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人原來是這麼說華語和英文的!

2021-02-09 大馬留學指南

馬來西亞華語是馬來西亞華人圈中普遍使用的一種含有當地特色的華語。

雖然華語是以中馬地區華語方言為基準,但受到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等影響,當地華語跟臺灣腔和中國大陸普通話還是有較大的差異的。

在日常生活中,當地華人所說的華語都帶有很濃厚的當地口音。

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成為一名『正宗』的大馬人。

大馬華人表達時間的方式是很有趣的。

剛來大馬的我想問班裡同學現在幾點了,結果得到的回答是:『12點8個字』。

嗯??不是吧,八個字是什麼鬼,後來華人同學告訴我一個字代表五分鐘,所以八個字就是40分鐘的意思。

我心想:難道我問個時間,你還要考察我的九九乘法表麼。

有一天我仔細的看了時鐘,才發現原來他們表達時間的方式是非常形象直觀的。

比如1點3個字就是時針指向1,分針指向3,一下子就知道是幾點了。

當我們去買菜的時候,假如一個蘋果的價格兩塊五,他們會說是:「兩塊半」。

而且有的時候兩塊半聽起來像兩塊八,所以即便是來大馬生活了三年的我,到現在也經常容易弄混,有的時候多給有的時候少給。

他們還會把cent(一分錢)說成「線」。

比如:「你要再給我80線「就是你要再給我八毛錢的意思啦。

百分比=八仙?

在馬來西亞「八仙」是指%,百分比。

這個詞是從英語percent音譯過來。

舉個例子:中國人 :經濟效率少了10個百分比。

馬來西亞華人:經濟效率少了10巴仙。

一次大馬朋友想約我一起去「看戲「。

我心想:看戲一定是在舞臺上很多演員在表演,

於是我就問他:」兄弟,沒想到你還有這種癖好,看來你對京劇也有研究啊「。

在他的哈哈大笑聲中我明白,原來」看戲「就是看電影的意思。

還有一次,放學後同學們想約我一起去喝茶,我以為的喝茶是這樣

 

沒想到喝茶就是一群人去外面的mamak (就是外面的大排檔)吃點東西,聊聊天的意思。

在國內,我們說「不懂」的意思就是對事情一知半解。

但是大馬人把「不懂」這個詞升華了,像不知道,不明白,不了解,不清楚,不曉得,不確定等都可以。

舉個例子:「明天幾點上課?」「不懂。」「你知道nike又出新的聯名款鞋子了麼?」「不懂。」



做某…醬, 罷了(liao)


這兩個詞是大馬華人最常用到的,「做某」就是怎麼了,幹嘛,幹啥的意思,「醬」就是這樣的意思。


但是大馬華人會把「醬」發音成---「ziang」。當你覺得一個人很懶,你可以說:「做某你醬懶的。」


「罷了」就是而已的意思,比如你問你的朋友新買的衣服多少錢,他會說:「30塊罷料。」



先來給大家聽一段馬來西亞不同種族的人說英文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聽懂,反正剛到馬來西亞的我是根本聽不懂本地人說英文的。

因為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加上四面八方來的方言,造就了現在的「馬來西亞口音」。

他們會在對話中加入很多語氣助詞,這樣情緒方面才可以表達的更仔細,對方也更容易理解。

大馬華人最常用的四個語氣助詞:lah, lor, meh, ah

 

Lah就是沒問題的意思

比如在學校問同學借筆,他們會說」OK lah」/ 」Don’t want lah 」

Lor 就是有點不情願的意思

比如你管朋友借錢,你希望下個星期還給他,他就會說「OK lor」

Meh 是確定一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可以

比如老師布置一項作業,你不想做,你的同學就會問:」醬紫真的OK meh ?」」Can meh?」

 

Ah可以用在很多場合,用來強調語氣

比如:」you think you very smart ah ?」等

大馬英文很喜歡在句子結尾加「one」這個單詞,其實這個單詞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思,但是加在句子結尾聽起來會很舒服。

比如:」This computer very nice one。」/ 」Wah, you look very pretty one.」

See first / see how 先看看再說,再看看吧

這句中式英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比如:「今晚要去喝茶麼?」「See first lah~ 」,而且結尾的lah,一定要轉音拉長。

 

比如「可以給我看一下你的passport 和ic 麼?「。

其實他們並不是想秀一下自己的英文有多好,只是他們習慣了這種說話方式。

所以來大馬留學的小夥伴們,我相信一個月過後,你們的口音就會被大馬同學們同化了。

大馬華人大都數都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城市,我被問過最多的就是:「你來自中國那你會不會說福建話啊,你聽得懂客家話麼?」之類的問題。

我心裡想,中國那麼多方言,尤其是南方的方言,作為北方的我是一句都聽不懂的。

但是如果你的英語水平不是特別好,又想來大馬留學生活,是很容易適應的。

馬來西亞的華人幾乎都會說三種語言,而且他們都很熱心,有耐心,只要你向他們求助,他們會二話不說的幫助你。

今天大馬口音的介紹就到這裡了,下期會介紹大馬的穿搭和飲食習慣,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在大馬講華語,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 針尖多味聽覺館
    為什麼以馬來語為國語的馬來西亞,有能用中文打流利辯論的辯手,比如因為奇葩說大火的胡漸彪、顏如晶?這背後有什麼歷史故事?來大馬旅行之前,檳城、怡寶這些地名聽上去還有點陌生。但這些地方走出的歌手,卻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比如梁靜茹,阿牛,光良……光看他們的名字,就能哼出一兩首代表作。
  • 南洋手札:大馬人吃飯,就是這麼任性
    因此,大馬肥胖人群不少。有資料表明,大馬是東南亞最多肥胖人群的國家!由此可以看得出來,大馬人是多麼喜歡美食! 有趣的是,有一回,當地報紙上登出一則新聞,標題是:國人一天6餐,病痛的根源。然後大馬的網民朋友馬上調侃道:一天吃6餐,的確不好,從此以後我們一天吃7餐吧!這雖是調侃,可大馬人對吃飯的任性與執著,可見一斑!我寫這些文字時。恰巧和一位朋友在微信上閒聊幾句。
  • 馬來西亞的華人到底會說多少種語言?
    說起大馬華人,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對他們驚人的語言力印象深刻,似乎隨便一個人都能說3種以上的語言。除了華語、英語、馬來語之外,他們還能用廣東話、福建話、潮州話,甚至是海南話等方言與人交流。其實,從如晶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大部分馬來西亞華人的縮影。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大馬華人的多種語言能力呢?
  • 重磅盤點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大馬明星!
    之後從事了美甲師和化妝師的職業,還擁有了自己的彩妝學院,同時也作為平面模特參與拍攝。2016年籤約經紀公司以藝人身份出道,先後發布了個人單曲,還出演了網絡電影及迷你電視劇。2020年參加《青春有你》,不少網友稱其:性格活潑開朗,擁有天使笑顏和鄰家女孩的親和氣質。
  • 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不講中文卻講英文,最後鬧成了這樣
    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你猜到哪個了嗎?沒錯,他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有75%的人是華人,但目前新加坡人不喜歡講中文,愛上英文,甚至自創「華語」。新加坡2019年公布了一組數據,新加坡華人家庭說中文的比例從50%下降到30%,70%的華人不講中文而講英文。
  • 獨家專訪 | 大馬抗議歌手黃明志
    大馬多元種族文化的成長背景、善用華語、廣東話、閩南語、海南話、馬來語、英文等不同語言混搭,吸收不同文化養分,創作出豐富多彩的作品。他一出道就在Youtube上發表作品,二零零七年以一首描述他故鄉的《麻坡的華語》而受關注,可算是第一代「網絡歌手」。他因此擅用臉書、Youtube等網絡平臺宣傳,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相當成功的網絡音樂人,已有十多首歌曲在Youtube上獲得超過一千萬的點擊。黃明志說,他當年因為沒有其他管道發表作品,於是上載到Youtube,而不是刻意利用網絡宣傳,況且當時也沒有網絡宣傳的風氣。
  • 馬來西亞華人處境:尷尬、獨立而又悲壯
    於是,大量的中國人(尤其是福建、廣東一帶)就散布到東南亞各個地區,其中就包括了馬來西亞。2我們的祖先是中國人,但是——當人家問我「你的漢語怎麼說得那麼好啊?」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時,我還真覺得這不是一句話就能解釋的問題。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因為我祖先是中國人」,但是有人又會問:「那麼為什麼好多印尼人就不會說漢語了呢?」問題的複雜之處就在這裡。
  • 為什麼南洋的華人的姓名英文翻譯那麼奇怪?方言拼寫的姓氏和名字
    以馬來亞著名華人領袖為例,吉隆坡甲必丹葉亞來的羅馬字為「Yap Ah Loy」(客家話);新山兩大顯赫人物陳旭年和黃亞福為「Tan Hiok Nee」(潮汕話)和「Wong Ah Fook」(粵語),以及檳城甲必丹辜禮歡為「Koh Lay Huan」(閩南語)。正值英殖民政府統治,華人姓名的羅馬化一般依據英文的拼寫慣例(當時馬來文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爪夷文)。
  • 移民故事:多元化多種族的馬來西亞——董樹樹的大馬新體驗
    馬來西亞留學對年齡並沒有限制,教學也屬於全英文授課,學歷在國內和歐美也都是認可的,尤其對於之後想去歐美深造是一個很好的跳板,審批流程要比在國內申請容易很多。相比其他國家,大馬的消費也沒那麼高,和深圳差不多,留學也不用經濟擔保和提供銀行流水存款之類的,壓力就減少很多。
  • 「華語金曲獎」2月十佳專輯揭曉 張敬軒奪冠
    據悉,本次「十佳專輯」評選活動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辦,其廣泛性和代表性覆蓋華人地區。網易娛樂3月8日報導 「華語金曲獎」組委會揭曉2013年2月「十佳專輯」, 環球音樂旗下張敬軒致敬天后的爵士翻唱專輯《Pink Dahlia》榮獲第一。據悉,本次「十佳專輯」評選活動由全球華語音樂工作者之協作推廣機構「國際華語音樂聯盟」主辦,其廣泛性和代表性覆蓋華人地區。
  •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尷尬的、悲壯的存在!
    緊接著「來到中國多說年了?」、「難道是從小學漢語嗎?」場景2當時我和中文系的辯論隊一起看01年的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馬來亞大學的三辯提到「日本軍在南京大屠殺凌虐我中華婦女」,有位同學問我「你們也提中華婦女嗎?」從我到中國以來,以上的情況遇上了無數遍,於是我很早就想寫一篇文章來告訴大家:馬來西亞的華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 蔡徐坤擊敗周杰倫,一首英文歌獲「華語金曲獎」?這恐怕是笑話!
    前些天,一條微博火了,博主用難以置信的語氣說道:「蔡徐坤拿了華語金曲獎,周董的表情亮了!」這條消息瞬間就引起了網友激烈討論,各路的粉絲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紛紛炸了鍋。有網友無法接受,用激烈的言語直接對蔡徐坤拿獎這件事做出了評價:真丟華語樂曲的獎。
  • 華人人才輩出 一波大馬一線藝人籤約中國經紀公司 零起步競爭影視...
    在2019年,一波來自馬來西亞的優質華人藝人們,被北京麥尼肯娛樂發掘並籤下,正在悄悄的部署著邁進中國全方位發展的事業。影視方面,目前已經在中國內地接拍網絡電影《劇本殺》和《九尾狐》,請大家敬請期待。選美出身的張琪瑋有著一張五官硬朗的臉蛋和大長腿,一出道就被稱為是馬來西亞版的範冰冰。
  • 你真的了解馬來西亞華人嗎?
    馬來西亞華人把中華傳統文化繼承發展的非常完好,所以大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中文說的非常不錯。情歌天后梁靜茹   那麼問題來了,你對馬來西亞華人了解多少呢?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華人(或華裔馬來西亞人、大馬華裔)指明清至民國數百年來自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省遷徙至馬來西亞的後代,華人是馬來西亞除馬來族以外的最大族群。
  • 【圖說繽紛大馬】日本盆舞節和美食嘉年華
    在大馬生活是非常幸福的,常年有機會接觸歐亞各國的不同文化風情——華人的春節以及各種中國傳統節慶;馬來人的開齋節和各種傳統馬來節日;印度人的大寶森節等不同的傳統節慶。這些東西,是其骨髓和血液裡的東西,他國只能模仿的風情,在大馬卻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景象。300多年殖民文化植入以及大馬的包容性,使得這些文化風情早就深入其骨髓。無需模仿無需刻意。那就是大馬特色。
  • 新加坡和馬來人的華語水平,我大寫的服
    吳小紅在家裡說一口客家話,但要是在社區裡碰到其他華人,她會改講馬來華語,後者的發音比較接近普通話。吳小紅稱:「只會說華語,你也能在當地生活下去。」 1919年,「五四」運動在中國本土爆發,馬來西亞的華人私塾也跟著在華語教學上作出調整,從用閩粵方言授課轉為用中國北方官話。到了上世紀70年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又陸續推行簡體字和漢語拼音教育。
  • 馬來西亞華人:荒漠中的文化傳承
    港臺的唱片公司,打造了梁靜茹、巫啟賢、張棟梁、光良等一批讓我們誤以為是港臺歌手的華語明星,他們實則來自外國——馬來西亞。通過《奇葩說》,我們見識到了胡漸彪、顏如晶、陳詠開、顏江瀚這一派馬來辯手風採。他們操著一口類似臺灣腔的口音的中文馳騁華語辯壇。如果不先看國籍,你也許會疑問:咦?他們來自廣東福建香港還是臺灣?
  • 韓籍學生就讀大馬國民型中學 嘆華文難學但不放棄
    韓籍學生就讀大馬國民型中學 嘆華文難學但不放棄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馬來西亞檳州恆毅國民型中學的韓籍優秀生鄭雅現說,最難學的是華語。
  • ——獻給全荷華人精彩文藝節目和三部華語影片!
    2月12日,第19屆全荷新春慶典開幕式將以全新的方式進行,首次將精彩的新春流媒體節目與三部當代華語電影相結合。屆時全荷華人各界代表攜荷蘭政界以及商界精英手向全荷華人拜年,將與您一起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更多精彩的藝術家表演、新春祝福和訪談,共同歡慶牛年最別致的新春。正如全荷華人社團聯合會季曾斌主席說的:「我們要在2021為全荷華人送上最溫暖、最熱鬧的新年活動。