樓眾多的五大道、建築復古的意式風情區、巴洛克風格的小白樓,受人喜愛的老味西餐一般都隱藏在其中。如何辨別天津新老西餐?一進店門便能知道。
  • 雖說天津有名的小吃很多,但早就沒了滋味,最好吃的是老豆腐
    同事問我,你覺得天津最好吃的是什麼?我想都沒想直接答:天津老豆腐,為什麼最想吃它呢?天津這個地方,雖說有名的小吃很多,什麼「十八街麻花」、「狗不理」、「耳朵眼炸糕」之類,可就跟全國各地的小吃街一樣,就是給外地人和遊客準備的,早就沒了滋味,本地人不吃。
  • 路邊的「天津大麻花」別輕易去稱,有坑在等你!想吃在家做,簡單
    最近這個冒充天津大麻花坑人的事情真的好多。剛剛看到一位博主就分享了發生在他便利店門口的「天津大麻花」的騙局。事情是怎麼樣的呢?這位博主就說了,這些賣這種大麻花的人,騎著帶有玻璃的車子,裡面裝滿大麻花到處走,從不在某個地方停留第二次,這麼一路賣下去,能碰到很多冤大頭。所以大家在路邊看到這種車子的大麻花,千萬不要眼饞去買了,後面有著局在等著你呢!如果想吃大麻花了,我來教你做,其實正宗的天津大麻花並沒有那麼重,口感也比較鬆軟好吃!
  • 誰說天津只有包子大麻花?細數天津那些不為人知的特色美食!
    其實除了銀絲卷,恐怕還有很多外地人聽都沒聽說過的天津特產,那才是老一輩天津人留給我們的美食巔峰,下面小津就帶著大家一塊瞧瞧都有哪些。嘎巴菜,這是老天津衛傳統風味早點之一 ,一碗熱熱騰騰甜鹹適口,以山東綠豆煎餅切條為主,淋上麻醬、醬豆腐、蒜汁等調料做的滷汁,剛剛泡上,嚼勁十足,泡上一會,就是沒牙的老人也能輕鬆面對,且綠豆清熱去火,是夏天最火熱的早點選擇。
  • 有意思 | 我帶著北京稻香村天津大麻花上海大白兔廣州燒臘,回!家!過!年!
    沒想到,大家一致認為最好的禮物就是回家的陪伴。此刻,請為自己響起10086秒的持續掌聲。話雖如此,COCO也相當贊同,可總不能空著手回家吧?暫不提重量級的年終大獎,一份來自你所在城市的伴手禮,還是不能少的。看起來簡單,可你買對過嗎?伴手禮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旅行伴手禮,就是那種你以為很地道,但除了遊客根本沒人買的東西。
  • 天津文化市場又有大動作!大悅城 金逸影城 開心麻花 跨界牽手!
    今天(11月1日),定位為「國際時尚青年城」的天津南開大悅城購物中心,見證了金逸影城和開心麻花這對「新人」的典禮儀式。 「金逸影城X開心麻花劇場」位於天津南開大悅城4樓金逸影城10號廳,劇場有觀眾席312位。
  • 東北油炸大麻花
    知堂老人曾引用老鄉範寅《越諺》中的話說「麻花,即油炸檜,迄今代遠,恨磨業者省工無頭臉」,又引用清戲劇學家劉廷璣《在園雜誌》卷中的話:「東城雲,謫居黃州五年,……,渡黃河至王家營,見草棚下掛油炸鬼數枚。制以鹽水合面,扭作兩股如粗繩,長五六寸,於熱油中炸成黃色,味頗佳」,想說明「油炸燴」或「油炸鬼」就是麻花。
  • 開心麻花《婿事待發》天津版大揭秘!三大看點爆笑翻倍
    本輪《婿事待發》演員全部都是天津本地演員臺詞中添加了許多天津元素「跟sei約廣場舞」「沒sei,不就那三姑,四嬸兒,五大姐麼~」更符合天津人口味的笑料快樂加量,爆笑翻倍!為了掩飾男友的身份,姐姐請求妹妹編造謊言企圖瞞過家人,隨著各種不同身份的人物接連出現,麻煩越來越大,撒的謊也越來越多……《婿事待發》9月25-27日 海河劇院想快樂就看開心麻花
  • 在天津能吃到的這100種老味兒吃食,沒吃過不算正宗天津人
    老豆腐的精髓就要靠澆上的這一小溜麻醬,吃上一口老豆腐最後嘴裡回味的肯定是淡淡的芝麻香。津味怎能少得了麵茶!吃到最後用棒槌果子一擦碗底才算「齊活」!寒冷的冬日裡,是不是經常想念一碗熱乎乎的羊湯?仙味十足,還滋補養生!
  • 48小時吃天津?真的不夠
    煎餅果子,狗不理,大麻花——限制天津美食發揮實力的三座大山。化用汪曾祺老爺子一句話:「好像天津這地方只有這幾樣東西似的!」事實上,天津比大部分網紅攻略和點評網站裡描述的好吃多了。天津人首先「耐吃」,不過2塊錢的街頭炸糕,他們也要琢磨出色金皮脆餡流沙的吃頭。
  • 48小時吃天津?真不夠
    煎餅果子,狗不理,大麻花——限制天津美食發揮實力的三座大山。化用汪曾祺老爺子一句話:「好像天津這地方只有這幾樣東西似的!」事實上,天津比大部分網紅攻略和點評網站裡描述的好吃多了。刨冰攤上最叫座的搭配,白冰,老味果乾醬料,一勺酸梅湯淋下去,把白冰澆得透透入味,這也是天津刨冰最獨特的做法。杏幹、紅果、老味醬裡的果乾,肉大而糯,每一口,都是足料足味,才不辜負一盤刨冰。
  • 細數老天津衛街頭的流浪藝人:賣藥糖、賣唱生意人、麻花姐、講報
    原標題:津市閭閻中,流浪的藝人老摹《庸報》1936.7.12奇形怪狀以露天為舞臺,「講國事」專門造謠。賣藥糖天津衛的小販,為了他們的銷路起見,對於各種買賣經上,是用盡了他們的腦汁。發明了各種希奇古怪的遊藝方法,來勾引顧主。
  • 大橋道、桂順齋,天津這些點心你吃過嗎?
    你若問天津應該買哪一家糕點店的糕點,我想許許多多的人第一反應都會告訴你這個生產著正宗「十八街麻花」的老字號糕點店——桂發祥。 桂發祥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一直秉承傳統製作工藝,糕點的老味「勾引」著老天津衛的饞蟲,同時也不斷的創新,吸引著更多年輕人的目光。
  • 松原驚現奪命大麻花,大家千萬別買~~~
    話說一條小小的麻花一稱居然要70多元,小胖感覺不妙表示不想買了,結果老闆說整條麻花特意給你切斷了,你不要?我再賣誰去?而且還拿著明晃晃的菜刀來回比劃。。。那意思不買就要砍。。。小胖直接嚇尿了。 沒辦法只好說錢不夠買半條算了,結果旁邊那個女的眼尖,告訴內男的:戴手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